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保護議題終於被看見!政府與NGO組織、各行業推動30X30全球共識的落實|ESG臺灣永續造浪者陳萱羚

2023/06/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物多樣性保護議題終於被看見!政府與NGO組織、各行業推動30X30全球共識的落實|ESG臺灣永續造浪者陳萱羚

|30X30全球共識與臺灣生物多樣性

關於『30X30全球共識』及『臺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議題,主要目標在2030年前保護全球30%的陸地、水域和海洋生物多樣性,呼籲民眾以選民和消費者的身份發揮作用,向政府及機構施加守護環境壓力,與購買綠色產品,改變消費習慣進而影響市場趨勢,同時希望民眾更多了解有機和綠色標章,即使沒有花大錢做大綠色舉措,也能透過個人、團隊、企業成為綠色型態消費者。
臺灣農委會指出,臺灣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從深山到淺山、從農地到平原、再到海洋,各個海拔帶來不同的生物多樣性,然而棲地與農業弱勢的保護仍面臨著困難,因此永續保護變得十分重要。農委會已計劃在2040年實現淨零並推行循環經濟,例如利用臺灣的雞糞替代進口肥料,實現在地循環利用的目標。農業的永續發展不僅能解決糧食危機和生物多樣性問題,還能提高在地社會福利,縮小貧富差距。

|里約三公約 UNCCD、CBD、UNFCCC

里約三公約(UNCCD、CBD、UNFCCC)強調生物多樣性公園應保護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其組成部分,並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帶來的利益。重點在於綜合空間規劃、生態復育與連結30%,以及保護區和其他有效保護措施。尊重在地居民及其權益是最重要的事情,社區、社會服務和原住民的照顧同樣重要。現今地球上每天平均有100個物種消失,近年超過100萬物種已經失去。人民與企業應深刻理解淨零的重要性,全球125兆美元的經濟價值來自於自然資源,希望呼籲民眾與企業實踐保護資源的稀缺流失,善待環境和自然,並且希望企業以大帶小的心態和規劃在『生物多樣性』議題中喚起大眾的意識。
根據IPCC的指出,土地可以吸收24%的二氧化碳,海洋可吸收17%,且有專家表示地球具有自我恢復力,但超過行星界限後將無法自我恢復和再生。1970年至2018年,物種數量平均下降69%,原因包括土地、淡水和海洋的變化,以及對生物資源的直接利用。林業、農業、漁業、食品飲料和煙草、供熱設備、營建、電力和水公司在自然風險下的負壓價值毛額(GVA)比例也受到影響。若能妥善照顧自然生態系統,有助於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吸收,而臺灣作為一個海島國家,海洋和陸地生態卻常常被忽視,但其實臺灣擁有最大的發展生物多樣性的機會和潛力。

|臺灣家長9成認為環境教育比考試成績更為重要

調查顯示,臺灣家長中有近90%重視環境教育高於考試成績,但只有64%的家長與孩子討論或採取行動。超過一半的家長沒有聽過碳足跡和生物多樣性,超過70%的家長沒有聽過環境乘載力和動物福利。然而,42%的人願意從被動變為主動關心環境議題!目前,臺灣的政府和私人環保團隊在環境議題上面臨著長期的社會批評和輿論壓力,即使有很好的想法和規劃,仍難免力不從心。然而,我們所守護的不僅是自己的家,而是臺灣這塊土地和地球這顆星球,它是我們所有人、動植物和自然生態的家園!
讓我們一起守護和尊重每一個生物的生存權利和環境,人類也將得到相應的恩惠。當我們下次看到有關環保議題的報導,不論是在街頭、電視還是手機上,讓我們用微笑、禮貌地點頭,用鼓勵的話語支持,或許這不再是夢想,而是可以實踐的目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9會員
40內容數
用7歲以上到70歲都看得懂的方式,輕鬆簡單的來聊ESG永續經營。讓企業家一代輕鬆上手,讓即將接手的二代盡情發揮~中小企業、自營業、小農小店、個人工作室,讓我成為你的夥伴,一起學習成長,將台灣在地產業發揚光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