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則大哉問 為什麼不該餵流浪貓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在新竹大小事有兩三則貼文指出同一處自行車道附近有一群浪犬,不只是會追車,還會咬人,發文版主無不附上自己受傷的照片,底下留言有人說浪犬會在那邊聚集肇因於有人在那邊餵狗,像這樣餵養卻不帶回家的行為層出不窮,我以前也遇過不肖餵養人,餵狗但是讓狗在外面四處遊蕩,被狗追摩托車真的不有趣。所以為什麼不該餵食流浪貓狗?為何這個問題那麼難解?

為什麼不該餵流浪貓狗?

為什麼我要問這個問題?

流浪貓狗造成的環境問題

  流浪貓狗是相當強勢的外來種生物,因為飼主不負責任棄養,在野外繁殖得越來越多,但或許因為跟其他外來物種比起來,貓狗有身為寵物的既定印象,使得這些人類最好的朋友導致的失態危機難以解決,若是抓到綠鬣蜥、秋行軍蟲、班腿樹蛙等動物就會馬上滅口,而白尾八哥、兔子如果被抓到,就會被送養,也不會有人沒事在戶外餵食牠們,但貓狗卻有人餵食,不能安樂死、結紮後要原地放回。
  除了可能會攻擊人外,犬貓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對原生野生動物的性命威脅,因為流浪貓狗必須自己找食物,諸如穿山甲、石虎、白鼻心等生物都會被視為獵物,有些人會錯誤引用適者生存、食物鏈觀點說這很自然,但在犬貓這樣的強勢入侵種前,這一切並不自然,生態所受到的危害極為劇烈。

解方在哪?

  而這樣的問題並不會因為餵食就能改善,因為餵食使得貓狗聚集,也因為餵食讓牠們更強壯,如果是沒有結紮的群體,只會一直繁衍越來越多,就算是結紮後原地放回(TN(V)R)也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因為放回去之後牠們還是要找食物來源,野生動物受到的威脅沒有比較少,而且還有其他的問題存在,因此想要減少犬貓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更好的方式除了領養代替購買、教育飼主責任、強制施打晶片,另一個就是不要餵食流浪犬貓。(切勿落於一昧譴責人類,想要毀滅人類的說法不會讓這個問題有任何好轉)

愛牠就把牠帶回家

  餵食流浪貓狗是一個社會問題,所有人都該理解「愛牠就把牠帶回家」,不要在外面餵食流浪貓狗,如果你視牠們為寵物,就不應該讓他們在外受風吹日曬,餵食之後拍拍屁股走人,有些餵養人甚至在有人被攻擊後,矢口否認餵養事實。我可以理解大眾心疼貓狗的心情,目前臺灣不可能和國外一樣撲殺流浪犬貓,就算收容所已經爆炸了,要恢復安樂死也不太容易,但是大家可以做到的是不要繼續餵食流浪貓狗,至少不要因為自己錯誤的悲憫,讓越來越多的貓狗走上自己不捨的生活,讓惡性循環停止,也留給原生野生動物一條生路。

愛牠就帶牠回家

愛牠就帶牠回家

領養代替購買,愛牠就帶牠回家,請勿餵食流浪貓狗。

下星期五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政佑的沙龍
2.6K會員
186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陳政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0/02
中秋節到了,來一篇應景的貼文,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廣告帶動的風氣,也有人說這個習俗起源於一戶人家開始烤肉,結果全國一起跟風,甚至連BBC 中文也刊登了這項屬於臺灣的特別活動。不過,不管起源是什麼,雖然烤肉這項習俗長期以來帶給臺灣人樂趣,但伴隨而來的塑膠垃圾跟碳排放量卻給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2020/10/02
中秋節到了,來一篇應景的貼文,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廣告帶動的風氣,也有人說這個習俗起源於一戶人家開始烤肉,結果全國一起跟風,甚至連BBC 中文也刊登了這項屬於臺灣的特別活動。不過,不管起源是什麼,雖然烤肉這項習俗長期以來帶給臺灣人樂趣,但伴隨而來的塑膠垃圾跟碳排放量卻給環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Thumbnail
2020/09/04
一直到有一天,我開始想為什麼要養動物?雖然最後仍是以人類觀點為中心思考,但我覺得養東西必須要在欲研究、觀察的前提下,不然沒理由把自由活動的生命關起來,現在的我聽到有人興沖沖討論想養什麼,就偶爾會不自覺皺個眉。
Thumbnail
2020/09/04
一直到有一天,我開始想為什麼要養動物?雖然最後仍是以人類觀點為中心思考,但我覺得養東西必須要在欲研究、觀察的前提下,不然沒理由把自由活動的生命關起來,現在的我聽到有人興沖沖討論想養什麼,就偶爾會不自覺皺個眉。
Thumbnail
2020/08/07
上週清華大學建造蛙房的消息登上新聞版面,有些人覺得臺灣的兩生蛙類並不需要一個室內空間養殖保育,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在浪費經費,並擔心一般民眾會誤以為把生物抓起來養,等野外數量下滑後野放就是「保育」,也有些人樂觀其成,覺得這樣的行動不管如何絕對有其保育意義,一定會有好的效果。那到底爭議的問題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0/08/07
上週清華大學建造蛙房的消息登上新聞版面,有些人覺得臺灣的兩生蛙類並不需要一個室內空間養殖保育,認為這樣的做法是在浪費經費,並擔心一般民眾會誤以為把生物抓起來養,等野外數量下滑後野放就是「保育」,也有些人樂觀其成,覺得這樣的行動不管如何絕對有其保育意義,一定會有好的效果。那到底爭議的問題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流浪貓狗問題一直相當嚴重, 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卻眾說紛紜, 終究是人類製造出來的困難題目。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流浪貓狗問題一直相當嚴重, 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卻眾說紛紜, 終究是人類製造出來的困難題目。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遊蕩犬議題存在已久,但真正浮出檯面備受關注並且牽涉到更多利害關係人則是從2017年的「零撲殺」政策(廢除12夜條款)上路後才開始的。
Thumbnail
遊蕩犬議題存在已久,但真正浮出檯面備受關注並且牽涉到更多利害關係人則是從2017年的「零撲殺」政策(廢除12夜條款)上路後才開始的。
Thumbnail
2022年7月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上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之連署,在9月2日達5000人附議達標。
Thumbnail
2022年7月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上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之連署,在9月2日達5000人附議達標。
Thumbnail
棄養狗狗會帶來多種問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問題: 流浪狗狗增加:被棄養的狗狗失去了居住的地方和主人的照顧,他們會變成流浪狗狗。流浪狗狗數量增加可能會導致安全和衛生問題。 動物福利問題:棄養的狗狗通常無法照顧自己,他們可能會餓肚子、受傷或生病。一些被棄養的狗狗還會遭受虐待和死亡。 社會成本:流浪狗狗的存
Thumbnail
棄養狗狗會帶來多種問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問題: 流浪狗狗增加:被棄養的狗狗失去了居住的地方和主人的照顧,他們會變成流浪狗狗。流浪狗狗數量增加可能會導致安全和衛生問題。 動物福利問題:棄養的狗狗通常無法照顧自己,他們可能會餓肚子、受傷或生病。一些被棄養的狗狗還會遭受虐待和死亡。 社會成本:流浪狗狗的存
Thumbnail
先說結論,品種貓犬買賣根本就該被禁止,誰管你是否特別喜歡某些品種,因為品種貓犬本身就是近親繁殖的產物,就倫理學上才是養寵物各種行為中最有道德瑕疵的,如果你好意思自稱愛護動物的人士,那你就不該認為買品種貓狗是件可以被允許的事情。 簡單說,流浪貓狗必須撲殺才算真正的環境與動物保護。
Thumbnail
先說結論,品種貓犬買賣根本就該被禁止,誰管你是否特別喜歡某些品種,因為品種貓犬本身就是近親繁殖的產物,就倫理學上才是養寵物各種行為中最有道德瑕疵的,如果你好意思自稱愛護動物的人士,那你就不該認為買品種貓狗是件可以被允許的事情。 簡單說,流浪貓狗必須撲殺才算真正的環境與動物保護。
Thumbnail
好吧,用比較大眾化說法,「養寵物」,然後,標題還是疑問句。 不少人見我這樣一代一代的養著,還曾經收養來的養的頭好壯壯還分給人收養,「你很會照顧寵物耶,我可就沒辦法了…」對於這樣的說法,其實很不以為然。或是說:「你學過動物相關學科,就是有方法來養好寵物。」坦白說,我從前學的只有經濟動物飼養管理,一旦
Thumbnail
好吧,用比較大眾化說法,「養寵物」,然後,標題還是疑問句。 不少人見我這樣一代一代的養著,還曾經收養來的養的頭好壯壯還分給人收養,「你很會照顧寵物耶,我可就沒辦法了…」對於這樣的說法,其實很不以為然。或是說:「你學過動物相關學科,就是有方法來養好寵物。」坦白說,我從前學的只有經濟動物飼養管理,一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