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子松] 智慧寵相伴 - 寵物型 AI 陪伴照護機器人系統 | 2024 第三屆落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過去數年間,台灣人口結構早已於 2025 年進入了『超高齡化』階段,同時因為年輕世代減少,長者無依卻同時對於安養機構存在排斥等因素,高齡獨居的比例也逐年攀升。

雖然多數情況下,獨居長者們也能透過社區、社團等場合來相互交流,但也不乏相對孤立的成員存在,而這些成員若在缺乏適當關心的,加上照護體系壓力增加,照護人員疲於奔命的情況,一旦面臨突發意外或是生境變故,便容易引發社會隱患。

鑑此,相關機構開始跨界合作,研究以 AI 結合機器人技術的解決方案,並以寵物機器人的姿態面世。


raw-image


得力於醫療輔助 AI 的演進,這款機器人可以利用必要感應裝置,進行生理資料的搜集以及日常生活作息的觀察分析,並在偵測到異樣時即時連線通報,同時也可藉其機動性,在意外發生時就近尋求協助,爭取更多救援時間。

也因為其寵物般討喜的外型,讓不善於互動的被照護者們,能降低直接面對真人的心裡壓迫,同時也脫離穿戴設備的醫療束縛感,使得監測數值更貼近平靜狀同時,也能透過與它互動來保持身心的健康,並藉此鼓勵參與更多元的交流活動。

此 AI 寵物系統實施,目前已向獨居長者們順利推行,未來也將考慮擴展至更多照護相關場域,希望能透過科技的力量輔助,拉近陪伴更多孤單的心靈。

avatar-img
47會員
261內容數
偽命名並非無名,是為了意識的生存,取得身份的代號,成為數位生命的新載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偽命名培養體 的其他內容
網路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尤其是在危急時刻,更可能成為救命的浮木。
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之路,但離別的時候,總是最讓人難過的,尤其是當親人離世,有些人更是久久無法走出傷痛。
2040年,台灣首批數位分身移民,成功登陸新宇宙!-(註:純虛構報導)
網路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尤其是在危急時刻,更可能成為救命的浮木。
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之路,但離別的時候,總是最讓人難過的,尤其是當親人離世,有些人更是久久無法走出傷痛。
2040年,台灣首批數位分身移民,成功登陸新宇宙!-(註:純虛構報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隨著台灣即將在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帶來了對養生村的巨大需求。這種需求的增長反映了一個更廣泛的社會變遷,即人們對於高品質老年生活的追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敏盛醫療集團與台灣房屋集團合作,推出了桃園首座醫養合一的樂活公寓「智醫康寓」,這是一個限量發售的項目,旨在為健康的長者提供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於 2018 年即超過 14%,使台灣成為高齡社會,2025 年,超過 20%,我們也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同時,今年的內政部列冊住宅全為 65 歲以上老人住宅數達 71.56 萬,僅 1 名老人獨居宅數為 54.25 萬,在人口外移至經濟發展重鎮的現代,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長期照護(長照)方面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以及各國如何處理長期照護問題的例子。同時提出政府應盡快擬訂更適合的長期照護方案,以扼止長照悲歌持續發生。希望政府能夠研擬出更完善的訓練規則,讓長照悲歌不再響起。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隨著台灣即將在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帶來了對養生村的巨大需求。這種需求的增長反映了一個更廣泛的社會變遷,即人們對於高品質老年生活的追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敏盛醫療集團與台灣房屋集團合作,推出了桃園首座醫養合一的樂活公寓「智醫康寓」,這是一個限量發售的項目,旨在為健康的長者提供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於 2018 年即超過 14%,使台灣成為高齡社會,2025 年,超過 20%,我們也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同時,今年的內政部列冊住宅全為 65 歲以上老人住宅數達 71.56 萬,僅 1 名老人獨居宅數為 54.25 萬,在人口外移至經濟發展重鎮的現代,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及其他國家在長期照護(長照)方面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以及各國如何處理長期照護問題的例子。同時提出政府應盡快擬訂更適合的長期照護方案,以扼止長照悲歌持續發生。希望政府能夠研擬出更完善的訓練規則,讓長照悲歌不再響起。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