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的社交倦怠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天下雜誌的編輯顧問黃哲斌這幾年在雜誌上的專欄,常常以觀察當下的媒體現況與分析將來的媒體趨勢為主題。

最近一篇寫到「網路社群與現實混成一團,讓人愈來愈厭倦,有少年約定聚會時放下手機,甚至改用不能上網的翻蓋式手機」他認為下一個如同臉書般的盛世恐怕很難再有。

社群媒體剛出現時,承諾一個「更開放、更連結、更緊密的世界」,但是社群媒體雖然讓人們聯繫與溝通成本降低,卻也打造出一個追逐名氣、追逐金錢、追逐虛榮數字、追逐話語權力的世界,黃哲斌說得好,時時刻刻跟世界連線的結果,我們已活在「一個偶爾讓人興奮感動,但多數時刻磨耗人心的世界」,因此,社群媒體疲勞已經成為一個新興的症候群。

 一個原本滿懷理想的承諾,實現後卻造就一個我們不樂見的結果—愈熱鬧卻愈孤獨,愈親近卻愈誤解,愈嘈雜愈無知的社群時代。

你我是否每天耗費很多時間,無意識地打開某個APP,機械性的滑動,按讚、未看先滑,不斷地滑,然後關上,再打開另外一個,然後重覆一樣動作。我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看到什麼,反正就是一直滑,然後一天就又過了。

沒有無線上網的時代,我們必須刻意上網,可是一旦離線,就回到現實世界。但是智慧手機毀滅了離線這個狀態,我們醒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無遠弗屆的網路裡。

我們所有的一切,喜好與意見,工作與休閒、朋友、親戚、同事,朋友的朋友,親戚的親戚,全部都放進名為「演算法」的蔬果調理機,打成一團湖泥。

這是我們要的生活嗎?

這是我們要的世界嗎?

raw-image

孩子的數位學習素養

  在數位時代出生成長的孩子,跟長輩的確有很多的差異,單以認知學習方面來說,他們能快速地在網路上搜尋訊息,瀏覽掃描與快速辨識選擇的能力也遠遠超過長輩,常打電玩的孩子周邊視野以及偵測物件的能力也較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好處是否重要到值得犧牲大腦在閱讀、持續專注力與思考力……這些領域的發展呢?

    另外,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花在這裡就沒辦法再花在其他地方,等於排擠了不同能力的學習機會。在數位時代以前,孩子從學校放學後大部分時間都是跟同學一起玩耍,在遊戲中跟人互動也藉此理解在真實世界跟人溝通的方式。

    在家裡現在大家經常交流的對象是螢幕,與父母兄弟姊妹間的對話也愈來愈少,而且數位時代以前,家裡唯一的螢幕就是擺在客廳正中央的電視機,全家人還可以邊看邊聊天,父母也可以挑選與控管收看的節目,但是在這數位時代,每個人都有一個以上的螢幕,不只沒辦法知道孩子在看什麼,彼此也很難在一起討論所看的內容。

    每個人,包括大人與孩子,花在螢幕上的時間都愈來愈長,因為電子裝置的魅力對誰來說都是很難抵擋的,如果沒有刻意經營,這些設備的吸引力遠勝過現實世界中的朋友家人以及生活裡的大小事。

    程式設計利用大腦的酬賞機制,會讓我們不斷地點擊,無止境地玩下去。線上遊戲會讓我們成癮,症狀與對大腦造成的傷害跟毒癮酒癮或賭博很像,對現實生活不再關心,彷彿天底下沒有比打電玩還重要還值得的事,不只對學習會有嚴重影響,連生活與人際關係都會搞得一團糟。

    也有研究者發現一種新的現象,稱為「社群媒體憂鬱症」,不管大人或孩子,看到朋友吃香喝辣,裝扮又酷又炫的炫耀性貼文,一方面會在同儕認同壓力下花大量時間追隨這沒意義的時尚另一方面互相比較的長期壓力之下,也會陷入憂鬱與沮喪。

線上學習已經是一種趨勢,是任何家庭或個人無法避免的,除了要注意孩子一不小心就從課程中外掛不同視窗雲遊到其他虛擬空間之外,即使專注在線上閱讀與學習,近年有許多研究,認為跟傳統紙本的閱讀效果有很大的落差。

網路科技與設計出的獎賞模式,不利我們深入的思考,因為網路訊息鼓勵我們很快地瀏覽,倉促片段且不斷分心的閱讀,若沒有刻意且不斷地提醒與勉強自己,網路的閱讀往往我們只能想得很膚淺,很直接地反應,沒辦法深入的思考,這在學習一個困難且全新領域的課程時,網路其實是一個很不利的閱讀工具。

孩子的數位素養,除了學習與成癮之外,還有隱私及網路霸凌……等等,都是家長必須協助的新的教養課題。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社群媒體的異化,佛說:因果終有報因果之報,不在來世,現在已經開始了,而且很明顯。我們再來討論抖音對於更年輕一代的塑造和培育,他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立功心切、立刻獲得回報,這都是3秒效應,開頭三秒要抓住人的眼球,人像是上帝一樣審判眾生,喜歡就停下,不喜歡就滑過,人獲得了相當大的權力,但現實世界不是這個樣子,也不會這樣來運行,這是很諷
Thumbnail
avatar
姿勢寫手
2023-07-17
社群媒體與社交功能的未來發展社交的重要性 社交是人類之間相互交流、溝通和建立關係的過程,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幫助人們擴大社交圈,獲得支持和幫助,並且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主要有以下功能: 促進人類的情感健康提供情感支持和慰藉 有研究表明,缺乏社交支持和人際互動可能會導致孤獨感、憂鬱和其他情緒問題。 促進人類的
Thumbnail
avatar
ChatyN
2023-05-26
017生活記錄:善用社群媒體的機制,去調整自己的創作方向!雖然我們都說文章寫給自己看,不是寫給別人看,但是既然選擇公開寫作,至少就是希望自己能透過寫作更加精進自己。因此,文章發出去,部落格的入選機制,社群媒體的留言按讚數,都是一種自我檢視的方式,我覺得用這樣的方式,去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向,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Thumbnail
avatar
徐曉梅
2023-04-14
關於社群媒體的三個思考1、 有人會把自己不精彩、黑暗的一面放到社群媒體上面嗎?至少我身邊還沒有出現過。或許大家都一樣把自己最精彩、經過包裝的一面放在社群媒體上面。於是,所有人類最為美好的事物都被放到IG上面了。打開這個美好事物的藏寶庫,你說,這難道不會使人上癮嗎? 2、 所有我們與朋友聯繫的社交軟體都在提醒著我們這一點。
Thumbnail
avatar
丞市’s哲學日常
2023-01-17
社群媒體的力量自從我工作性質換成比較偏體力的工作後,在瀏覽FB或是Line 的頻率就變少了,有時候錯過發文時間,有時刻意低調,甚至選擇忘記,當我有個想分享的事情,卻又怕一些人閒言閒語,想想真的很累啊! 例如張泰山的合照,超想炫耀~丟了臉書寫了一些感想,主要也是謝謝愛我的老婆,結果被學姊私訊關心~覺得我寫的情況和跟
avatar
hanshang Lin
2023-01-15
噪點:關於社群媒體的數位風景碎片風景一路從真實擴展到虛擬,而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風景被廣泛傳播,有著各式不同的支線發展。這些碎片不光是真實景觀的再現,更被作為與現實環境的抵抗工具,並藉由社群媒體巧妙地融入大眾生活,成為當代與未來的數位風景。
Thumbnail
avatar
吳軍
2022-03-24
12月14日:更新社群媒體的簡介我更新了 Facebook、Instagram、網站的名稱、大頭照和簡介。
Thumbnail
avatar
Boris 李晨豪
2021-12-14
網路媒介及社群媒體的普及化,更導致對於著作權的忽略有一次在靠北登山,看到有大大引用別人資料圖,不補出處。於是正義的網友提點了一下,大大馬上補上出處。 當然大大也不是故意的,他沒有惡意,只是純粹沒意識到這件事。 只是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Thumbnail
avatar
Peiwen K
2021-08-15
我刪掉了社群媒體的App當初我用社群媒體,只是為了與朋友交流或分享生活, 現在漸漸失焦了,就覺得沒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刷它了。 把握真實世界裡的體驗與分享還是比較實在。:)
Thumbnail
avatar
藍色貓咪
2020-04-21
怎麼抓住年輕人使用社群媒體的心抓住年輕人的心,在現今的時代越來越不簡單,如何透過幾個簡單的方法,讓想要的目標不會跑得太遠,也變成是現代行銷人的基本功了。
avatar
Toby Chen
201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