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遊行二十萬人之後:性別認同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週四是瘋狂的萬聖節,台灣除了延續國外的裝扮傳統,近幾年的性別意識興起,今年的同志大遊行超越以往,據新聞報導超過18萬人上街遊行,訴求議題從原本的性別平權轉至尊重多元。性別平權與多元性別,我一直認為是台灣重大議題,無論是先前公投案,大法官釋憲案,直至新增專法,各界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見與想法,值得深思。

台灣同志遊行逾18萬人參與 回顧近20年性別平權之路

raw-image

在人類的群體中,存在「同性戀」本就是一個相當有趣的事情。人作為動物,存活於地球的目的在於繁衍後代,從生物的角度而言,同性戀是危害種族的一群。然而於此同時,我們也應慶幸,人活在世上之目的已然超脫生物本能,衍生出比原始慾望更強烈的意識,某種程度上也是人類不同於其他生物之奇妙所在。

就我觀察,在各界努力推動之下,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人在一生中,能找到自己至愛之人並與之白頭,是非常幸運的事情。而與同性戀相近的另一重大議題,「性別認同」,似乎是各界持續倡議的方向,然而對此我卻抱有不同看法。

raw-image

在心理學上,「身分認同」是一個人對於自我的認可和對於群體歸屬的接受程度,除了自身主觀的理解,也與個體和重要團體的互動有關。性別即是一種身份,而(生理)性別又取決於天生的基因。身分認同的矛盾,在於天生的性別和自我的性別認同不一致,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正因性別是天生的,無辦法就要求他人尊重並認可自我的性別認同。

就如種族認同一樣,如一位生長在美國的亞裔青年,其身分認同是美國人,但因為種族基因的關係,不可能說自己是白種人,也無法要求他人相信自己的白種人,因此心中會有衝突感;更誇張一些,我不能說自己的身分認同是一條狗,所以要求法律和道德上都要用狗的眼光和方式對待我,這是不可能的。

raw-image

所以我認為性別認同這件事情,若存在矛盾是相當正常的,想要消除矛盾必然得做出相對應的努力,然又因性別是與生俱來的,想要擁有與不同性別完全相等的權利和義務,我想就現今的醫學技術(如精確改變身體每一個細胞之基因)和道德限制(如以A性別的思想完全操控B生理性別的身體),是根本無法達成的。因此,能不將性別認同上升至社會議題,我想會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勳勳的巴拉巴拉
10會員
33內容數
隨筆寫寫,整理心情、腦袋與人生。
勳勳的巴拉巴拉的其他內容
2025/02/01
2025/1/29,大年初一,我在屏東過年。 這是傳統了,從小我們家就會開近乎5小時的高速公路到爸爸的屏東老家過年,小時候的記憶,屏東是一個很快樂的地方,叫不完的長輩、數不清的壓歲錢、還有吃不完的糖果餅乾。沒有被各種目標追著跑的生活,步調過得慢,但時間過得快。
2025/02/01
2025/1/29,大年初一,我在屏東過年。 這是傳統了,從小我們家就會開近乎5小時的高速公路到爸爸的屏東老家過年,小時候的記憶,屏東是一個很快樂的地方,叫不完的長輩、數不清的壓歲錢、還有吃不完的糖果餅乾。沒有被各種目標追著跑的生活,步調過得慢,但時間過得快。
2025/01/25
我經常覺得台灣社會過度重視理工科系,而缺乏對於文化的重視與培養,家長想要孩子走的道路以醫科或理工為主,而在AI崛起後,這種趨勢不減反增。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過度重視理工科系究竟是好是壞?
Thumbnail
2025/01/25
我經常覺得台灣社會過度重視理工科系,而缺乏對於文化的重視與培養,家長想要孩子走的道路以醫科或理工為主,而在AI崛起後,這種趨勢不減反增。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過度重視理工科系究竟是好是壞?
Thumbnail
2025/01/04
轉眼間已然退伍,這四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生有四個月無憂無慮,實屬難得。退伍後不急著馬上工作,畢竟未來要工作個三四十年的,年前的這段時間,我想留給自己。話雖如此,若想過年後進入職場,現在還是得做些努力的,瀏覽工作的同時,卻感到一絲恐懼和焦慮。
2025/01/04
轉眼間已然退伍,這四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生有四個月無憂無慮,實屬難得。退伍後不急著馬上工作,畢竟未來要工作個三四十年的,年前的這段時間,我想留給自己。話雖如此,若想過年後進入職場,現在還是得做些努力的,瀏覽工作的同時,卻感到一絲恐懼和焦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週四是瘋狂的萬聖節,台灣除了延續國外的裝扮傳統,近幾年的性別意識興起,今年的同志大遊行超越以往,據新聞報導超過18萬人上街遊行,訴求議題從原本的性別平權轉至尊重多元。性別平權與多元性別,我一直認為是台灣重大議題,無論是先前公投案,大法官釋憲案,直至新增專法,各界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見與想法,值得深思。
Thumbnail
上週四是瘋狂的萬聖節,台灣除了延續國外的裝扮傳統,近幾年的性別意識興起,今年的同志大遊行超越以往,據新聞報導超過18萬人上街遊行,訴求議題從原本的性別平權轉至尊重多元。性別平權與多元性別,我一直認為是台灣重大議題,無論是先前公投案,大法官釋憲案,直至新增專法,各界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見與想法,值得深思。
Thumbnail
複雜難解的人生,當然不是一條法案通過後就能花好月圓 本篇文章獻給正在遭受痛苦的你/妳,真的有一群人默默的在努力守護你/妳的自尊,讓不同性別的人得到真正的平等與解放。 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無法參與國際組織,台灣的平權運動和整個社會形勢都得到了難得的發展,由此可見,實屬難
Thumbnail
複雜難解的人生,當然不是一條法案通過後就能花好月圓 本篇文章獻給正在遭受痛苦的你/妳,真的有一群人默默的在努力守護你/妳的自尊,讓不同性別的人得到真正的平等與解放。 台灣長期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無法參與國際組織,台灣的平權運動和整個社會形勢都得到了難得的發展,由此可見,實屬難
Thumbnail
台灣同志遊行來到20屆,一年比一年盛大,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可說是亞洲國家最大同志遊行,一點也不為過。看到網路有些人討論著,既然同志婚姻專法已經通過,為什麼每一年還要舉辦遊行?為什麼還是要奇裝異服,甚至總是穿少少上街?
Thumbnail
台灣同志遊行來到20屆,一年比一年盛大,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可說是亞洲國家最大同志遊行,一點也不為過。看到網路有些人討論著,既然同志婚姻專法已經通過,為什麼每一年還要舉辦遊行?為什麼還是要奇裝異服,甚至總是穿少少上街?
Thumbnail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同婚通過的國家,在這之後有點疑惑為何還要舉辦遊行? 仔細了解後才知道,其實同婚通過並不是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我們仍然看到多元性別的朋友受到諸多的歧視,不管是既定的觀念誤解、職場歧視、跨國婚姻、收養小孩等等議題都還未盡完善,這些足以說明在台灣「同婚」是一個開端,性別平等在台灣仍有...
Thumbnail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同婚通過的國家,在這之後有點疑惑為何還要舉辦遊行? 仔細了解後才知道,其實同婚通過並不是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我們仍然看到多元性別的朋友受到諸多的歧視,不管是既定的觀念誤解、職場歧視、跨國婚姻、收養小孩等等議題都還未盡完善,這些足以說明在台灣「同婚」是一個開端,性別平等在台灣仍有...
Thumbnail
在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在此文當中,我想借助異質連結的觀點,來思考後同婚時代下,遊行的意義。
Thumbnail
在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在此文當中,我想借助異質連結的觀點,來思考後同婚時代下,遊行的意義。
Thumbnail
國際不再恐同日的起源,追溯至三十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移除的那天,於是每年五月十七,成了值得慶祝的日子。
Thumbnail
國際不再恐同日的起源,追溯至三十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移除的那天,於是每年五月十七,成了值得慶祝的日子。
Thumbnail
 前言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發布的「2020年性別圖像」,依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2018年性別不平等指數,將我國的資料代入計算,台灣性別平等表現為全球第9名,居亞洲之冠,優於冰島、德國。
Thumbnail
 前言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發布的「2020年性別圖像」,依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2018年性別不平等指數,將我國的資料代入計算,台灣性別平等表現為全球第9名,居亞洲之冠,優於冰島、德國。
Thumbnail
向少年提出「寫」的邀請,然後,一起思考來龍去脈。   報導一: 亞洲鄰國打壓LGBT 台灣能舉辦同婚公投更顯珍貴 報導二:在南韓倡議「酷兒神學」的牧師,怎麼看台灣同婚公投? 報導三:CNN評公投:台灣
Thumbnail
向少年提出「寫」的邀請,然後,一起思考來龍去脈。   報導一: 亞洲鄰國打壓LGBT 台灣能舉辦同婚公投更顯珍貴 報導二:在南韓倡議「酷兒神學」的牧師,怎麼看台灣同婚公投? 報導三:CNN評公投:台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