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動物的足跡:原生種危機的隱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知道嗎?我們現在所看到、所飼養的貓跟狗其實都算是外來種,台灣並沒有原生貓或狗,而現在台灣會有貓跟狗,也是由南島語族將引入臺灣,幫助人類生活,但隨著時間改變,這些曾經幫助人類生活的小助手卻成流浪在外的殺手,同時很多人卻被他們可愛的外表給迷惑,往往忽視掉了原生種的生存以及他們帶來的問題,而在這篇我想與大家探討他們對於原生種的危機與憂患,還有是如何變成遊蕩的生態殺手。

流浪動物的定義

流浪動物,指經過人類眷養後遭遇走丟、拋棄的非本土原生動物,簡單來說就是無人監管也無家可歸,讓其自生自滅,舉例來說路上常見貓、狗,偶爾還能見兔子等寵物。



流浪動物對台灣原生種的危害

在台灣,貓與狗屬於外來種,台灣並沒有所謂的原生貓、狗,目前發現台灣最早的犬隻紀錄可以追溯至4,800年至4,200年前的南科考古遺址,可能是由台灣原住民引入培育,但貓在台灣沒有明確的引入時間,但可以確知這些語言都是從閩南語借「niau」來指涉貓,所以貓很有可能是透過閩南人的中介才被認識。

這兩種生物在距離現今二、三十年前就逐漸成為了​流浪動物,而這些流浪動物,對台灣原生種的危害主要包括捕食野生動物(如鳥類、兩棲爬蟲類)、與原生種競爭食物和棲地資源,以及可能傳播外來疾病,造成台灣原生種數量逐漸減少


流浪動物帶來原生種數量的影響

從圖表分析,可以觀察到流浪犬貓攻擊原生動物的案例數量在1996年至2020年間的變化,雖然中間有減少,但可見自1996,後面數目有再變高,尤其在2016年後明顯有著越發嚴重的趨勢。


其中以狗為主,台灣穿山甲保育行動計畫結果」更指出,穿山甲尾部創傷及背部撕裂傷等病例,近年來顯著上升,「顯示犬隻攻擊案例日趨嚴重」。




造成流浪動物氾濫的主因?

造成台灣流浪動物氾濫的目前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觀念與教育不足,因為動物保育或關於動物生命教育不夠普及甚至過晚,導致許多人缺乏動物保護意識,認為動物生命價值低,造成很多人對寵物飼養的隨意性與不負責任的態度促使許多人因衝動購買或無法長期承擔飼養責任而選擇棄養,此外,對於動物生命價值的貶低,也使得部分飼主在面臨生活困境(如經濟壓力或環境改變)時,缺乏為動物尋求負責任安排的意識,而直接將其棄置於街頭,這不僅加劇了流浪動物的增長,也破壞了原生生態平衡。

此外,政府在流浪動物管理與政策上的不足,也是流浪動物氾濫的主因之一。雖然在2015年,《動物保護法》修正案通過,廢除了俗稱的「十二夜條款」,並實行零撲殺政策,但收容所的配套措施依然不足,導致各地收容所面臨動物收容量超過負荷的問題。即便每年投入大量資金以強化收容所建設,但政策本身未能有效解決根本問題,反而造成流浪動物數量持續增加。


那麼我們該如何減少流浪動物?

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有一定的難度,可能需要採取多方面的具體行動,包括在學校和社區中推動動物保護與生命教育,幫助民眾了解動物的生命價值與飼養責任;加強法律懲罰措施,對棄養行為進行嚴格監管與懲治,從源頭減少棄養現象;大規模實施捕捉、絕育、回置(TNR)計劃,有效控制街頭動物的繁殖;建立更多動物領養中心,並透過活動與宣導鼓勵民眾領養代替購買;同時為貧困家庭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絕育服務、飼料與基本醫療支援,確保飼主能夠長期負責任地照顧寵物,進一步從制度與教育層面共同減少流浪動物的產生並改善牠們的生活環境。


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雖然目前的流浪動物氾濫成堆,要短期內能相當有效的去減少流浪動物的個體數量會有一定程度的難度,但我認為最主要還是要讓大家有對於流浪動物有一定觀念,提高大家對於流浪動物對於台灣原生種的危害性,因為目前社會流浪動物最主要還是因為某些人的觀念不足引發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應該首先要做的是政府要配合到這方面,多提倡以及教育,加強社會的保育意識。

因為,這件事不只是我們人民的事情或責任,身為上層的高官更應該也要重視這件事,尤其是動物保護法,我認為應該恢復十二夜,不但減輕收容所的壓力,也能確保政策的執行能真正解決問題,而非讓情況持續惡化。




最後,我想說的是,流浪動物與原生種的議題需要更多人的重視與關注,因為這不僅關乎動物的福祉,也影響到台灣的生態平衡與環境永續。我希望大家能以實際行動支持動物保護,無論是透過教育、政策改善,還是參與領養與志工服務,至少共同為減少流浪動物問題與守護台灣原生種貢獻一份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欄杆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現在人們都喜歡養一些動物寵物陪伴在身,有聽話的狗狗,有嘰嘰喳喳叫的小鳥,還有號稱「姦臣」= 即係古古惑惑的小貓咪,等等...... 當有一天發現它們走失了,點好? 貼尋物啟事,和家人朋友一起尋找,能不能找回來? 會不會自己回來? 是不是被人捉走了? 是生是死? 是吉是兇? 在什麼方位? 這時
Thumbnail
現在人們都喜歡養一些動物寵物陪伴在身,有聽話的狗狗,有嘰嘰喳喳叫的小鳥,還有號稱「姦臣」= 即係古古惑惑的小貓咪,等等...... 當有一天發現它們走失了,點好? 貼尋物啟事,和家人朋友一起尋找,能不能找回來? 會不會自己回來? 是不是被人捉走了? 是生是死? 是吉是兇? 在什麼方位? 這時
Thumbnail
疫情之下造就一波養貓族群,據行政院農委會的一份報告指出,2015年時,全台養貓數約為57萬隻,而在2021年,數字已經增長了52%,達到了87萬隻。
Thumbnail
疫情之下造就一波養貓族群,據行政院農委會的一份報告指出,2015年時,全台養貓數約為57萬隻,而在2021年,數字已經增長了52%,達到了87萬隻。
Thumbnail
2022年7月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上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之連署,在9月2日達5000人附議達標。
Thumbnail
2022年7月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上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之連署,在9月2日達5000人附議達標。
Thumbnail
毛寵物一直受到民眾關注話題,寵物商店是許多民眾最熟悉的地方,增加寵物服務的聚集地帶,可同時讓獸醫的醫治環境限縮自身的職業,文章僅提供民間社會不針對名聲傷害,若是不肖人士移用文章形成的自身誤解請馬上保護自己、報警。 民眾領養寵物的數量增加讓保險沒有隨之拉高,意味著民眾並無意識到寵物的變化狀況,所以養一
Thumbnail
毛寵物一直受到民眾關注話題,寵物商店是許多民眾最熟悉的地方,增加寵物服務的聚集地帶,可同時讓獸醫的醫治環境限縮自身的職業,文章僅提供民間社會不針對名聲傷害,若是不肖人士移用文章形成的自身誤解請馬上保護自己、報警。 民眾領養寵物的數量增加讓保險沒有隨之拉高,意味著民眾並無意識到寵物的變化狀況,所以養一
Thumbnail
先說結論,品種貓犬買賣根本就該被禁止,誰管你是否特別喜歡某些品種,因為品種貓犬本身就是近親繁殖的產物,就倫理學上才是養寵物各種行為中最有道德瑕疵的,如果你好意思自稱愛護動物的人士,那你就不該認為買品種貓狗是件可以被允許的事情。 簡單說,流浪貓狗必須撲殺才算真正的環境與動物保護。
Thumbnail
先說結論,品種貓犬買賣根本就該被禁止,誰管你是否特別喜歡某些品種,因為品種貓犬本身就是近親繁殖的產物,就倫理學上才是養寵物各種行為中最有道德瑕疵的,如果你好意思自稱愛護動物的人士,那你就不該認為買品種貓狗是件可以被允許的事情。 簡單說,流浪貓狗必須撲殺才算真正的環境與動物保護。
Thumbnail
漁船非法走私上百隻貓咪,最後遭安樂死,這類違法走私行為令人深惡痛絕,農委會也基於國內檢疫需求,避免國人感染狂犬病,因此不得不依法行政執行安樂死。
Thumbnail
漁船非法走私上百隻貓咪,最後遭安樂死,這類違法走私行為令人深惡痛絕,農委會也基於國內檢疫需求,避免國人感染狂犬病,因此不得不依法行政執行安樂死。
Thumbnail
貓和狗在台灣都是很受歡迎的寵物,面對我們的「家人」、「朋友」遭到安樂死的新聞,眾人都感到相當難過不捨。但這樣的舉動我們也不能說是錯誤的,畢竟法律白紙黑字這樣規定,甚至長年下來都這麼實施,不可能因為這次事件比較多人關注而有所改變,至少在確定修法前都將會如此。
Thumbnail
貓和狗在台灣都是很受歡迎的寵物,面對我們的「家人」、「朋友」遭到安樂死的新聞,眾人都感到相當難過不捨。但這樣的舉動我們也不能說是錯誤的,畢竟法律白紙黑字這樣規定,甚至長年下來都這麼實施,不可能因為這次事件比較多人關注而有所改變,至少在確定修法前都將會如此。
Thumbnail
上個禮拜在短短幾天內,發生了兩件重大的寵物相關新聞,相信所有看到的人都很傷心。 網路上的發言很多,有專業的也有情緒化的,希望在這裡可以讓讀者看到不一樣的觀點。
Thumbnail
上個禮拜在短短幾天內,發生了兩件重大的寵物相關新聞,相信所有看到的人都很傷心。 網路上的發言很多,有專業的也有情緒化的,希望在這裡可以讓讀者看到不一樣的觀點。
Thumbnail
最近在新竹大小事有兩三則貼文指出同一處自行車道附近有一群浪犬,不只是會追車,還會咬人,發文版主無不附上自己受傷的照片,底下留言有人說浪犬會在那邊聚集肇因於有人在那邊餵狗,像這樣餵養卻不帶回家的行為層出不窮,為什麼不該餵食流浪貓狗?為何這個問題那麼難解?
Thumbnail
最近在新竹大小事有兩三則貼文指出同一處自行車道附近有一群浪犬,不只是會追車,還會咬人,發文版主無不附上自己受傷的照片,底下留言有人說浪犬會在那邊聚集肇因於有人在那邊餵狗,像這樣餵養卻不帶回家的行為層出不窮,為什麼不該餵食流浪貓狗?為何這個問題那麼難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