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環保的環保葬-天葬知多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再加上名人效應的加成。台灣使用環保葬的人口數也逐年上漲,我國目前主流的環保葬有五種,分別是樹葬、花葬、海葬、植存以及灑葬。其中又以前三者為大宗,但這五種環保葬真的環保嗎?我覺得有待商榷,至少在我的認知中,天葬才算是環保葬的先驅,也更能落實環保的效果。

天葬是什麼?

  講到特別的葬式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十之八九就是天葬,但考量到還是有人對天葬不甚了解,這裡還是簡單介紹一下。天葬是西藏地區獨有的喪葬習俗,流程是人死後先交由高僧決定天葬的日期,屆時將遺體帶到天葬台。由高僧進行祭祀儀式後交由專業天葬師將遺體切開、砍斷遺體的筋絡、將頭蓋骨砸毀。並交由禿鷲吃食,最後將碎骨收集齊全後焚燒殆盡。

  如此獨特的葬式其實與西藏的地理環境和宗教信仰有關,首先藏族由於棲居於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終年寒冷的情況下凍土堅硬,難以挖掘,自然不利於土葬。同時藏民信奉佛教,佛教觀點中認為肉體只是一副皮囊,只有靈魂是永恆的。死後自然不需要肉體,不需要的東西當然就是布施給萬物。再者,禿鷲平時本就以小動物為食,若將遺體供給禿鷲食用,小動物們便能逃過一劫,也算是一種善舉。

  從上述的流程可以發現,天葬的整個儀式流程中幾乎沒有陪葬品,也不燒紙錢紙紮。更不會讓逝者佔據土地資源,或許落實環保並非藏民本意,但卻歪打正著起了環保的功效。當然不是每場天葬都如此節約,不少家屬擔憂逝者無法歸天,會在病人彌留之際花大錢找高僧來念經積德、送厚禮給寺廟等。間接造成資源的浪費,且我認為這也與佛教對佈施的觀念大相逕庭。

圖片取自Unsplash

圖片取自Unsplash


為什麼會說天葬比其他葬式環保?

  以喪葬儀式來說,傳統土葬的流程以及儀式很多。舉行儀式準備的供品、焚燒的紙錢紙紮和製造的垃圾其實非常可觀。同時土葬的棺材也得用比較好的材質,當然還得準備一塊地來埋葬逝者,還得豎立墓碑和建墳。不僅是對家屬經濟上的負擔,也是資源的浪費。

  火葬的儀式較土葬簡約,但火葬的過程中產生的碳排一樣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汙染。同時火葬也得焚燒祭品,對於環境來說並沒有友善多少。

  那環保葬呢?都叫環保葬總該環保了吧。確實相對前兩者來說環保葬是對環境較友善的選項,但以樹葬和花葬為例,掩埋骨灰之前還是得將遺體火化,一樣會有碳排放的問題。同時將骨灰撒在土地上也代表這一塊地未來是無法用於種植的(骨灰中的物質磷酸鈣難以分解,會使土壤硬化,種植於其上的植物最終逃不過死亡的命運)。海葬灑到海裡應該算環保吧!別忘了駕船出海的成本,而且船隻運行的燃料這些都是污染喔!坦白說,沒有一種環保葬是絕對環保的,只要有儀式的存在,必然會構成資源上的浪費,我們能做的僅是兩害取其輕而已。

好多人都想看天葬,為什麼?

  聽過不少朋友說要去西藏旅遊,說想看天葬,畢竟這種葬式充滿著神祕的氣息。而且跟我們傳統的土葬火葬有很大的差異,人都是有好奇心的,看到路上車禍,就是會犯賤的轉過頭去看一眼。但你若問我去西藏會想看天葬嗎?當然不!倘若今天是自己親人的告別式,隔壁鄰居樓頂揪樓咖,阿母揪阿爸找了一堆人來看。還在現場發餅乾茶水,大聲喧嘩說哇這火燒得真旺!請問你做何感想呢?想看天葬的人其實就是在用一樣的事傷害受天葬者的家屬,文字紀錄已經讓我們知悉天葬的全貌了。若真有機會去西藏旅遊,將心比心,給家屬尊重吧!失去親人的難過放諸四海皆相同,千萬別當白目觀光客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4/12/06
https://youtu.be/OlxrJmJaBSY?si=XxviSot9FkQflD42 實拍天葬全過程 複製連結自YouTube 這是最極致的佈施 連肉體都獻給兀鷲做供養 這和多數漢族的“留全屍”有極大的不同 這一點我相當認同 我自己也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簽署放棄急救聲明(插管) 也簽署捐獻大體 但我曾經是天主教徒 現在是“無神論”擁護者。
晶品人文-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1
彼得潘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身體只是一個空殼,佛教的中陰身能任遨遊,不如把陽間的軀殼留給用的到的人:)
avatar-img
晶品人文的沙龍
29會員
56內容數
人生只有一次的道別,你會體會到什麼? 走進殯葬業,才看透了豔陽下的黑與白。 用親身經歷,書寫親眼所見的人性色彩。
晶品人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本文提供如何與長輩溝通環保葬的技巧,包含提問法、剖析長輩需求、實際走訪及直接分析利弊等方法,協助讀者克服長輩對死亡議題的抗拒,順利推行環保葬儀。
Thumbnail
2025/04/25
本文提供如何與長輩溝通環保葬的技巧,包含提問法、剖析長輩需求、實際走訪及直接分析利弊等方法,協助讀者克服長輩對死亡議題的抗拒,順利推行環保葬儀。
Thumbnail
2025/04/18
環保葬的祭祀方式多元,兼顧環保與追思,例如使用可降解祭品、電子祭祀、自宅祭祀等,讓慎終追遠也能兼顧環保理念。
Thumbnail
2025/04/18
環保葬的祭祀方式多元,兼顧環保與追思,例如使用可降解祭品、電子祭祀、自宅祭祀等,讓慎終追遠也能兼顧環保理念。
Thumbnail
2025/04/11
俗話說,談錢傷感情,更何況是過世親人的終身大事-喪禮。傳統觀念認為事死如事生,縱使人走了,也該妥善的安排喪葬相關事宜。為此許多與喪葬有關的儀式和習俗也應運而生,以傳統土葬為例,選墓地、看風水、置辦棺木、出殯時抬棺的人力、準備儀式的法師、跑赦馬、過金橋、五子哭墓、孝女白琴、化靈厝。一長串的習俗儀式看下
Thumbnail
2025/04/11
俗話說,談錢傷感情,更何況是過世親人的終身大事-喪禮。傳統觀念認為事死如事生,縱使人走了,也該妥善的安排喪葬相關事宜。為此許多與喪葬有關的儀式和習俗也應運而生,以傳統土葬為例,選墓地、看風水、置辦棺木、出殯時抬棺的人力、準備儀式的法師、跑赦馬、過金橋、五子哭墓、孝女白琴、化靈厝。一長串的習俗儀式看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水焚葬,又稱水葬或水化,是一種相對環保的遺體處理方式,近年來在國外逐漸普及。本文將介紹水焚葬的原理、優缺點以及在臺灣發展的可能性,並探討其與傳統火葬的差異,以及可能引發的社會和文化衝擊。
Thumbnail
水焚葬,又稱水葬或水化,是一種相對環保的遺體處理方式,近年來在國外逐漸普及。本文將介紹水焚葬的原理、優缺點以及在臺灣發展的可能性,並探討其與傳統火葬的差異,以及可能引發的社會和文化衝擊。
Thumbnail
隨著環保意識提升,臺灣越來越多人選擇環保葬,然而究竟這些方式如樹葬、花葬、海葬等是否真正環保,值得商榷。天葬作為獨特的西藏喪葬習俗,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環保葬,卻在實際過程中展現出資源節約的特點。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葬式的環保效益,並呼籲大家在參與相關文化時要尊重逝者及其家屬。
Thumbnail
隨著環保意識提升,臺灣越來越多人選擇環保葬,然而究竟這些方式如樹葬、花葬、海葬等是否真正環保,值得商榷。天葬作為獨特的西藏喪葬習俗,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環保葬,卻在實際過程中展現出資源節約的特點。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葬式的環保效益,並呼籲大家在參與相關文化時要尊重逝者及其家屬。
Thumbnail
我們探討近年來出現超環保殯葬方式,如人體堆肥葬和遺體自然分解,與傳統殯葬的不同,檢視這些方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宗教團體和信眾對此的反對聲音。
Thumbnail
我們探討近年來出現超環保殯葬方式,如人體堆肥葬和遺體自然分解,與傳統殯葬的不同,檢視這些方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宗教團體和信眾對此的反對聲音。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當今的民進黨政府緊抱廢核神主牌,極力以太陽能、風力發電來填補,讓國營的台電用高價收購,以誘激相關業者的積極性。於是剃光山坡地、抽乾沼澤、停耕農地而鋪上太陽能板的景象越來越普遍,終於光電發電量在這幾天飆創新高。另一方面,地方民眾為守護山林而表達抗議反對,也在屏東沿山公路、苗栗銅鑼、嘉義東石(註1)、花
Thumbnail
當今的民進黨政府緊抱廢核神主牌,極力以太陽能、風力發電來填補,讓國營的台電用高價收購,以誘激相關業者的積極性。於是剃光山坡地、抽乾沼澤、停耕農地而鋪上太陽能板的景象越來越普遍,終於光電發電量在這幾天飆創新高。另一方面,地方民眾為守護山林而表達抗議反對,也在屏東沿山公路、苗栗銅鑼、嘉義東石(註1)、花
Thumbnail
|30X30全球共識與臺灣生物多樣性 關於『30X30全球共識』及『臺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議題,主要目標在2030年前保護全球30%的陸地、水域和海洋生物多樣性,呼籲民眾以選民和消費者的身份發揮作用,向政府及機構施加守護環境壓力,與購買綠色產品,改變消費習慣進而影響市場趨勢
Thumbnail
|30X30全球共識與臺灣生物多樣性 關於『30X30全球共識』及『臺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議題,主要目標在2030年前保護全球30%的陸地、水域和海洋生物多樣性,呼籲民眾以選民和消費者的身份發揮作用,向政府及機構施加守護環境壓力,與購買綠色產品,改變消費習慣進而影響市場趨勢
Thumbnail
嗨,你知道嗎?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面臨著許多環保問題。舉例來說,每年都有大量的塑料袋和垃圾被丟棄進海洋,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而且,隨著工業化的加速,大氣中的污染物質越來越多,空氣質量也逐漸惡化,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危害。還有,全球氣候變遷已經造成了極端天氣現象的頻繁發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
Thumbnail
嗨,你知道嗎?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面臨著許多環保問題。舉例來說,每年都有大量的塑料袋和垃圾被丟棄進海洋,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而且,隨著工業化的加速,大氣中的污染物質越來越多,空氣質量也逐漸惡化,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危害。還有,全球氣候變遷已經造成了極端天氣現象的頻繁發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
Thumbnail
現代的殯葬方式十分多元,其中包括火葬、土葬、海葬等多項種類,那麼你們有想過「殯葬」居然可以和減碳循環有所關聯嗎?人類遺體堆肥就是將人類的遺體以自然分解的方式減少排碳量,將人類本身直接納入循環經濟的一環中。快來一起了解吧!👀
Thumbnail
現代的殯葬方式十分多元,其中包括火葬、土葬、海葬等多項種類,那麼你們有想過「殯葬」居然可以和減碳循環有所關聯嗎?人類遺體堆肥就是將人類的遺體以自然分解的方式減少排碳量,將人類本身直接納入循環經濟的一環中。快來一起了解吧!👀
Thumbnail
這個禮拜是台灣能源週活動(2021 Energy Taiwan, 12/8-10),最近也因為四大公投,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能源的議題。從淨零排碳的角度來看,依照Ellen Macathur Foundation提出的碳排比例,能源相關造成的碳排佔整體碳排的55%,依經濟部台灣2019年的數據,電力排
Thumbnail
這個禮拜是台灣能源週活動(2021 Energy Taiwan, 12/8-10),最近也因為四大公投,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能源的議題。從淨零排碳的角度來看,依照Ellen Macathur Foundation提出的碳排比例,能源相關造成的碳排佔整體碳排的55%,依經濟部台灣2019年的數據,電力排
Thumbnail
中秋節到了,來一篇應景的貼文,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廣告帶動的風氣,也有人說這個習俗起源於一戶人家開始烤肉,結果全國一起跟風,甚至連BBC 中文也刊登了這項屬於臺灣的特別活動。不過,不管起源是什麼,雖然烤肉這項習俗長期以來帶給臺灣人樂趣,但伴隨而來的塑膠垃圾跟碳排放量卻給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中秋節到了,來一篇應景的貼文,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廣告帶動的風氣,也有人說這個習俗起源於一戶人家開始烤肉,結果全國一起跟風,甚至連BBC 中文也刊登了這項屬於臺灣的特別活動。不過,不管起源是什麼,雖然烤肉這項習俗長期以來帶給臺灣人樂趣,但伴隨而來的塑膠垃圾跟碳排放量卻給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