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童戲端看人生《剪刀·石頭·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圖源:阮劇團 Our Theatre臉書;攝影|馬雨辰


演出單位:阮劇團 Our Theatre
演出時間:2021/11/20(六)14:00
演出地點:新嘉義座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K棟2樓)


有別於以往民俗文化色彩濃厚的阮劇團劇作風格,2021 年阮劇團駐團導演莊雄偉之新嘉義座年度製作作品《剪刀·石頭·布》獨樹一幟,以四位女孩的扮家家酒作為開端,以劇中劇的方式敘說從天使身上墜落的羽毛與花,在幻化成海燕男孩與蝴蝶女孩後,數次在人生旅途上以不同身分相遇與離別的童話故事。而透過童戲展演人生課題的表現手法,其反差所營造出的舉重若輕的詩意,結合著劇作的文學性,打磨了常規談論人生課題的莊嚴肅穆,並以更加溫潤的力道引領觀者反思隨社會化的過程中,所逐漸被淡忘的「生命之初」的模樣。


以童戲為表現手法的鋪陳,其實從觀眾進場的剎那即開始。在劇中劇(童話故事)尚未被四位女孩展演前,我們能看到的,是女孩們在詩意縱橫的粉色舞台上準備道具的過程,而本不被允許呈現於舞台前的道具定位,結合了女孩們個別與觀眾的招呼及互動,打破了演員與觀者之間的第四面牆,利用劇場的互動性擴張觀眾的臨場感與共感,同時,也使劇中劇的童戲框架便得更加鮮明穩固。而隨後,女孩們透過猜拳分飾角色的情節,拉開了劇中劇的帷幕,也是首次的扣題: 剪刀石頭布象徵著童戲的童真,也象徵著人生的源起。


而同樣藉由劇中劇的童戲框架,舞台的包容性因此提升,場面調度便不再僅是仰賴燈光上的明滅,在此框架內,舞台上的角色轉換是被允許的,這解決了服飾更換上的不便,也增添了分幕之間的連貫性與多元性。一如蝴蝶女孩隨著劇情推展脫掉了獵裝,在舞台上直接換起了厚重的漁夫圍裙,甚是故意嶄露尚未切換的角色性格,令人會心一笑,達到不同的舞台效果。此外,童戲的框架也巧妙地結合著阮劇團的台語元素,以不溫不火的力道,使銜接分幕之間的台語詩詞呼應著被淡忘的童真,台語便猶如進入城市後遂而被少年遺忘的「童言童語」,勾勒出全球化下逐漸消失的民族性,引領觀者省思台語的逐漸式微。


承上述所言綜觀而論,童戲的童話性與劇作本身的文學性不僅相得益彰,劇中劇的童戲框架,亦使戲劇能在發酵詩意美感的同時,也降低了詩意本身予人的疏離感。而人生的離散、相逢、初衷與本質上的探討,透過童戲的真樸托襯著生命的複雜,紛呈而至觀者內心,耐人尋味。劇末的女孩說道:「靠近我們的,都是我們的親人、愛人,我容許自己被想念,也容許自己成為世界上微不足道的一個點。」就猶如述說著人們終將接受自身必須扮演其社會角色,因而無法反璞歸真的無奈,卻也容許自己被想念的溫柔。


若說人生如「童戲」,那將是遊戲的「戲」,還是戲劇的「戲」?




撰文日期:2021/1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上學好日子的沙龍
144會員
53內容數
由於自學生們不再是少年,,但還是個人(呼應了「先是個人,才是個自學生」?不過很多處境是由於「是個自學生,才是個人」),想想那就將上學好日子當作倉庫,將偶爾寫的劇評文章放到這裡收著,有朝一日有可能在窮途末路之時轉型成藝文工作室吧。備註:倉庫意不在回應「自學生長大後在幹嘛」這類問題,儘管也是事實所以無關回應或不回應,但。。
2024/11/04
本該是對自身在美國的藝術道路具有高度堅持的角色,卻在偉同父親臨終前不知所以的迴光返照下,最終願意貢獻自己的子宮以成全與自身毫無血緣關係與足夠感情基礎的家庭的幸福。並且,這樣缺乏辯證與去脈絡化的幸福結局,也使《囍》在結構上落入某種西方解放東方傳統的危險之中。
Thumbnail
2024/11/04
本該是對自身在美國的藝術道路具有高度堅持的角色,卻在偉同父親臨終前不知所以的迴光返照下,最終願意貢獻自己的子宮以成全與自身毫無血緣關係與足夠感情基礎的家庭的幸福。並且,這樣缺乏辯證與去脈絡化的幸福結局,也使《囍》在結構上落入某種西方解放東方傳統的危險之中。
Thumbnail
2024/11/04
該劇挑戰了傳統移工戲劇中使用的文化符號,以說故事的方式引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思考。雖然在劇中展現了移工的困境和壓迫,但同時也被批評未能充分描繪移工的主體性。儘管如此,這部戲劇仍為舞臺演出帶來了新的視野及討論的空間。此文章分析了劇作的策略及其對社會議題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1/04
該劇挑戰了傳統移工戲劇中使用的文化符號,以說故事的方式引發觀眾對社會議題的思考。雖然在劇中展現了移工的困境和壓迫,但同時也被批評未能充分描繪移工的主體性。儘管如此,這部戲劇仍為舞臺演出帶來了新的視野及討論的空間。此文章分析了劇作的策略及其對社會議題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1/04
《LogIN:新南向》是一部結合劇場與走讀的沉浸式體驗作品,觀者透過手機APP進入桃園中壢的商圈,體驗東南亞企業帶來的文化碰撞。作品探討了本地人與東南亞移民之間的關係,並引發觀者對未來繁榮與本土文化衰退的思考。透過選擇與決策,觀者在探索中將影響故事的走向及結局,最終反思在科技及社會變遷下的城市發展。
Thumbnail
2024/11/04
《LogIN:新南向》是一部結合劇場與走讀的沉浸式體驗作品,觀者透過手機APP進入桃園中壢的商圈,體驗東南亞企業帶來的文化碰撞。作品探討了本地人與東南亞移民之間的關係,並引發觀者對未來繁榮與本土文化衰退的思考。透過選擇與決策,觀者在探索中將影響故事的走向及結局,最終反思在科技及社會變遷下的城市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妳歌》由大慕可可出品、山喊商行演出製作,以鄭宜農的家族故事為核心,搭配12首台語金曲,開展出橫跨台灣三代的女性故事,譜出屬於台灣女性的歌,於「PLAYground 空總劇場」演出。《妳歌》是一齣有些青澀、溫暖且溫柔的戲,塑造了一個觀眾容易靠近的入口,走進女性的時間,梳理情感,重構女性的語言與力量。
Thumbnail
《妳歌》由大慕可可出品、山喊商行演出製作,以鄭宜農的家族故事為核心,搭配12首台語金曲,開展出橫跨台灣三代的女性故事,譜出屬於台灣女性的歌,於「PLAYground 空總劇場」演出。《妳歌》是一齣有些青澀、溫暖且溫柔的戲,塑造了一個觀眾容易靠近的入口,走進女性的時間,梳理情感,重構女性的語言與力量。
Thumbnail
山羊體劇團|讀劇|芒果樹不死 眷村三代的故事,圍繞著院子裡的芒果樹展開。 編劇|林冠廷 導演|葉育廷 演員|王耀霆、林欣儀、曾冠瑜、劉峻豪 主辦單位|相信世代發展協會 贊助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製作團隊|山羊體劇團
Thumbnail
山羊體劇團|讀劇|芒果樹不死 眷村三代的故事,圍繞著院子裡的芒果樹展開。 編劇|林冠廷 導演|葉育廷 演員|王耀霆、林欣儀、曾冠瑜、劉峻豪 主辦單位|相信世代發展協會 贊助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製作團隊|山羊體劇團
Thumbnail
今天依儒到大稻埕八樓觀賞一部由小西園第四代掌中劇團演出精彩絕倫布袋戲,此劇的戲名為《誰是龍人》,團長是邱文建先生,他曾獲得「2009年7-11盃青年主演大車拼優等」、「2010年青年主演大車拼優等殊榮」、「2021雲林國際偶戲節─武林天下金掌獎榮獲最佳操偶師」⋯⋯等等大獎。
Thumbnail
今天依儒到大稻埕八樓觀賞一部由小西園第四代掌中劇團演出精彩絕倫布袋戲,此劇的戲名為《誰是龍人》,團長是邱文建先生,他曾獲得「2009年7-11盃青年主演大車拼優等」、「2010年青年主演大車拼優等殊榮」、「2021雲林國際偶戲節─武林天下金掌獎榮獲最佳操偶師」⋯⋯等等大獎。
Thumbnail
大溪文化劇場:咱攏是社頭人,是 2019 年 7 月 20、21 日於大溪天幕籃球場所舉辦的在地居民共演臺語歌舞劇。主題描述協義社耆老傳薪對兒子小六帶領的新興社頭用強烈的電音、熱舞有所不滿,而老婆和媳婦竟然也因為六廿四遶境時要準備傳統的草仔粿還是新潮的馬卡龍也起口角,展開新舊社頭及世代傳承的對話。
Thumbnail
大溪文化劇場:咱攏是社頭人,是 2019 年 7 月 20、21 日於大溪天幕籃球場所舉辦的在地居民共演臺語歌舞劇。主題描述協義社耆老傳薪對兒子小六帶領的新興社頭用強烈的電音、熱舞有所不滿,而老婆和媳婦竟然也因為六廿四遶境時要準備傳統的草仔粿還是新潮的馬卡龍也起口角,展開新舊社頭及世代傳承的對話。
Thumbnail
《阮是廖添丁》在「爽劇」的脈絡下,將現代的性別意識與日本時代的台灣鄉土樣貌進行嫁接,卻缺乏足夠的參照點便召喚當代觀者凝思以男性為首的歷史樣貌,這不僅無法促成集體對於歷史與認同的新的想像,此外,以檔案作為原形的象徵性意涵,也無法在史料的娛樂化產出中,將觀眾引領至一個有意義的現代資本主義消費空間。
Thumbnail
《阮是廖添丁》在「爽劇」的脈絡下,將現代的性別意識與日本時代的台灣鄉土樣貌進行嫁接,卻缺乏足夠的參照點便召喚當代觀者凝思以男性為首的歷史樣貌,這不僅無法促成集體對於歷史與認同的新的想像,此外,以檔案作為原形的象徵性意涵,也無法在史料的娛樂化產出中,將觀眾引領至一個有意義的現代資本主義消費空間。
Thumbnail
情節以日治時期的臺灣,三名女子相識共謀展開,他們創造一個有如魔術秀的搶匪形象:死後還魂的廖添丁的續命扮演。
Thumbnail
情節以日治時期的臺灣,三名女子相識共謀展開,他們創造一個有如魔術秀的搶匪形象:死後還魂的廖添丁的續命扮演。
Thumbnail
【角落行進式・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在碎裂的時間裡,告訴我你想留下什麼。」 一場穿越時空的舞蹈和戲劇如此訴說著,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角落行進式」的首場表演,隨著日文老歌、舞者的舞蹈,以及全台首創的即時浮空投影,搭配一席茶飲、些許茶點,帶領觀者一同回到100年前的大稻埕。 「角落行進式」由〈春・虞美人/
Thumbnail
【角落行進式・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在碎裂的時間裡,告訴我你想留下什麼。」 一場穿越時空的舞蹈和戲劇如此訴說著,大稻埕國際藝術節「角落行進式」的首場表演,隨著日文老歌、舞者的舞蹈,以及全台首創的即時浮空投影,搭配一席茶飲、些許茶點,帶領觀者一同回到100年前的大稻埕。 「角落行進式」由〈春・虞美人/
Thumbnail
🌿「如果緩慢遺忘是必然,再見怎麼捨得說出口?」 🌿「布袋戲與現代劇場的跨界 共同修煉藝術與人生」 來賓介紹👏👏👏 -- 蔡志擎:《指忘》導演 -- 柯世宏:《指忘》操偶師 aka. 演員
Thumbnail
🌿「如果緩慢遺忘是必然,再見怎麼捨得說出口?」 🌿「布袋戲與現代劇場的跨界 共同修煉藝術與人生」 來賓介紹👏👏👏 -- 蔡志擎:《指忘》導演 -- 柯世宏:《指忘》操偶師 aka. 演員
Thumbnail
🌿「看木偶是如何優雅詮釋人鬼共感的執念與迷惘」 來賓介紹👏👏👏 -- 吳聲杰:操弄風雲的偶戲主演(操偶師)→曾入圍第29、30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 -- 伍姍姍:細看變幻星移的導演→傳藝金曲獎入圍最佳導演
Thumbnail
🌿「看木偶是如何優雅詮釋人鬼共感的執念與迷惘」 來賓介紹👏👏👏 -- 吳聲杰:操弄風雲的偶戲主演(操偶師)→曾入圍第29、30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 -- 伍姍姍:細看變幻星移的導演→傳藝金曲獎入圍最佳導演
Thumbnail
陳家聲工作室《藍衫之下》 ★★★ 完美客家女人生死鬥 ★★★ 妳是客家人嗎?  你會說客家話嗎?  什麼時候,你才覺得你是屬於自己的?
Thumbnail
陳家聲工作室《藍衫之下》 ★★★ 完美客家女人生死鬥 ★★★ 妳是客家人嗎?  你會說客家話嗎?  什麼時候,你才覺得你是屬於自己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