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童年成為一種奢侈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到《身為守護者的少年們》的深度對話



💛謝謝遠流的妍伶和好人出版的Mindy推薦好書,也謝謝你們包容我這麼久才發文。



raw-image

💛在看今天的兩本書前,

得先認識一個詞——「兒童少年家庭照顧者

(young carers, 以下簡稱兒少照顧者),

指18 歲以下的孩子,需要照顧身心障礙、 

生病或衰弱之家人,除了照顧,

也可能需要承擔起其他家庭責任。



raw-image

在那些我們看不見的角落裡,

有些孩子正默默承擔著原本屬於大人的重擔。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以震撼的書名和細膩的漫畫語言,

讓我們得以窺見年輕照顧者內心最深處的傷痕。

當這個故事與《身為守護者的少年們》展開對話時,

個人的悲劇與社會的缺失,

交織成一幅更為完整的圖景。



raw-image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

這句近乎絕望的告白,

其實是對現實最為精準的描摹。

這裡的「殺」不是生理意義上的終結,

而是自我意識的消亡,

是一個被迫放棄童年、

夢想和所有可能性的過程。

這個看似激進的表述,

是年輕照顧者最深層的生存困境:

為了維繫家庭的運轉,

他們必須先「殺死」自己作為孩子的那一面。



raw-image

相較之下,

《身為守護者的少年們》選擇較中性的標題,

試圖在沉重中尋找一絲光明。

這兩種表達方式的差異,

反映了不同的創作策略,

更展現面對這議題時的兩種態度:

一個選擇直視傷痕,一個嘗試尋找希望。

然而,正是這種反差,

讓我們意識到議題的複雜性。



raw-image

💛《為了這個家》以漫畫形式展現故事,

作者採用以黑白為主調的視覺語言,

主角小結常常低垂的頭顱,

彷彿承載著看不見的重擔,

這個反覆出現的姿態已然成為年輕照顧者的視覺符號。



raw-image

小結與母親的關係構成本書最複雜的面向,

母親的精神疾病使她無法作為正常的母親,

反而成為需要被照顧的對象。

這種角色的顛倒不僅剝奪了小結的童年,

更在她的心理發展上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痕。


💛然而,

作者並未將母親簡單地塑造成「加害者」。

母親本身也是精神疾病的受害者,

她的失序行為背後藏著無法控制的痛苦。

這種複雜的描寫讓故事更貼近現實——

在大多數照顧關係中,

並不存在絕對的加害者和受害者,

每個人都被生命的重擔所困。


長期扮演照顧者角色的小結,

幾乎忘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顧的孩子。

她的人格發展受到嚴重壓抑,

直到成年後才在專業協助下,

開始面對自己的創傷。



raw-image

這個療癒過程絕非一蹴可幾,

書中描寫小結如何在住院治療期間經歷情感爆發,

如何在自助會中遇見相似經歷的人⋯⋯

特別是「不要再向無法回應愛的人索求愛」的建議,

成為她走向自我救贖的轉捩點。


對小結而言,

從被照顧者轉變為照顧者,

並非自然而然的過程。

她缺乏健康的母職典範,

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進。

這與《身為守護者》中的諸多案例呼應:

年輕照顧者因為缺乏正常的家庭互動經驗,

在建立自己的家庭時會更為辛苦。



raw-image

💛兩本書構築一個從微觀到宏觀的完整視野,

《為了這個家》深入描繪個人創傷,

而《身為守護者》則延伸至制度面的討論。

這種互補性能更全面理解年輕照顧者的處境:

既要關注其個人心理健康,

也要思考如何從制度層面提供支持。



從這兩本書中,我們看到了不同的療癒可能,

《為了這個家》展現個人心理治療和自助團體的重要性,

而《身為守護者》特別著重實務層面的討論,

書中詳細記錄了日本各地方政府,

如何透過調查發現這些隱形的年輕照顧者,

以及如何建立起早期介入機制。


不同於《為了這個家》聚焦於單一故事,

《身為守護者》通過多個真實案例,

展現了年輕照顧者處境的多樣性:

有的照顧患病的父母、

有的則要照顧年幼的手足,

有的甚至必須同時應付學業與家計。

這些案例讓我們更清楚看到問題的複雜性,

也突顯了支援措施必須因應不同需求而靈活調整。


《身為守護者》源於《每日新聞》的系列報導,

說明媒體在推動社會變革中的關鍵作用。

書中記錄這些報導如何喚醒公眾意識,

進而促成政策改變的過程。

換言之,改變現狀無法依靠個別的努力,

更需要更多人持續關注,形成輿論壓力。


💛這兩本書的最終指向的,

不是同情,而是行動。

每一個小結的故事背後,都是無數個正在消逝的童年。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

撕裂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假象,

而《身為守護者的少年們》

則揭示了改變的可能。

但光是「看見」是不夠的。


💛當我們正在閱讀這些文字時,

或許在沒有看見的某個角落,

某個孩子正強裝著笑臉說:

「沒關係,我可以」。

他們需要一個不必過早長大的童年,

一個不必犧牲自我也能維繫的家庭,

一個能及早發現並伸出援手的社會。


這不是某個遙遠的「社會議題」,

而是此時此刻,就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現實。



raw-image

《身為守護者的少年們》

作者|每日新聞編輯部-取材組  

譯者|蕭秋梅

出版|好人出版




raw-image

《為了這個家,我殺了我自己》

作者|水谷綠  

譯者|陳令嫻

出版|遠流


avatar-img
56會員
315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檸檬的家 的其他內容
💛愉快的週六夜晚,應該很適合這本書, 畢竟故事的主題圍繞「不結束的週末」而展開。 誰沒有幻想過週末永遠不要結束? 不管是上班族或是學生? 特別是在週日晚上, 面對明天必須交出的作業, 或是那場可能會讓自己面臨壓力的會議時, 這種願望總是特別強烈。 《樂透男孩》利用這樣一個巧
讀完這本書,在我腦子裡的畫面是: 安靜的夜裡, 書架之間,翻動書頁的聲響猶如耳語, 偶爾傳來的腳步聲輕得像是貓的腳掌。 在這座收藏著已逝作家藏書的圖書館裡, 竟然飄來了食物的香氣—— 這是一個多麼不可思議的畫面。 原田比香的《深夜圖書館的宵夜》, 就是這樣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 我以為又是什麼厲害的魔法店家? 不過,這個故事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所以,來聊聊這本書。 (提到的故事內容不會比出版社公布得多。)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上的那間溫暖的小咖啡廳非常吸睛, 有種非常熟悉的既視感, 臺灣的小巷弄裡有很多這樣的小
👻讀完《黃泉守護者》這本書, 內心有點無法立刻平靜。 這是一部以獨特視角詮釋生命議題的圖像小說(漫畫), 不同於一般的奇幻冒險故事, 它以細膩的敘事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在詭譎奇幻中帶來深層的療癒, 讓讀者在會心一笑間感受到生命的溫度。 按照慣例,先說封面, 封面
大家看電影了嗎? 看完電影的,請放心進入, 打算看完電影再看小說的,請稍等, 內有一點點點點小雷。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這個版本的書衣多了是上映的動畫電影版, 不過打開這個書衣,會看到原本的封面, 兩個封面各有各的特色。 原始版本的封面以深綠色系為主, 有著荒
🐱昨天的分享中, 大家似乎都蠻喜歡摸布, 如果喜歡他,我們不妨更了解他, 他是三歲的小女生唷, 不愛被摸和容易緊張, 今天來讀他的漫畫吧! 🐱貓按照慣例,先從封面開始, 封面主角當然是摸布本貓, 手上捧著一個大大的罐罐, 他的眼神滿滿就是「我要自己賺罐罐!」 摸布
💛愉快的週六夜晚,應該很適合這本書, 畢竟故事的主題圍繞「不結束的週末」而展開。 誰沒有幻想過週末永遠不要結束? 不管是上班族或是學生? 特別是在週日晚上, 面對明天必須交出的作業, 或是那場可能會讓自己面臨壓力的會議時, 這種願望總是特別強烈。 《樂透男孩》利用這樣一個巧
讀完這本書,在我腦子裡的畫面是: 安靜的夜裡, 書架之間,翻動書頁的聲響猶如耳語, 偶爾傳來的腳步聲輕得像是貓的腳掌。 在這座收藏著已逝作家藏書的圖書館裡, 竟然飄來了食物的香氣—— 這是一個多麼不可思議的畫面。 原田比香的《深夜圖書館的宵夜》, 就是這樣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 我以為又是什麼厲害的魔法店家? 不過,這個故事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所以,來聊聊這本書。 (提到的故事內容不會比出版社公布得多。)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上的那間溫暖的小咖啡廳非常吸睛, 有種非常熟悉的既視感, 臺灣的小巷弄裡有很多這樣的小
👻讀完《黃泉守護者》這本書, 內心有點無法立刻平靜。 這是一部以獨特視角詮釋生命議題的圖像小說(漫畫), 不同於一般的奇幻冒險故事, 它以細膩的敘事手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在詭譎奇幻中帶來深層的療癒, 讓讀者在會心一笑間感受到生命的溫度。 按照慣例,先說封面, 封面
大家看電影了嗎? 看完電影的,請放心進入, 打算看完電影再看小說的,請稍等, 內有一點點點點小雷。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這個版本的書衣多了是上映的動畫電影版, 不過打開這個書衣,會看到原本的封面, 兩個封面各有各的特色。 原始版本的封面以深綠色系為主, 有著荒
🐱昨天的分享中, 大家似乎都蠻喜歡摸布, 如果喜歡他,我們不妨更了解他, 他是三歲的小女生唷, 不愛被摸和容易緊張, 今天來讀他的漫畫吧! 🐱貓按照慣例,先從封面開始, 封面主角當然是摸布本貓, 手上捧著一個大大的罐罐, 他的眼神滿滿就是「我要自己賺罐罐!」 摸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2023年年底時,一位母親因為陪讀,壓力大到身體不適,從那天起,孩子的變化使她發覺,孩子保持原本的樣子就好,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你自己』!一本非常療癒的書,將「孩子帶來的焦慮」轉變為「我自己的幸福」的方法。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
Thumbnail
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如何感受這些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困擾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2023年年底時,一位母親因為陪讀,壓力大到身體不適,從那天起,孩子的變化使她發覺,孩子保持原本的樣子就好,真正需要拯救的是『你自己』!一本非常療癒的書,將「孩子帶來的焦慮」轉變為「我自己的幸福」的方法。
Thumbnail
“當孩子飛奔而至,開心說著近況,散發出來的愛與能量會填補療癒已被生活折磨得能量盡失的我們”   好書分享:讀懂孩子內心話 作者:郭葉珍 天下文化出版 親子溝通是一堂無止盡的課題,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但其實也會隨著自己的人生階段而有不同的變化。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自己
Thumbnail
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如何感受這些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困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