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宿,只能是安養院嗎?》(中)蒔緣短篇小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媽媽,不要送我去叔叔家

到了母親心裡盤算好的日期,她帶著歐坤到小叔家,並將歐坤的隨身衣物、玩具一併交給了小嬸,轉頭蹲下身子來,雙手握著歐坤的雙臂,淚珠已經在眼眶裡打轉,她忍住悲愴,鼻子倒吸一口氣,摸著歐坤的小臉蛋兒,

說著:「坤啊,媽媽要去外婆家住一陣子,你就好好的留在叔叔家,他們都很疼你的,有什麼事情就找嬸嬸說,要乖乖的!」

歐坤:「媽媽,那你什麼時候會回來?」

母親:「很快!媽媽很快就回來!」(說著,眼淚再也不聽話的流了下來。)

歐坤:「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看到母親的眼淚,機伶的歐坤抓住母親的手猛搖。)

歐坤:「媽媽,不要把我送給叔叔,我要跟你去外婆家,妳不要把我丟掉啦!」(母親的沉默讓歐坤更加慌張,歇斯底里的哭鬧起來。)

(任憑叔叔與嬸嬸如何哄騙,歐坤就是不願意留下來,死命拽著母親的手不放。)

母親心軟了,割捨不下自己的心頭肉,只好跟小叔、小嬸道歉,牽起歐坤的手,再度回到自己的家。同時下定決心,不再談論婚嫁、不再相親,她相信母子相依為命,也能把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

日子一天一天憨憨仔過

單親媽媽想要拉拔一個孩子著實不容易;所幸歐坤一向乖順,也挺能理解母親的辛苦,長大的過程並沒有出現所謂的叛逆期。課業雖不頂尖,卻也從不讓母親操心。企管系畢業後,順利找到一份採購專員的工作。母子倆的日子雖不優渥,卻也不愁吃、不愁穿,過得安穩。

新成員加入

工作穩定後,歐坤也和相識一年的秀霜步入禮堂,秀霜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都已經成親了,卻都不想擔負照顧母親的責任;新婚之初,秀霜也很難向歐坤開口,想接母親過來同住的想法,更何況還有一個婆婆與他們住在一起,她只能三天兩頭的往娘家跑。

歐母的身體在生了一場大病後,健康日漸趨下。不但胃口不佳,對於忌口的食物也越來越多。秀霜又要上班,要打理家務,還要回去探望自己的母親,非但疲累,有時還會為了照顧娘家母親的事情,與哥哥、弟弟起爭執,對於婆家這邊的家務,難免有所疏失,脾氣也變得很難自我控制。

久病床前果真無孝子?

這天,歐坤下班回到家,在車庫便聽到屋內老婆的吼叫聲:「我煮淡一點,妳就嫌沒有味道吃不下;現在煮鹹一點,妳又說鹹到讓你嚥不下,妳究竟想要怎麼樣啦?」

歐母一見兒子開門進來,趕緊把眼前的飯菜往嘴裡送。秀霜卻狠狠的瞪了歐坤一眼,嘴巴還碎念了一句:「妳就是想要糟蹋我而已!」

歐坤走上前去,夾了一口菜送到嘴巴,卻馬上吐了出來。對著老婆說:「不是告訴妳,媽媽有病,不能吃太鹹的食物嗎,妳煮這麼鹹是要害死她嗎?」

秀霜:「我想害死她?那好,以後由你來煮給妳媽吃!妳自己的母親自己照顧!」說完,怒氣沖沖地回房,房門也不客氣的『碰』了一聲。

歐坤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收拾起那些過鹹的飯菜,一邊對母親說:「媽,這些就別吃了,我再去煮碗麵給你吃。」

母親其實也能感受到兒子夾在中間的為難,更擔心的是因為自己,破壞了兒子和媳婦的感情,也耽誤了兒子的工作。她也敏感的察覺到兒子有話想說卻又說不出口的隱忍。

於是對兒子說:「坤啊,你是不是有話想跟媽說?想說就說,別鬱在心裡。」

歐坤:「媽,其實秀霜沒有惡意,她只是太累了,為了家庭經濟,她必須上班,又要找時間回去照顧她的母親,難免對您的飲食比較疏忽,您別和她計較。」

母親:「這些我都知道,是我連累了你們。」

歐坤:「媽,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們只是擔心沒有把您照顧好,況且下個月我就要升職了,恐怕會很忙,到時候可能更沒有辦法盡心盡力的照顧您,所以……」

歐坤快要說出口卻又嚥回去的話,讓母親忐忑不安,整個晚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想著,人生,果真要走到進安養院這一步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蒔緣‧鹿角腓腓的沙龍
121會員
756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2024/10/12
他迷茫了!想起小時候自己苦苦哀求母親,不要將他送給叔叔;母親當時明明有更好的選擇,卻為了他而捨棄自己的終身幸福。年紀輕輕便守寡,又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如今他卻要做出拋棄母親的決定,想著想著,都有點厭惡起自己來了!
2024/10/12
他迷茫了!想起小時候自己苦苦哀求母親,不要將他送給叔叔;母親當時明明有更好的選擇,卻為了他而捨棄自己的終身幸福。年紀輕輕便守寡,又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如今他卻要做出拋棄母親的決定,想著想著,都有點厭惡起自己來了!
2024/10/12
每一個選擇都像是岔路口,無論是走向光明的方向還是暗淡的隧道,心中的猶豫不決如潮水般湧來。朋友的建議、自己的直覺、甚至是社會的期望,都在此時交織成一幅複雜的圖景。每一個可能性都像是一扇門,背後隱藏著未知的風景與挑戰,令人無法輕易做出選擇。
2024/10/12
每一個選擇都像是岔路口,無論是走向光明的方向還是暗淡的隧道,心中的猶豫不決如潮水般湧來。朋友的建議、自己的直覺、甚至是社會的期望,都在此時交織成一幅複雜的圖景。每一個可能性都像是一扇門,背後隱藏著未知的風景與挑戰,令人無法輕易做出選擇。
2023/12/06
人生得意須盡歡,人生失意也莫傷。
Thumbnail
2023/12/06
人生得意須盡歡,人生失意也莫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直到現在,不少長輩仍會認為子女如果將自己送進養老院.養護機構,是一種「不孝」,然而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如果家裡又有無法自理的老父母需要照顧,往往會覺得生活陷入難以平衡的困境,日本就發生一起案例,展示了這樣的認知落差如何造成一場家庭悲歌。
Thumbnail
直到現在,不少長輩仍會認為子女如果將自己送進養老院.養護機構,是一種「不孝」,然而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如果家裡又有無法自理的老父母需要照顧,往往會覺得生活陷入難以平衡的困境,日本就發生一起案例,展示了這樣的認知落差如何造成一場家庭悲歌。
Thumbnail
老年獨居、老老照護可能是未來高齡社會的常態。理想中的「在宅安老、在家善終」,實際上會受到各種人力與照護資源的可近性影響。長期照護的過程中,照顧者的健康、心理負荷卻經常被忽略,有時,當被照顧者離世,照顧者就成了需要被看護的人。
Thumbnail
老年獨居、老老照護可能是未來高齡社會的常態。理想中的「在宅安老、在家善終」,實際上會受到各種人力與照護資源的可近性影響。長期照護的過程中,照顧者的健康、心理負荷卻經常被忽略,有時,當被照顧者離世,照顧者就成了需要被看護的人。
Thumbnail
原本是不想在粉絲專頁/方格子寫這樣的議題,但因為和精油芳療有關,也是目前占據我腦袋和時間最多的事情,還是來聊聊吧。
Thumbnail
原本是不想在粉絲專頁/方格子寫這樣的議題,但因為和精油芳療有關,也是目前占據我腦袋和時間最多的事情,還是來聊聊吧。
Thumbnail
她常常覺得快喘不過氣,明明是最愛的伴侶,走過婚姻的風風雨雨,現在看見他臥床卻無能為力。考慮一對兒女都在工作,不忍心將照顧的工作讓他們一起分擔,自己提早退休,原本以為可以享受人生、攜手共遊,卻被綁在病床邊晨昏定省。
Thumbnail
她常常覺得快喘不過氣,明明是最愛的伴侶,走過婚姻的風風雨雨,現在看見他臥床卻無能為力。考慮一對兒女都在工作,不忍心將照顧的工作讓他們一起分擔,自己提早退休,原本以為可以享受人生、攜手共遊,卻被綁在病床邊晨昏定省。
Thumbnail
最近似乎成了媽媽鄰居口中「不孝的女兒」。 起因是媽媽在中庭跌倒,擦傷手臂;又因為沒吃飯,餓暈了,所以精神不太好。社區主委叫了救護車,還奪命追魂call,把我從台北找回去處理。先說結論,媽媽無大事,但我受夠了。 我真的太疲倦了,太累了,我真的受夠了。 誰不希望父母有個美好的老年?我盡力了。
Thumbnail
最近似乎成了媽媽鄰居口中「不孝的女兒」。 起因是媽媽在中庭跌倒,擦傷手臂;又因為沒吃飯,餓暈了,所以精神不太好。社區主委叫了救護車,還奪命追魂call,把我從台北找回去處理。先說結論,媽媽無大事,但我受夠了。 我真的太疲倦了,太累了,我真的受夠了。 誰不希望父母有個美好的老年?我盡力了。
Thumbnail
隨著人口高齡化,愈來愈多人面對長輩的照護問題,以下可能是你我的心聲 對不起,做這個決定大家都不願意,我不是不孝順,我是不得已。 我一個人沒有辦法照顧我爸媽,請了外勞可是都做不久,讓他們去住機構,卻被罵不孝。
Thumbnail
隨著人口高齡化,愈來愈多人面對長輩的照護問題,以下可能是你我的心聲 對不起,做這個決定大家都不願意,我不是不孝順,我是不得已。 我一個人沒有辦法照顧我爸媽,請了外勞可是都做不久,讓他們去住機構,卻被罵不孝。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去養老院看望一位年老的長輩,感觸挺深的。他是我的叔公,因腦部曾經受傷,最後導致一隻腳動彈不得,生活也不能自理。雖育有兩兒、一女,但是兒女工作忙碌不能時常陪伴照顧,所以他自己提出要去養老院。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去養老院看望一位年老的長輩,感觸挺深的。他是我的叔公,因腦部曾經受傷,最後導致一隻腳動彈不得,生活也不能自理。雖育有兩兒、一女,但是兒女工作忙碌不能時常陪伴照顧,所以他自己提出要去養老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