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雲林國小,1954|南投竹山|一段行政劃分的雙包學校|台三線的小學

#197,雲林國小,1954|南投竹山|一段行政劃分的雙包學校|台三線的小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學校地址是大明路,其實這門口大馬路就是台3線。而附近的道路都是大字開頭,大明大忠大勇大禮大仁等等,相當有趣。


校門三柱二進,兩矮柱為右、中柱,左柱是高柱,都是貼暗紅大理石砌面;高柱上有嵌金字校名,字形優雅楷書,雙面嵌鑄。
入門後就是三樓的校舍,山牆呈「門」字,有紅瓦裝飾簷,門楣上也有橫書金字校名。正面看去典雅,但是和一些學校一樣,都要在正面的校舍上加布條,這校也是,一大片海報布條遮住兩層樓的面門,相當突兀。

雖然我理解學校要廣作成果宣達。這種宣傳或許有效果,但以我看來,若真的要安排子弟入籍就讀,絕對不會看這種門面文宣,我會去看學校官網成果,會去附近打聽口碑等等。

raw-image


和上次說的斗六雲林國小(#194)比起來,竹山雲林國小早了40年誕生,其實從朝到據時期很長一段時間,竹山雲林地區最大的聚落,甚至在1950年代行政區畫調整時,竹山當地一批士紳還是聯名要將竹山劃歸雲林縣。


raw-image

竹山的地理位置

從地理上來看,竹山雲林林內鄉也只是跨過清水溪,台3線聯絡了竹山林內斗六,幾乎就是一個生活圈。

學校很大,4.7公頃大,卻不到3百娃,13個班,可見在這邊因為產業的更迭,人口外流嚴重,比之河左岸的斗六蓬勃漸進發展,這邊相對正在慢慢沒落中。

@南投竹山,大明路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6會員
735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學校位在五期重劃區的精華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前面有捷運(我到訪時還沒有),對面還有大公園,莫怪學生人數在台中沒數一數二,也在前三。 2公頃的校地有2400娃,91班的規模,真的是大校、大校、大大校。 這天到訪這邊就是個經過,從中山醫學大學出來,一路走文心路北往,目標是要去國家歌
近年來,新成立的學校不少是採行國中、小一貫化,甚至連幼兒園都在同校,娃們可以從幼幼班一路念到國中畢業,新北汐止這所學校就是這樣。這似乎也是因應國小少子化、人口外流等困境最好的一個選項之一。 學校在台5線旁路進去,一個環狀路圍繞大社區裡的學校,校地約2公頃,但是登記小學的大概1公頃,目前近5百人
其實雲林國小有兩所,另外一所在南投竹山,成立於1954年,我現在站在門口的這所雲林縣的雲林國小,早多了。 至於為何雲林國小落腳於竹山? 這要追究於清治時期設立雲林縣治始立於竹山雲林里(應該說縣治於此,乃設同名里),後來因為濁水溪氾濫,這邊常有水患之苦,乃把縣治遷往斗六。 1950縣市重劃,
這是苗栗市挺新的學校,那年國慶煙火在苗栗,連續放了一個月,勞民傷財,不過也藉機去長輩家住了一宿。 臨街的窗口,不用開窗就可以看到遠處的煙火,整晚陪小娃子看煙花,一發上天就歡呼一聲,小孩不會累,可大人卻累的不要不要。 這邊是市區重劃區,原本是一大片稻田記憶猶新,夏日暑假到此田埂中跑上一回,小孩手中
標高460m,列名小百岳12號的大尖山,因為其錐形的山顛而得名,在上面可以俯瞰四方,基隆嶼、101大樓、大屯山都可見,天氣好更可以遠望基隆一帶海岸線,更甭提臺北盆地的在握,聽說夜景更勝,但是我還沒有機會去品嚐。 秀峰小就位在大尖山腳下,她是汐止12小中人數規模最大的學校,兩千多娃,73班之多。
學校是一百多年歷史的百年老校,可眼前這黌宮嶄新輝煌,校門右牆左柱配警衛室、大小二進門,椰子樹高聳,望眼綠植全目、藍天白雲好景一幅,入門後草皮、植樹更是滿滿。 建築以水泥灰階砌成,其實從正門看去,很容易就和某宗教團體聯想,沒錯,學校在921受創嚴重,眼前建築群都是在2001年受該團體援建而成,校
學校位在五期重劃區的精華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前面有捷運(我到訪時還沒有),對面還有大公園,莫怪學生人數在台中沒數一數二,也在前三。 2公頃的校地有2400娃,91班的規模,真的是大校、大校、大大校。 這天到訪這邊就是個經過,從中山醫學大學出來,一路走文心路北往,目標是要去國家歌
近年來,新成立的學校不少是採行國中、小一貫化,甚至連幼兒園都在同校,娃們可以從幼幼班一路念到國中畢業,新北汐止這所學校就是這樣。這似乎也是因應國小少子化、人口外流等困境最好的一個選項之一。 學校在台5線旁路進去,一個環狀路圍繞大社區裡的學校,校地約2公頃,但是登記小學的大概1公頃,目前近5百人
其實雲林國小有兩所,另外一所在南投竹山,成立於1954年,我現在站在門口的這所雲林縣的雲林國小,早多了。 至於為何雲林國小落腳於竹山? 這要追究於清治時期設立雲林縣治始立於竹山雲林里(應該說縣治於此,乃設同名里),後來因為濁水溪氾濫,這邊常有水患之苦,乃把縣治遷往斗六。 1950縣市重劃,
這是苗栗市挺新的學校,那年國慶煙火在苗栗,連續放了一個月,勞民傷財,不過也藉機去長輩家住了一宿。 臨街的窗口,不用開窗就可以看到遠處的煙火,整晚陪小娃子看煙花,一發上天就歡呼一聲,小孩不會累,可大人卻累的不要不要。 這邊是市區重劃區,原本是一大片稻田記憶猶新,夏日暑假到此田埂中跑上一回,小孩手中
標高460m,列名小百岳12號的大尖山,因為其錐形的山顛而得名,在上面可以俯瞰四方,基隆嶼、101大樓、大屯山都可見,天氣好更可以遠望基隆一帶海岸線,更甭提臺北盆地的在握,聽說夜景更勝,但是我還沒有機會去品嚐。 秀峰小就位在大尖山腳下,她是汐止12小中人數規模最大的學校,兩千多娃,73班之多。
學校是一百多年歷史的百年老校,可眼前這黌宮嶄新輝煌,校門右牆左柱配警衛室、大小二進門,椰子樹高聳,望眼綠植全目、藍天白雲好景一幅,入門後草皮、植樹更是滿滿。 建築以水泥灰階砌成,其實從正門看去,很容易就和某宗教團體聯想,沒錯,學校在921受創嚴重,眼前建築群都是在2001年受該團體援建而成,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