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晚年寵幸年輕貌美的戚姬,幾度想以戚姬所生的如意取代太子。雖然最終沒能如願,但不啻在呂后燎燒遍地的妒火加油添柴。等到高祖駕崩,呂后復仇的大火再無屏障可擋。
呂后先是囚禁失去靠山的戚姬,讓她沒日沒夜服勞役,再徵召趙王如意前來。怎奈劉邦生前已經料到呂后可能對如意下毒手,臨終之際託付建平侯周昌為趙相,名為輔佐,實為保護。
周昌個性耿直,曾在劉邦易儲風波中全力迴護太子,呂后對他終有幾分忌憚。知道呂后打的什麼算盤,周昌以趙王生病推託,回絕了使者。呂后一計不成,再生一計。既然是周昌從中作梗,索性下令周昌來朝。一旦周昌兩腳離開,再徵調趙王就易如反掌。
知母莫若子。惠帝洞悉母親心計,得知趙王奉詔前來,趕在霸上相迎,搶在呂后之前把同父異母的弟弟帶進皇宮。兩人日常起居如影隨形,呂后的奸計一時無法得逞。可最後呂后還是趁著惠帝趕早出門騎射,年輕貪睡的如意落了單,終究死在呂后手裡,如了呂后的意。
呂后如願拔除一顆眼中釘,傾其全力對付另一個。終日苦役不足以發洩呂后心頭之恨,派人截斷戚姬四肢,又剜去眼珠,薰聾耳朵,再灌下啞藥,棄置在豬圈。心狠手辣的呂后看著生不如死的戚姬,給她貼上「人彘」的標籤,帶著惠帝前來參觀。仁厚的惠帝一開始莫名所以,等到呂后得意洋洋地揭開謎底,惠帝放聲大哭,從此病倒,纏綿病榻。
惠帝的病體終於在一年多後康復,帶著強烈的抑鬱重新坐上天子大位。這個大位,他一共只坐了七年,就以二十三歲的英年與這個世界告別。惠帝在病榻託人告訴呂后:太后的做為非人所為,兒臣既是非人所生,哪有面目治天下?
呂后固然是極端特例,可反躬自省,面對日常,我們心裡有沒有可能隱藏著一個微型的呂后?沒那麼狠,沒那麼毒,可卻被嫉妒撩得蠢蠢欲動,恨不得哪天放一把火,從此快意江湖?
放火容易,點燃火苗的當下以為大火燎原之後必然可以殲滅死敵,更大的可能卻是燒傷自己。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65 釋「忍辱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