黑暗之光:Mathilde Monnier的舞蹈作品探索女性創傷

更新於 2024/10/16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作品介紹 la présentation de cette œuvre

台北藝術節今年從8月2日至9月8日盛大開展,法國的部分,邀請了大師級編舞家瑪蒂德.莫尼葉 Mathilde Monnier,她帶來了新作《黑暗之光 Black Lights》。

《黑暗之光Black Lights》改編自德法影集Arte《H24》,24小時,24個故事,24個女演員,由Valérie Urrea與Nathalie Masduraud製作。 Mathilde Monnier十分喜愛H24的文本,她從中挑選並改編了9個真實故事,試圖還原女性於日常會遭受的各種暴力,揭露了沉默下,女性無處安放的憤怒與漸漸淡忘卻存在的傷疤,更希望能為每個個案點亮希望之光。

為什麼取名作黑暗之光呢?根據La Terrasse的報導《Cloître des Carmes / Chor. Mathilde Monnier》Mathilde Monnier說:「對我來說,此標題揭露出在犯罪現場的黑暗之光與記憶碎片,更有甚者,隨著創傷後持續不斷的光芒,就如同視網膜的影像殘留。在此齣戲劇中,讓我非常感興趣的是,身體所記得與紀錄的東西與因事件而產生的影響。要如何呈現這些在戲劇上呢?在遭遇過性暴力事件過後,這些人是如何活著的呢?如何與刻在他身體、幻想、想像、腦袋裡的黑暗之光共存的呢?我對這些身體上的情境再現很感興趣,也讓我試圖去尋找詮釋的可能性與創造一種文字與身體的連結,而這是只有舞蹈能締造出來的效果。因為在文字背後,有存在的力量,有身體的見證、生命危險的可能,更有著身體對事件的反抗。」

此跨領域作品,連結了戲劇、文字與舞蹈,用舞蹈將文字具象化,試圖共同呈現暴力對女性造下的創傷。由於Mathilde Monnier深受影集劇本啟發,於是她試著讓獨白與舞蹈共同渲染交織,去平實地說出故事。有趣的是,Mathilde Monnier更挑選了從24到54遂、不同國籍、不同體型的女舞蹈演員共同演繹不同的故事。

而這樣的故事,定會引起觀眾的共鳴。畢竟不可否認地,無論是男性或女性,我們多多少少都有體驗過性羞辱、性別刻板印象、性騷擾或性侵害。而透過演繹,連結起了具有相似創傷經驗的觀眾們。受到創傷的我們,會停滯在當下受傷的空間,將自己封閉在黑暗之中。而這種連結舞者與觀眾的力量,把力量傳遞給了本來以為自己是孤單的受害者,而在一次次地訴說中、產生共鳴的過程中,我們將自己解放出黑暗的內心空間,重新建立起與他人的連結,並開始不帶批評地理解自己的創傷,也一步步地踏出黑暗內心之地,踏進光明,找回自己對生命的掌控權。

結尾是畫龍點睛之處,舞者們開始肆意地在舞台上舞動,並邀請觀眾們一起跳舞,觀眾各個們隨之起舞,這樣打破第四面牆的表演,可說是十分精彩。最後的表演並不是狂歡,也不是慶祝女權的勝利,而是從自己本身,安撫自己的傷痕,並解放被壓抑的能量,再連結至他人,透過群體的力量,解放過去不敢提起的創傷。

|觀後心得 Mes pensées

其實我是在表演前一天才看到廣告,並在表演當天才買票並前去觀看。

結果意外地喜歡這次的作品,我並不熟知舞蹈的原理,也不是專業人士,但舞蹈的能量傳到了我,也喚起了我的自身經驗,於是在座談會上,我用法文詢問了台上的編舞家與舞蹈演員們:「作品主要是在敘述創傷對人的影響,而在日常生活中,無論男人或女人也許都有類似的經驗,我們要如何去治癒或戰勝這類恐懼呢?」編舞家與演員們大致上回答道:「要說出自己的經驗,去分享,透過這個方式與大家連結。」我想,這也許是這部作品的意義吧,演繹出來,並影響大家與大家連結。讓我們能夠治癒創傷與有個出口發洩。

開頭十分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跟敘事者很像,是一個很乖的女生,遵守著社會規範與標準,隨時微笑,不帶給他人麻煩。然而,也是一個有時候不懂得保護自己的人。故事提及一個女生與教授進行辯論,女生的論點非常精準,然而教授此時卻開始討論起女生的外貌,而女生突然間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能微笑,而這次的辯論也就草草結束了。

還有,另一個故事是,一個女性很早起床為了搭車到離住處很遠的辦公室,第一次上班時,竟然被要求要穿高跟鞋,才能增加客戶投資的意願。我自身的經驗是曾經被人要求:要化妝、刮腋毛、穿對方會喜歡的衣服。這種要求,無疑就是把女性當作一個物品,甚至是擺飾,而不是一個人。甚至,當我們穿比較暴露時,會有人覺得就是要去給別人看的,去吸引別人的眼球。

這些不可思議的言論,相信大家都有可能聽過。以前的我,會開始因為此言論而懷疑自己,但現在的我,因為慢慢地找到自己的價值,會辨認出這只是想傷害自己的言論,我們不需要照單全收。

謝謝編舞家與這些舞者,讓我們看到那麼精彩的表演!

En fait, moi, au lendemain du spectacle, j'ai vu la pub sur Instagram et j'ai acheté le billet au jour du spectable.

Et pourtant, j'ai beaucoup aimé cette œuvre. Même si je ne m'y connais pas bien en danse, le pouvoir de la danse m'a envoyé de l'énergie et ça me rappelle aussi mes expériences personnelles. Alors, après le spectacle, il y avait un forum, j'ai posé une question à la chorégraphe et aux danseuses en français. 'On parle du traumatisme dans ce sepectacle. Malheureusement, dans la vie quotidienne, les femmes mêmes les hommes, je crois qu'on a tous des expériences similaires. Donc, comment on peut les guérir ou lutter contre ce genre de peur ?'

La chorégraphe et deux danseuses m'ont répondu comme 'Il faut en parler et partager, et par ça on se connecte avec les autres. ' De mon point de vue, c'est peut-être le sens de cette œuvre. On interprète cette œuvre, on influence des gens et on a des connexions avec tout le monde. Et ça nous aide à guérir des blessures et à nous libérer.

D'ailleurs, le début est très impressionnant pour moi, parce que je suis comme la narratrice. Je suis une fille très sage qui respecte des critères et des règles de la société. Je suis toujours souriante et je n'apporte aucun problème aux gens. Cependant, pafois, je ne sais pas me protéger. Pour la première histoire, il s'agit d'une fille et son professeur. Ils ont lancé un débat. La fille a mentionné des points très précis et forts, alors que le prof a commencé à discuter de la tenue de la fille. Elle ne savait pas comment répondre, elle souriait, et le débat a été fini.

En plus, une autre histoire, il s'agit d'une femme qui se lève très tôt pour aller à l'entreprise très loin. Quand elle est arrivée au bureau, on lui a demandé pourquoi elle ne portait pas les talons hauts. Cela peut accroître la volonté des invetisseurs. Pour mes propres expériences personnelles, on m'a obligé de me maquiller, de me raser tous les poils et de m'habiller des trucs qui plaisent aux autres. Ces demandes, sans doute, ils prennent les femmes comme un objet même une accessoire à la maison, à la place d'un humain. Et quand on s'habille de la manière révélatrice, des gens pensent qu'on doit avoir la honte ou qu'on va séduire des hommes.

Je crois qu'on peut entendre ces paroles incroyables. Avant, je me doutais à cause de tout ça, mais maintenant, je sais que certaines personnes pensent juste comme ça, et je n'ai pas besoin de les changer ou de me critiquer, parce que je commence à trouver mes valeurs.

Merci à vous de ce magnifique spectacle !


想知道更多請在Instagram、Spotify、Apple Podcast搜尋:海豹學法文


avatar-img
0會員
10內容數
歡迎您來到What the phoque 海豹學法文,歡迎大家到頻道訂閱、追蹤、分享與留言給我們! 你/妳對法語世界嚮往好奇嗎?主持人精靈和海豹,分別是法文老師與編劇,將透過有趣對談,來介紹法語國家的歷史、影劇及犯罪事件,幫您打破對法語國家的刻板印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豹學法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玫瑰人生》是法國歌手Édith Piaf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靈感源自Piaf的戀情與人生經歷,表達了對愛情的美好與希望。文章深入探討了歌曲的創作背景、歌詞意義及其對法國文化的影響,並介紹了Piaf的其他經典作品,如《愛的禮讚》和《不,我不後悔任何事情》。
愛迪·琵雅芙(Édith Piaf)是一位法國著名歌手,其傳奇人生充滿了坎坷與成功。從童年不幸到成為法國音樂界的偶像,她的故事不僅描繪了她的藝術成就,也反映了她在愛情和生活中的波折。本文將探討她的背景、歌唱生涯及其影響力,並分析她在歷史上獨特的地位以及對現代音樂界的貢獻。
本篇文章回顧2015年巴黎恐怖攻擊事件,探討參與攻擊的恐怖分子、法國政府的法律制裁及反恐措施,並分析社會對該事件的反應以及法國在恐怖主義面前的應對策略。尤其聚焦於活下來的嫌疑人薩拉赫.阿布都薩蘭的心路歷程與恐怖主義的根源,試圖理解這類恐怖行為背後的社會及個人因素。
本文深入探討了2015年11月13日巴黎及其北郊聖但尼的恐攻事件,詳細回顧事件背景、當天發生的過程及其後續影響。文章分析了恐攻發生的原因,包括法國的外交政策及社會問題,並描述了恐攻的經過以及受害者的經歷。此外,還探討了這次事件對社會的長期影響與反思。希望讀者能夠理解恐怖主義的複雜性及其對社會的衝擊。
本文深入探討馬卡龍的歷史、文化及其在全球的影響,從臺式馬卡龍到法式馬卡龍,不僅介紹了不同類型的馬卡龍,還分析了馬卡龍的製作過程及其為何如此昂貴。此外,文章也提及著名品牌Ladurée的創立及其對馬卡龍文化的貢獻。透過這篇文章,讀者能夠更深入瞭解這種精緻甜點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本篇文章深入探索法國的多樣魅力,包括其地理特徵、歷史發展、飲食文化及旅遊建議。從法國的人口統計到國家象徵,再到文化習俗和美食,讓讀者更全面地理解這個浪漫國度。不僅介紹了法國的主要城市和旅遊景點,還提供了國定假日及最佳旅遊時間的信息,助您在探索法國的同時,打破對其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玫瑰人生》是法國歌手Édith Piaf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靈感源自Piaf的戀情與人生經歷,表達了對愛情的美好與希望。文章深入探討了歌曲的創作背景、歌詞意義及其對法國文化的影響,並介紹了Piaf的其他經典作品,如《愛的禮讚》和《不,我不後悔任何事情》。
愛迪·琵雅芙(Édith Piaf)是一位法國著名歌手,其傳奇人生充滿了坎坷與成功。從童年不幸到成為法國音樂界的偶像,她的故事不僅描繪了她的藝術成就,也反映了她在愛情和生活中的波折。本文將探討她的背景、歌唱生涯及其影響力,並分析她在歷史上獨特的地位以及對現代音樂界的貢獻。
本篇文章回顧2015年巴黎恐怖攻擊事件,探討參與攻擊的恐怖分子、法國政府的法律制裁及反恐措施,並分析社會對該事件的反應以及法國在恐怖主義面前的應對策略。尤其聚焦於活下來的嫌疑人薩拉赫.阿布都薩蘭的心路歷程與恐怖主義的根源,試圖理解這類恐怖行為背後的社會及個人因素。
本文深入探討了2015年11月13日巴黎及其北郊聖但尼的恐攻事件,詳細回顧事件背景、當天發生的過程及其後續影響。文章分析了恐攻發生的原因,包括法國的外交政策及社會問題,並描述了恐攻的經過以及受害者的經歷。此外,還探討了這次事件對社會的長期影響與反思。希望讀者能夠理解恐怖主義的複雜性及其對社會的衝擊。
本文深入探討馬卡龍的歷史、文化及其在全球的影響,從臺式馬卡龍到法式馬卡龍,不僅介紹了不同類型的馬卡龍,還分析了馬卡龍的製作過程及其為何如此昂貴。此外,文章也提及著名品牌Ladurée的創立及其對馬卡龍文化的貢獻。透過這篇文章,讀者能夠更深入瞭解這種精緻甜點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本篇文章深入探索法國的多樣魅力,包括其地理特徵、歷史發展、飲食文化及旅遊建議。從法國的人口統計到國家象徵,再到文化習俗和美食,讓讀者更全面地理解這個浪漫國度。不僅介紹了法國的主要城市和旅遊景點,還提供了國定假日及最佳旅遊時間的信息,助您在探索法國的同時,打破對其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過去他們常常三天兩頭就通電話聊天,突然不聯繫之後,有種被抽離的空虛感,加上不能喝酒了,時間對她而言變得漫長更難熬,她只好不停地跳舞,藉以填補空白。  她好似要將這幾年落下的時光填補回去,像童話故事中的紅鞋女孩,無法停歇,只能永無止盡地跳著。  唯一跟故事裡不一樣的是她不想停,跳舞也是她的癮。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使你更理解爵士樂的一本攝影集。 謝謝喜愛爵士樂的詩人鴻鴻願意出版這本書。   接觸搖擺舞Swing Dance後, 了解搖擺舞一開始是美國黑人跳的舞, 起源自1920 年代紐約的哈林區(Harlem) 當時他們還是奴隸, 為了宣洩情緒, 開始跳的舞蹈。 搖擺舞在非裔社群與
2023北美雙年展看得入迷的作品 藝術家使用劇場燈光道具 轉化成雕塑裝置,用燈光無聲演出 取消了觀眾與表演者的存在 叩問表演者/觀者之間的關係 兩者的缺席,讓參與空間的人都能是任何角色 燈光可以打在任何人身上,使任何參與者成為表演者 我們也可以作為一名旁觀者,靜觀這場燈光秀 想到Xa
Thumbnail
跳舞是一趟身體堆積的旅程。 本篇沒有參考任何線上資料,純粹是個人體驗。用於釐清與回顧自己的體驗與想像,在撰寫的過程中延展出沒意識的課題,這就是此篇文的目的。
Thumbnail
佛拉民歌舞蹈女郎 迪斯可舞蹈女郎 肚皮舞蹈女郎,很難生成。老是被拒絕。 阿拉伯舞女郎 南美森巴女郎,被拒絕許多次。 拉丁舞女郎,喜歡這張,很有韻味。 中國舞女郎,典型的。 寶萊烏女郎 街舞女郎
八年了,女兒跳《芭雷舞》也那麼長的時間過去了,從她還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因為她喜歡、她想學。 我們並沒有特意要栽培孩子跳舞,只是讓孩子學習聽從老師的教導、學習記住複雜的舞步、學習與其他同學一起共舞養成團隊合作、訓練身體的協調性以及勇於在台上展現自己。 當然,過程總是起起伏伏,有歡笑就必定有痛苦…
Thumbnail
從此起彼落的「你聽我講」開始,四位表演者輪流話聲,形成一種有序的銜接感。在開場之後,一條與麻繩類近的「織帶」隨即出現,並貫穿了整部舞作。織帶的原料是紡織纖維,可以是天然也可以是人工的,這樣的性質和語言有著幾分相似──語言作為繩子般的存在,一方面帶有危險而可以傷人,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可能。
Thumbnail
一進門就發現舞蹈練習室的燈是開著的,珍妮在裡面專注地舞著,不時停下動作,拿出筆記本自言自語地書寫,她用餘光一瞥看見是我,也沒抬頭仍繼續工作。我在一旁坐下,靜靜地看著珍妮跳舞。  許久,她闔上筆記,抓起椅子上的毛巾擦汗、喝水。  「柔嘉怎麼樣了?」我逮住這個空檔問她。  「我給了她一個星期的假去
Thumbnail
如果大庭葉藏在練舞室跳popping,會一直緊盯著鏡子不放嗎?過度在意外界目光,卻造成內心損傷。聽作家與職業舞者透過練舞室鏡面牆的律動人影,重新詮釋《人間失格》。
聚光燈下,舞者擺動著僵硬的身體,眼中充滿惶恐,淚珠似乎就要奪眶而出,低下頭壓下不安的神情,當再次抬頭,觀眾們的冷淡的眼神已訴說全部。 「抱歉......我不能跟你一起上台」一女孩神情窘迫的絞著手指。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過去他們常常三天兩頭就通電話聊天,突然不聯繫之後,有種被抽離的空虛感,加上不能喝酒了,時間對她而言變得漫長更難熬,她只好不停地跳舞,藉以填補空白。  她好似要將這幾年落下的時光填補回去,像童話故事中的紅鞋女孩,無法停歇,只能永無止盡地跳著。  唯一跟故事裡不一樣的是她不想停,跳舞也是她的癮。 
Thumbnail
這是一本能使你更理解爵士樂的一本攝影集。 謝謝喜愛爵士樂的詩人鴻鴻願意出版這本書。   接觸搖擺舞Swing Dance後, 了解搖擺舞一開始是美國黑人跳的舞, 起源自1920 年代紐約的哈林區(Harlem) 當時他們還是奴隸, 為了宣洩情緒, 開始跳的舞蹈。 搖擺舞在非裔社群與
2023北美雙年展看得入迷的作品 藝術家使用劇場燈光道具 轉化成雕塑裝置,用燈光無聲演出 取消了觀眾與表演者的存在 叩問表演者/觀者之間的關係 兩者的缺席,讓參與空間的人都能是任何角色 燈光可以打在任何人身上,使任何參與者成為表演者 我們也可以作為一名旁觀者,靜觀這場燈光秀 想到Xa
Thumbnail
跳舞是一趟身體堆積的旅程。 本篇沒有參考任何線上資料,純粹是個人體驗。用於釐清與回顧自己的體驗與想像,在撰寫的過程中延展出沒意識的課題,這就是此篇文的目的。
Thumbnail
佛拉民歌舞蹈女郎 迪斯可舞蹈女郎 肚皮舞蹈女郎,很難生成。老是被拒絕。 阿拉伯舞女郎 南美森巴女郎,被拒絕許多次。 拉丁舞女郎,喜歡這張,很有韻味。 中國舞女郎,典型的。 寶萊烏女郎 街舞女郎
八年了,女兒跳《芭雷舞》也那麼長的時間過去了,從她還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因為她喜歡、她想學。 我們並沒有特意要栽培孩子跳舞,只是讓孩子學習聽從老師的教導、學習記住複雜的舞步、學習與其他同學一起共舞養成團隊合作、訓練身體的協調性以及勇於在台上展現自己。 當然,過程總是起起伏伏,有歡笑就必定有痛苦…
Thumbnail
從此起彼落的「你聽我講」開始,四位表演者輪流話聲,形成一種有序的銜接感。在開場之後,一條與麻繩類近的「織帶」隨即出現,並貫穿了整部舞作。織帶的原料是紡織纖維,可以是天然也可以是人工的,這樣的性質和語言有著幾分相似──語言作為繩子般的存在,一方面帶有危險而可以傷人,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可能。
Thumbnail
一進門就發現舞蹈練習室的燈是開著的,珍妮在裡面專注地舞著,不時停下動作,拿出筆記本自言自語地書寫,她用餘光一瞥看見是我,也沒抬頭仍繼續工作。我在一旁坐下,靜靜地看著珍妮跳舞。  許久,她闔上筆記,抓起椅子上的毛巾擦汗、喝水。  「柔嘉怎麼樣了?」我逮住這個空檔問她。  「我給了她一個星期的假去
Thumbnail
如果大庭葉藏在練舞室跳popping,會一直緊盯著鏡子不放嗎?過度在意外界目光,卻造成內心損傷。聽作家與職業舞者透過練舞室鏡面牆的律動人影,重新詮釋《人間失格》。
聚光燈下,舞者擺動著僵硬的身體,眼中充滿惶恐,淚珠似乎就要奪眶而出,低下頭壓下不安的神情,當再次抬頭,觀眾們的冷淡的眼神已訴說全部。 「抱歉......我不能跟你一起上台」一女孩神情窘迫的絞著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