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就可以保持愛著對方的心情去生活,而不用墜入真正的戀情之中。這是早兩年有一套日劇「持續可能的戀愛」想說的事,這套電視劇不是熱門的戲劇,談論的人並不多,但裡面說了很多不同層面和年齡的戀愛關係。裡面有年輕人、有上了年紀的、有離婚帶著孩子的、有想愛不敢愛的,當然還有愛一個人但對方不愛自己的。當你經歷過拍拖結婚和離婚再看這一套劇的話,可能會欣賞編劇的用心。
劇中出現了一個我很少接觸的詞語叫做事實婚,應該在日本以外很少有這一種婚姻關係。女主角的爸爸喪妻多年,女兒一直想替他找一個伴,那樣她就不用照顧她爸爸。後來經過婚姻介紹所認識了一個年齡也不算差太多的女醫生,最後跟她以事實婚的形式結婚,事實婚在劇中的解釋是各人平日過著自己的生活,住在自己的地方,只是在周未見面。日本好像有很多這類看來很特別的婚姻關係,如分居婚,兩者的分別好像是分居婚雖然有可能住在一起,每天也有機會見面,但就睡在不同地方,各有各自的空間,有錢的話就在同一大廈住在兩個不同的單位。如果有理解錯誤的話請指正。
但無論以什麼樣的形式結婚,也是正式登記結婚的關係,日本或亞洲其他地方始終走不出簽字結婚這回事。當英國有51%小孩在婚外出生時,日本只有百分之2.3%,亞洲其他國家也差不多。美國CNBC最近就說過這個話題,為何越來越多人選擇不結婚,結果發現不是怕離婚,而是因為結婚的開支實在太大和越來越多人沒有宗教背景,既然不結婚生小孩也是合法的,那麼就沒有需要去用一大筆錢舉辦婚禮,和不用被信仰局限人身自由。以我過來人經驗來說,舉行一個盛大的婚禮也未必一定會開心幸福,當年在一間很漂亮的教堂舉行婚禮,再在一幢古跡舉辦西式婚宴,最後還是離婚收場。離婚後的心情比結婚時輕鬆愉快得多,我的離婚律師告訴我現在十對結婚的有七對在辨離婚或想著要離婚。
說回那套劇,劇中就說出了一件事,結婚的其中的一個主要目的是老時有人照顧,不用孤單一個人,聽起來很合理,但除非兩夫婦兩人一起去世,否則到最後一定也會留下其中一方一個人面對死亡。所以用結婚來換取老年時可以互相照顧這件事,也不是百分百合理,所以結婚的目的就是想生小孩,希望小孩將來負責照顧責任,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想,但是他一直到四十多歲還找不到女朋友,也沒有人想跟他結婚,莫說生小孩了。結過婚有小朋友的都知道理想歸理想,現實可能是殘酷的,先不說錢,就當錢不是一個問題好了。小孩子到十四五歲青春期就開始想有自己的生活,開始覺得父母很煩,樣樣事情也要管他們,出社會之後不需要問你拿錢已經很好,更不用說要他們照顧自己。孝順的人是有的,但不要將子女孝順父母看作是必然的事,他們不出來指控父母在他們小時情緒勒索已經算是有心。記著結婚的目的不要因為老時有伴侶照顧,或有子女照顧,為了這些原因而去結婚的人可能未必會幸福。
不要誤會我不是主張不結婚,我經歷過很多事情後,一直在想如何可以得到幸福的人生。不結婚獨自生活是一種選擇,結婚也是選擇,以什麼樣的形式結婚也沒有所謂,當中沒有對錯,但自己要有承擔一切結果的勇氣。我離婚後獨自一個人有時也會有寂寞的時候,希望身邊有人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快樂,但一想到過去的經歷就打消了念頭,一個能理解支持自己的人沒有那麼容易找到吧!還是暫時獨自生活好了。
劇中另一樣說的就是得不到的戀愛才是持續可能的戀愛,我看的時候覺得有點阿Q精神,不過再想想也有點道理。愛上一個得不到的人,內心就會無時無刻的想著對方,有單戀一個人的心跳感覺,但又不用去把時間放在拍拖這件事上,更不用為了結婚生仔而失去自己的自由生活,就像迷戀偶像一樣。這只是我的個人意見,可能並不是劇中想表達的事。在輕井澤的高原教會傍有個小聖堂,裡面放了幾百張結婚照,全部也是在這教會中結婚的人,每張照片裡面的人也表現出很幸福的樣子,雖然不知道當中還有幾多對新人仍然在一起,但能和一個真正相愛的人結婚還是一件美好的事,希望總是存在的,就看結婚的兩人懂不懂得彼此為大家的幸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