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國西北 l 野牛(Bison)成群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約莫二十年前,我和 David 曾到訪過美國的 黃石國家公園。那時,我們就對這片大自然的瑰寶印象深刻,不僅是因為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還有壯麗多變的地貌。然而,黃石與洛杉磯、紐約這類繁忙城市相比,前往這裡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與精力。今年剛好工作節奏有所調整,我們終於有機會享受一個悠長假期,於是毫不猶豫地決定,這次要帶著孩子們再度踏上黃石之旅。

出發前,我們跟孩子們說明,這趟旅程或許與他們習慣的假期有些不同:這裡沒有遊樂場,沒有購物商店,甚至沒有穩定的網路連接。然而,我們保證,這裡會有許多野牛,而且可以近距離地觀賞,感受到這片大自然中的震撼與力量。

野牛的震撼登場

傍晚時分,我們從北方入口進入黃石公園,沒想到才剛進入園區,就聽到孩子們的尖叫聲,此起彼伏——真的到處都是野牛! 從車窗望出去,野牛群分散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數量之多讓人目瞪口呆。

一開始覺得困惑,那些黑點點的生物是什麼?拿起望眼鏡一看,原來是好多的野牛啊!

一開始覺得困惑,那些黑點點的生物是什麼?拿起望眼鏡一看,原來是好多的野牛啊!

raw-image


孩子們滿臉疑惑地問:「你們不是看過野牛了嗎?為什麼還這麼驚訝?」

我們忍不住笑了出來。二十年前,我和 David 確實看過許多野牛,但當時看到的也不過二、三十隻而已,對只看過動物園裡的野牛的我們來說,真的已經是「很多」了!但如今的景象卻宛如一場動物大遷徙——我們眼前竟然有上百、甚至數百隻野牛!這次的景象,完全讓我們重新定義了「很多」這個詞。

大野牛帶著小野牛在草原上休憩

大野牛帶著小野牛在草原上休憩


看了資料才知道,黃石公園內目前生活著大約 4,600 隻野牛,而我們這次造訪的東北區域正是野牛數量最容易出現的地方,難怪我們會如此驚訝。

與野牛的親密時刻

這次重遊黃石,最大的驚喜莫過於與野牛的親密接觸。一路上,我們不僅看到了成群的野牛,有幾次甚至遇到它們悠然地走在路旁,甚至直接穿過我們的車道。有一次,我們看見一頭雄偉的大野牛,身旁跟隨著幾頭幼小的牛犢,這種溫馨而又充滿力量的畫面,讓我們全家都看得倍覺溫馨,卻也近得讓我們有一些害怕。





野牛過馬路中,車輛通通停下來等待,彼此尊重,即便排著常常的隊伍,有時候一停就是十分鐘,也不曾遇到不耐地按喇叭或試圖超過牛群

野牛過馬路中,車輛通通停下來等待,彼此尊重,即便排著常常的隊伍,有時候一停就是十分鐘,也不曾遇到不耐地按喇叭或試圖超過牛群


這樣的經歷,不只是單純地看動物,而是感受到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一種尊重與和諧。能夠這麼近距離地觀察這些巨大的生物,對我們和孩子們來說,都是一次無比珍貴且深刻的體驗。

這趟黃石之旅,重拾了我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也為孩子們帶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野外探險。我們或許無法再重現當年那份純粹的驚艷,但卻在這次旅行中,找到了全新的感動與回憶。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萊兒的生活紀錄
1會員
10內容數
用文字說說話、倒情緒、寫生活的小空間
2024/11/19
黃石初遇郊狼 一樣是在黃石公園的第一天,看過幾百隻野牛後,覺得滿足的正打算結束動物巡禮,準備加速趕往住宿點。然而,就在這平凡的一天即將結束之際,一隻身影從路旁飛速掠過,瞬間打破了我們的平靜。 「那是什麼?是狗嗎?」還沒反應過來,先拍再說,我下意識抓起手機,連拍了好幾張模糊的照片。是狼?狐狸?
Thumbnail
2024/11/19
黃石初遇郊狼 一樣是在黃石公園的第一天,看過幾百隻野牛後,覺得滿足的正打算結束動物巡禮,準備加速趕往住宿點。然而,就在這平凡的一天即將結束之際,一隻身影從路旁飛速掠過,瞬間打破了我們的平靜。 「那是什麼?是狗嗎?」還沒反應過來,先拍再說,我下意識抓起手機,連拍了好幾張模糊的照片。是狼?狐狸?
Thumbnail
2024/08/29
7/27 Missoula 超市 Walmart 算一算15年來的旅行都是自助旅行,從老大Jessie一歲後,就這樣帶著他們,有人說帶孩子出門跟團比較輕鬆,行程、吃住都有人打理,但我卻恰恰覺得相反。還沒生養孩子的時候,有時跟團、有時自助,但有了孩子之後,考慮到孩子的況狀,包括飢餓、情緒等等都不
Thumbnail
2024/08/29
7/27 Missoula 超市 Walmart 算一算15年來的旅行都是自助旅行,從老大Jessie一歲後,就這樣帶著他們,有人說帶孩子出門跟團比較輕鬆,行程、吃住都有人打理,但我卻恰恰覺得相反。還沒生養孩子的時候,有時跟團、有時自助,但有了孩子之後,考慮到孩子的況狀,包括飢餓、情緒等等都不
Thumbnail
2024/07/27
7/26 11:40起飛—7/26 7:40pm落地 這是孩子們第一次來到美國,對於飛了這麼久居然回到過去的時間,以及八點了天還這麼亮,覺得非常新奇,討論起太陽照射、公轉、自轉以及換日線。這是為什麼我很喜歡旅行,我是一個記過又忘的人,但如果是與生活中體驗連動的記憶往往深刻許多,透過旅行,是一個
Thumbnail
2024/07/27
7/26 11:40起飛—7/26 7:40pm落地 這是孩子們第一次來到美國,對於飛了這麼久居然回到過去的時間,以及八點了天還這麼亮,覺得非常新奇,討論起太陽照射、公轉、自轉以及換日線。這是為什麼我很喜歡旅行,我是一個記過又忘的人,但如果是與生活中體驗連動的記憶往往深刻許多,透過旅行,是一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抵達黑石峽谷後,他們小心翼翼地躲在一處隱蔽的岩石後,觀察著峽谷內的情況。黑石峽谷中,果然有大量怪物在活動,其中不乏獨眼食人妖和野豬怪。   除了這些怪物,索爾他們還看到了一些哥布林和貪狼,它們在峽谷中四處遊蕩,彷彿在等待什麼指令。正當索爾、雷恩和瑟爾仔細觀察這些怪物的動作時,他們突然聽到了一陣低
Thumbnail
抵達黑石峽谷後,他們小心翼翼地躲在一處隱蔽的岩石後,觀察著峽谷內的情況。黑石峽谷中,果然有大量怪物在活動,其中不乏獨眼食人妖和野豬怪。   除了這些怪物,索爾他們還看到了一些哥布林和貪狼,它們在峽谷中四處遊蕩,彷彿在等待什麼指令。正當索爾、雷恩和瑟爾仔細觀察這些怪物的動作時,他們突然聽到了一陣低
Thumbnail
斯里蘭卡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並設立了26個國家公園以保護自然美景和動物生活空間。本文介紹米內日亞國家公園的景點和旅遊體驗。
Thumbnail
斯里蘭卡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並設立了26個國家公園以保護自然美景和動物生活空間。本文介紹米內日亞國家公園的景點和旅遊體驗。
Thumbnail
本文為 2022【第43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組二獎】作品 熊和大師兄是中國四川大學博士班的學生。每年夏天,黑頸鶴遷徙至四川北部的若爾蓋高原繁殖時,他們也跟著從成都搭乘八個多小時的公交車,來到高原工作站住上幾個月的時間,為了記錄黑頸鶴的繁殖狀況與棲地變化。
Thumbnail
本文為 2022【第43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組二獎】作品 熊和大師兄是中國四川大學博士班的學生。每年夏天,黑頸鶴遷徙至四川北部的若爾蓋高原繁殖時,他們也跟著從成都搭乘八個多小時的公交車,來到高原工作站住上幾個月的時間,為了記錄黑頸鶴的繁殖狀況與棲地變化。
Thumbnail
本書以母狼06的一生為主軸,從出生、狼群生活、死亡這三大方向切入,深入說明人類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造成的直接或間接影響。
Thumbnail
本書以母狼06的一生為主軸,從出生、狼群生活、死亡這三大方向切入,深入說明人類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造成的直接或間接影響。
Thumbnail
Amboseli的動物數量相當的多,一進入公園便看見一大堆的斑馬及牛羚,數量之多讓我覺得前一天在Tsavo的那種激動表現向白痴一樣。之前只要有一隻斑馬就拍個不停,捨不得牠跑走,現在還會嫌斑馬擋路耶!
Thumbnail
Amboseli的動物數量相當的多,一進入公園便看見一大堆的斑馬及牛羚,數量之多讓我覺得前一天在Tsavo的那種激動表現向白痴一樣。之前只要有一隻斑馬就拍個不停,捨不得牠跑走,現在還會嫌斑馬擋路耶!
Thumbnail
自己就像在拍國家地理頻道,每個轉角都可以期待驚喜。
Thumbnail
自己就像在拍國家地理頻道,每個轉角都可以期待驚喜。
Thumbnail
近距離賞牛實在很精采!牛牛的長角名不虛傳地長,感覺隨時被戳到都不奇怪。隊伍由兩位牛仔騎著馬帶頭,兩側跟隊伍末端也都有牛仔護衛著牛群,牛牛們身上沒有任何牽繩,有時候牛牛突然不想走,還可以聽到牛仔們發出趕牛的聲音。我覺得很有趣,一直在心中不斷發出「哇,真不愧是牛仔!」的讚嘆聲。
Thumbnail
近距離賞牛實在很精采!牛牛的長角名不虛傳地長,感覺隨時被戳到都不奇怪。隊伍由兩位牛仔騎著馬帶頭,兩側跟隊伍末端也都有牛仔護衛著牛群,牛牛們身上沒有任何牽繩,有時候牛牛突然不想走,還可以聽到牛仔們發出趕牛的聲音。我覺得很有趣,一直在心中不斷發出「哇,真不愧是牛仔!」的讚嘆聲。
Thumbnail
四個北美原住民族簽訂《野牛條約》,目標是讓在美國、加拿大之間建立起一條野牛的保留地走廊,讓野牛可以重回棲地,像過去一樣自由遷徙。
Thumbnail
四個北美原住民族簽訂《野牛條約》,目標是讓在美國、加拿大之間建立起一條野牛的保留地走廊,讓野牛可以重回棲地,像過去一樣自由遷徙。
Thumbnail
非洲肯亞與坦尚尼亞間的動物大遷徙是我和朋友們都很感興趣的自然奇景。這兩年聽已去過的朋友談到,因為全球暖化使氣候變遷加劇,動物遷徙的數量與日期變得比較不確定,這讓我們對這個行程更為憧憬。
Thumbnail
非洲肯亞與坦尚尼亞間的動物大遷徙是我和朋友們都很感興趣的自然奇景。這兩年聽已去過的朋友談到,因為全球暖化使氣候變遷加劇,動物遷徙的數量與日期變得比較不確定,這讓我們對這個行程更為憧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