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部南韓醫療劇曾經紅極一時,但我直到最近才看完,是部兼具娛樂效果及反映醫界現實問題的好片。
以專業人員的角度來看,醫療處置的鏡頭算是少有挑剔之處,插管的方式,手術房setting,CPR*的姿勢,不會讓人一看就想吐槽出戲的問題。當然為了創造高潮迭起的神乎其技開刀技術和一些疑難雜症案例,還是看看就好。
----------------------------------------------------------------------------------
第一集就張力超高,主角因為經歷家人被延誤治療的傷痛,立定志向成為醫生,從而帶出習醫到行醫的一連串故事。
劇中呈現出許多白色巨塔中不合理卻存在的現實:實習生被要求去買咖啡這種為前輩服務卻與學習無關的事;醫療體系重視對上級的完全服從,上司對下屬毫無尊重的使喚方式;人力短缺應變不暇 (總是找不到能cover的資深醫師,要自己先撐住);醫院重視資金來源而特別為VIP服務……。
假如劇中描述了一部分事實,那麼南韓的醫界狀況跟台灣相去不遠,頗有既視感。這部戲是在2016年播出的,對照2024年南韓醫界集體罷工事件(註1),可以想像長期積蔽的醫療圈,其實是累積很多負能量和不合理,一次爆發出來。
「我們念書、解剖、實習、不斷地練習進修,不是為了在成為主治醫師後做行政工作,應付評鑑委員的。」
這句話放在台灣醫界,相信多數醫生都會同意。
現今的醫療評鑑制度、病歷審查、教學醫院、管理行政工作,繁瑣的文書、公文、流程等等,將醫生寶貴的時間精力消耗一大部分在處理這些事務。
為何愈來愈多醫生離開醫院? 在醫院工作,除了醫療專業的要求,把病歷寫詳細清楚,還得應付評鑑查核,參與大大小小的會議。如果是教學醫院,有另外一套考核評鑑機制,教學醫院訓練計畫可以寫得像一本書那麼厚,裡面的項目實行起來,又有額外無數的表單。自評、評量學生、同儕互評,文書堆疊和效益不成比例。醫師的晉級升等,在服務、教學、研究的要求,需面面俱到,不犧牲個人的休息和家庭生活,幾乎是很難達成。
雖說SOP**和評鑑制定的初衷,應是為了把關醫療品質,讓醫療流程更嚴謹,但過多繁文縟節、品管、競賽,已然成了消耗醫療人員心力的慢性毒藥,讓人不禁自問,做這些事的目的,倒底是為了什麼? 我有花更多時間聽病人說話嗎? 有因此在專業上得到成長嗎? 還是只為了一條一條的項目要求?
每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如此有限,更別說還有自己的生活。十萬個小時的訓練成為專家,不應該全心投入照顧患者嗎?
----------------------------------------------------------------------------------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個好醫生,就由病患來告訴你。
成為醫生最大的成就,都來自病人的回饋。病人的康復、進步、感謝,都增強了醫生的信念和使命感,是持續付出的動力。
當然挫折也有,卻不必然是來自於治療的失敗。以台灣而言,更多時候卻是健保制度的束縛,不合理的給付及費用核刪,還有醫院裡的階級與權力爭奪。
像金師傅這樣,不在乎收入、地位、權力,只全心治療病人,做正確的決策,需要極強的信念感,也很容易在險惡的鬥爭中敗下陣來。
戲劇誇大了他的能力和幸運,現實裡,大部分的醫生並沒有辦法與白色巨塔的勢力和資源抗衡,活得如此隨心浪漫,最多是選擇出走罷了。
------------------------------------------------------------------------------------
近年來醫學生選科的趨勢,醫療人力短缺(包含護理、藥師…),都不過是反映「制度引導行為」的結果。一個前景逐漸黯淡的產業,自然很難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
困難重症科別的醫師平均年齡急速老化,許多人投身大半輩子的努力「下不了船」,已經在船上的我們,該如何自處?
不要放棄問自己,我們為什麼活著,又是為了什麼而活。當我們不再自省的那一刻,浪漫就不復存在了。
新世代醫生,面對資訊與技術爆炸、健保制度下的行醫、更多對話與彈性的醫病關係,前方更顯道阻且長。
醫療是具有特殊性的行業,「行善」、「不傷害」永遠是核心價值。
在找到適合自己生存方式的同時,我們始終不能忘了醫者的本質是助人,是救死扶傷。
註1:2024年2月,南韓的醫生因不滿政府推動醫學院每年擴招2000名醫學生的政策,各大醫學院教授與住院醫師發起抗爭集體罷工的事件。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復甦術。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標準作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