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轉彎處

更新於 2024/12/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年轉職要下很大的決心,一般人都不敢輕易踏出那一步。現在年輕人大都有斜槓事業,為了多存一點錢,除了正職之外身兼許多小專長,下班之後賺點外快,不無小補。


在美國矽谷就有一位工程師轉中醫師的例子,不僅轉得很成功,還很知名,他的知名在於參與世界各地的義診。有一年在非州國家的海地義診,替一位行動不便的中年人針灸,連續第四天,那位中年人不僅能走,還能倒著走,感動得抱住這位醫師痛哭流涕。這位中醫師姓廖,廖醫師是台灣早期那幫「台大人」,畢業後的不二選擇就是到美國留學,然後在美國成家立業。廖醫師大學就讀電機系,到美國念電腦碩士,學成之後留在矽谷科技大廠做到研發資深經理,卻在四十五歲那一年決定從一個救公司病的工程師,轉職成為一個拔病苦的中醫師。


問起廖醫師轉職的心路歷程,他說有一次擔任義診的志工,協助安排許多台灣來的醫師到貧民區做義診,當時的他覺得能救人是一件很棒的事,因為那一次義診,打開他懸壺濟世的夢想。廖醫師四十五歲那年利用下班時間到中醫學校念書,幾年後拿到執照與文憑便在晚上看診,當信心建立了,也得到病人的信賴,廖醫師便提早退休,全心投入看診。廖醫師也加入慈善團體的人醫會,每年固定到海外義診,那是他最熱愛的使命,而且樂此不疲。廖醫師說,人生所求不多,最好的生命禮物就是病人臉上的笑容。


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是夢想很貧瘠也很脆弱,只要遇到困難,或是不願意離開舒適圈,就會與曾經的夢想漸行漸遠,渾渾噩噩到生命終了。就像老智者說,發心很容易,持恆剎那很困難,每個人都能輕易發出一念善,要堅持下去卻不是簡單的事。廖醫師的轉職對自己的家庭產生不小的變化,自己的心理素質要夠堅強才能面對,加上對生命的熱愛,想要為病人拔苦的初衷,這一切都是讓廖醫師無懼改變、無畏艱難攀上夢想的高峰的關鍵因素。


如果我們年輕時有一念善萌芽,有一股濟弱扶貧的心意,礙於當時艱苦的環境不允許,而對比現今,倘若我們已經夠強大,也能應付生活所需,不妨讓心中的善念抽長,走一條與汲汲營生不同的跑道。人生酬業之餘也要修福,修來的都是自己的,不修口袋空空,屆時來去一場空,要福沒有、要德沒有、要人緣也沒有。


#自度度人

#修善修福

#志為良醫

avatar-img
50會員
1.1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前的孩子比較艱苦,也任勞任怨,該做的該承擔的都不會計較,做完一輪家事才揹起書包去上學,如果沒有機會念書就去做小工貼補家用,儘管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也多半認命認份。 李平從小家境貧困,又是長子,承擔不少家務和責任。當李平長大也結婚了,為了養家養父母,他很用功念書考進電信局,又利用晚上做手工,分
阿妙八歲的時候,最疼她的阿姨與姨丈死於一場大火,她的爸媽凌晨被警察通知前往認屍,那時的她,永遠不會忘記大火滅村的殘破景象,還有阿嬤撫屍痛哭的畫面。 那是中秋節前夕,開雜貨店的阿姨到阿妙家做客,臨走前想把阿妙帶回台東的雜貨店幫忙幾天,因應中秋節川流不息的客人。阿妙的媽媽答應了,沒想到公車到了,阿
在我們似懂非懂,有一些懵懂有一些天真有一些明白的成長關鍵時刻,遇見刻骨銘心的事通常會烙印在心上一輩子。好的如此,壞的也如此,感動的如此,惡意的也如此。 有一位男人生長在庄腳,家人與鄰人務農居多,鄉下地方,蚊蟲蟑螂老鼠最多,尤其老鼠,老一輩人看見牠們鬼鬼祟祟的蹤影,不是用鼠籠就是用補鼠器來對治,
有一位婦人,在疫情嚴峻期間不幸確診新冠肺炎,由於婦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加上僵直性脊椎炎的舊疾,在醫生建議下沒有施打疫苗,所以沒有抗體對抗病毒。 婦人入院當晚就因病情嚴重而插管,超音波顯示她的肺部百分之分浸潤,隨即發出病危通知,最多只能撐三天。第三天婦人還有呼吸,第四天醫生透過X光片發現婦人的肺
秀鳳出生兩個月就被養父抱回家扶養,那時養父雇請一位剛生產的婦人餵秀鳳母乳,同時照顧秀鳳到五歲。秀鳳的奶媽離開後,養父隨即娶了一位後母,也是秀鳳悲慘人生的開端。 養母對秀鳳的管教不是正常打罵,而是凌虐和折磨,她的四肢沒有一處完好,有一天養父發現秀鳳腿上有一道頗深的傷口,養母睜眼說瞎話,說是秀鳳貪
每個人都有做人做事的盲點,那個盲點是生活慣性養成的,也就是習性,習性成為「我」的一部份,就像眼睛長在臉上,看得到別人全身下上哪裡髒了破了,就是看不到自己臉上頂上背上的污穢,就這是盲點。接觸人群,做中學,透過別人的眼睛和嘴巴看見自己看不到的那部份,修行就是在修自己看不到的區塊,就像照鏡子,要時常擦拭心
從前的孩子比較艱苦,也任勞任怨,該做的該承擔的都不會計較,做完一輪家事才揹起書包去上學,如果沒有機會念書就去做小工貼補家用,儘管生長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也多半認命認份。 李平從小家境貧困,又是長子,承擔不少家務和責任。當李平長大也結婚了,為了養家養父母,他很用功念書考進電信局,又利用晚上做手工,分
阿妙八歲的時候,最疼她的阿姨與姨丈死於一場大火,她的爸媽凌晨被警察通知前往認屍,那時的她,永遠不會忘記大火滅村的殘破景象,還有阿嬤撫屍痛哭的畫面。 那是中秋節前夕,開雜貨店的阿姨到阿妙家做客,臨走前想把阿妙帶回台東的雜貨店幫忙幾天,因應中秋節川流不息的客人。阿妙的媽媽答應了,沒想到公車到了,阿
在我們似懂非懂,有一些懵懂有一些天真有一些明白的成長關鍵時刻,遇見刻骨銘心的事通常會烙印在心上一輩子。好的如此,壞的也如此,感動的如此,惡意的也如此。 有一位男人生長在庄腳,家人與鄰人務農居多,鄉下地方,蚊蟲蟑螂老鼠最多,尤其老鼠,老一輩人看見牠們鬼鬼祟祟的蹤影,不是用鼠籠就是用補鼠器來對治,
有一位婦人,在疫情嚴峻期間不幸確診新冠肺炎,由於婦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加上僵直性脊椎炎的舊疾,在醫生建議下沒有施打疫苗,所以沒有抗體對抗病毒。 婦人入院當晚就因病情嚴重而插管,超音波顯示她的肺部百分之分浸潤,隨即發出病危通知,最多只能撐三天。第三天婦人還有呼吸,第四天醫生透過X光片發現婦人的肺
秀鳳出生兩個月就被養父抱回家扶養,那時養父雇請一位剛生產的婦人餵秀鳳母乳,同時照顧秀鳳到五歲。秀鳳的奶媽離開後,養父隨即娶了一位後母,也是秀鳳悲慘人生的開端。 養母對秀鳳的管教不是正常打罵,而是凌虐和折磨,她的四肢沒有一處完好,有一天養父發現秀鳳腿上有一道頗深的傷口,養母睜眼說瞎話,說是秀鳳貪
每個人都有做人做事的盲點,那個盲點是生活慣性養成的,也就是習性,習性成為「我」的一部份,就像眼睛長在臉上,看得到別人全身下上哪裡髒了破了,就是看不到自己臉上頂上背上的污穢,就這是盲點。接觸人群,做中學,透過別人的眼睛和嘴巴看見自己看不到的那部份,修行就是在修自己看不到的區塊,就像照鏡子,要時常擦拭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年輕人對於職涯發展充滿困惑,在南下出差途中與老司機討論專案、工作機會和有意義的人生。他分享了放棄臺積電工作的原因,以及對於轉換工作的疑惑。老司機開玩笑地給予了建議,最後鼓舞年輕人專注於解決問題、提出有效策略和做好未來準備是重要的目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23歲開始的職涯歷程,如何從一開始的軟體工程師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的過程,包含了在日本工作、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經歷。透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挑戰自己,我在職涯中獲得了成長和財務上的回報。
Thumbnail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一直以來總有種感覺 促使自己往前衝 年輕就該多賺錢 努力創業 出來工作11年 很多時候也忙得無閒暇之餘 過濾訊息調整自己 這兩年難得修整後 給予我自身的感悟 以下幾點 1.[人生下來是一個人,直到離開也是] 2.[來到這世界更像來遊玩 無須分別善惡] 3.[地球本身是有劇本的 未來不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分享最近遇到的一些人事物的小故事。最近,有同事在工作十幾年後決定放棄科技業轉換跑道,投入傳產,例如裝潢工作,因為覺得科技業的壓力太大,每天的負擔太重,令人苦不堪言。我個人會考慮轉換職業,但不會選擇與我目前學經歷無關的工作,因為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我想你大家可能不懂這件事情,我在看了老高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年輕人對於職涯發展充滿困惑,在南下出差途中與老司機討論專案、工作機會和有意義的人生。他分享了放棄臺積電工作的原因,以及對於轉換工作的疑惑。老司機開玩笑地給予了建議,最後鼓舞年輕人專注於解決問題、提出有效策略和做好未來準備是重要的目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我從23歲開始的職涯歷程,如何從一開始的軟體工程師轉為全職遠端工作者的過程,包含了在日本工作、投資房地產和股票等經歷。透過不斷學習新技術和挑戰自己,我在職涯中獲得了成長和財務上的回報。
Thumbnail
某日和心理諮詢師談,聽到對方說:「妳現在所經歷的是人生很重大的事件和轉折:中年失業和中年轉職。何況妳是一次面臨兩個,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啊,原來我步入中年了啊,一直以為中年失業、中年轉職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呢!而且我會做廣播做到退休呢!殊不知正遭逢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一直以來總有種感覺 促使自己往前衝 年輕就該多賺錢 努力創業 出來工作11年 很多時候也忙得無閒暇之餘 過濾訊息調整自己 這兩年難得修整後 給予我自身的感悟 以下幾點 1.[人生下來是一個人,直到離開也是] 2.[來到這世界更像來遊玩 無須分別善惡] 3.[地球本身是有劇本的 未來不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分享最近遇到的一些人事物的小故事。最近,有同事在工作十幾年後決定放棄科技業轉換跑道,投入傳產,例如裝潢工作,因為覺得科技業的壓力太大,每天的負擔太重,令人苦不堪言。我個人會考慮轉換職業,但不會選擇與我目前學經歷無關的工作,因為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我想你大家可能不懂這件事情,我在看了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