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脊梁》| 高教史上不能被忘記的一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






《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

作者: 楊渡、管中閔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3月14日

ISBN:9786263534766


2018年的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讓臺大經歷565天無正式校長的日子,俗稱「卡管案」

當事人管中閔校長與楊渡先生在2023年共同發行了這本《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要留下在臺灣高教史上不能被忘記的這一頁。

或許,有人會覺得書裡的論述偏向一方,但我們當年不是也聽夠另一方的論述了嗎?

#架構

這本書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楊渡先生引用大量的資料來記錄當下的環境,搭配當時的文獻資料、楊渡先生的訪談資料時而引述文學來進行評論,創造出一個更完整的全觀。第二部分則能側重在管中閔先生

第一部分是由楊渡先生執筆的「傅鐘為誰敲響─臺大校長遴選事件」,以報導文學的方式來描述整段事件的來龍去脈,引用大量文獻與親身採訪的資料,打造出一個事件全觀。

第二部分則是由管中閔校長執筆的「只留清氣滿乾坤─心情記事」,讓人一窺當事人的內在心境,畢竟有誰能比管校長更了解當時不斷迎來的衝擊呢?

儘管出發點不同,但畢竟時間軸相同,老實說讀起來會覺得有點 重複。但無論如何,兩位大師的文筆都值得好好觀詳。

#有風骨的學者

從獨立董事、論文抄襲、中國授課兼職、期刊撰稿兼職,行政、司法、監察真的為了這個「校長」全面出擊。我可以接受有論者對管中閔先生的身分、資格或合法性提出瑕疵(實則不認同),但在投票結果出爐後才提出,我就覺得只是「輸不起」罷了。

跟著書裡的文字感受到那一年的風雨飄揚,真心會對管校長的遭遇感到不捨與憤慨,他大可拂袖遠離這片凌亂不堪的戰場,但他在病痛纏身之際,仍舊憑藉一股傲氣挺了下來,真的是讓人不由得敬佩。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喪家之犬(第一部分第17章)」這個章節。

當時,因視網膜剝離剛進行手術不久的管校長與妻子攜手看了張學友演唱會,不料聞風而來的記者讓兩人有家歸不得,兩人淪落到在麥當勞避風頭,隔天甚至是妻子的生日,真的是何苦淪落至此。

除了事件主角管校長,關鍵角色 ─ 陳維昭校長 同樣令人敬佩。

身為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召集人,在總統、部長、檢調、媒體等各種壓力下,陳校長仍舊堅持自己的信念做他認為對的事情。這就是 人的脊梁、學者的風骨。

如果我屈服了,那以後怎麼做人?─ 陳維昭

#必須超越政治的政治事件

社會的糾結與對立,不該以教育為戰場 ─ 葉俊榮

「卡管案」毋庸置疑是個政治事件,在21世紀的臺灣見證到這樣的操作,不知道該說是幸還是不幸。

我特別想分享在書中楊渡先生引用的一段話:

喬治歐威爾在《1984》書中曾提過一個「新語(newspeak)」的概念,也就是:利用政治手段盡量改造語言,使之成為非黑即白的對比,再也沒有中間的層次。例如:只有冷(cold)或不冷(uncold),沒有中間的溫暖(warm)〈摘錄自p349〉

看了之後覺得太有感慨,更不由得感傷。

這個社會已經太多對立,特別是到了選舉時刻(偏偏臺灣一天到晚在選舉)更是氣氛緊張,但社會之間不會只存在天平的兩端,多點彈性、多點想像,或許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繽紛。

☞ 撰寫:Glend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lenda's Note
10會員
60內容數
獨家樂廳,追劇筆記,讀書清單,偶爾會有專欄特稿。
Glenda's Note的其他內容
2024/09/17
一張畫像能述說多少的故事? 《一位女士的畫像》的主角是踏上歐洲土地的美國少女伊莎貝爾,自信聰明的她綻放無窮魅力,在繼承姨父的遺產後,卻開始了始料未及的人生試鍊。 【此為第1-9章試讀心得】
Thumbnail
2024/09/17
一張畫像能述說多少的故事? 《一位女士的畫像》的主角是踏上歐洲土地的美國少女伊莎貝爾,自信聰明的她綻放無窮魅力,在繼承姨父的遺產後,卻開始了始料未及的人生試鍊。 【此為第1-9章試讀心得】
Thumbnail
2024/01/07
「音樂小白」或是「音樂專家」都可以享受的一趟音樂旅程。 書名有夠長的《從裝懂到聽懂,現代音樂簡史:爵士、藍調、民謠、搖滾、龐克、嘻哈……生活中總是沒人理解你,但你一定能找到一種音樂懂自己》
Thumbnail
2024/01/07
「音樂小白」或是「音樂專家」都可以享受的一趟音樂旅程。 書名有夠長的《從裝懂到聽懂,現代音樂簡史:爵士、藍調、民謠、搖滾、龐克、嘻哈……生活中總是沒人理解你,但你一定能找到一種音樂懂自己》
Thumbnail
2023/10/23
去年參加貫井德郎《惡之芽》的試讀活動,那時候試讀稿只有序章,老實說看完是沒什麼感覺,前陣子終於找時間看完全書之後,內心是有股震撼的。 這是個很誠實,而且沒有保留的故事。
Thumbnail
2023/10/23
去年參加貫井德郎《惡之芽》的試讀活動,那時候試讀稿只有序章,老實說看完是沒什麼感覺,前陣子終於找時間看完全書之後,內心是有股震撼的。 這是個很誠實,而且沒有保留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阿苗邀請了大學時代的老師——林明昕政委,台大法律學院教授行政法的教授,來說明行政院覆議的理由。
Thumbnail
阿苗邀請了大學時代的老師——林明昕政委,台大法律學院教授行政法的教授,來說明行政院覆議的理由。
Thumbnail
朱雲漢老師的高思不止停雲在星河之際,也遠遠超越了楚漢相爭的兩極故事,卻似乎永遠定格在2023這個世局大變的前夕。筆者可以確定的是,政治學系的師生會永遠懷念朱老師開朗的笑容。也盼望他遼闊的視野,能給我們帶來祝福和幸運。
Thumbnail
朱雲漢老師的高思不止停雲在星河之際,也遠遠超越了楚漢相爭的兩極故事,卻似乎永遠定格在2023這個世局大變的前夕。筆者可以確定的是,政治學系的師生會永遠懷念朱老師開朗的笑容。也盼望他遼闊的視野,能給我們帶來祝福和幸運。
Thumbnail
1990.05.02近中午時刻,我的呼叫器顯示一組來自台北的電話,正在舒緩結束期中考的我,正準備好好沉澱回想野百合學運的種種,以及擔任全學聯台大校際代表(台大分配三位,包括大新社社長楊弘任、大陸社社長賴中強,以及傳真社的我),後續該如何經營學生運動的組織培訓等問題時,我到台大門口附近的公共電話,撥打
Thumbnail
1990.05.02近中午時刻,我的呼叫器顯示一組來自台北的電話,正在舒緩結束期中考的我,正準備好好沉澱回想野百合學運的種種,以及擔任全學聯台大校際代表(台大分配三位,包括大新社社長楊弘任、大陸社社長賴中強,以及傳真社的我),後續該如何經營學生運動的組織培訓等問題時,我到台大門口附近的公共電話,撥打
Thumbnail
1949年3月20日晚上,臺大與臺灣師範學院學生因為單車雙載遭到警察拘捕毆打,引起兩校學生不滿與抗議。隔日早晨,臺大與師院學生發起「反對警察暴行」遊行,要求警察總局道歉、賠償受傷學生、嚴懲施暴警員,並保證類似情事不再發生,終獲警察總局局長簽字同意。3月29日,各地學校學生於臺大法學院操場舉辦青年營火
Thumbnail
1949年3月20日晚上,臺大與臺灣師範學院學生因為單車雙載遭到警察拘捕毆打,引起兩校學生不滿與抗議。隔日早晨,臺大與師院學生發起「反對警察暴行」遊行,要求警察總局道歉、賠償受傷學生、嚴懲施暴警員,並保證類似情事不再發生,終獲警察總局局長簽字同意。3月29日,各地學校學生於臺大法學院操場舉辦青年營火
Thumbnail
1990.03.14 我代表大學傳真報,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拍攝記錄台大學生會動員的「抗議老國代自肥」的靜坐。 國民黨中央黨部拒絕出來皆接陳情書,直到幾位民進黨國大代表如蘇嘉全等人,進去黨部強力要求下,才派層級很低的黨工出來接。這是一場羞辱,不止羞辱學生,也羞辱當時全台灣賭爛的意志。     接下
Thumbnail
1990.03.14 我代表大學傳真報,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拍攝記錄台大學生會動員的「抗議老國代自肥」的靜坐。 國民黨中央黨部拒絕出來皆接陳情書,直到幾位民進黨國大代表如蘇嘉全等人,進去黨部強力要求下,才派層級很低的黨工出來接。這是一場羞辱,不止羞辱學生,也羞辱當時全台灣賭爛的意志。     接下
Thumbnail
蔡政府對內滿是獠牙,對外是沙包,屈從唯諾,為了權力,心眼小到整個國家都在對付一個人,為靠美國撐腰,格局更小到沒國格沒尊嚴,賣了台積電都沒關係
Thumbnail
蔡政府對內滿是獠牙,對外是沙包,屈從唯諾,為了權力,心眼小到整個國家都在對付一個人,為靠美國撐腰,格局更小到沒國格沒尊嚴,賣了台積電都沒關係
Thumbnail
大學的脊粱一書,是管中閔回憶他當時被選為台大校長,如何被民進黨追殺的那幾個月的故事。 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民進黨如何用國家機器想要抹殺一個「讀書人」。 同樣的,民進黨也正想用同樣的方法抹殺我們的言論自由。
Thumbnail
大學的脊粱一書,是管中閔回憶他當時被選為台大校長,如何被民進黨追殺的那幾個月的故事。 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民進黨如何用國家機器想要抹殺一個「讀書人」。 同樣的,民進黨也正想用同樣的方法抹殺我們的言論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