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速寫:真理大學大禮拜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大禮拜堂

每次來到真理大學,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抬頭看向那座雄偉的建築物——大禮拜堂。這座教堂以它獨特的外觀和莊嚴的氣氛,成為了校園內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儘管大部分時間教堂的門都是緊閉的,只有在禮拜日或特殊的場合才會開放,但它依然吸引著來來往往的學生和遊客,成為大家心中一道靜謐而神聖的風景線。


細細打量

我常常在週末或是假日走過這裡,總會看到一些人停下腳步,細細打量著教堂的外觀。大禮拜堂的設計風格或許不如歐洲那些歷史悠久的教堂那樣華麗精緻,但它卻有著一種別樣的力量,讓人不自覺地產生敬畏之情。


走進難得一見的神聖空間

有一次,我很幸運地遇到了一次開放的機會。那天教堂正在進行一些內部整修,門口的人流也多了起來,我也跟隨著大家一起走進了這個平時難得一見的神聖空間。進入教堂後,映入眼簾的是高挑的天花板,周圍的圓拱形窗戶讓光線透過彩色玻璃灑入,折射出斑斕的光影,讓人感到心靈的震撼。儘管它的裝飾簡單,但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莊重與崇高。


將這份感動定格

我坐在旁邊的大石頭上,靜靜地觀察著這座教堂,心中不禁浮現出一絲自豪感。身為一名熱愛速寫的畫者,我決定用手中的畫筆將這份感動定格。雖然畫面上無法完全表達出這座建築帶來的那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但在那一刻,自己彷彿已經完成了對這座教堂的某種記錄,這種成就感讓我心滿意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92會員
4.1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深坑老街!那豆腐香氣彷彿已經飄過來了。讓我為你描繪一幅新北深坑老街的街頭速寫,希望能帶你身歷其境。午後的陽光灑落在深坑老街古樸的紅磚街道上,映照著懸掛在店家門口的紅燈籠,一片暖意融融。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炭烤豆腐香,夾雜著淡淡的醬油膏和香菜的氣息,引得路過的遊客忍不住駐足。老街不寬,兩旁的店家
Thumbnail
2025/04/25
深坑老街!那豆腐香氣彷彿已經飄過來了。讓我為你描繪一幅新北深坑老街的街頭速寫,希望能帶你身歷其境。午後的陽光灑落在深坑老街古樸的紅磚街道上,映照著懸掛在店家門口的紅燈籠,一片暖意融融。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炭烤豆腐香,夾雜著淡淡的醬油膏和香菜的氣息,引得路過的遊客忍不住駐足。老街不寬,兩旁的店家
Thumbnail
2025/04/15
新北金山老鎮長的家走進金山老街的尾端,轉過一處不起眼的小巷,一棟半毀的老建築靜靜佇立在綠意叢生的山腳邊——這裡,就是當地人口中的「老鎮長的家」。這棟洋樓式建築如今只剩下灰黑色的骨架,窗框空空如也,牆面早已斑駁,但仍看得出當年的風華。屋頂長出了幾棵小樹,彷彿大自然正默默地接管人類留下的遺跡。老
Thumbnail
2025/04/15
新北金山老鎮長的家走進金山老街的尾端,轉過一處不起眼的小巷,一棟半毀的老建築靜靜佇立在綠意叢生的山腳邊——這裡,就是當地人口中的「老鎮長的家」。這棟洋樓式建築如今只剩下灰黑色的骨架,窗框空空如也,牆面早已斑駁,但仍看得出當年的風華。屋頂長出了幾棵小樹,彷彿大自然正默默地接管人類留下的遺跡。老
Thumbnail
2025/04/13
新北金山水尾 若說金山老街是熱鬧的市集,那麼水尾,就像是金山輕聲低語的一面。這個位在金山區邊陲的小漁村,藏身於山海之間,沒有耀眼的觀光招牌,卻有最真實的日常與最寧靜的風景。 沿著蜿蜒的小路走進水尾社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幾間斑駁的矮房與紅磚老屋,還有沿岸一整排停靠的漁船。退潮時,水面低低地躺著,漁
Thumbnail
2025/04/13
新北金山水尾 若說金山老街是熱鬧的市集,那麼水尾,就像是金山輕聲低語的一面。這個位在金山區邊陲的小漁村,藏身於山海之間,沒有耀眼的觀光招牌,卻有最真實的日常與最寧靜的風景。 沿著蜿蜒的小路走進水尾社區,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幾間斑駁的矮房與紅磚老屋,還有沿岸一整排停靠的漁船。退潮時,水面低低地躺著,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禮拜堂 每次來到真理大學,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抬頭看向那座雄偉的建築物——大禮拜堂。這座教堂以它獨特的外觀和莊嚴的氣氛,成為了校園內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儘管大部分時間教堂的門都是緊閉的,只有在禮拜日或特殊的場合才會開放,但它依然吸引著來來往往的學生和遊客,成為大家心中一道靜謐而神聖的風景線。
Thumbnail
大禮拜堂 每次來到真理大學,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抬頭看向那座雄偉的建築物——大禮拜堂。這座教堂以它獨特的外觀和莊嚴的氣氛,成為了校園內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儘管大部分時間教堂的門都是緊閉的,只有在禮拜日或特殊的場合才會開放,但它依然吸引著來來往往的學生和遊客,成為大家心中一道靜謐而神聖的風景線。
Thumbnail
街頭速寫:理學堂大書院 踏進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理學堂大書院。它佇立於古老校園之中,彷彿是一位經歷了百年風霜的長者,用它獨特的建築語言述說著當年的故事。 古樸的建築風格 理學堂大書院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建築,它的樣貌既不像傳統的中式建築那般飛檐翹角,也不完全符合西式建築的
Thumbnail
街頭速寫:理學堂大書院 踏進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理學堂大書院。它佇立於古老校園之中,彷彿是一位經歷了百年風霜的長者,用它獨特的建築語言述說著當年的故事。 古樸的建築風格 理學堂大書院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建築,它的樣貌既不像傳統的中式建築那般飛檐翹角,也不完全符合西式建築的
Thumbnail
台北的街頭總是充滿驚喜,尤其是在慢步行走時,隨時可能發現歷史的痕跡與現代都市的融合。 吉林路上的聖道明天主堂 這座教堂的外觀確實給人一種老舊但樸實的感覺,或許是建築風格的影響,它並沒有過於華麗的設計。教堂靜靜地矗立在喧囂的都市中,為經過的行人帶來一絲平靜。聖道明天主堂是天主教的象徵之一,其內部的
Thumbnail
台北的街頭總是充滿驚喜,尤其是在慢步行走時,隨時可能發現歷史的痕跡與現代都市的融合。 吉林路上的聖道明天主堂 這座教堂的外觀確實給人一種老舊但樸實的感覺,或許是建築風格的影響,它並沒有過於華麗的設計。教堂靜靜地矗立在喧囂的都市中,為經過的行人帶來一絲平靜。聖道明天主堂是天主教的象徵之一,其內部的
Thumbnail
台北士林官邸教堂坐落於士林官邸園區內,這座小巧而優雅的建築,被翠綠的草木包圍著,顯得格外靜謐和莊嚴。教堂的外觀典雅樸素,採用淡淡的米白色調,搭配簡潔的拱形窗戶,散發出一種寧靜而神聖的氛圍。教堂的鐘樓上方豎立著一個十字架,象徵著信仰的力量,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心靈的平靜。 周圍環繞著高聳的樹木,仿
Thumbnail
台北士林官邸教堂坐落於士林官邸園區內,這座小巧而優雅的建築,被翠綠的草木包圍著,顯得格外靜謐和莊嚴。教堂的外觀典雅樸素,採用淡淡的米白色調,搭配簡潔的拱形窗戶,散發出一種寧靜而神聖的氛圍。教堂的鐘樓上方豎立著一個十字架,象徵著信仰的力量,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心靈的平靜。 周圍環繞著高聳的樹木,仿
Thumbnail
5月3日下午,和妻子詠恩赴台中市沙鹿區靜宜大學參觀校內的〔主顧聖母堂 〕(Our lady of Providence Chapel)。這座天主堂始建於2016年11月26日,完工於2019年12月6日,造型很特別,而且是新教堂,却早已遠近馳名。
Thumbnail
5月3日下午,和妻子詠恩赴台中市沙鹿區靜宜大學參觀校內的〔主顧聖母堂 〕(Our lady of Providence Chapel)。這座天主堂始建於2016年11月26日,完工於2019年12月6日,造型很特別,而且是新教堂,却早已遠近馳名。
Thumbnail
來這裡是有特殊的任務,要陪伴朋友看活動。 從學校的大樓裡面轉進去,就有一條大走道。 這學校的設計系所我最有印象,因為曾參加過我帶領的展覽。 當然其他的建築、服裝、設計、管理、商業等等也不錯。 這石頭屋很早就存在了,很特別。 整個校區雖然不大,但是很整齊穿。 這樓梯與大樓的外觀有點發國巴黎
Thumbnail
來這裡是有特殊的任務,要陪伴朋友看活動。 從學校的大樓裡面轉進去,就有一條大走道。 這學校的設計系所我最有印象,因為曾參加過我帶領的展覽。 當然其他的建築、服裝、設計、管理、商業等等也不錯。 這石頭屋很早就存在了,很特別。 整個校區雖然不大,但是很整齊穿。 這樓梯與大樓的外觀有點發國巴黎
Thumbnail
教堂的建築往往能夠觸動人心。倫敦的聖馬田堂棄用了傳統教堂的彩繪玻璃和感人的雕塑及畫像,改用了光線等簡約的建築元素來表達基督信仰和該教堂的服務宗旨,低調的風格卻同樣能夠令人感動。本文描述了這座教堂的建築特色,解釋了它用了甚麼方法引入室外的天然光,帶來祥和安穩的感覺。文中亦介紹了聖馬田堂的歷史。
Thumbnail
教堂的建築往往能夠觸動人心。倫敦的聖馬田堂棄用了傳統教堂的彩繪玻璃和感人的雕塑及畫像,改用了光線等簡約的建築元素來表達基督信仰和該教堂的服務宗旨,低調的風格卻同樣能夠令人感動。本文描述了這座教堂的建築特色,解釋了它用了甚麼方法引入室外的天然光,帶來祥和安穩的感覺。文中亦介紹了聖馬田堂的歷史。
Thumbnail
淡水教堂往上走到真理大學的路上, 還留有幾間早式的建築, 看起來沒人居住, 衰敗破舊, 可那磚紅色的牆在陽光下是如此耀眼奪目, 宛如是昨日剛砌上去似的, 屋內雜草叢生, 跨上房瓦超出牆頭, 努力爭取陽光, 估計要不了多久這老宅就會同邊上的一樣, 被改建成高樓, 再也不留痕蹟, 於是畫下來做為紀念.
Thumbnail
淡水教堂往上走到真理大學的路上, 還留有幾間早式的建築, 看起來沒人居住, 衰敗破舊, 可那磚紅色的牆在陽光下是如此耀眼奪目, 宛如是昨日剛砌上去似的, 屋內雜草叢生, 跨上房瓦超出牆頭, 努力爭取陽光, 估計要不了多久這老宅就會同邊上的一樣, 被改建成高樓, 再也不留痕蹟, 於是畫下來做為紀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