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允許與妳不同的存在可以是好的,有那麼難嗎? #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

閱讀時間約 28 分鐘

◆ 不凍卵?妳不怕未來抱憾終生?

 

台北/二〇二〇年三月/三十五歲

 

「妹妹大便了!」我大喊。

 

「我還在弄姊姊,妳先幫她換。」

 

手忙腳亂地拿出尿布跟濕紙巾,我邊憋氣邊幫姪女處理。

 

知道我不熟練,在廚房泡牛奶的安知希筋疲力盡地走出來,她接手我的動作,我則是將換下的尿布包一包後拿去丟掉。

 

安知希繼承母親那邊懷雙胞胎的慣例,生了兩個小女寶,只是孩子還小整天哭鬧,她一個人實在應付不來,兩個幼嬰請保母到家的花費太高,她以自己能負擔的金額當孝親費,白天帶回家請母親一起照顧,我如果在的話也會幫忙,只是我對軟綿綿的嬰兒很害怕,生怕自己太粗魯弄傷她們,所以能做的就只是遞東西跟清理環境

 

「妳喔,粗手粗腳,看以後生小孩怎麼辦!」換完兩個孩子的尿布後,拿著奶瓶餵姊姊的母親對我碎念。

 

「我又沒打算生。」

 

「妳三十五了,要不要考慮凍卵?」餵著妹妹的安知希發問。

 

我搖頭,表情是「敬謝不敏」。

 

現在我與安知希的關係和緩許多,雖然不到交心,也能聊天話家常,就像我跟其他家人的關係變融洽了一樣,並不是任何人來跟我談和,而是我跟自己的觀念和解:家人只是沒有辦法以我想要的方式愛我,不是不愛我。

 

「凍著比較保險,未來哪天想生的話,至少還有機會。」

 

「取卵、凍卵花費也不少,這錢還是省下來。」接過母親遞給我的空奶瓶,我:「反正我不喜歡小孩,玩別人的或是幫忙顧一下還行,要我長時間陪伴我會瘋掉,我沒那個耐心。」

 

「別人的小孩看不喜歡,自己的孩子不一樣,生了就有耐心了。」母親的回答是典型的「到時就會解決」思維。

 

同步餵完奶的安知希開始為寶寶拍背。「妳真的不想生?如果是錢的問題的話,我可以借妳。」

 

「不用啦,真要的話,錢省一省、擠一擠還是可以。」我打定主意不生。

 

撇開我不喜歡孩子這點不談,我對要留下自己的基因跟繁衍新生命沒有執著,不可否認我確實有想過要凍卵,畢竟凍卵就像買個機會,誰知道未來的我會不會思想大轉變,迫切想要孩子?

 

最後我打消這念頭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去接受「帶有遺憾」的人生。

 

絕大部分的人將「談戀愛」、「結婚成家」、「生子」當成再自然不過的事,年紀到了就該這麼做,這些行為的背後都有「成本」,在沒準備好前,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去「消費」,冒然的結果往往就是收穫痛苦的愛情、不幸的婚姻、崩裂的親子關係。

 

「成本」除了錢之外,還有其它可能,包含:彼此體諒的同理、嘗試溝通的努力、控制情緒的意識、尊重對方是獨立個體……。這些要素很難一開始全聚齊,至少得先「有意願」才能在過程中學習,這是最重要也最基礎的「心力成本」,偏偏大部分的人不具備這最低要求。

 

「得先有負擔成本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並非每個人都有資格想談戀愛就戀愛、想結婚就結婚、想生子就生子,如果硬要,就不能期待自己會過得跟別人一樣幸福,要去承擔可能的辛苦」。

 

「時候到了,問題總會解決,不要想那麼多!」、「我們沒錢還不是生,孩子不都大了!」很多人用這些話勸我。

 

真的嗎?問題交給時間就能解決?

 

照這樣說……貧困的家庭就不該窮一生,不是嗎?

 

打打鬧鬧甚至家暴的婚姻最後都能和平相處,不是嗎?

 

劈腿外遇的感情最終都會老實忠貞,不是嗎?

 

不是,都不是,上面問題的答案都不是。

 

只有兩個人你儂我儂還好,最糟大不了就是帶著憤慨分開,如果涉及孩子,孩子要怎麼辦?

 

我常感慨在這時代「育兒」很挑戰。小時候會有一般同學、有錢同學跟經濟不寬裕的同學在同個班,每個人都有各自問題,但至少不同階層能彼此認識跟交流,現在的孩子就不一樣了,有錢孩子幾乎都送私立名校,一般的孩子讀公立,而不寬裕的孩子集中在特定公校,階級制度從最開始就僵化,每個人只會跟自己的圈層接觸,彼此不了解也沒必要了解,少了對話的可能。

 

資源豐沛,物質條件日新月異,同階層中可以攀比的東西比以前多太多,除了成績與父母職業收入,你家住哪?妳爸開什麼車?你用什麼牌子的手機?妳放假是國內旅遊還是出國?……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日常中要承受的隱形競爭,絕不是父母親幾句「不要在乎同學,自己心地好最重要」、「我們給的不多,但有滿滿的『愛』」就能解決,這只是把壓力扔到孩子身上,要孩子自己去消化,幸運遇到爭氣的孩子還行,但多少孩子是在父母「欠思慮」的日子中偏執成長?

 

所以,孩子真的是個人主觀意識下,想要就能要?想生就能生的嗎?

 

我不認為自己做好準備,也沒有可以負擔成本的能力,所以,我不打算凍卵。

 

如果將來會懊悔今天的決定,就懊悔吧!不是我要跟自己作對,是在深思後,希望自己承擔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的行為後果,而且我認為「不如願」跟「遺憾」並不是非要消滅的惡劣。

 

現在科技很發達,很多不可能的事都變可能,人們的「想要」往往能以諸多外力介入方式得到,某種層面來說這是好事,但當習慣了「我想要的我都能/要得到」,對人全是正面影響嗎?

 

「得到」是課題,過程會伴隨辛苦,認可不完美、接受不能事事如願、允許生命有遺憾存在、學習跟挫敗共處……這也是課題,只是痛的方式不同,如果不執著於只望向自己想看的那面窗,或許人生也能有新風景?

 

「擁有」不是得到什麼,而是願意放下什麼。我相信自己能夠做到,我也會陪著未來的自己學習,所以,我把「外人眼中的可能遺憾」當成課題。

 

「我跟妳姊明天要去看亦莎,妳要不要去?」母親問安知希。

 

「妳們去就好,我要顧孩子。」

 

嘗試懷孕多年都失敗的亦莎去年前往美國待產,最終生了個胖小子!亦莎明天會帶孩子回娘家,我跟母親打算去阿姨家探望她們母子倆。

 

這幾年我跟亦莎幾乎沒什麼聯絡,對於見面,我是既期待又緊張,為人母後的她,還會是那個總拿針扎我的她嗎?

 

◆ 沒必要說結婚比單身幸福,也沒必要說單身比結婚好,如果幾十億人口只有一種「好」的可能,那不挺可怕的?

 

抵達樓層的住戶離開電梯後,在只有我與母親的電梯中,母親再次囑咐:「記得,等一下不能說小孩像爸爸,也不要……。」

 

「我知道,不要問有關懷孕的事。」

 

我還納悶平日最愛發文的亦莎,怎麼去美國後整整一年都無消無息?特別是「懷孕」這件她最在乎的大事,怎麼願意保密到孩子都出生才公開?

 

「孩子是小三生的,她跟對方談好過給她。」母親前一天就對我千交代萬交代:「是妳阿姨怕我們說錯話惹亦莎生氣才偷偷跟我說,妳要保密裝不知道啊!」

 

進屋後先是客套了幾句,接著給孩子送上祝福紅包,大概是育兒太累而瘦了圈的亦莎提出三袋禮物交給母親:「阿姨!這送給妳跟姨丈,這一袋給知希,這一袋給詮守。」

 

「人回來就好,幹嘛還帶禮物,妳就是這麼貼心!」

 

「知雅,這一袋是給妳的。」接著,亦莎交給我另一袋禮物:「這是美國很有名的巧克力,我想妳應該沒機會吃過,特別為妳買的!」

 

果然!她還是記憶中的亦莎!一邊像是釋出善意,一邊卻又趁機踩我一腳。

 

熟睡中的寶寶在這時醒來並大哭,亦莎皺眉沒有動作,阿姨則是手快腳快地搶先抱起寶寶。

 

安撫好寶寶後,母親接過手也抱了抱,同時發出「噠!噠!」的聲音哄寶寶笑。

 

「真可愛,這雙眼皮像他爸一……樣。」口無遮攔的母親話說一半才驚覺自己講錯,表情從大笑變得緊張。

 

氣氛降到冰點,亦莎的眼神充滿怒氣。

 

「笑了!笑了!」阿姨將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回寶寶身上:「那麼多人圍著他,他開心了!知雅,妳要不要也抱抱看?」

 

我正要伸手去抱寶寶時,亦莎突然問出一句:「妳又沒生過小孩,會抱嗎?」

 

「她可以,知希那兩個她常抱。」

 

畢竟是阿姨開口,我又不能拒絕,只好在亦莎懷疑的眼神下戰戰競競地抱過小孩。

 

估計是剛才母親的話惹毛了亦莎,她不敢對我媽發作,而順勢將怒火發洩在我身上,開始對我明嘲暗諷……。

 

「妳都三十五了還不趕快生,到時候不能生。」

 

「我沒想生小孩。」

 

「不生小孩?妳想單身一輩子?」

 

「單身一輩子也可以,我沒有一定要結婚。」跳脫「一定得結婚」的思維後,我反而沒了年齡焦慮,就算三十五歲又怎樣?我現在過得很開心。

 

「妳太自私了!」

 

「話不是這樣說,不結婚只是種選擇,跟自不自私無關。」

 

「不結婚」跟「自私」什麼時候劃上等號?難不成結婚的人就不自私?

 

雖然說單身不婚的人越來越多,但還是有部分人對單身者抱有敵意,我就曾在面試時,遇過對我發表以下言論的老闆:「沒結婚生孩子的人承擔不了責任,做事不會有邏輯,為什麼?因為當媽的要安排家裡、老公跟孩子,頭腦要同時運作,妳們這種單身的人做不到。」

 

那次面試的結果,是雙向地不給彼此機會:我絕不考慮在這位老闆麾下工作,他也不認為我能勝任。

 

「結婚生子是責任,年紀到了還只顧著自己開心,不是自私是什麼?」亦莎不打算放過我。

 

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會氣得半死但選擇忍耐,然後在心裡安慰自己:「她不是故意的!她沒有惡意!是我想太多!」

 

但是,我不再是以前的我,我不再讓自己的重要性排在別人之後。

 

面對讓我不舒服的處境、話語、行為,如果我無法判斷對方究竟是刻意之舉還是無心之過,所以隱忍不敢表達感受,那麼我會秉持下面這項判斷標準:我不允許自己對別人說的話跟做的事,我也不允許別人對我做!

 

我不允許自己對人做的事,反過來一但對方對我做了或說了,無論對方是刻意或無意,我都必須採取策略,因為這涉及底線問題。

 

忽視或疏離是一種策略,溫和反擊是一種策略,積極制止是一種策略……「策略」可以有很多種可能,雖然我希望在和平的狀態下維護底線,但當事與願違時,也必須有不畏懼關係破裂的決斷。

 

底線是每個人在跟其他人相處時,最低也是最後限度的寬容,更是彼此能舒適相處的最後防線,它是用來守護的,不是用來退讓的。

 

為此,既然亦莎要咬著我猛打,我也會適當防禦。

 

壓住就要脫口而出的回嘴氣話,我告訴自己得先冷靜,我既然不再是以前的我,就不能訴諸情緒化的粗口,加上得考慮阿姨跟母親,我不能像當初搞壞父親跟他兄弟關係那樣衝動。

 

藉口要上洗手間,我將寶寶交還給阿姨,同時進廁所讓自己冷靜下來。

 

看著鏡子,我自問:「為什麼亦莎總是要打擊我?貶損我?」

 

人之所以會習慣性貶低身邊人,一是羨慕,二是見不得人好。

 

不要疑惑為什麼身邊人最不看好自己?不給自己任何建議反而是各種貶損?因為如果不打壓自己,自己的努力會襯托出身邊人的懈怠,一但自己表現得太亮眼,那光芒會讓身邊人變配角,自己的成功像是在質問身邊人:「為什麼當初不也拚一拚?」

 

當某人想改變現況而行動時,就會成為點亮自己生命的光,那些笑他拙劣的人,本質上就是在打壓跟阻止前進,因為,他們忌妒眼前這人在發光。

 

搞清楚這點後,我沒那麼氣了。

 

「不要把別人的無禮,理解為對自己的否定。」我不斷默念:「錯誤不一定要懲罰,憤怒不一定要發洩,執著可能的結果而忽略如何解決,容易讓事情越來越糟。」

 

用冷靜的方式處理,不代表要承受不平衡的我輸了,負能量不是靠反丟給別人才是釋放,而是在根源上先承認它的存在,然後正視那些人。

 

重整好心情後,我走回客廳,這時她們正吃著水果。

 

「知雅,快來吃,很甜。」

 

「好!」

 

看著大家輪流逗孩子,我沒有機會針對剛剛亦莎指控我「自私」這件事再回應,我有點懊惱,又慶幸省去一場麻煩。算了!下次她真又說什麼,我不再讓她攻擊我就是。

 

東家長西家短一陣後,阿姨關切地問我:「知雅妳現在有沒有男朋友?」

 

「沒有。」

 

「還是要找一個比較好,老了有伴,有事可以互相照顧。」

 

我點頭,不同意也不反對。

 

「結婚,就有人可以在妳老時陪妳,不然妳到時生病沒人照顧」這句話跟「生孩子,老了就會有人養妳,不然到時妳孤單一人沒人送終」一樣,值得商榷。

 

有另一半,老了就有人照顧我?生孩子,就有人為我養老?

 

這些假設就不考慮另一半會反過來拖累我的人生?就沒有不但另一半無法照顧我,我還要反過來照顧他的可能?

 

所以說,那些窮困養不起父母的、遺棄父母的、或是財產繼承後就跑的,甚至是一輩子啃老靠父母養的孩子……都是我幻想出來的虛構世界?

 

再說,憑什麼認為把孩子生出來後,他就必須去承擔父母的老後人生?不是因為對孩子有所祝福而賦予生命,而是把孩子當「未來保險」,這對孩子公平嗎?孩子是獨立個體,「孝順」是他的選擇,卻不是絕對的「必須」,也不是他們能負荷的「壓力」。

 

「阿姨,所以我現在先規劃好老年生活,就能避免將來有問題。」與其寄望他人——丈夫或孩子,最該為自己未來負責的,不是自己嗎?

 

「也是,妳們現在年輕人想法跟我們那代不一樣。」

 

「媽!她不年輕了。」亦莎插話:「她只是嘴硬,嫁不出去所以硬抝單身好」

 

「我不是嘴硬!」面對亦莎不斷挑釁,一瞬間我火上來了!

 

等等!冷靜!剛剛不是才說要理性以對?

 

每次跟人吵架都居於劣勢,面對質疑跟批評就恐懼,事後才氣得半死,後悔當下怎麼沒回話?這是「我」,但我得讓這個「我」變成「過去的我」,她不該跟到現在。

 

面對批評,不該內耗。聽到別人對我的質疑,良性回應是閃過對方對我的攻擊直球,反過來抓對方話中漏洞或痛點然後反戳。

 

最忌諱馬上為自己辯解,這樣容易出現問題,一但我針對亦莎的話反駁,就像亦莎發來不合理的球,我想接就必須照她球路跑,表示我必須跟著她思維走,等同我陷入她邏輯中,但那是她的邏輯而不是我的邏輯,我怎麼可能贏過她?再說,如果亦莎的邏輯是錯的,我卻跟著錯誤邏輯走,又怎麼能不屈居劣勢?也更不可能說服她了,不是嗎?

 

很好!我躁鬧的情緒定下來。

 

深呼吸——吐氣——第一次,面對亦莎,我為自己撐腰!

 

過去我對亦莎的寬容、諒解跟不計較,只是愚昧不敢直面「惡」的軟弱。

 

沒有條件的寬容是縱容,它會造出新的惡。當我陶醉在「我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別人」的感動時,因為自己面對惡一昧容忍,反而讓亦莎對我更加過份而喪失被制止的機會,她那不斷滋生的驕縱態度會繼續去傷害其他人,我也因受惡劣對待而心生委屈,之於自己那也是惡。

 

社會總歌頌寬容,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寬容之於任何人都不是義務獲得,而是面對願意承認自己錯誤,並且心有改過的人的珍貴餽贈。

 

寬容是這樣,諒解是這樣,慈悲也是這樣,所有的美好品格都是。

 

同樣地,當我被惡人、惡事、惡念所傷時,不能只是檢討自己或怪罪別人,必須以忿怒相待,並不是我們心懷怨恨,而是表示不躲不藏,絕不接受、絕不畏懼、絕不屈服的立場,惡,必須在此被遏止!

 

「沒必要說結婚比單身幸福,也沒必要說單身比結婚好,如果幾十億人口只有一種『好』的可能,那挺可怕的。」我直視亦莎的眼神,語音聽得出顫抖,但一字一句都說得清晰。

 

人到了適婚年齡,外人很容易將我的感情狀態變成評價標準,但這種標準有欠客觀,因為它不考慮每個人的性格差異,而是將自己想法主觀代入:喜歡孩子或是嚮往家庭生活的人對於單身獨居者,可能會覺得好孤單;喜歡專注自己的單身者,看到已婚者或有對象的人,或許會感到拘束。

 

彼此無法理解是正常,甚至有「我沒有選擇那樣,而是決定這樣,真好」的感受都不是問題,怕就怕用負面角度去擅自解讀別人的人生:「結婚的人真可憐,帶孩子忙家庭,沒有自我,好慘!」、「到這年紀還單身,嘴巴上說自由自在,其實是逞強在掩飾自己沒人要吧?」

 

每個選擇都有對應的苦樂,放大對方的辛苦去突顯自己的快樂,更多是不想別人好或是自己想要但得不到的酸葡萄心態,這種人無論是已婚、有伴或單身都很難幸福,因為他對「感情狀態」的理解非黑即白,只要別人跟他立場不同,他看到的就只有對方的辛苦,並把辛苦解讀為「愚蠢」、「失敗」。

 

人的價值觀可以不同,但如果有人因為別人跟自己不同,就強冠對方「腦袋不清楚」、「想得不夠遠」、「膚淺」、「太年輕」、「老古板」……這些人需要警惕,當彼此意見不一時,直接用負面形容詞去形容對方,就是忽略彼此可以不同,也無視彼此為什麼不同的原因,這意味溝通永遠不可能開啟,隔閡也不可能消除,他們只是在用不理性的情緒表達「我不接受這世界有與我不同的人」。

 

「妳、妳……妳羨慕我嫁得好又有孩子,故意講一堆似是而非的話,嫉妒讓妳很醜陋,妳知道嗎?」亦莎很聰明,迴避我話中道理,轉為對我人身攻擊。

 

我大可將她不受先生寵愛這件事戳破,我也可以用孩子當攻擊笑她,但如果我這麼做,就變成跟她一樣的人,我、不、要!

 

喜歡自己的狀態,同時尊重別人的選擇,一個人的優越不用靠踩踏或貶低別人來證明。

 

面對沒有禮貌的人,我也無須同意。

 

「亦莎,允許與妳不同的存在可以是好的,有那麼難嗎?」熬過了說出口的那一刻勇氣,現在的我不發抖了,思慮很清楚:「我知道我做的選擇會讓我得到什麼,同時也會失去什麼,我羨慕跟我走在不同道路上的人能擁有我所缺乏的體驗,但那不代表我想要過妳們的生活,因為當下生活是最適合我的決定,我很滿意。」

 

「妳現在是怎樣?講話帶刺嗎?也不想想我過得比妳好太多了!還需要妳教我人生道理?」

 

「妳過得好就好,我也沒要教育妳什麼,只是看妳很激動,都當媽了希望妳能成熟點。」成熟是『喜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要求別人認同妳的生活。

 

「安知雅!妳憑什麼對我指手畫腳?」亦莎震怒尖叫!

 

我微笑。我的不卑不亢對比亦莎的火冒三丈更顯得差距。

 

人一生都活在成見中,想要消除自我偏見是不可能,但可以不否定別人。自大、自負、自私……這都是「自卑」的體現,越需要突顯自豪感的人,大概率是認知貧乏,因為沒有接觸到和自己相對立的觀點,所以認為「我的世界就是絕對」,我沒必要再被亦莎唬住,因為她終究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嗎?

 

「對自己妹妹,妳講話怎麼這樣?」阿姨出聲了,只是箭頭是指向我:「亦莎就是口直心快,又不是第一天認識,妳跟她計較什麼?」

 

不怕!安知雅,不怕!不要怕會因此得罪任何人!今天我沒有用情緒性的字眼,我有好好說明自己觀點,如果所謂的親戚——阿姨,看到我被她女兒打壓卻不出聲,聽到我這樣表達卻選擇袒護亦莎,這種親戚不要也罷。

 

最後,雖然這不是我想要的結局,但還是不歡而散。

 

路上母親叨念抱怨,怪我性子急、不圓融,叫我找個時間道歉,但我充耳不聞。

 

再重要如陽光與水也會有人討厭,這世上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得到全面稱讚,我又何必要去實現「不被任何人討厭」這不可能任務?從今以後我的人生但凡做任何事,只能是因為出於自願且樂意去做,不再為任何人情世故而勉強自己行動。

 

「或許我會從此失去阿姨跟亦莎這兩個親戚」,我是有這個心理準備才說出那些話,但縱使再不往來,我還是感激阿姨曾經對我的照顧,以及亦莎給過我的支持。

 

人可以善良與邪惡並存,一個人對我好的同時也可以對我壞,不能因為對方有過的善就避談對方存在的惡。

 

一個連續殺人犯說他對小動物很友善,總捐錢公益,還常常會出手幫助陌生人,所以要大家原諒他殺人的行為,而他所說的內容也是事實,那麼該答應將他的錯誤一筆勾銷嗎?

 

不!這不該同意,對吧?因為無論一個人再好,犯錯就是犯錯,不能混為一談,對吧?

同樣道理對應到現實生活中,就不該因為一個人曾經對我有過的善行善意,而認為自己應該要原諒對方向我造的惡。

 

父母可能平時對孩子各種疼愛,但脾氣上來就失控虐打孩子;伴侶可能對另一半溫柔體貼,但遇到衝突就人身攻擊;朋友可能彼此照顧有加,但總拉著同伴做違法亂紀的事……這些行為錯就是錯,不能開脫。

 

這世界不是只能單獨存在好或壞,一個人可以兩者兼具,某人對我再好也不能抵銷他對我存在過的壞,同樣地,在我承認他的壞時,不代表我就否定了他的好,這兩者可以分開也必須分開,否則就是感情用事,會讓我無法理性評估自己處境,進而無法採取該有的應對,最後結果就是糾扯不清彼此拉鋸,通常賠上的是心力交瘁的自己。

 

我才不要心力交瘁!我要自己精神滿滿、活力充沛!

 

◆ 孩子真的需要父母親的犧牲嗎?

 

台北/二〇二四年六月/三十九歲

 

再後來的事,沒有什麼太戲劇化的內容,也就是簡單日常……。

 

忙於農耕的同時,邤媛親力親為改造荒屋,每天持之以恆地更新社群近況,即便沒人關注也不中斷,影片與文章交替曝光,厚積薄發地一篇又一篇經營,最後吸引來相當數量的粉絲並迎來「Go!屋」民宿正式營業。

 

前兩年因為各種意料之外的現場狀況加上疫情而虧損,農產品的推廣也不樂觀。第三年邤媛做了調整,將住宿和農作結合成體驗式農場,同時拓展銷售管道,結果是收支勉強打平。今年,也就是第四年,營運開始獲利,接下來她打算以「小鎮藝文中心」為目標努力,增加和藝術家的駐點合作,想為當地帶來活力。

 

短短幾句描述,無法說清邤媛這幾年的辛勞,很長時間她不僅沒得到正向回饋,甚至收過不少負面批評,雪上加霜的虧損,她也質疑過自己到底在幹什麼?幸好她夠豁達:「不同嘗試就像一次次出航,比起擔心風浪,不如享受路上的可能和不可能,同時期待靠岸後的未知。」

 

生活不是童話,不會光靠樂觀就一夕逆轉,不過當邤媛轉念並行動後,事情逐步往好發展,想放棄的事一件一件有了轉機,即便沒轉機,也有爭取到還能再拼一拼的曙光。

 

「有時候不是當下,但給它時間,只要腳踏實地、不疾不徐,在大自然的世界中絕對不存在努力卻一無所獲。」臉上沾著泥汗的邤媛是這麼笑著說的。

 

現在邤媛的身邊除了GoGo,還有個帶著孩子的男友,她們過著互不承諾的陪伴生活。

 

亦莎呢?

 

那次之後我們再沒聯絡過,偶爾從母親的談話中得知,亦莎有了自己的小團體,幾個交好的朋友都是有錢人家,生活滿是跑車、名牌、聚餐、頭等艙……或許在那個世界的社交圈還有高低之分,但她所展示的對我來說,已經是超乎理解的「我跟妳們不同」的階層差異。

 

聽說她四處跟親戚中傷我,但我毫無波瀾,證明自己的方法,不是曾經傷害我的人現在過得多糟,而是我忙著充實自己,當再次想起時,只覺得沒繼續跟她攪和真好!

 

如果回顧跟亦莎的相處,我就是她的出氣包,她對我的言語都是情緒發洩:「妳講話有夠無聊」、「妳長得難看」,這些不帶建設性的言論是赤裸不經修飾的惡意,也許她認為是在表述事實,但任何行為都有脈絡,她在平時生活中,別人對她跟她對別人必定存在著類似的模式:對看不喜歡的東西就發動攻擊。

 

任何人會如何表達取決於成長經歷的培育,我不是該為這些事負責的人,在我認知中,文字和語言的存在是為了溝通重要訊息,當我不認為對方的惡意有傳遞給我的必要時,我自然沒有承接義務。我除了祝福沒有其它感受:妳的言行讓我有機會去處理內心的負能量,進而學習控制情緒,我於是變更好,希望妳也遇到能成就妳的人。

 

來談談安知希的現況。

 

安知希在將兩個女兒送入托兒所後重回職場,她目標明確專找無壓力的工作,雖然薪資不高但不用扛責任,她是這麼說的:「反正我又沒有養家壓力,留在家就要帶孩子,我不想整天跟孩子綁一起,還不如出去。」即便下班回家也是由先生打點孩子生活起居,她無視外界說她「自私」的批評,日子過得怡然自得。

 

就像大家當初讓她產後餵母乳,說這樣對孩子更營養,但她直接拒絕了一樣:「餵母乳很痛,而且胸部容易下垂,我才不要胸部變形。」安知希把自己放第一位,跟社會上期待的「孩子最重要」有落差,我不認為這樣不好,相反地,要求母親無條件犧牲本身不就是件很奇怪的事?

 

很多女性在面對孩子時,總是竭盡自己全力,即便面臨經濟或關係困境,都抱持「委屈求全」的想法。

 

我常在想,這世界對母親缺乏彈性,總認為「母愛」就是「慈悲、包容、溫柔、犧牲」,彷彿當一個女人成為母親後,她便喪失自我不再能以自己為主體,必須把孩子置於最高位。

 

「妳明明可以餵母奶,卻餵奶粉?母奶可是比奶粉更好啊!其他媽媽誰不會脹奶痛?」

 

「哪個媽媽不是半夜不能睡覺?妳這樣就喊累?」

 

「孩子成長階段最需要人陪,妳居然想拼自己事業?」

 

「有孩子還在外面跟朋友吃吃喝喝?朋友有孩子重要?」

 

也許母親跟另一半都有工作共同承擔著家庭,但通常父親只要會換尿布,社會就認為:「哇!這老公真好!」如果是母親換尿布,就是:「這不是應該的嗎?」母親得樣樣精通,有負面情緒就會被認為「沒有母愛」。

 

如果母親是全職媽媽,那狀況可能更窒息:「妳又不用工作,是老公在外賺錢,妳只要在家帶孩子就好了,多好啊!」她的勞動成本被忽略,而增加的情緒勞動不被承認。

 

除非母親有明確的邊界感,或是另一半以及夫家能支持,不然她不能說身為母親好累,不能說後悔,不能說想放幾天假,不能把自己需求擺在孩子之前。

 

「為了孩子忍一忍」,一個人就算再愛孩子,照料過程也會疲倦,「母愛枷鎖」讓母親不敢表達跟求救,最後被社會包裝成「母愛,就是為孩子犧牲的偉大」。

 

在是母親之前,「她」先是個人,讚頌母親必須「偉大」跟「強大」的背後,到底需要她多少犧牲?

 

犧牲可能是無形,孩子看到母親的辛苦而不敢言,更甚者遷怒,於是孩子便學到:「我不重要,要犧牲自己為別人著想。」或走向極端:「絕不要成為這樣的人,我要反抗!」

 

犧牲也可能是有形,母親在言談中總對孩子表達:「要不是因為你,我怎樣怎樣……。」結果在孩子心中刺下有毒的負罪感:「是我害的,我不存在就好了……。」

 

「母親/犧牲」的對應面就是「父親/剝削」,即便父親沒有這個意思,卻形成這樣的氛圍,導致孩子成年後進入親密關係時有恐懼,或是無法在兩性相處上相信自己可以被接納。

 

孩子很敏感也很聰明,父母的不開心他們比誰都清楚,看著「父母親笑著的樣子」成長,並展現給孩子「創造幸福的能力」很重要,這不是自私,而是透過懂得愛自身、尊重自身的父母,讓孩子進而學會接納自己。

 

想要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得先活成那樣的人,不然只能期待有莫大的幸運讓命運牽成,但更多的孩子會在社會中不斷負傷,最後才知道自己原來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而原先木訥的安詮守,談過戀愛後像是被啟動開關,跟女友分手後迅速交往下一任,聽說還是女方拼命追他,後來因為工作關係他搬出去跟女友同居。

 

至於我呢?

    那些早知道就好,現在知道也不遲的事。 #常樂Onnea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就算多不安也請多信任我一點”多好的對白呀,僅限於對白嗎?
    Thumbnail
    真正的愛,是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存在。   有多少時候,你面對應該愛你的父母、另一半、兄弟姊妹、孩子,他們說他們愛你、為你好,可是對你說的話、做出的行為, 只是讓你覺得自己很差、 只是讓你覺得虧欠他們、 只是讓你覺得無法成全所有人的期待、 只是讓你覺得被無止盡的索
    沒有戀愛經驗的我,不知道和一個人相愛的感覺,自己也不是不需要戀人的愛,但沒有好像也沒什麼關係,而我也是個普通人,會想感受被一個人疼愛著、是被捧在手心的那個唯一優先。 每個人要的愛,對愛的需求、定義和標準皆不同,愛,我不是不需要,我只是努力讓自己不去需要。 上面的內容是忘了多久以前寫到一半就擱
    Thumbnail
    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就可以保持愛著對方的心情去生活,而不用墜入真正的戀情之中。
    祝福大家在追求愛情、性、利益的過程中,是享受其中,不是後患無窮。
    Thumbnail
    謊話說三次也會成真嗎?!他的領悟卻是另一種誤解,真愛的自然流露,儀式感是無法替代的。 一段年輕時的懵懂婚姻,維持二年沒有兒女,因雙方婚後發現個性不合,無法協調的爭吵不休,累了讓他們草率的結束沒有共識的婚姻。 小欽認為這段婚姻讓他懂得,找一位個性合拍,比他喜歡的類型更為重要,對未來營造婚姻
    Thumbnail
    這最後,還有一小段話要跟女人說說.... 幸福路,不一定要很多人一起走才會幸福,現在很多女人都是一個人,還有許多女人取精留子,只要經濟還可以,什麼都不是問題。 關於愛情嘛,有空,就去走一趟,走10趟也是沒問題的,重點是~還可以常換,保鮮。 愛情如牛奶,保鮮期短,一旦走入了老夫老妻期,你的蜜月就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就算多不安也請多信任我一點”多好的對白呀,僅限於對白嗎?
    Thumbnail
    真正的愛,是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存在。   有多少時候,你面對應該愛你的父母、另一半、兄弟姊妹、孩子,他們說他們愛你、為你好,可是對你說的話、做出的行為, 只是讓你覺得自己很差、 只是讓你覺得虧欠他們、 只是讓你覺得無法成全所有人的期待、 只是讓你覺得被無止盡的索
    沒有戀愛經驗的我,不知道和一個人相愛的感覺,自己也不是不需要戀人的愛,但沒有好像也沒什麼關係,而我也是個普通人,會想感受被一個人疼愛著、是被捧在手心的那個唯一優先。 每個人要的愛,對愛的需求、定義和標準皆不同,愛,我不是不需要,我只是努力讓自己不去需要。 上面的內容是忘了多久以前寫到一半就擱
    Thumbnail
    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就可以保持愛著對方的心情去生活,而不用墜入真正的戀情之中。
    祝福大家在追求愛情、性、利益的過程中,是享受其中,不是後患無窮。
    Thumbnail
    謊話說三次也會成真嗎?!他的領悟卻是另一種誤解,真愛的自然流露,儀式感是無法替代的。 一段年輕時的懵懂婚姻,維持二年沒有兒女,因雙方婚後發現個性不合,無法協調的爭吵不休,累了讓他們草率的結束沒有共識的婚姻。 小欽認為這段婚姻讓他懂得,找一位個性合拍,比他喜歡的類型更為重要,對未來營造婚姻
    Thumbnail
    這最後,還有一小段話要跟女人說說.... 幸福路,不一定要很多人一起走才會幸福,現在很多女人都是一個人,還有許多女人取精留子,只要經濟還可以,什麼都不是問題。 關於愛情嘛,有空,就去走一趟,走10趟也是沒問題的,重點是~還可以常換,保鮮。 愛情如牛奶,保鮮期短,一旦走入了老夫老妻期,你的蜜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