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秩序解體的根源:大分裂的歐巴馬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張登及(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2020/5/8 中國時報 版A10 

 

2004年歐巴馬以43歲之齡首戰直取伊利諾州參議員,尚未任滿即在2008年擊敗黨內資深對手希拉蕊與共和黨越戰老兵麥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非裔總統。他當時的演說召喚「團結的美國」(united America)而非「黑人的、白人的、拉丁的、亞洲的美國」;種族和諧、進步價值和重返國際多邊主義似乎都水到渠成,卻有評論者認為,他從開始就注定失敗!

 

歐巴馬代表公眾對小布希的中東戰爭與錢尼、倫斯斐、阿米塔吉、伍夫維茲等人的好戰、陰謀論和單邊作風的厭倦。他的「希望、改變、超黨派」(hope, change, bipartisan)成為激動人心的號召,就職典禮更是萬人空巷。但是僅在當選之後沒有多久,2009年起被迫接手小布希時期遺留的席捲全美甚至全球的「次貸危機」,決定「挽救銀行」(金融業雖腐敗,但「大到不能倒」),就讓眾多支持者大失所望。次貸風暴也強化了各國民粹勢力反全球化、反建制(anti-establishment),與反多邊主義的趨勢,使民主黨在2010年輸掉眾議院。也就是2010年,足以綁架共和黨上層的新保守集團「茶黨」在眾院崛起。3年後,歐巴馬就不得不揚棄「超黨派」主軸而直接訴諸東西岸、中產階級、移民後裔、婦女、都會等「進步」選票。美國政治也從「希望、改變、超黨派」一步步走向「恐懼、憤怒與分裂」(fear, anger, divide),對國際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有關這段關鍵時期的歷史,今年一月疫情爆發前夕,美國公廣集團(PBS)著名紀錄片節目「前線」(Frontline)播出了上下兩集深度探索片:《美國大分裂:從歐巴馬到川普》以近230分鐘的篇幅,回顧兩位總統競選到執政發生的重大事件,還訪問了朝野現役和退休的政治家與著名評論家、學者,讓大家暢所欲言。對有意深入理解最近10年美國政治極化(polarization),甚至疫情橫掃全球後,川普政府對內與對外如何反擊的讀者,都是一個持平、全面的作品。

 

紀錄片中有兩個事件的分析令筆者印象特別深刻。第一個是2009年歐巴馬首度到兩院發表國情咨文時,南卡選出的眾議員威爾森公然打斷總統關於健保的主張並咆哮「你說謊!」。這事若發生在歐巴馬之前的總統,粗暴無禮的威爾森必被兩黨高層逼迫辭職。但此次他不僅毫髮無損,當天晚上立即募得支持者數百萬美元捐款,民主政治要求的尊重,無異掃地。再往深處去看,歐巴馬就職雖人山人海,眾多共和黨資深議員當天晚上卻缺席宴會,在華府近郊餐敘集議。據前眾議院議長金瑞契稱,當場大家已形成全面杯葛歐巴馬的共識。

 

另一件事涉及歐巴馬任內多起黑人被殺或被警察騷擾的要案。2012年12月他甫贏得連任,康涅迪克州一間小學發生血腥槍擊,20名兒童被殺,舉國悲憤、總統淚下。是時民主黨雖未控制眾院,但民調90%支持修法限制槍枝持有。歐巴馬特別委託副手拜登在眾院拉票,當時眾院共和黨籍議長也是溫和派,立法看似有望。但早已圖謀推倒共和黨上層的茶黨與擁槍派,透過新媒體和網路捲起民粹怒潮並混合大量假新聞,首先綁架了共和黨溫和派,最後更成功牽制民主黨內的保守派,使歐記限槍法案以5票之差落敗。

 

在眾多極右派(Alt-Right)媒體反歐大集結中,早期煽動反建制的前副總統候選人裴林(Sarah Palin),和後來川普團隊首席策略長斑農領導的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 Network)與福斯新聞網的狂轟濫炸,甚至放任傳說康州槍擊事件純屬「虛構」、有色人種多為罪犯云云,實功不可沒。這些事件一方面導致2014年民主黨失去參眾兩院,與布萊巴特、福斯等右翼媒體關係密切的富豪川普也由此崛起。跛腳的歐巴馬最後索性不理國會,用總統權推動簽署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等重大政策,斑農等則直指歐黨為「暴政」,美國社會的分裂更加嚴重。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大國尤其動見觀瞻。美國是自由國際秩序價值的支柱與燈塔;但充滿希望的2008年,竟只是秩序與價值加速衰敗的中場。歐巴馬雖然派軍擊斃了奧薩馬,懷疑、仇恨與分裂的陰霾始終不曾煙消雲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登及的沙龍
26會員
101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張登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哈停火談判前於加薩走廊激戰,各有死傷。 俄羅斯日間空襲,基輔兒童醫院遭襲,31死。 BJ:天佑人類。 --- 民主黨內換拜聲四起,拜登發信要求團結,兼不退選。 法國會第二輪投票,棄保效應發酵,極右落居第三。三黨不過半,成懸峙國會。 BJ:在極端不利的情勢下,馬克宏雖然失掉國會最大黨,但
Thumbnail
以哈停火談判前於加薩走廊激戰,各有死傷。 俄羅斯日間空襲,基輔兒童醫院遭襲,31死。 BJ:天佑人類。 --- 民主黨內換拜聲四起,拜登發信要求團結,兼不退選。 法國會第二輪投票,棄保效應發酵,極右落居第三。三黨不過半,成懸峙國會。 BJ:在極端不利的情勢下,馬克宏雖然失掉國會最大黨,但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舊世界和新世界的軸心國,涵蓋歷史以及目前國際關係的相關訊息,特別強調了中國、俄羅斯、北韓之間的關係和影響。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舊世界和新世界的軸心國,涵蓋歷史以及目前國際關係的相關訊息,特別強調了中國、俄羅斯、北韓之間的關係和影響。
Thumbnail
【緣起】 面對光鮮亮麗的極右興起,有識人士感到憂心忡忡,整個世界似乎被極端主義「反體制」的漂亮口號所綁架,如美國民意過半的川普、俄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普丁、阿根廷瘋狂的哈維爾·米雷伊。 法國文化界超過800位人士,今天(六月23日)連署【反極右政府宣言】,刊登於法國〈世界報〉...
Thumbnail
【緣起】 面對光鮮亮麗的極右興起,有識人士感到憂心忡忡,整個世界似乎被極端主義「反體制」的漂亮口號所綁架,如美國民意過半的川普、俄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普丁、阿根廷瘋狂的哈維爾·米雷伊。 法國文化界超過800位人士,今天(六月23日)連署【反極右政府宣言】,刊登於法國〈世界報〉...
Thumbnail
在加沙戰爭突破8個月的現在,兩個政治動態引發外界關注。
Thumbnail
在加沙戰爭突破8個月的現在,兩個政治動態引發外界關注。
Thumbnail
在討論立法院的一團混亂之前,我們先把鏡頭移到歐洲。1652年3月9日晚間的華沙,波蘭-立陶宛聯邦議會人聲鼎沸,各種咒罵聲此起彼伏。你躲在門外偷聽,原來是一群大貴族正在為了「是否延長會期」爭論得面紅耳赤……
Thumbnail
在討論立法院的一團混亂之前,我們先把鏡頭移到歐洲。1652年3月9日晚間的華沙,波蘭-立陶宛聯邦議會人聲鼎沸,各種咒罵聲此起彼伏。你躲在門外偷聽,原來是一群大貴族正在為了「是否延長會期」爭論得面紅耳赤……
Thumbnail
三十五年前,北方廣場:示威、武力鎮壓、流亡。 三十五年後,南方小島:廿三條、惡法鎮壓,噤聲。 南方島國:改革法,然後呢? 公元一九二零至二一年,「新青年」思想分歧,代表人物: 陳獨秀,胡適。 百多年後,馬列和自由主義仍然在角力⋯⋯
Thumbnail
三十五年前,北方廣場:示威、武力鎮壓、流亡。 三十五年後,南方小島:廿三條、惡法鎮壓,噤聲。 南方島國:改革法,然後呢? 公元一九二零至二一年,「新青年」思想分歧,代表人物: 陳獨秀,胡適。 百多年後,馬列和自由主義仍然在角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