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多瓦:我一直夢想寫一本蹩腳的小說|《最後的夢》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以首部英語長片《隔壁的房間》拿下2024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向來以原創劇本自編自導而聞名的他,近年也嘗試各式作品的改編,《隔壁的房間》即改編自西格麗德努涅斯原著小說。近日新片也在台灣上映,引發許多討論,而他也在自己的自傳式故事集《最後的夢》中針對小說與電影創作之間的關係抒發了自己的想法。

(以下節錄自<一本蹩腳的小說>)

我一直夢想寫一本蹩腳的小說。當時我還是個年輕小伙子,我的志向是成為作家,寫一本偉大的小說。時間荏苒,現實讓我意識到我寫的文字最終都變成電影,最初是八釐米影片,後來是在電影院上映的劇情長片,並獲得成功。我明白那些文字不是文學作品,而是電影劇本的草稿。

乍看之下,一個好劇本的作者似乎有能力(並被期待)寫出一本好小說。我本來以為這一切只是時間問題,需要成熟的過程、累積經驗,擁有某些天賦、眼光,和獨特的世界觀;但是,儘管我相信自己具備這些條件,我還是感到我在自欺欺人。寫一齣好劇本並不簡單,需要的是時間,和獨處的時數(和說故事的天份),還要對自己有點殘忍;但是全部加起來也不能讓一個好劇本變成一本小說。沒有人會笨到以為,寫好劇本就能接續寫出一本好小說,更不用說是小說巨作。然而,這是我身為人的真切渴望,有必要加以捍衛;想要實現,重要的是不能醉心於自己的作品。

我相信我已經克服這個弱點,或至少能堅定地自制。我想給所有普通和中上資質的作家,一個由我親身實踐的忠告,那就是練習自我批評。自我批評能讓你得到無價的東西:保持靜心,知道等待。而我的確做到等待(我等了超過四十年)。自我批評的另一個正面影響,是讓人能夠比較能承受失望的結局。


(圖/威尼斯影展官方網站)

(圖/威尼斯影展官方網站)


還有種類型是將劇本改編為同名小說,有些電視劇本已如此嘗試過了,而別捨近求遠,著名的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就為他最新的一部電影《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寫了同名小說(台譯:《從前從前,有個好萊塢》),書中人物與電影角色同名。我不知道他是在電影拍攝之前還是之後完成的;我想他可能先開始寫小說,寫了幾章之後,覺得應該拍成電影才對,於是他完成劇本,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儘管最後敗給《寄生上流》,後者是一部精采的電影,如果你不愛這種不停反轉和變化的劇情,那麼你可能會質疑這樣的結果。總之,我現在談的是將劇本改寫成小說的情況,還有許多其他例子,只是不如我剛剛舉例的兩部來得知名。

在大多數例子中,劇本同名小說是一種將原作的成功延續下去的策略,我相信由劇本改編而成的小說會有一定的讀者群。事實上,我很高興這會有一定的受眾。一直以來,我鍾愛這種「替代品」的概念,不只是文化領域,美食、時尚等各方面都是。這種無法實現的渴望,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天真。

但是作者如果只想著自己,忽略了觀眾的存在,那麼即使是根據自己真實經歷改編的劇本,也是一種自我欺騙。劇本和小說之間有什麼差別?一個是以文字為主要敘述工具的故事,一個則注重影像的效果,還要兼顧文字,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劇本被評價為文學性很強,因為角色台詞很多。艾力.侯麥 (Éric Rohmer)是最佳例子。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更具代表性。我想,他們其中有人的劇本被改編為小說,或直接出書上市,不確定究竟是在電影拍攝之前還是之後。但或許柏格曼因為出身戲劇界,他算是少數幾位值得將自己的劇本改編成小說的導演之一,前提是編劇就是他本人。

老實說,這篇文的第一句話並不完全正確,但我不想刪掉。我並不是一直夢想著寫一本蹩腳小說。我花了很多時間,拍過許多電影,才承認自己不夠資格當小說家,儘管我的劇本越來越有文學味道,如果我有足夠的天分,其中幾部電影可能會是更好的小說,因為有很多素材由於電影的節奏和手法問題,無法全部放進片子裡。我所說過的故事,我所創造的角色(我是指好的角色,而不是很差的角色),都擁有幾乎雙倍的故事材料無法整合塞進最後的電影成品。我還有更多螢幕上角色的背景和故事資料。如果寫成小說,這些多的資料就能找到容身之處。


(圖/威尼斯影展官方頻道)

(圖/威尼斯影展官方頻道)


導演和編劇恰恰是與小說家處在相反的兩端。導演是行動派,要懂得心狠手辣砍掉台詞、反應、場景甚至整個角色。導演必須為所要敘述的故事做牛做馬,還要回應來自整個劇組團隊的幾百個問題(我毫無誇大),才能把故事搬上大銀幕。他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如果電影是在攝影棚拍攝,奔波的路程或許比較短,但還是得重複無數次去回。如果你有養寵物,也無法隨時帶在身邊。然而,小說家的工作型態是久坐,想待在電腦前多久就能多久,心血來潮也能馬上出門散步。他不用跟任何人說話,更不用在寫作過程中回答問題。他或許養了貓,可以撫摸牠們。還能喝酒,也可以不停地抽菸。他是個自由的人,他和所有人一樣,人生中或許避免不了不幸的事,但小說家總是能把不幸化為故事中最生動的部分。

儘管如此,回到劇本和小說有什麼不同的問題,我的腦中浮現好幾個答案。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領域。這也難怪,好小說最後能拍成等同名聲電影的屈指可數。連偉大的庫柏力克拍的《一樹梨花壓海棠》都沒能達到納博科夫的原著小說《蘿莉塔》的高度。當然,還是有些例外,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拍攝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的《都柏林人》,或者維斯康堤(Visconti)拍攝蘭佩杜薩(Lampedusa)的小說《豹》.......

我來舉個例子。你在一個劇本創作一個角色要開門。先前有人敲門。在劇本,你只需要描述動作,也就是說,某某人開門。在小說中,在這短短的路線(男人走向門口),你可以詳述角色的背景和他與世界的關係。你可以鉅細靡遺地交代這一切。

電影中不存在這種內在聲音,電影有的是旁白和閃回手法,但這兩者無法相比。兩者都是需要小心處理的敘述元素,除非你是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擅長以旁白駕馭閃回手法,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圖/華納兄弟FB)

(圖/華納兄弟FB)


多年前,我曾有一段時間放棄成為小說家的渴望,但是讀了安立奎.維拉馬塔斯(Enrique Vila-Matas)的《馬克和他的厄運》( Mac y su contratiempo)之後,書中主角決定重寫一部已經存在的作品《華特和他的厄運》( Walter y su contratiempo),這本書拓寬了我的視野,讓我知道如何用有限的天份來創作小說。

我不覺得寫下關於自己的事情會有什麼不便。我會說,這幾乎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寫關於「我的女人」或「我的男人」就比較困難,我不想把任何人牽扯進我在寫的東西裡,除非將他們虛構得夠模糊,直到無法認出原型人物。

至於土耳其戰爭和歌德,恐怕我需要做些研究熟讀文獻,這個點子不太吸引我,無論如何我會花上超過三天的時間。至於馮克案,我想我可以寫每天出現在新聞報導的任何命案。而我的上司?我沒有上司。我就是自己的老闆。

既然我做不到,我太懶惰,不想去查土耳其戰爭、馮克案和歌德,因此我決定尋找比較貼近自己的題材和人物。或許這是個好的開始:

「我生於1950年代初,對西班牙人來說那是個悲慘的年代,但也是孕育電影和時尚的肥沃苗圃。」


(本文摘錄自原點出版, 佩卓.阿莫多瓦《最後的夢:阿莫多瓦的自傳式故事集【首刷限量印刷簽名扉頁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點出版社的沙龍
58會員
78內容數
2025/03/24
京都「台所(廚房)」全長390公尺,1310年啟用迄今,本來是當地主婦採買食材和日常用品的傳統市場,隨著觀光熱潮,成為遊客必來享用庶民小吃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3/24
京都「台所(廚房)」全長390公尺,1310年啟用迄今,本來是當地主婦採買食材和日常用品的傳統市場,隨著觀光熱潮,成為遊客必來享用庶民小吃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3/11
有一個現代詞語可以解釋這種神奇的現象──「美肌」。 這些19世紀的畫作全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號稱「人類『美肌』天花板」的薩金特 這個人真的很會「混」,也不知道是跟他師父學的還是無師自通,反正他是真的很懂 上流社會那些人的心態和需求。 請他畫肖像畫,雖然貴(通常在五千美元左右),但會覺得很值。
Thumbnail
2025/03/11
有一個現代詞語可以解釋這種神奇的現象──「美肌」。 這些19世紀的畫作全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號稱「人類『美肌』天花板」的薩金特 這個人真的很會「混」,也不知道是跟他師父學的還是無師自通,反正他是真的很懂 上流社會那些人的心態和需求。 請他畫肖像畫,雖然貴(通常在五千美元左右),但會覺得很值。
Thumbnail
2025/02/26
設計最初階段是與客戶晤談後進行調查,再整理資訊。只要將設計對象、目標客群以及客戶所提供的資料加以整理,釐清設計目的,設計的大方向與版面配置等設計的手法就會自然確立。配置版面時不光是要將版面排得美觀順眼,而是要有目標導向,達成必要資訊的傳遞。
Thumbnail
2025/02/26
設計最初階段是與客戶晤談後進行調查,再整理資訊。只要將設計對象、目標客群以及客戶所提供的資料加以整理,釐清設計目的,設計的大方向與版面配置等設計的手法就會自然確立。配置版面時不光是要將版面排得美觀順眼,而是要有目標導向,達成必要資訊的傳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電影《隔壁的房間》觀後感,以及對於生命及安樂死的探討。
Thumbnail
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電影《隔壁的房間》觀後感,以及對於生命及安樂死的探討。
Thumbnail
以首部英語長片《隔壁的房間》拿下2024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向來以原創劇本自編自導而聞名的他,近年也嘗試各式作品的改編,《隔壁的房間》即改編自西格麗德努涅斯原著小說。近日新片也在台灣上映,而他也在自己的自傳式故事集《最後的夢》中針對小說與電影創作之間的關係抒發了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以首部英語長片《隔壁的房間》拿下2024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向來以原創劇本自編自導而聞名的他,近年也嘗試各式作品的改編,《隔壁的房間》即改編自西格麗德努涅斯原著小說。近日新片也在台灣上映,而他也在自己的自傳式故事集《最後的夢》中針對小說與電影創作之間的關係抒發了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或許有點難以想像,這是阿莫多瓦的作品,但如果有在追蹤他後期作品的影迷就知道,他風格轉向最為關鍵之處,就是對於生命內在肌理的省思。還是能發現不少阿莫多瓦正宗的元素,最明顯的就是鮮艷的原色。只是更冷冽、更沉靜,更多的是充分的內省。
Thumbnail
或許有點難以想像,這是阿莫多瓦的作品,但如果有在追蹤他後期作品的影迷就知道,他風格轉向最為關鍵之處,就是對於生命內在肌理的省思。還是能發現不少阿莫多瓦正宗的元素,最明顯的就是鮮艷的原色。只是更冷冽、更沉靜,更多的是充分的內省。
Thumbnail
我沒嗑過藥。但我猜嗑藥的感覺,大概跟閱讀Junot Díaz的《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奧斯卡.哇塞短暫奇妙的一生》(已絕版,新版書名改為《阿宅正傳》)相去不遠。
Thumbnail
我沒嗑過藥。但我猜嗑藥的感覺,大概跟閱讀Junot Díaz的《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奧斯卡.哇塞短暫奇妙的一生》(已絕版,新版書名改為《阿宅正傳》)相去不遠。
Thumbnail
歐容是一個鬼頭鬼腦的導演,他拍過一部色色的電影叫做《登堂入室》當然我知道這是取自孔子師生的典故,但我總覺得中文片名聽起來也色色的。 . 色色在哪?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江郎才盡的老師傑曼某天在課堂上遇到了一個不寫作業的鮮肉青年克勞德,原因是他不知道怎麼寫,於是在他簡單指點過後,克勞德竟寫出精采
Thumbnail
歐容是一個鬼頭鬼腦的導演,他拍過一部色色的電影叫做《登堂入室》當然我知道這是取自孔子師生的典故,但我總覺得中文片名聽起來也色色的。 . 色色在哪?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江郎才盡的老師傑曼某天在課堂上遇到了一個不寫作業的鮮肉青年克勞德,原因是他不知道怎麼寫,於是在他簡單指點過後,克勞德竟寫出精采
Thumbnail
以往有涉及美國夢的作品,往往常圍繞在華裔或其他地域的移民身上,其中韓裔移民的故事便較少被提及,而在今年,就有一部與此相關的作品上映,它是《夢想之地》。 在這個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的時代,已經沒有多少人依然思想浪漫的懷抱夢想。不過充滿 上個世代美麗泡泡的奮鬥故事似乎還能給一些還在醉夢中的一些安慰。
Thumbnail
以往有涉及美國夢的作品,往往常圍繞在華裔或其他地域的移民身上,其中韓裔移民的故事便較少被提及,而在今年,就有一部與此相關的作品上映,它是《夢想之地》。 在這個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的時代,已經沒有多少人依然思想浪漫的懷抱夢想。不過充滿 上個世代美麗泡泡的奮鬥故事似乎還能給一些還在醉夢中的一些安慰。
Thumbnail
【紙本和影像的互文——青年創作成果發表會】 活動日期:2021.04.17 活動地點:華山青鳥書店 作者:陳韋任 對談人:陳珮瑄/避風港文化編輯 陳韋任除了和影視的緣分很深,其實長期浸潤在文學創作的環境中,他寫作的範圍涵蓋小說、報導文學、兒童文學、散文、偶爾也寫影評甚至是劇本。
Thumbnail
【紙本和影像的互文——青年創作成果發表會】 活動日期:2021.04.17 活動地點:華山青鳥書店 作者:陳韋任 對談人:陳珮瑄/避風港文化編輯 陳韋任除了和影視的緣分很深,其實長期浸潤在文學創作的環境中,他寫作的範圍涵蓋小說、報導文學、兒童文學、散文、偶爾也寫影評甚至是劇本。
Thumbnail
文/威廉.M.艾克斯 你為什麼想要寫作?你為什麼充滿激情?對你來說什麼東西很重要?什麼是你能寫的、你關心的、你知道的?有什麼故事你比其他任何人更有資格說? 你有沒有對某樣特定事物長期保持興趣?也許就可以把這份狂熱變成一部電影。如果它長久以來一直啃噬著你的五臟六腑,那就拿起筆桿來搔癢吧! 
Thumbnail
文/威廉.M.艾克斯 你為什麼想要寫作?你為什麼充滿激情?對你來說什麼東西很重要?什麼是你能寫的、你關心的、你知道的?有什麼故事你比其他任何人更有資格說? 你有沒有對某樣特定事物長期保持興趣?也許就可以把這份狂熱變成一部電影。如果它長久以來一直啃噬著你的五臟六腑,那就拿起筆桿來搔癢吧! 
Thumbnail
《追殺導演》藉黑色電影的謎團與強烈風格,敘述藝術家腦中那無法拿捏、無法放下的混亂思緒及情感,當中相輔相成的迷樣視覺與詩意敘事,帶來身如其境的迷茫體會和強烈不滿,究竟我們該為了生活放棄藝術,還是該為了藝術捨去生活?
Thumbnail
《追殺導演》藉黑色電影的謎團與強烈風格,敘述藝術家腦中那無法拿捏、無法放下的混亂思緒及情感,當中相輔相成的迷樣視覺與詩意敘事,帶來身如其境的迷茫體會和強烈不滿,究竟我們該為了生活放棄藝術,還是該為了藝術捨去生活?
Thumbnail
<p>於是我以此為題,向作者們發出邀請,沒有意識到自己下了一張不小的戰帖。直到收回文章,才發現每一位參與的作者都卯足了勁,和自己纏鬥一番,最後交出的文字裡有戲劇的分析,有自我的剖解,有情懷的抒發,還有逃離宿命的衝動。</p>
Thumbnail
<p>於是我以此為題,向作者們發出邀請,沒有意識到自己下了一張不小的戰帖。直到收回文章,才發現每一位參與的作者都卯足了勁,和自己纏鬥一番,最後交出的文字裡有戲劇的分析,有自我的剖解,有情懷的抒發,還有逃離宿命的衝動。</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