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有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位婦人,年輕時嫁至中部海邊,公婆喜歡吃魚,每星期都要買一、二十條魚回來殺,老人家特別喜歡新鮮活跳跳的魚,活殺之後立刻下鍋肉質才會鮮美。這位婦人娘家信仰觀音,因此每次看到公公在廚房殺魚,都會快步閃避,一來人微言輕,勸不動公公戒殺,二來自己也喜歡吃魚,內心多少會有內疚感。


有一年的春天,婦人老是覺左下腹悶痛,尤其經期結束之後的腫脹感讓她很痛苦又困擾。終於有一天,婦人提起勇氣到婦產科抽血檢查,血液檢測癌症指數超標,醫生說百分之九十是卵巢癌。婦人一聽當場嚇哭,回家之後打電話給娘家的媽媽哭訴,媽媽要她趕緊做功課,因果債、功德還。婦人的媽媽和妹妹到廟裡請示師父這一場災劫要如何化解,師父說,誦《普門品》,四十八部,一部都不可少,同時戒魚肉。


婦人立刻持誦《普門品》,然而,誦讀期間,像是有人朝她臉上吹煙,眼睛澀得睜不開,伴隨著昏昏欲睡。婦人無視干擾,終於完成四十八部《普門品》,也成功回向卵巢腫瘤冤親債主。幾天後,婦人到醫院做手術前的例行檢查,醫生問婦人是否有吃其他藥物,婦人搖頭,醫生百思不得其解,因為癌症指數降兩格,變成高度罹癌風險。手術當天,醫生在婦人的左邊卵巢割除一坨黑色爛肉,那坨爛肉幾乎把左邊卵巢給包覆住,醫生花了很多時間才讓卵巢重見天日。


婦人在醫院住了四天就返家休養,婦人經過這一場心驚膽跳的疑似卵巢癌而體悟生命無常,除了發願戒魚肉,也在觀世音菩薩慈悲啟發下,不動聲色在每個月的六齋日吃鍋邊素。婦人默默吃六齋鍋邊素約莫半年,有一天,婦人陪媽媽上佛寺禮佛,打理佛寺事務的老人突然指著菩薩對婦人說,「祂要我跟妳說,妳吃六齋日素食的功德無量,今生的地獄刑期結清,百歲後不用下去報到。」


婦人聽老人這樣說,金剛丈二摸不著頭緒,直到老師父對婦人詳細解說,她才知道六齋日吃素功德不可思議。老師父說,吃素就是最大的放生,在諸佛菩薩、四大天王巡視人間的六天中所做的好事會迅速累積福報、消大業障。婦人因為一念善選擇在六齋日吃素,意外為自己消解地獄刑期。


這一則真實故事還在上演中,婦人除了上班,也利用假日做公益為自己累積福緣。平日的她,總是想方設法要度罹患肝病的公公戒殺,但是因緣不俱足,公公殺了大半輩子,習性要改,需要機緣和時間。總是難行能行,婦人相信只要隨順因緣,早晚能用自身的德性感召 ,阿彌陀佛。


#普門品

#戒殺

#六齋日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天寫文,免不了三五篇就會寫到一句「廣結善緣」,雖然是與讀者分享,卻也每寫一遍就自我體會一次,也從別人的故事中體悟廣結善緣的重要性。老智者說,能做好事,能付出,盡量對別人好,都是修善修福修緣,不用計較也不用比較,因為自修自得,修一分得一分,跟別人無關,金錢可以外借,而功德借不走盜不走。 李太太
我們想要度一個人,希望對方得度,能夠修身養性使福緣進門,可是度一個人不容易,我們自己必須擁有德性之外,還要有智慧才能成就。每個人的習性不同,面對五個人就有五種習性,要如何說動他們戒除習氣就是一門艱深的功課。總之,自度度人,度別人之前,自己要先上船,而且要知道如何掌舵,判斷氣候、風向,以及航線的安危。
有一位先生,假日陪太太到超市買菜,星期假日主婦與孩童紛紛出籠,將連鎖超市擠得水洩不通。兩人花了一個小時終於買好菜,準備結帳時,才發現每一條結帳台都排著長長的人潮,太太隨性挑了一個走道,剛好跟一對準備結帳的年輕夫妻同時到達,先生馬上做出一個禮讓的手勢,讓對方排在自己前面。 結完帳,兩人正要走出大
中年轉職要下很大的決心,一般人都不敢輕易踏出那一步。現在年輕人大都有斜槓事業,為了多存一點錢,除了正職之外身兼許多小專長,下班之後賺點外快,不無小補。 在美國矽谷就有一位工程師轉中醫師的例子,不僅轉得很成功,還很知名,他的知名在於參與世界各地的義診。有一年在非州國家的海地義診,替一位行動不便的
從前的孩子比較艱苦,也任勞任怨,該做的該承擔的都不會計較,做完一輪家事才揹起書包去上學,如果沒有機會念書就去做小工貼補家用,儘管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也多半認命認份。 李平從小家境貧困,又是長子,承擔不少家務和責任。當李平長大也結婚了,為了養家養父母,他很用功念書考進電信局,又利用晚上做手工,分
阿妙八歲的時候,最疼她的阿姨與姨丈死於一場大火,她的爸媽凌晨被警察通知前往認屍,那時的她,永遠不會忘記大火滅村的殘破景象,還有阿嬤撫屍痛哭的畫面。 那是中秋節前夕,開雜貨店的阿姨到阿妙家做客,臨走前想把阿妙帶回台東的雜貨店幫忙幾天,因應中秋節川流不息的客人。阿妙的媽媽答應了,沒想到公車到了,阿
每天寫文,免不了三五篇就會寫到一句「廣結善緣」,雖然是與讀者分享,卻也每寫一遍就自我體會一次,也從別人的故事中體悟廣結善緣的重要性。老智者說,能做好事,能付出,盡量對別人好,都是修善修福修緣,不用計較也不用比較,因為自修自得,修一分得一分,跟別人無關,金錢可以外借,而功德借不走盜不走。 李太太
我們想要度一個人,希望對方得度,能夠修身養性使福緣進門,可是度一個人不容易,我們自己必須擁有德性之外,還要有智慧才能成就。每個人的習性不同,面對五個人就有五種習性,要如何說動他們戒除習氣就是一門艱深的功課。總之,自度度人,度別人之前,自己要先上船,而且要知道如何掌舵,判斷氣候、風向,以及航線的安危。
有一位先生,假日陪太太到超市買菜,星期假日主婦與孩童紛紛出籠,將連鎖超市擠得水洩不通。兩人花了一個小時終於買好菜,準備結帳時,才發現每一條結帳台都排著長長的人潮,太太隨性挑了一個走道,剛好跟一對準備結帳的年輕夫妻同時到達,先生馬上做出一個禮讓的手勢,讓對方排在自己前面。 結完帳,兩人正要走出大
中年轉職要下很大的決心,一般人都不敢輕易踏出那一步。現在年輕人大都有斜槓事業,為了多存一點錢,除了正職之外身兼許多小專長,下班之後賺點外快,不無小補。 在美國矽谷就有一位工程師轉中醫師的例子,不僅轉得很成功,還很知名,他的知名在於參與世界各地的義診。有一年在非州國家的海地義診,替一位行動不便的
從前的孩子比較艱苦,也任勞任怨,該做的該承擔的都不會計較,做完一輪家事才揹起書包去上學,如果沒有機會念書就去做小工貼補家用,儘管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也多半認命認份。 李平從小家境貧困,又是長子,承擔不少家務和責任。當李平長大也結婚了,為了養家養父母,他很用功念書考進電信局,又利用晚上做手工,分
阿妙八歲的時候,最疼她的阿姨與姨丈死於一場大火,她的爸媽凌晨被警察通知前往認屍,那時的她,永遠不會忘記大火滅村的殘破景象,還有阿嬤撫屍痛哭的畫面。 那是中秋節前夕,開雜貨店的阿姨到阿妙家做客,臨走前想把阿妙帶回台東的雜貨店幫忙幾天,因應中秋節川流不息的客人。阿妙的媽媽答應了,沒想到公車到了,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女巫大人,村尾吳長安家的媳婦差不多要臨盆了,求您保佑她們母子平安。」村裡老穩婆放下吳家的貢品後,就退出了屋子。 穩婆是村裡的耆老,現在村裡的人幾乎都是她接生,但她現在只服女巫大人。
逆境不能避開,心境卻可以調節。
Thumbnail
供僧的功德,可以招感現世父母百年無病。「百年」就是長壽的意思;「無病」不是保證你不生病。除非有特殊的惡業,比如常常還要吃鮮嫩的雞。有人在家裡養小雞、小鴨要殺來吃的,這個最划不來。尤其偏偏養小雞、小鴨的人,是年紀大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家裡做這個事,趕快勸他。一隻一隻養,一隻
約了她,狗和香吃飯。這基本是每次她回港的飯腳組合,聊得非常開心。 她的老母也是個奇葩,看得出三個好兒都活在她的陰影箝制下,但又離不開,就好似斯德哥爾摩候群症的病人一樣。 自從去完東京,我看我舅父的眼光已經不一樣,一個60幾歲的人,早大半年已經約好一起去日本,多番口口聲聲表示自己會出錢,但到最後同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
Thumbnail
有一位媽媽,在學校擔任老師,與先生育有一女,一家三口過得自由自在,直到婆婆搬來與他們一起住。 自從婆婆搬來同住,這位媽媽的心整個都武裝起來,比如,她的衣服不能跟婆婆的衣物晾在一起,婆婆的衣服要晾在後面,因為這個家她才是主人,婆婆只是寄人籬下。再來,她從不主動跟婆婆說話,如果主動說話就是數落和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女巫大人,村尾吳長安家的媳婦差不多要臨盆了,求您保佑她們母子平安。」村裡老穩婆放下吳家的貢品後,就退出了屋子。 穩婆是村裡的耆老,現在村裡的人幾乎都是她接生,但她現在只服女巫大人。
逆境不能避開,心境卻可以調節。
Thumbnail
供僧的功德,可以招感現世父母百年無病。「百年」就是長壽的意思;「無病」不是保證你不生病。除非有特殊的惡業,比如常常還要吃鮮嫩的雞。有人在家裡養小雞、小鴨要殺來吃的,這個最划不來。尤其偏偏養小雞、小鴨的人,是年紀大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家裡做這個事,趕快勸他。一隻一隻養,一隻
約了她,狗和香吃飯。這基本是每次她回港的飯腳組合,聊得非常開心。 她的老母也是個奇葩,看得出三個好兒都活在她的陰影箝制下,但又離不開,就好似斯德哥爾摩候群症的病人一樣。 自從去完東京,我看我舅父的眼光已經不一樣,一個60幾歲的人,早大半年已經約好一起去日本,多番口口聲聲表示自己會出錢,但到最後同
Thumbnail
東京隅田川畔,寡居的福江經營著丈夫留下的足袋小店,這裡為街坊鄰里敞開,也歡迎在外的親人隨時歸來。當關係緊張的兒子孫女不約而同回到老家,在這個夏天祖孫三代難得相聚一個屋簷下,試圖在渾沌的生活中重新認識彼此,努力找到迎向明天的勇氣。
Thumbnail
有一位媽媽,在學校擔任老師,與先生育有一女,一家三口過得自由自在,直到婆婆搬來與他們一起住。 自從婆婆搬來同住,這位媽媽的心整個都武裝起來,比如,她的衣服不能跟婆婆的衣物晾在一起,婆婆的衣服要晾在後面,因為這個家她才是主人,婆婆只是寄人籬下。再來,她從不主動跟婆婆說話,如果主動說話就是數落和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