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族不適合投資債券ETF:揭示底層邏輯的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繼美股之前一囗氣降息2碼,在11月8日這一天如預期降息一碼,利率來到4.5%-4.75%、在消息尚未成真時,財經媒體大幅報導買債券ETF為「送分題」。

而在小茹去年親自買債券ETF,得到心得是其實小資族不適合買債券ETF,原因有3點:

1、債券ETF穩定現金流適合退休人士,而非年輕人。

2、一般小資族投資債券ETF本金小,獲得利息微薄,不如直接投資高股息ETF。

3、買債券ETF是「送分題」,投資的世界其實不簡單,短線投資是零和遊戲,意思是你賺的錢就是別人賠的錢。

深入思考我要賺錢就會故意放出某標的好消息,吸引一些人大量搶購,之後大漲就把股票賣給你,收割韮菜。

以上債券ETF的例子是提醒大家,在看財經媒體報導時,需要深入思考,了解推薦背後是否牽涉投信公司利益,而非只有照單全收。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好書「底層邏輯」,就是揭露商業世界運行底層邏輯,身處在商場世界不管你有沒有投資,都很適合一般人入手好書,以下是小茹讀後心得,一起來看看書中精華內容。

值得分享有3點:

一、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

底層邏輯

底層邏輯

一個人表述大概可以分為兩點:事實和觀點

但是細究起來,至少可以分為四種:事實、觀點、立埸、信仰。

事實:獨立於人的判斷,客觀存在。

舉例「今天很冷」不是事實,「今天天氣氣溫10度以下很冷」,氣溫10度才是事實。

觀點:是你對一個事實的看法。

觀點和你的關係,觀點比事實更加密切。

例如:指數型ETF長期而言,比高股息ETF報酬好;小茹的觀點為打造每月穩定的現金流,仍然選擇投資高股息ETF。

你的知識結構、你所掌握的資訊,以及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觀點。

立埸:立場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響的觀點。

例如:前陣子美國大選,假設你知道川普當選,將對股市會有利多影響,川普政策偏向刺激美國經濟,美股將持續上漲,而你心目中其實是支持另外一個候選人賀錦麗,因為利益你的立場反而轉向川普,這就是立埸。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邏輯體系。

你信基督教,我信佛學,他信科學。

信仰比立場更厲害,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沒有立場,都覺得自己信的是「對」的東西。

信仰都是對的,因為你無法證明它是錯的,這就是「邏輯自洽」。

例如:大部分的人無法證明被動投資是錯的,以存股來看選擇指數型ETF是被動投資最佳選擇,這是長期投資人的「信仰」。

前陣子周冠男教提到投資選台積電或0050?他認為個股(台稹電)未來不見得都一直表現很好,而選擇0050指數型ETF可以有效分配風險,對他而言0050就是他的信仰。

了解這4種表述差異,對別人可以了解如果他/她持有不是觀點而是立場,你就尊重他/她的立場,不用跟他爭辯。

對自己時時刻刻檢討反省,平日說出的話是事實?觀點?立埸?信仰?這樣一來你的表述能力將大大提升。

二、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

raw-image

人生商業模式=能力✖️效率✖️槓桿

  • 能力

在人生商業模式中,第一重要的是「能力」。

什麼能力是一個人最有價值的能力?是演講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還是賺錢能力。

都不是。作者劉潤認為,能力指的是「獲得能力的能力。」

獲得能力的能力具象化,就是:怎麼只用2年時間,獲得別人5年的能力?

劉潤的答案是勤奮,以他自己在微軟工作的十幾年,每天都是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一週工作6天,這樣工作時間簡稱「996」。

除了勤奮外,作者引用特斯拉公司CEO伊隆·馬斯克,某次在大學做演講,一個學生問他:「你是怎麼成功,馬斯克的建議是「Work super hard」(非常努力地工作)。

除了可怕的勤奮還不夠,因為這可能是一種低效的勤奮,我們需要是高效而可怕的勤奮。

例如2016年電腦AlphaGo戰勝李世石(韓國圍棋棋士,生涯14次世界冠軍)。

最新版AlphaGo Zero戰勝柯潔(中國圍棋棋手,曾獲得8次世界冠軍。

AlphaGo Zero完全沒有學過棋譜,僅僅給它一個輸還是贏的回饋,它就能透過自己跟自己對弈,找到人類從未想過的棋路,依靠的是一個高效的回饋機制。

簡單而言就是「刻意練習」,透過不斷重複訓練稍微困難的任務,從而獲得最高效的進步。

  • 效率

有了能力,你還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可以從選擇、方法、工具3方面來看。

例如:小茹工作每天早上必須將最急件處理,除了日常帳務及最重要的是每月10、15日例行出款。

相較同事一筆筆鍵入匯款資料,我接手例行出款帳務,效率比同事快很多,秘訣如下:

選擇

出款約前兩日,提前完成出款報表。

方法

整理每次出款資料𢑥整成資料庫。

工具

善用銀行整批匯款EXCEL。

這也是我的工作效率比同事好,也能準時下班的原因。

  • 槓桿

不管你在能力或效率上怎麼提升,你每天都只是24小時,如果你真的想要獲得巨大的成功,你必須借助一個神奇的東西「槓桿」。

書中介紹4種槓桿,分別是團隊槓捍、產品摃捍、資本槓桿、影響力槓桿。

小茹最有感的是影響力槓桿,例如在股市中財經網紅的一言一行都影響小股民,人一旦有影響力,他的人生商業模式就是可以靠影響力賺錢。

如何才能獲得更大的影響力?你需要三種能力:演講能力、寫作能力及建立人脈的能力。

其中關於人脈,作者要你記住一句話:「人脈,不是那些能夠幫到你的人,而是那些你能幫到的人。」

人生,是一種商業模式,想要成功,就需能力✖️效率✖️槓捍,最可怕的能力是獲得能力的能力,最可怕的效率是伸縮時間的效率,最可怕的槓桿是撬動人心的槓桿。

三、社會協作的底層邏輯

底層邏輯

底層邏輯

作者劉潤在上課時,曾經有學生問他:「怎麼像一個成年人一樣和世界打交通?其實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因為我們在不同的法則𥚃和對方交流。

這個世界上,有三大法則:自然法則、族群法則、普通法則。

  • 自然法則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白話文就是弱肉強食。

在自然法則下,想要生存,個體的優勢很重要。

個體的優勢主要有兩種:暴力、狡詐,換個說法「強壯」、「智慧」。

如果你遇見一個野蠻人,他毫不講理,建議使用自然法則。

例如:搭乘捷運遇見瘋子,建議直接逃走,讓自己脫離危險,這就是智慧,因為生命很可貴,活下來最重要。

  • 族群法則

有一個大於個體目標的目標存在,所以大家聚在一起,形成了族群。

例如:公司、家庭、宗教、國家…等。

為了更大的目標,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利益,用群體的強大,保護個體的弱小,那些訂立的規矩,就是族群法則。

如果在一個組織裡,建議你用族群法則,尊守規矩,利用規矩。

例如:每年5月繳納個人所得稅,讓政府可以建設許多公共設施,而懂得族群法則的人,則可以利用領股利,享股利金額8.5%的抵減稅,合法節稅。

  • 普遍法則

族群法則內和睦相處,族群間爭吵衝突,於是普通法則產生了。

普遍法則是可以跨越個人和組織、所有人都理解和認同的東西。

如果是組織和組織之間溝通協作,建議你用普通法則,找到彼此的共同點,而不是挑戰別人的立場和信仰。

其中秘密是你使用的法則越高級,你能換到的東西就越多,善加利用族群法則、普遍法則和世界進行價值交換,必要時則用自然法則保護自己。

總結:

回到文章一開始,寫下小茹投資債券ETF後,得到小資族不適合投資債券ETF,這是我的觀點,而可能牽涉到別人的立場與信仰,就選擇用普遍法則,不爭辯因為債券ETF確實可以穩定領債息,適合退休人士。

懂得「底層邏輯」,看清這個商業世界的運作,你的人生如同瑪利歐兄弟得到「無敵星星」,終將邁向成功的人生。

這一本好書的內容,小茹只分享10分之一,其他的內容就等你自己買下它,深入研究這世界的「底層邏輯」。

買書連結在留言處。

底層邏輯

底層邏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江小茹-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6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9211?srsltid=AfmBOoq9Pc-UhC2x0PZNylA1GfC_VDMBmkcf8BvExaWsKkyBW-0l6AJW
avatar-img
江小茹蝸牛存股日記
38.7K會員
522內容數
存股過程就像「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雖然動作緩慢,中間過程需要用「耐心」等待,未來「投資複利」會去證明當初你的選擇是對的。 專欄每月更新頻率至少4篇,歡迎大家來看我投資的故事。 投資、存股、蝸牛、耐心
2025/04/28
本文探討美國關稅政策對臺灣股市造成的影響,以及投資人應如何應對市場風險。作者分享自身經歷,說明槓桿投資的風險,並建議投資人提升投資能力及財務智商,降低投資風險。文章也推薦美股VT作為投資選擇,強調投資首重風險管理。
Thumbnail
2025/04/28
本文探討美國關稅政策對臺灣股市造成的影響,以及投資人應如何應對市場風險。作者分享自身經歷,說明槓桿投資的風險,並建議投資人提升投資能力及財務智商,降低投資風險。文章也推薦美股VT作為投資選擇,強調投資首重風險管理。
Thumbnail
2025/04/12
四月股市震盪劇烈,美股及臺股皆經歷大幅度上下波動。文章以小茹的投資經驗為例,分享其在面對股市劇烈震盪時的心情與應對策略,並提出三點長期投資建議:不開槓桿、保留現金及專注本業。
Thumbnail
2025/04/12
四月股市震盪劇烈,美股及臺股皆經歷大幅度上下波動。文章以小茹的投資經驗為例,分享其在面對股市劇烈震盪時的心情與應對策略,並提出三點長期投資建議:不開槓桿、保留現金及專注本業。
Thumbnail
2025/02/05
小茹的2024蛇年投資策略調整,從高股息ETF、市值型ETF到個股,分享其投資心得與調整原因,以及如何透過「覆盤」提升投資績效。
Thumbnail
2025/02/05
小茹的2024蛇年投資策略調整,從高股息ETF、市值型ETF到個股,分享其投資心得與調整原因,以及如何透過「覆盤」提升投資績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市場利率變化背景下,小茹分析了債券ETF的投資風險,指出小資族不應盲目追隨財經媒體的報導。文章介紹了底層邏輯的四大觀點,如何幫助讀者理解投資決策中的事實與立場,並強調提升個體能力、效率及槓桿運用的重要性。透過分析,讀者可更清楚地認識商業世界的運行規律,增強自身投資思維。
Thumbnail
在市場利率變化背景下,小茹分析了債券ETF的投資風險,指出小資族不應盲目追隨財經媒體的報導。文章介紹了底層邏輯的四大觀點,如何幫助讀者理解投資決策中的事實與立場,並強調提升個體能力、效率及槓桿運用的重要性。透過分析,讀者可更清楚地認識商業世界的運行規律,增強自身投資思維。
Thumbnail
今年6、7月AI的股票直直漲,連在咖啡廳,時時都會傳來上班族、菜籃族或退休族熱烈的討論,「擦鞋童理論」真的還蠻準的,果然行情就在散戶一窩蜂的跟進後,馬上來個大回檔,若是手腳不夠快,只好被割韭菜,這樣的戲碼,一直在股市重複上演。
Thumbnail
今年6、7月AI的股票直直漲,連在咖啡廳,時時都會傳來上班族、菜籃族或退休族熱烈的討論,「擦鞋童理論」真的還蠻準的,果然行情就在散戶一窩蜂的跟進後,馬上來個大回檔,若是手腳不夠快,只好被割韭菜,這樣的戲碼,一直在股市重複上演。
Thumbnail
網路上有張梗圖是這個樣子的: 阿罵去看醫生,跟醫生說每次只要"這樣"就會很痛,然後醫生說那你就不要一天到晚給他"那樣"就不會痛了 XD 身為宣揚正確理財觀念的粉專,當然不是來聊梗圖的。今天來聊投資的因果關係。 昨天開始就有人在問,緯創買在高點怎麼辦?會問這個問題,首
Thumbnail
網路上有張梗圖是這個樣子的: 阿罵去看醫生,跟醫生說每次只要"這樣"就會很痛,然後醫生說那你就不要一天到晚給他"那樣"就不會痛了 XD 身為宣揚正確理財觀念的粉專,當然不是來聊梗圖的。今天來聊投資的因果關係。 昨天開始就有人在問,緯創買在高點怎麼辦?會問這個問題,首
Thumbnail
受眾:新手投資者⁣⁣⁣⁣ ⁣⁣⁣⁣ ⁣⁣⁣ ⁣難易度:🌟🌟
Thumbnail
受眾:新手投資者⁣⁣⁣⁣ ⁣⁣⁣⁣ ⁣⁣⁣ ⁣難易度:🌟🌟
Thumbnail
股巿其實並沒有規律可循!! 想勝出只有一個關鍵。債券價格一定會漲回來嗎?
Thumbnail
股巿其實並沒有規律可循!! 想勝出只有一個關鍵。債券價格一定會漲回來嗎?
Thumbnail
開始投資及分享文章後,多少會遇到投資策略跟你有所差異的人,順勢會被「教導」如何地策略才會更好,可以獲得最大的報酬。有時還會遇到更積極的投資者,更深入地「指點」你的標的。若你一直處於在意他人的說法,沒有堅持自己的個性及風險偏好屬性,很容易會因別人的看法,因而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開始投資及分享文章後,多少會遇到投資策略跟你有所差異的人,順勢會被「教導」如何地策略才會更好,可以獲得最大的報酬。有時還會遇到更積極的投資者,更深入地「指點」你的標的。若你一直處於在意他人的說法,沒有堅持自己的個性及風險偏好屬性,很容易會因別人的看法,因而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本文整理了 M 觀點 M 理財系列影片的筆記 包含各類 ETF 介紹、開源與節流哪個重要、債券是什麼、股市崩盤有什麼策略可參考 影片背景年份從 2018 年橫跨到 2020 年 也許有部分資訊需要修正 Do your own research 如果看到哪個部分需要做補充修正,歡迎聯繫
Thumbnail
本文整理了 M 觀點 M 理財系列影片的筆記 包含各類 ETF 介紹、開源與節流哪個重要、債券是什麼、股市崩盤有什麼策略可參考 影片背景年份從 2018 年橫跨到 2020 年 也許有部分資訊需要修正 Do your own research 如果看到哪個部分需要做補充修正,歡迎聯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