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埋骨何須桑梓地」

哥倫布「埋骨何須桑梓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哥倫布與西班牙國慶日

在台灣,知道西班牙國慶日是哪一天的人大概不多。但是10月12日這一天,卻是全球四、五億西班牙語人口,念茲在茲的大日子。因為這一天,哥倫布踏上美洲土地,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從此進入大航海時代。

西班牙國慶日慶祝的,可說是「懷念當年勇」:四百多年來,大半個美洲都是他們的!而這都歸功於哥倫布10月12日踏上美洲土地的這一步。

1492年9月初,航海家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航向未知的海洋,連續五個星期,在無邊無際的海上,船上所有人開始懷疑人生,頻藉的只是哥倫布相信的球是圓的,往西走可以到東方!

在這之前,他也找過葡萄牙國王,人家沒理他。當時的伊比利半島分成幾個王國,合縱連橫慢慢形成北方的天主教國卡斯提爾與阿拉貢,對峙南方的伊斯蘭教國。哥倫布被葡萄牙國王拒絕後,跑去找正在跟伊斯蘭教徒打「收復國土」運動的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伊莎貝拉女王考慮再三。打仗已經耗費許多資源,再花錢去資助一個「夢想」?哥倫布,以及當時的許多歐洲人都讀過馬可波羅遊記,知道東方有個富庶的國度。哥倫布認為向西邊航行,可以更快到達東方,可以帶回許多的金銀財寶。不然,之前往東走都要走陸路,曠日廢時又路上多凶險,更別說,還有土耳其帝國卡在中間。

終於,無邊無際的海上出現了海鷗在天空飛翔,大家開始出現一絲希望!慢慢的遠方霧氣中出現了山林的輪廓,測量海底的深度越來越淺,最後確定看到陸地了!這一天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踏上美洲土地!西班牙王室從此掌握大半個美洲大陸,國力強大:「我統治的疆域,太陽永遠不會落下!」,世界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國!

哥倫布遺骸流浪四百年

現在到Sevilla賽維雅大教堂,可以看到哥倫布的棺木,由四位中世紀的西班牙王扛著,分別代表著卡斯提爾Castilla、萊翁Leon、阿拉貢Aragon、納瓦拉Navarra(哥倫布的年代並沒有「西班牙」這個國)。石棺內有他的遺骸,2006年有驗過DNA,確認是他的。因為中美洲加勒比海的多明尼加也有他的遺骸,還為此建了紀念館。遺骸鬧雙包,現在還是個謎。

從西班牙到中美洲

哥倫布1506年死後,直接就地葬在Valladolid瓦亞多利教堂(當時卡斯提爾王國的首都),並沒有遺囑說要葬在哪裡,是他弟弟説,大哥生前喜歡賽維雅這個城市,於是,棺木就移動到賽維雅。三十幾年後,兒子與姪女,同時也是王妃,主張應該要葬在聖多明戈,多明尼加首府(當年是拉絲班扭拉島 La Española)。那是哥倫布人生最輝煌的時候所在的地方。他在這裡當總督,統領所有發現的土地,直到被彈劾免職回西班牙。於是骨骸就裝箱搭船,橫越大西洋,到了多明尼加,葬在聖多明戈的大教堂。

哥倫布在聖多明戈安靜地躺著,看著風景宜人的加勒比海,閒閒沒事兩百多年,直到…。

從多明尼加到古巴

1795年,西班牙打仗輸法國,北邊與法國相鄰的納瓦爾被法國佔去,為了要回土地,於是跟法國簽和約,同意割讓遠在加勒比海的多明尼加。那時候拉絲班扭拉島 La Española西邊是法國的(現在的海地),東邊也拿去,法國就擁有整座島。多明尼加於是成為法國屬地。哥倫布怎麼可以待在法國的領土呢!於是在割讓領土前,骨骸就被遺到古巴的哈瓦那。這裡還是西班牙王國統治下的土地。

從古巴回到西班牙

哥倫布在古巴平靜地待了103年,欸,1898年,古巴港邊停泊的美軍戰艦緬因州號爆炸沈船,美國一口咬定是西班牙幹的,宣布對西班牙開戰!打沒兩三下,西班牙就輸了,古巴拱手讓給美國(送給美國的還有菲律賓、關島)。哥倫布連古巴也不能待了!西班牙政府趕快再將骨骸運回來,於是才有今天我們在賽維雅看到的哥倫布!

哥倫布活著的時候到處跑,死了也沒閑著!500多年來跑來跑去!誰叫他是「第一個踏上新世界的歐洲人」!

「永不踏上西班牙的土地」

現在賽維雅大教堂裡的哥倫布石棺,說好聽是由四位西班牙國王扛著,但就是沒落地。有這樣的鄉野傳說:哥倫布生前被西班牙國王罷黜彈劾,心懷怨恨,曾說從此再也不要踏上西班牙的土地,所以從美洲被運回後,巧思設計讓他的遺骸懸空,「沒踏上西班牙的土地」!算是尊重他的遺願。

不過這個說法聽好玩的就好,可能是導遊、領隊加油添醋說給觀光客聽有趣的。哥倫布雖然沒有照承諾帶回東方的金銀財寶,只有衣不蔽體的土著,可是西班牙王室還算禮遇他,並未剝奪他的財產,他弟弟、兒子也照樣當大官,他並沒有甚麼心懷怨恨之類的事。

avatar-img
林北腦袋裝史
6會員
20內容數
黑格爾説:所有的世界歷史事件與人物都會出現兩次。馬克斯加碼: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就是鬧劇!馬克斯是寫在拿破崙的侄子於1851年稱帝時。1791年是拿破崙自己,打著民主旗幟反君權的革命,最後掌權了自己也當皇帝。越多人腦袋裝「史」,就越不會讓這種鳥事一再發生。讀史事,看今世,新聞瞬間成歷史;抬眼望,低眉笑,人生浮沉只今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北腦袋裝史 的其他內容
茶壺裡的風暴?還是龍捲風的前兆? 全世界在瘋巴黎奧運的同時,一年一度的【礦坑歌謠】佛拉明哥國際藝術節也熱鬧展開。世界各國爭相在數著手上的幾金幾銀幾銅的奧運獎牌,西班牙東南角的小鎮卻帶領整個西班牙陷入自我認同的危機! 不好意思,的確是誇大了!西班牙全國性的媒體是有幾則報導,但是要到「全國矚目」也還
網路上假消息千奇百怪,有政治目的的可以理解,文化上的,也許無傷大雅,終究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三個年輕的大男生,歌聲嘹亮,音色優美,又有風采,被傳説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九零年代風靡全球的三大男高音的兒子。影片還煞有介事一個個對照,仿彿真的是父子關係! 「三大男高音」指的是帕華洛帝Luciano
佛拉明哥演出的最高境界,是神魔(西班牙文 duende,渡恩德)。 大家卻很少談,甚至很多人不知道! 有可能是之前已經被用得太浮濫了?或是因為這種境界很難定義?還是因為佛拉明哥表演場域大多都在觀光業?或者因為教育現場,多數人還在技巧上、技術上掙扎,很難奢望?也許以上皆是。 甚麼是「渡恩德due
全世界是不是只有中文,把國際標準舞拉丁競賽項目的pasodoble 說成「鬥牛舞」?使用羅馬拼音文字的國家,都照寫pasodoble,非羅馬拼音文字的國家,像日本,用他們習慣的「外來語」邏輯,直接說「パソドブレ」。語言文字中都沒有「鬥牛」的意象或影射,為什麼獨獨中文會說「鬥牛舞」? 中文的習慣
西班牙有三個文學角色,全世界知名:卡門、唐吉訶德、唐璜。 一個是壞女人、一個是瘋老頭、一個是壞男人! 壞女人透過法文歌劇風靡世界,瘋老頭連卡通都在演,而壞男人,莫扎特幫他譜歌劇,拜倫為他平反,強尼戴普也演了自認為是女人都愛的唐璜,而事實上是個精神病患! 法文音樂劇【唐璜】來台灣演出,才發現很多
「天堂的肥豬肉」( Tocino de Cielo) 看名字會想吃嗎? 事實上這是一道甜點,糖與蛋黃製成的,美味可口。它是西班牙南方,赫雷斯(Jerez de la Frontera)發展出來的在地美食。 顧名思義,它切成塊狀,仿若燒炙好的脆皮豬五花。但為什麼説來自天堂呢?這與它的起源有關
茶壺裡的風暴?還是龍捲風的前兆? 全世界在瘋巴黎奧運的同時,一年一度的【礦坑歌謠】佛拉明哥國際藝術節也熱鬧展開。世界各國爭相在數著手上的幾金幾銀幾銅的奧運獎牌,西班牙東南角的小鎮卻帶領整個西班牙陷入自我認同的危機! 不好意思,的確是誇大了!西班牙全國性的媒體是有幾則報導,但是要到「全國矚目」也還
網路上假消息千奇百怪,有政治目的的可以理解,文化上的,也許無傷大雅,終究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三個年輕的大男生,歌聲嘹亮,音色優美,又有風采,被傳説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九零年代風靡全球的三大男高音的兒子。影片還煞有介事一個個對照,仿彿真的是父子關係! 「三大男高音」指的是帕華洛帝Luciano
佛拉明哥演出的最高境界,是神魔(西班牙文 duende,渡恩德)。 大家卻很少談,甚至很多人不知道! 有可能是之前已經被用得太浮濫了?或是因為這種境界很難定義?還是因為佛拉明哥表演場域大多都在觀光業?或者因為教育現場,多數人還在技巧上、技術上掙扎,很難奢望?也許以上皆是。 甚麼是「渡恩德due
全世界是不是只有中文,把國際標準舞拉丁競賽項目的pasodoble 說成「鬥牛舞」?使用羅馬拼音文字的國家,都照寫pasodoble,非羅馬拼音文字的國家,像日本,用他們習慣的「外來語」邏輯,直接說「パソドブレ」。語言文字中都沒有「鬥牛」的意象或影射,為什麼獨獨中文會說「鬥牛舞」? 中文的習慣
西班牙有三個文學角色,全世界知名:卡門、唐吉訶德、唐璜。 一個是壞女人、一個是瘋老頭、一個是壞男人! 壞女人透過法文歌劇風靡世界,瘋老頭連卡通都在演,而壞男人,莫扎特幫他譜歌劇,拜倫為他平反,強尼戴普也演了自認為是女人都愛的唐璜,而事實上是個精神病患! 法文音樂劇【唐璜】來台灣演出,才發現很多
「天堂的肥豬肉」( Tocino de Cielo) 看名字會想吃嗎? 事實上這是一道甜點,糖與蛋黃製成的,美味可口。它是西班牙南方,赫雷斯(Jerez de la Frontera)發展出來的在地美食。 顧名思義,它切成塊狀,仿若燒炙好的脆皮豬五花。但為什麼説來自天堂呢?這與它的起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