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
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他老婆的哥哥。
跟一般隋唐人的傳記不一樣,無忌哥哥不是上追三代,直接從「皇族分支」說起。
「其先出自後魏獻文帝第三兄。初為拓拔氏,宣力魏室,功最居多,世襲大人之號,後更跋氏,為宗室之長,改姓長孫氏。」
長孫,是從北魏皇室中分離出來的「宗室之長」。用漢朝的皇室機制來看比較難懂,但五帝時代就可以。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黃帝的兒子們有十四個都分出去建立了自己的部族。甚至周朝也是如此,周文王武王用姬姓,分出去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也都是姬姓。
而這些自有國的姬姓,並不再「繼承」周的道統。比較普遍為人所知的說法,應該就是「一姓多氏」。
交代了祖先為皇室分支後,長孫無忌傳更上追七世。《舊唐書》除了他還有誰能這麼大陣仗?唯李淵而已。
唐初可不是只有長孫無忌是古皇族之後,前面是南北朝,南梁陳北齊周,甚至近一點說隋室之後,誰也不能用這個「規格」。
所以我說那個表述是很明顯的:長孫無忌在唐初,仍然被視為「皇族分支」。而且,他的籍貫壓的是「河南洛陽」。他妹妹長孫皇后,只記「長安人」喔。
洛陽有兩個含意,一個是北魏的「第二帝都」,另一個則是隋唐的「第二帝都」。
長孫無忌為何如此「偉大」?保證不是因為妹妹那麼簡單。他還沒滿十三歲,就跟李世民是好友:妹妹則是十三歲才嫁給李世民。
身為長安人又是李世民的好友,在太原義軍攻入關中時,長孫無忌就親自去見了首領李世民,當場被封為行軍典簽。(太原義軍兵分兩路,李世民先入關中)
典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位,掌宣傳書教。欸對,不怎麼重要,特別是在於「國之主」才需要這個人員。這是一個面對地方百姓的工作,屬於「王府府事」。
當時李世民是「郡公」,理論上不設典簽,不過長孫無忌是「行軍典簽」,是右領大都督李世民可以加設的「軍隊輔導長」,政治作戰的負責人。
而李世民的政治作戰相當成功,走進關中,降者無數。
「太宗自趣司竹,賊帥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皆來會,頓於阿城,獲兵十三萬。長安父老齎牛酒詣旌門者不可勝紀。」
注意到,長孫無忌當時已經被逐出長孫家,僅是寄宿在「家主被流放嶺南」的舅舅家。年紀二十四五歲,沒有任何長安知名善交際的記錄。
但是他「有籌略」。
顯然不是吹牛的。
李世民早年征討,以杜如晦定軍謀,房玄齡掌文書……還有長孫無忌為政戰。這三個人合起來,才算是李世民的「參謀本部」。
雖然通常跟著李世民東征西討,長孫無忌也是有朝廷官職的:「比部郎中」。
比部不是尚書六部,更下一層,是隸屬於刑部的「朝廷」會計部門。收入支出,資材控管……換成今天的說法,長孫無忌就是行政院主計處處長。
處長從來不需要是最會打計算機的。相對的,身在這個職位,長孫無忌將會成為最了解長安虛實的一個人。
而這個人,這個參謀,也推動了李世民的政變。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一切安排妥當,長孫無忌帶著九名武將,入玄武門誅殺李建成、李元吉。自此,長孫無忌於名於實,都成為了李世民身邊的第一人。甚至經常出入唐太宗的寢宮。
以前看劉備到處跟關張趙諸葛亮睡覺,還沒這麼明顯。呃不是同性戀的問題,一是絕對的信任,二是有很多「不宜公開討論」的話題,只能在床上說。
這邊我們就要知道,李世民在貞觀前十年能盡心任用賢才,長孫兄妹這兩個「枕邊人」都是有幫助的。
問題是,長孫皇后一再提醒老公「勿以妾兄為宰執」。
比起說長孫皇后知道哥哥「李世民所不知道」的另一面,其實她更怕的應該還是長孫無忌會成為「眾矢之的」。畢竟,接連擔任左武候大將軍、吏部尚書、右僕射等要職的長孫無忌,也是主動請辭的。
正所謂諸葛亮跟劉備太要好,關羽張飛都會看不下去。長孫無忌這樣備受寵信,自然也招人非議。
告是密告,李世民卻大喇喇在朝廷上表示:「我的兒子都還很小,今天長孫無忌就像是我的兒子,信賴他是天經地義,不管是誰來告,我都不可能會信的。」
溫馨提示,長孫無忌年齡比李世民還大。這番話裡面,充滿了「匈奴左賢王」的意味。李世民有時候就是這樣在洩漏機密,同時也根本不是在幫長孫無忌……所以,長孫兄妹才會十分緊張的要李世民把長孫無忌給解職。
稍微整理一下,當時朝廷主要的大臣,還是「李淵舊臣」。
長孫無忌基本還是「戰鬥」到政爭差不多了,才卸任由杜如晦接手。
在貞觀太宗群臣中,長孫無忌是第一個退位為顧問的角色。原因看起來也很明顯:他負責吸引了武德舊勢力的仇恨值。
本傳有一例是說,長孫無忌解職前,貞觀元年,朝廷在討論應該如何對應突厥時,以蕭瑀為首的武德舊勢力,都建議直接開戰。而長孫無忌這邊則表示,等,繼續等。
剛好我們也很清楚,唐太宗在等的,正是代地北方的可汗:突利的合作。忘了說,洛陽是北魏的第二帝都,而北魏的第一首都平城(盛樂),就是在代地。
北周以至隋唐,仍會使用「代人」這個專有名詞,來表示北魏鮮卑的古老貴族。
如果根據之前抓的時間點,那麼長孫無忌鬥掉的可能對象,恐怕還包括了他的舅父,高士廉。
一旦這樣去詮釋,就會發現另一件事。
李世民的貞觀前期要人,除了武德舊臣,他自己的房杜等人之外,還有另一批。
那就是以王珪、魏徵、杜淹、韋挺等人為首的「建成太子派」。
李世民為何願意重用他們,又如何知道他們這些人的「真材實料」?(韋爵爺就算了)這或許就是長孫無忌定下的「政治作戰計劃」。
李世民一邊表現出大度能容的態勢,一邊偷偷的開始剷除異己。這種機歪的套路,我大致已經能肯定不會出於房玄齡或魏徵之手。
李靖的戰術有這種傾向,但他跟李世民真的沒那麼要好。說到底,嫌疑人還是長孫無忌跟接班人杜如晦。雖然杜如晦比較早死。
長孫無忌即使不再擔任要職,但親信不變。他甚至也不用像魏徵李靖那樣,還得去門下省辦公。不過我們也知道,貞觀的政治鬥爭不是單純在三年就結束了。
貞觀七年,李世民再次要求長孫無忌回來,並加設標準宰輔體制之上,被廢棄已久的三公之位,要長孫無忌擔任「司空」。
唐無三公,司空也沒有專屬的部門。後來負責給長孫皇后和李淵蓋陵墓的時候,就改由高士廉擔任了。很顯然,三公的職務不是重點。
長孫無忌復出的原因,或許也不用想得太複雜。正如李世民所說:「以公功績才望,允稱具瞻,故授此官。」
長孫無忌的功、績、才,我們都很熟了。唯獨沒有提過「望」。
《舊唐書》內未有實例,不過說真的,即使長孫無忌沒有官職,誰不知道他是「貞觀第二皇帝」?
長孫無忌家門的拜訪隊伍車水馬龍,恐怕都能用東漢十常侍張讓的情況來推估。
到這裡,長孫無忌影子帝王般的身分,只呈現了一半。
雖然李世民的言語之間,跟實際的權力上,都透露出了一點訊息,但並不完全。說到底,即使匈奴以左賢王來繼位合乎法理,但漢人王朝並不是啊。
所以,鏡頭一轉,我們要看向由蕭瑀建議的千秋萬世之策。
比起貞觀十年,魏徵建議李世民記取隋煬帝教訓,還要早很多很多。蕭瑀在貞觀都還沒元年就提出了「封建」之議。
這個討論,以李百藥的《封建論》做一個大總結。
很大篇,我得稍微講一下:開頭是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他沒說但我知道唐朝的推算就是四百年一個週期。周朝超出了這個週期,秦朝卻短命得不可思議,關鍵的差異就是封建制度。
嗯,唐朝人口中的周朝是七百年。
但封建就是好嗎?諸侯幾代之後,一旦王室衰微,大家就會紛紛割地自立。
「家殊俗,國異政,強凌弱,眾暴寡,疆場彼此,干戈日尋。」
所以,漢朝的郡國制有其參考的必要性。像上課一樣真是。
郡國制有個要點在於,不完全由封國自行徵選任命官員,啊,就好像三國初期還是東漢的那時候。大家應該都知道「國相」=太守這件事,其實還有「國中郎將」相當於騎都尉的部分。
也就是封國的軍政大權,原則是由中央派出的官員來掌控,中央則以考績來調整管理這些外派官員,就跟太守一樣啦。
不過你我跟李百藥都知道,三國就還是把郡國制破壞掉啦。所以他追加了「俸祿不入私門,妻子不之官舍」的規定。漢朝基本上你去哪裡當官,是可以帶著家庭一起去的。很多祖孫籍貫不同,或父子成長地不同,都是這個緣故。
那李百藥其實就是用「人質」的概念來控管。兼取封建與郡縣制的優點。
前半段主要在講這個,後半段則是在拍馬屁……兩段字數幾乎相等,所以千萬不要覺得當李世民的臣子就比較容易。
最後李百藥也提到,雖然您夙夜匪懈,很多事情都做得很棒,但改變制度並非一蹴可幾。等到國家安定下來,封禪也完成之後,再來處理封建事宜為佳。
不一個字一個字讀,真的很難找到關鍵。
總之,李世民接受了這個建議,在貞觀二年暫緩了封建的動作。專心在國政跟對突厥戰略上。隨著貞觀三年大破突厥,四年被推舉為天可汗,貞觀五年群臣就開始提議封禪的事情了。
然後《舊唐書》出招了。
是這樣,唐太宗其實終其一生,都沒有成功封禪。五年這時候雖然有人提,但後續一直要到貞觀十五年才真正啟動。為什麼拖這麼久呢?我估計是因為魏徵。
魏徵有一條反對封禪,但時間不明的記錄。可考的部份有一點是「是後,右僕射缺,欲拜之,徵固讓乃止」。
貞觀右僕射缺職最長的時間,就是「李靖辭官」。貞觀八年底的事情。
到這邊就可以大致把我的推論組合一下,還是要說,不保證對。之後讀更多資料也可能會改動。
就是說,在封禪跟封建這兩件事上,魏徵站在了李世民的對立面。
但李世民是想要封的:「朕欲卿極言之。豈功不高耶?德不厚耶?諸夏未治安耶?遠夷不慕義耶?嘉瑞不至耶?年穀不登耶?何為而不可?」
所以,功高望重的長孫無忌出來了。
所以,李靖跟魏徵接連辭職,房玄齡則是短暫被罷。
關鍵要看房玄齡。因為貞觀十一年,長孫無忌又跟房玄齡一起上表,反對封建。
猜,無忌哥哥被房玄齡說服了。最晚在長孫皇后過世前後,長孫無忌就變成支持房玄齡了。
在這樣的前提下,看上去有長孫無忌支持的主政團隊,將會空前的強大……
問題在於,李世民並不是木頭人。
事實上,世襲刺史的封建制,就已經非常明顯是唐太宗要突襲主政團隊的行為。不然按照貞觀邏輯,這件事他怎樣都應該要跟魏徵或長孫無忌討論過……這裡或許又要翻一翻。
世襲刺史名單,沒有魏徵。
魏徵跟房玄齡也並沒有二十三年來都一鼻孔出氣。
忠臣與奸臣,始終是一線之隔,而大家的手段,都一樣是操控皇帝。
貞觀這一鍋粥,越攪越混,但還要繼續加料。
藉著長孫無忌的開局,就要開始那些「太宗崛起,高宗後強大」的人們了。
時間,從不為某人停留。
時代,繼續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