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好運方程式》,作者:鈴木祐。
許多人認為:成功大部分靠的是運氣,而非個人的能力。但本書作者告訴你,好運氣有公式,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好運方程式如下:幸運=(行動X多樣+察覺)X恢復力
接下來,我們用角色扮演遊戲(RPG)來作為比喻:
RPG遊戲通常都是會有一個時空背景,主角踏上旅程之後,一路上會遇到許多路人、村民、同伴、智慧老人、敵人等等,沿途會暗藏許多獎勵和寶物。
這時候你要具備的心態就是好奇心+大量的行動力。這些暗藏的寶物,就好比人生中不可預期的『幸運提示』。
作者研究發現,如果挑戰成功率只有1%的困難工作,則重複嘗試超過100次時,成功機率可以提升到63%。
成功的創業者,往往是因為他們願意比別人多花1.5倍的時間進行探索觀察,並將探查的結果轉化為獲得幸運的養分。
數位科技時代,一日多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
我們需要充分發揮探索的精神,但不需要一直重複同一件事情,因為今日的知識技能可能明日就變得落伍了。用開放的心胸,好奇的心態,嘗試各種多元化的挑戰,先讓自己開拓視野,累積經驗值。
好奇心是可以培養的,首先要常常問『為什麼』。我們應該都有拖地的經驗吧?好奇心可以將拖地變成年營業額10億元新台幣的企業,你相信嗎?
「好神拖」由花蓮的餐廳業者丁明哲發明,靈感來自於每次拖地時,傳統拖把體積太厚,沙發、五斗櫃底部無法清潔。
為了解決這個困擾他已久的問題,他好奇地搜索一遍,發現市場上沒有能夠滿足他需求的拖把。
於是他靈機一動,發明了扁平圓盤式的拖把,並利用離心力脫水,這樣創新的點子取得多國專利,還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成為名副其實的台灣之光。
培養好奇心,可以從微小的改變開始。
例如:觀賞一部你從來不曾看的電影類型、品嚐一家從沒有去過的異國料理、聆聽一首從來沒聽過的不同國家音樂、參與一場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戶外活動等等。
打破固有的慣性,接受多元化的刺激,你會發現更多不一樣的趣味。
當你大量行動,累積許多經驗值,如果沒有留意到探索過程中的細微暗示或線索,依然無法順利過關。這時候,你需要培養的技能,就是觀察+覺察力。
作者研究發現,80%的人,會經常對眼前事物視而不見。如果變走路邊滑手機,對周遭發生的異常狀況更為遲鈍,降到6%不到。也就是說,就算是地上有一千元的鈔票可以撿,大多數人也看不見。
這樣的現象稱為『視盲效應』,原因是大腦的資源與處理能量有限,為了節省消耗,大腦演化出自動捨棄不必要情報的能力。
那麼要如何避免視盲效應,讓自己容易抓到好運呢?答案是,懂得問對問題。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曾說:
重要的不是尋找正確的答案,而是尋找正確的問題。
你知道嗎?線上追劇第一品牌的Netflix網飛公司,草創時期曾想要賣給競爭對手百視達,結果還被無情地回絕。
百視達在2000年時,全美擁有七千多家分店,聲勢如日中天,對Netflix網飛完全不看在眼裡。
被百視達拒絕後,經營團隊決定從消費端著手,透過一對一的訪查提問,找到顧客對百視達不滿意的地方。
Netflix針對提供顧客更好看的影片,提出四大對策:
1.怕租到爛片-對策是推出看片吃到飽專案,影片隨便挑隨便看。
2.選擇困難症-不知道要看什麼片,Netflix特別研發演算法,記住每一位顧客的看片喜好,主動推薦相關片單,馬上提高滿意度。
3.獨家影片-Netflix開始投資獨立製作的影片,這些影片只能在Netflix平台播放。
4.行動追劇-抓住智慧行動大爆發的商機,線上串流整合手機、筆電、桌機、電視,讓顧客走到哪看到哪,黏著度更高。
最後Netflix以創新思維和領先技術,成為市值超過3000億美元的影視企業,百視達則因為反應太慢,最後在2010年宣布破產。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問對的問題,有多麼的重要。
當我們不斷探索闖關,獲得一些寶貴的提示之後,想要持續升級破關,就要進入主要路線。這時候心態必需『由量轉為質』,朝特定的目標持續深入邁進,發揮好運氣的潛能。
研究人員特別分析二千多位藝術家、四千多位導演、二萬多位科學家的資料,想要歸納出好運連連的可能發生模式。
最後的結論是,想要好運不斷,必需經歷兩個階段:
我們可以用英文字母大寫的T來比喻:
第一階段,橫軸發展,大量行動進行各種嘗試、探索、實驗。
第二階段,縱軸深入,在連續取得小勝利後,將資源集中於一項領域,深入研究,最後累積成豐碩的成果。
這樣的現象在商業領域也有同樣的結果。
專家研究4500名CEO的表現之後,發現挑戰過多種行業或企業的CEO,表現比只在特定行業或企業的CEO更優秀,薪資平均高出19%。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我又不是什麼藝術家、科學家、企業家,我也需要成為T型人嗎?
對個人職涯的發展而言,橫軸指的是跨界的思維和經驗。
例如工作上涉獵一點行銷、業務、管理、會計、研發、倉管領域,人際心理上瞭解如何有效溝通、表達、情緒管理,這些多元化的養分對自己都是加分項。
縱軸則是代表你的個人品牌,也就是別人提起你,會想到的第一組『關鍵字』。
無論你從事的工作是行銷銷售、財務會計、研發設計,這項專業技能必需持續深入,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你也必需成為該領域最精通的專家。
如同《底層邏輯》一書所說:
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脈,只有那些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
想要認識更多優秀的人,必需先讓自己優秀起來。擁有被別人利用的價值,是你創造好運的必備條件。
在遊戲世界失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為了闖關成功,你會毫不畏懼再來一次,不會將失敗當成自我否定的打擊。要提高幸運的發生率,只能增加行動量,但是如果行動量增加,不幸運的量也會跟著增加。
作者研究許多成功企業發現,成功創業家具備兩個重要能力:
1.從失敗中恢復的能力
2.以失敗為養分的能力
擁有這兩種能力,是企業長期成功的關鍵因素。
你心裡可能會想,說得容易,失敗次數多了,往往就會情緒低落,自我否定,哪有可能持續產生正能量?
作者提出兩個技巧:
我們都知道,作科學實驗失敗是常態,愛迪生發明燈泡前,燈絲的實驗超過兩千個,戴森發明氣旋式吸塵器之前,總共失敗過五千多次。
一般人看待失敗,會對應到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不完美、有缺陷、能力不夠、運氣不好等等,因而懷憂喪志、情緒低落。
科學家看待失敗,則是當成必經的過程,只是多了一個錯誤的資料數據。
失敗僅是代表這樣的作法達不到預期效果,得出這個作法無效的結論,並不是我個人能力不好,因此不會對情緒心情造成任何影響。
如果我純粹只是因為表現不好,覺得事情被我搞砸了,很失落、挫敗,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呢?
靜下心來,問自己兩個問題:
1.舉出自己在這件事情過程中,做得很好的三件事。
2.同樣地,舉出上述事情做不好的三件事。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自己意識到,事情可以從不同觀點來看待,人生有苦也有樂。
把自己抽離出來,用好朋友的心態,看待自己遭遇到的一切,你將會不那麼苛責自己,而是願意安慰自己、包容自己,原諒那個曾經犯錯的好朋友。
古羅馬哲學家賽內卡曾說:
幸運發生在準備與機會相遇的時候。
好運方程式,正是將自己準備好的公式,協助你累積『經驗值』,不斷升級進化。
抱持信心,堅持不懈的行動,當幸運降臨時,你玩的這場人生遊戲,將會帶給你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和滿滿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