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中年患者因為腹部劇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是左大腸腫瘤導致腸套疊及腸道缺血,於是安排緊急手術切除腫瘤。」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周誠醫師表示,「病理報告顯示腫瘤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且惡性度較高容易復發。」

回溯患者的病史,他有明顯的腹漲、腹部不適、慢慢地體重減輕從70公斤降到56公斤,與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有關。陳周誠醫師說,因為腫瘤惡性度較高,患者術後開始接受體抑素類似物治療,至今已超過七年,目前狀況穩定,腫瘤沒有復發的狀況,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T/NEC),過去稱為「類癌」,是一種會產生神經內分泌激素的腫瘤,這些細胞具有分泌激素的特性,能夠釋放組織胺、多胜肽、和前列腺素等,而在生理功能上造成腹脹、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臉部潮紅、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症狀。

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出現在多個器官,例如大腸、小腸、胃、胰臟、肝臟、肺臟、卵巢和胸腺等橫跨多個專科領域。陳周誠醫師說,在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原始消化管可分成前腸、中腸、後腸,前腸會形成食道、胃等,中腸會形成空腸、迴腸、升結腸、橫結腸等,後腸會形成遠端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等。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就是發生在左大腸及直腸等部位。

什麼是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

什麼是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

陳周誠醫師說明:神經內分泌瘤的症狀通常不具有特異性,可能出現腹脹、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臉部潮紅、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症狀。這些症狀主要是因為腫瘤分泌的物質會影響血管擴張和腺體分泌。由於神經內分泌瘤的症狀不具有特異性,或症狀不明顯,都是水煮青蛙慢慢來,讓患者及醫師不易察覺。

其次,常見之大腸癌(腺癌)原發點發生在黏膜,但是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生長在黏膜下層,所以在做大腸鏡檢查時可能也不容易發現。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長在直腸、肛門,有時能藉由肛門指診檢查發現肛門附近的腫瘤,透過手套感覺腫瘤的硬度。陳周誠醫師說,通常摸起來的硬度及大小類似生的1公分以下的紅豆或綠豆,與正常組織的柔軟度不同。

近年來,大家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越來越熟悉,病例數已大幅增加。特殊染色的應用,也提高了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準確率。

如何治療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針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主要採手術治療,目的是切除腫瘤並確定診斷。陳周誠醫師說,如果腫瘤靠近肛門而且腫瘤大小小於1公分,可以經由肛門進行切除,不需要切除整段腸道;如果腫瘤位於較高位置或比較大,則需進行腸道部分切除並吻合。切除的檢體會進一步送檢驗,檢查淋巴結並進行特殊染色,以確認腫瘤的性質。

如何治療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

如何治療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

腫瘤切除後,病理醫師會根據癌細胞有絲分裂數目分級,分為Grade 1、Grade 2、Grade 3和混合型。如果功能性症狀明顯或病人不適合切除腫瘤手術,則可能需要使用藥物治療,如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體抑素類似物能夠抑制腫瘤細胞增生、促進腫瘤細胞凋亡,達到抗腫瘤的治療效果;也能夠控制功能性症狀,有助於降低神經內分泌瘤復發的風險。陳周誠醫師表示,體抑素類似物通常採肌肉注射每4週一次,目前有新型長效體抑素注射凝膠,採深層皮下注射,注射體積很小,僅0.5 ml,有助於減輕注射時的不適,就醫時間短便利性較高。

體抑素類似物幫助降低復發風險

體抑素類似物幫助降低復發風險

筆記重點整理

  •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會產生神經內分泌激素的腫瘤,這些細胞具有內分泌激素的特性,能夠釋放組織胺、多胜肽、胃泌素和前列腺素等,而對生理功能造成影響。
  •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出現在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等部位。症狀通常不具有特異性,可能出現腹脹、腹痛、腹瀉、體重減輕、臉部潮紅、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
  • 針對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主要採手術治療,目的是切除腫瘤並確定分期及惡性度分級診斷。若腫瘤惡性度較高或症狀較明顯,可能需要使用藥物治療,如體抑素類似物,幫助降低神經內分泌腫瘤復發的風險。
  • 體抑素類似物通常採肌肉注射每4週一次,目前有新型長效體抑素注射凝膠,採深層皮下注射,注射體積很小,僅0.5 ml,有助於減輕注射時的不適,就醫時間縮短便利性較高。

SOMA_NET-TW-000251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7會員
714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Thumbnail
2025/04/29
「僵直性脊椎炎的痛苦指數:到底有多痛?」,聽醫師分享更多僵直性脊椎炎的資訊。
2025/04/29
「僵直性脊椎炎的痛苦指數:到底有多痛?」,聽醫師分享更多僵直性脊椎炎的資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各種疑難症狀,不知到底該看哪一科 在我罹癌前,我對健檢幾乎一無所知。以前,我認為只要身體不舒服,到醫院醫生就會幫我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就可以解決。但我後來發現其實不然,因為醫院裡有許多科別,有內科、外科、有神經內科也有神經外科等等。
Thumbnail
各種疑難症狀,不知到底該看哪一科 在我罹癌前,我對健檢幾乎一無所知。以前,我認為只要身體不舒服,到醫院醫生就會幫我找到病因,對症下藥就可以解決。但我後來發現其實不然,因為醫院裡有許多科別,有內科、外科、有神經內科也有神經外科等等。
Thumbnail
你或許從未聽說過神經內分泌腫瘤,然而,正是因為賈伯斯,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也曾與這種疾病奮戰而引起關注。
Thumbnail
你或許從未聽說過神經內分泌腫瘤,然而,正是因為賈伯斯,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之一,也曾與這種疾病奮戰而引起關注。
Thumbnail
神經內分泌瘤可於身體各處發生,但較常在消化道出現,包括食道、胃、小腸、大腸、直腸、胰臟等處,約佔70%。例如賈伯斯的神經內分泌瘤長在胰臟,而羅馬假期中的女星奧黛麗赫本,則是因為源自闌尾的神經內分泌瘤過世。 若未及時接受治療,神經內分泌瘤將會侵犯周遭器官,也可能經由淋巴、血液循環,轉移至淋巴結或遠端器
Thumbnail
神經內分泌瘤可於身體各處發生,但較常在消化道出現,包括食道、胃、小腸、大腸、直腸、胰臟等處,約佔70%。例如賈伯斯的神經內分泌瘤長在胰臟,而羅馬假期中的女星奧黛麗赫本,則是因為源自闌尾的神經內分泌瘤過世。 若未及時接受治療,神經內分泌瘤將會侵犯周遭器官,也可能經由淋巴、血液循環,轉移至淋巴結或遠端器
Thumbnail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因為胰臟腫瘤辭世,然而奪走賈伯斯性命的並非胰臟癌,而是神經內分泌腫瘤。黃文冠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常發生在消化道,例如胃、小腸、大腸、胰臟等處,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以小腸居多,台灣則是以直腸最多,患者往往是做大腸鏡、直腸鏡時,意外發現神經內分泌腫瘤。
Thumbnail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因為胰臟腫瘤辭世,然而奪走賈伯斯性命的並非胰臟癌,而是神經內分泌腫瘤。黃文冠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常發生在消化道,例如胃、小腸、大腸、胰臟等處,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以小腸居多,台灣則是以直腸最多,患者往往是做大腸鏡、直腸鏡時,意外發現神經內分泌腫瘤。
Thumbnail
陳周斌醫師提醒,有部分糞便潛血反應陽性的人因為恐懼、怕痛而不願意做大腸鏡檢查,許多醫院有提供「無痛大腸鏡」,讓患者在麻醉狀態下接受檢查,減輕過程中的緊張、恐懼與緩解不適。 陳周斌醫師強調,大腸直腸癌是有機會治癒的癌症,早期發現、好好與醫師配合,是最好的策略!
Thumbnail
陳周斌醫師提醒,有部分糞便潛血反應陽性的人因為恐懼、怕痛而不願意做大腸鏡檢查,許多醫院有提供「無痛大腸鏡」,讓患者在麻醉狀態下接受檢查,減輕過程中的緊張、恐懼與緩解不適。 陳周斌醫師強調,大腸直腸癌是有機會治癒的癌症,早期發現、好好與醫師配合,是最好的策略!
Thumbnail
站在胃腸科醫師的立場,我們鼓勵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患者預後會比較好,早期的大腸息肉幾乎都沒有症狀,唯有大腸鏡才有機會發現息肉並能加以切除,更能避免演變成大腸癌。
Thumbnail
站在胃腸科醫師的立場,我們鼓勵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患者預後會比較好,早期的大腸息肉幾乎都沒有症狀,唯有大腸鏡才有機會發現息肉並能加以切除,更能避免演變成大腸癌。
Thumbnail
「醫師,我的下腹都脹脹的不舒服,很容易頻尿。」王太太揉揉肚子說,「最近食慾越來越差,體重掉了好幾公斤。」 替王太太做完子宮頸抹片後,醫師便利用超音波檢查卵巢、子宮,發現有一側的卵巢變得腫大、形狀不規則,而且骨盆腔裡還積了不少腹水。
Thumbnail
「醫師,我的下腹都脹脹的不舒服,很容易頻尿。」王太太揉揉肚子說,「最近食慾越來越差,體重掉了好幾公斤。」 替王太太做完子宮頸抹片後,醫師便利用超音波檢查卵巢、子宮,發現有一側的卵巢變得腫大、形狀不規則,而且骨盆腔裡還積了不少腹水。
Thumbnail
50多歲的王先生因為大便不太好解,食慾胃口減低、肚子有點不舒服而就醫,原本以為只是便秘,但在大腸鏡及切片檢查之後卻意外發現是大腸癌。為了擬定治療計畫,醫師替他安排了影像檢查。
Thumbnail
50多歲的王先生因為大便不太好解,食慾胃口減低、肚子有點不舒服而就醫,原本以為只是便秘,但在大腸鏡及切片檢查之後卻意外發現是大腸癌。為了擬定治療計畫,醫師替他安排了影像檢查。
Thumbnail
卵巢癌是種不容易察覺的癌症,超過五成的患者在發現時已是中後期卵巢癌,只要身體狀況許可,都建議要接受手術治療,盡量把腫瘤清除,同時要搭配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全身性治療。 透過個人化精準醫療,卵巢癌的治療成效已有顯著的進步,可以搭配基因檢測,了解本身基因突變狀態,後續配合標靶藥物做為維持性療法,延長存活
Thumbnail
卵巢癌是種不容易察覺的癌症,超過五成的患者在發現時已是中後期卵巢癌,只要身體狀況許可,都建議要接受手術治療,盡量把腫瘤清除,同時要搭配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全身性治療。 透過個人化精準醫療,卵巢癌的治療成效已有顯著的進步,可以搭配基因檢測,了解本身基因突變狀態,後續配合標靶藥物做為維持性療法,延長存活
Thumbnail
「醫生,我最近排便越來越不順,」四十多歲的周先生緊皺眉頭說,「經常便祕,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血便。」 經過幾次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時,便會安排手術切除直腸腫瘤,以及轉移至肝臟、肺臟、淋巴結的腫瘤。李楊成醫師說,至今已經五年了,患者身體狀況恢復得很好,而且是無病存活。 」 貼心小提醒
Thumbnail
「醫生,我最近排便越來越不順,」四十多歲的周先生緊皺眉頭說,「經常便祕,而且有時候還會出現血便。」 經過幾次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時,便會安排手術切除直腸腫瘤,以及轉移至肝臟、肺臟、淋巴結的腫瘤。李楊成醫師說,至今已經五年了,患者身體狀況恢復得很好,而且是無病存活。 」 貼心小提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