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明白並接受自己的限制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我知道自己有個特質是「不幽默」。

我總是認真看待事情,當朋友們講些幽默的話時,我常常在腦海中拼命思考,想用同樣幽默的方式回應,擔心自己不夠好笑或別人會覺得我很無趣,但最終都會因為想不到而放棄,還是用平常(也就是無趣)的話回覆;也曾試圖閱讀培養幽默感的相關書籍,可惜每次實戰時都沒辦法即時反應,所以依舊徒勞無功。


明明知道「不幽默」的另一面是:我是一個「真誠」的人。但我還是會感到不舒服,擔心別人不喜歡我。


認識自己的一部分包含「明白自己的限制」。


除了個人特質外,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物、自己的底線,甚至是犯錯時發現自己的無能,這些都屬於限制,也就是自己辦不到的部分。


當我們對於限制感到糾結,往往是因為「無法坦然接納這樣的自己」,就像我剛才提到的例子,我無法接受自己不幽默的事實,所以因此感到不舒服,這背後也包含我們對於自己期待做不到的失落與受傷。


-

怎樣才能坦然接納擁有限制的自己呢?我目前使用下列的步驟來幫助自己:


1.先透過自我覺察,發現自己的不舒服。

2.問自己:不舒服的感覺是為什麼呢?這背後有我的什麼需求?我的限制在哪裡?

3.試著接受:人本來就無法完美,承認自己有辦不到的部分。

4.假想此時此刻,我希望我愛的人跟我說什麼?

5.至於他人的評價,其實都代表他的投射,每個人有自己的背景、價值觀與經歷,影響他們的看法與行為,這部分我無法控制。


現在的我仍在學習中,當不安感湧現時,我會這樣對自己說:「當我陪伴自己看見這些情緒與思緒變化的時刻,就是我重要的時刻,也是我的價值所在。不論發生什麼事,我永遠都站在自己這邊,力量在我自己身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球引力
2會員
46內容數
來到星球的我們,與不同的心相遇;這些相遇有好有壞,大家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存在與相遇,就是意義
心球引力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最近我在閱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書的作者是諮商心理師,主要分享她替個案進行諮商與自己接受諮商的心路歷程。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很厚,但閱讀起來非常輕鬆,讓我不知不覺就讀完了。
2025/04/21
最近我在閱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書的作者是諮商心理師,主要分享她替個案進行諮商與自己接受諮商的心路歷程。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很厚,但閱讀起來非常輕鬆,讓我不知不覺就讀完了。
2025/04/20
最近讀到法蘭克(Frankl)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當中提到「在任何環境中,人都可以選擇面對環境的心態」。Frankl因為曾被囚禁於納粹集中營內,在如此困難的情境下,他仍然找到生命的意義。我意識到,Frankl的理念與我之前貼文提過「選擇環境的重要性」似乎相牴觸。
2025/04/20
最近讀到法蘭克(Frankl)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當中提到「在任何環境中,人都可以選擇面對環境的心態」。Frankl因為曾被囚禁於納粹集中營內,在如此困難的情境下,他仍然找到生命的意義。我意識到,Frankl的理念與我之前貼文提過「選擇環境的重要性」似乎相牴觸。
2025/03/28
前篇貼文提到,外界會不停變動,只有「我」是真實不變的。這讓我聯想到一句話:「選擇比努力重要。」我們常常忽略環境對個人狀態的影響,實際上,選擇適合的環境對於個人發展是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2025/03/28
前篇貼文提到,外界會不停變動,只有「我」是真實不變的。這讓我聯想到一句話:「選擇比努力重要。」我們常常忽略環境對個人狀態的影響,實際上,選擇適合的環境對於個人發展是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