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渡、管中閔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3月14日
ISBN:9786263534766
2018年的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讓臺大經歷565天無正式校長的日子,俗稱「卡管案」。
當事人管中閔校長與楊渡先生在2023年共同發行了這本《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要留下在臺灣高教史上不能被忘記的這一頁。
或許,有人會覺得書裡的論述偏向一方,但我們當年不是也聽夠另一方的論述了嗎?
這本書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楊渡先生引用大量的資料來記錄當下的環境,搭配當時的文獻資料、楊渡先生的訪談資料時而引述文學來進行評論,創造出一個更完整的全觀。第二部分則能側重在管中閔先生
第一部分是由楊渡先生執筆的「傅鐘為誰敲響─臺大校長遴選事件」,以報導文學的方式來描述整段事件的來龍去脈,引用大量文獻與親身採訪的資料,打造出一個事件全觀。
第二部分則是由管中閔校長執筆的「只留清氣滿乾坤─心情記事」,讓人一窺當事人的內在心境,畢竟有誰能比管校長更了解當時不斷迎來的衝擊呢?
儘管出發點不同,但畢竟時間軸相同,老實說讀起來會覺得有點 重複。但無論如何,兩位大師的文筆都值得好好觀詳。
從獨立董事、論文抄襲、中國授課兼職、期刊撰稿兼職,行政、司法、監察真的為了這個「校長」全面出擊。我可以接受有論者對管中閔先生的身分、資格或合法性提出瑕疵(實則不認同),但在投票結果出爐後才提出,我就覺得只是「輸不起」罷了。
跟著書裡的文字感受到那一年的風雨飄揚,真心會對管校長的遭遇感到不捨與憤慨,他大可拂袖遠離這片凌亂不堪的戰場,但他在病痛纏身之際,仍舊憑藉一股傲氣挺了下來,真的是讓人不由得敬佩。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喪家之犬(第一部分第17章)」這個章節。
當時,因視網膜剝離剛進行手術不久的管校長與妻子攜手看了張學友演唱會,不料聞風而來的記者讓兩人有家歸不得,兩人淪落到在麥當勞避風頭,隔天甚至是妻子的生日,真的是何苦淪落至此。
除了事件主角管校長,關鍵角色 ─ 陳維昭校長 同樣令人敬佩。
身為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召集人,在總統、部長、檢調、媒體等各種壓力下,陳校長仍舊堅持自己的信念做他認為對的事情。這就是 人的脊梁、學者的風骨。
如果我屈服了,那以後怎麼做人?─ 陳維昭
社會的糾結與對立,不該以教育為戰場 ─ 葉俊榮
「卡管案」毋庸置疑是個政治事件,在21世紀的臺灣見證到這樣的操作,不知道該說是幸還是不幸。
我特別想分享在書中楊渡先生引用的一段話:
喬治歐威爾在《1984》書中曾提過一個「新語(newspeak)」的概念,也就是:利用政治手段盡量改造語言,使之成為非黑即白的對比,再也沒有中間的層次。例如:只有冷(cold)或不冷(uncold),沒有中間的溫暖(warm)〈摘錄自p349〉
看了之後覺得太有感慨,更不由得感傷。
這個社會已經太多對立,特別是到了選舉時刻(偏偏臺灣一天到晚在選舉)更是氣氛緊張,但社會之間不會只存在天平的兩端,多點彈性、多點想像,或許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繽紛。
☞ 撰寫:Gle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