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十五· 再談《你的拿手好戲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卅·十五· 再談《你的拿手好戲是什麼?》

·

What's Your Thing? (中譯:你的拿手好戲是什麼?無刪減版本)

寫於二一年二月

·

夜半三分醒來;陰風凜凜,遂難眠。

“What’s your thing!?”

我當下呆倒了。

當時候家長問及這條問題,我頓時失措;仿佛那刻已把「自我」忘得一乾二淨……說實話,那條問題真的把我嚴重難倒了。無論平時多麼牙尖嘴利也好,那條問題的威力足以震懾所有人。你問我 what’s my thing,我倒想問問你 why do you want to know? 當一人太投入自己的 thing,難道不是更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嗎?難道我從沒想過?難道我其實沒有那個“Thing”?

你知道我回答什麼嗎……

“Oh…. I specialize in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你說!人肉錄音機的圖像是否已經若隱若現地於你腦海浮現出來……當時的我,懊悔極了。明顯地他們不想要你這個答案吧!你為什麼會照直答呢?不如我們來模擬一下以下幾種情況吧!

情況A:

“Oh industrial...what? I don’t understand. Tell me more about it.”

“Oh... it’s like a triangular alliance* between Psychology, Business, and Statistics. Sounds grand but it’s not the case hahaha...”

(*注意:我這裡用了 alliance 這詞。畢竟「marriage」這詞過分敏感;client 的已婚狀態是「離婚」的……)

“Ah psychology! Interesting. So anyway my kid (client) is really into technology. Is that your thing? Technology? He’s into old computers, old phones and... hey why don’t you show him your phone and he’ll be able to tell you what your phone’s model is right away?”

你看!情況A其實到底不是在問你 what‘s your thing;而我想:家長其實是想了解我有多熟識科技吧!一起來看看情況B吧。

情況B:

[若有機會回到過去;我會這樣答]

“Ah! That’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Can you be a bit more specific? By thing, do you mean ‘hobby’? Or ‘sports’? Or ‘favorite food’? Or even my specialty? Or favorite music? Or favorite movie? Or favorite book? Or favorite creature? Or…? The list goes on and on.”

“Haha you’re overthinking it... I mean 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 doing? My kid (client) is really into technology. As you can tell by all kinds of phones he’s been collecting. Why don’t you show him your phone and see if he can tell you what your phone model is right away?”

“I’d love to. Here!”

你看到那共通點嗎?無論是情況A、情況B、抑或情況CDFGZ,我相信家長到底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許她最終也是想透過一個「實例」來顯示她兒子的實力。借問一下……這是什麼心態呢?你說我該裝聾作啞;裝作「發現新大陸」似的豔羨目光?抑或保持一貫作風,不輕易被迷惑到……?事實上,我選擇了後者。我沒被輕易迷惑到。我只是隱隱發出了打從內心的讚嘆。淡淡的,如低糖黑巧克力。你說我沒看過嗎?其實也不是這回事。只是我認為家長或許有點兒過分抬舉自己兒子吧……等等!她不也是一位單身母親嗎?照理上,我應該會明白她的某些處境吧!我膽敢說出她作為單身母親把全副精神和所有時間都投放在她心愛的小孩上。她小孩的「聰明」就算被放大了「百倍」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有否想過孩子的感受嗎?為什麼她就有著一種「非令你讚歎不可」的心態呢?你不發覺她愈發趨向這態度,她愈是想掩飾(或彌補)內心的不足嗎?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人類是很表面的。照這道理,我其實可以裝作「十分驚嘆」,就是演好我「配角」的角色。想到尾,我一個行為治療師的身份,終歸也是 client 生命裡一個美好的「配角」而已。其實看到這 client,我會毫不意外地看到我自己的影子,尤其是當家長有著一種強烈的「虛榮」心態,總是想引來不必要的「豔羨目光」。何必!

「你們作為家長的,有想過我們的感受嗎!」我記得當時候 client 有一刻不想他媽媽分享他一次「智破」科技專家的經歷。她愈分享得多,他就愈尷尬。既然他不想,為何強迫他呢……我不懂。

反正我沒做過「家長」這角色。我只能憑空想像……到我做家長的時候,我可以問及他人:

”so... what’s your thing?”

·

RE: What's Your Thing? (中譯:你的拿手好戲是什麼?

說實話,真的很難去選擇一個合適的題材去作新作品。其實不如這樣說吧,不是很困難。而是我早就寫了一大堆從沒面世的隨筆和雜文;我每每心動去寫新的便會回到初衷。就是想好好赤裸地面對昔日的自己。無論這些屏幕上的小像素有多麼叫人想把手中的玩具往地磚上砸個稀巴爛,抑或叫人想把自己的眉毛一條一條地硬扯出來,我都是想大力睜開雙眼去面對。就這樣面對,無他。

原來,回看這篇隨筆,心想:也太隨便了吧。看來當時我真的是在難眠的狀態下碼出來的字元。

拜託,一條那麼簡單的問題,可能並沒「how are you(你好嗎)」那般簡單……竟然能讓我「內耗」到一個難眠的地步(其實是夜半三分;比難眠更糟;一個可以安躺的幻象)。「內耗」這詞真的是本世紀最偉大的新詞語之一。若然把我們每人當作一個氫氣球般看待,無論日光下氫氣球是多麼的飽滿,隨著歲月的惡作劇,氫氣球終有一刻會耗盡其身。換而言之,氫氣球畢生的奮鬥也會塵歸塵、土歸土。

字裡行間,我還看到那「小飛俠」般長不大的天真。這真的不是一般的天真,而是愚笨的天真(其實天真是否本身帶有愚笨的意味呢)。我竟然以為家長(兩倍年紀的人)是真心想認識我。但沒想到這只是一時想不開的妙想天開。我竟然要透過一連串的社會洗滌才能浴火重生(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江湖吧。曾經我也很忌諱江湖味之類的語句,但想必江湖味重的人本身都已經看盡世間事,不會胡亂生出交心的非分之想)。二十多歲固然是二十多歲,和三十歲的領悟,可說遠遠比一街之隔還來得更為廣闊。

墮進了這潭愛之深責之切的沼澤,想必這是當年的我跟這刻的我在進行的一場訓話。

「別妄想客戶會和你交心了。要切記任何與金錢瓜葛相關的關係也難以搭上『交心』二字。」

現時還是二十多歲的我,竟然於近日一再重蹈覆轍,依然對這幻象抱有稍為浪漫的盼望。

「這是鳥啼嗎?哪有那麼巧合!我家裡也是養滿了鳥兒啊!」她說。

「哈哈,你耳朵真好。你知道嗎,既然辦公室沒有半扇能敞開的窗戶,那我就營造那窗外的氣氛吧!沒錯,你聽著的正是國家公園裡輯錄的自然鳥啼聲。我覺得沒有什麼音樂比大自然的更來得曼妙了。」我說。

「原來如此!這想必就是創造主的美好吧!」她說。

「慢著…難道你也是信徒嗎?原本我也察覺到半點端倪,但奈於工作緣故,我也不好意思去問個究竟……現在我總算放心了。你知道嗎,我遇過的眾多客戶裡,很少會表明自己的宗教信仰。大多數的客戶也只是輕輕帶過,甚至乎避談。」我驚訝著。

「不要緊,儘管放心說吧。你我都是主內的弟兄姊妹。不如你下次把那條連結發送給我,讓我也去聆聽一下吧!」她說。

原本我也對這事不抱著什麼期望,畢竟他人或許在忙碌下也會忘掉曾經所說的。

怎料——

有次她再致電給我跟進她的個案,她竟然提及到先前的對話。

「上次你發送給我的連結,還記得嗎!我開始上班聽了。慢慢的,我也開始推薦了給我同事去聆聽。現在全個辦公室仿佛變成了觀鳥園似的!」她說。

「你竟然還記得,我以為——」我還沒說完。

「當然記得啊!你知道我家裡是一直飼養著雀鳥的吧!」她說。

「太好了,我還以為世上所有的寒暄都只是寒暄而已。沒想到你會放在心上。」我心裡微笑著。

後來於每趟對話的結尾,我們也相互為對方去禱告。我們深深了解到不能什麼也如我們所願,斷不能強行要上帝去順我們而行。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把這一切都交託給天父上帝,藉著祂的聖靈去帶領我們。我開始漸漸地去拾回那叫「相信」的心,相信真誠仍是一大本領。可能我的崗位,做到的並不如預期所料,但我是否拿真誠待人,這還是我所能選擇的。

那客戶最後寫了一封感謝信給我,甚至乎在信封的交接口貼上了一個「Jesus Loves You(耶穌愛你)」的圖章。當我收到這信的時候,並沒戲劇性的痛哭流涕,心裡有的卻是默默的一暖。我和妻子,連同一小眾友人,分享了這個微小的見證。希望這能讓我們都繼續去相信下去。

若然再有人問及「What’s Your Thing?」

我就會一如既往拿出真誠,回答:「一切和文字有關的。」

時至今天,無論去到什麼歲數,我也會依然相信真誠的力量。

不必去掩飾自己所信的。

不必去迎合他人想聽到的。

·

🌬聽:

·

Alice Sara Ott 娓娓演繹的 Chopin: Op. 28: No. 15 in D Flat Major. Sostenuto(又名 Raindrop)

·

蕭邦,相信也是個街知巷聞的名字。電影裡、流行文化裡、文字世界裡。蕭邦這個人可說是隨處可見。他那悲鬱的背影,實在教人愛不釋手。

他那沈鬱的過去,實在教人深深著迷。

我的妻子,是我認識的所有人裡,最能真誠面對自己的人。

她熱愛蕭邦,並不會因他人的目光而說謊。

有時候,我在她身上也看到點點蕭邦的影子。

一來是那份對音樂演繹的執著。

二來是對情感表達的那份堅持。

耳濡目染下,我也在多年前開始對蕭邦的作品產生了微微的興趣。

時間所限,擇日再談。

·

梟文

20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riennium的沙龍
0會員
21內容數
寧圖為梟雄 | 不妄作英雄 | 行文數十載 | 我寫故我在 | 卅年光影苒 | 漫邁三十年 | 惟盼神眷勉 | 披我主冠冕
Trienniu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9
《卅 · 二十一 · 更美好的年華》 · 眨眨眼,光影三十·卅日前夕終也來到了最終章。這樣就過了青春最美好的年華——二字頭的歲月。昨天,我還能說我是——牽強的——二十多歲。但一覺醒來——即便今天——我已是個幾十歲的人了。 過去二十多年我也沒太大感觸—— 不如這樣說,我對踏入三十歲反而有更深的
2024/12/29
《卅 · 二十一 · 更美好的年華》 · 眨眨眼,光影三十·卅日前夕終也來到了最終章。這樣就過了青春最美好的年華——二字頭的歲月。昨天,我還能說我是——牽強的——二十多歲。但一覺醒來——即便今天——我已是個幾十歲的人了。 過去二十多年我也沒太大感觸—— 不如這樣說,我對踏入三十歲反而有更深的
2024/12/29
《卅 · 二十 · ART(S)IN》 · 卅年前夕,猛然夢見一個如小丑般恐怖的場面。 這個夢主要有兩大元素:ARTS 和 罪的本源 (SIN)。 先討論「ARTS」這個字的可能詮釋。不知為何,夢中我的腦海將這ARTS幾個英文字母翻譯為「神」的意思,這讓我感到很奇怪。當時在夢中我並未刻意分析
2024/12/29
《卅 · 二十 · ART(S)IN》 · 卅年前夕,猛然夢見一個如小丑般恐怖的場面。 這個夢主要有兩大元素:ARTS 和 罪的本源 (SIN)。 先討論「ARTS」這個字的可能詮釋。不知為何,夢中我的腦海將這ARTS幾個英文字母翻譯為「神」的意思,這讓我感到很奇怪。當時在夢中我並未刻意分析
2024/12/26
《卅 · 十九 · 淋·漓·痛·快》 · 淋漓盡致。 淋漓痛快。 「哭什麼哭!那輪到你來哭!」我跟自己說。 是的,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終日思慮過多的人。 很容易掉下眼淚。若然淚水是本值分文的話,我想我大概是個很富足的人呢。這亦算得上是「心中富有」的一個詮釋吧! 一直以來,我對比喻和類比
2024/12/26
《卅 · 十九 · 淋·漓·痛·快》 · 淋漓盡致。 淋漓痛快。 「哭什麼哭!那輪到你來哭!」我跟自己說。 是的,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終日思慮過多的人。 很容易掉下眼淚。若然淚水是本值分文的話,我想我大概是個很富足的人呢。這亦算得上是「心中富有」的一個詮釋吧! 一直以來,我對比喻和類比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昨天跟小我超過12歲的同事個督*時,她提到兩件有點有意思的事情。 ​ 一:我老是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她不知道我腦袋都裝些什麼? 二:她雖然對我寫作出版的內容沒有興趣,但覺得粉專的短文都很低能好笑。我們都做一樣的工作,但怎麼感覺我的生活特別有趣? ​ 我早就忘記當下的回答,
Thumbnail
 ​昨天跟小我超過12歲的同事個督*時,她提到兩件有點有意思的事情。 ​ 一:我老是喜歡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她不知道我腦袋都裝些什麼? 二:她雖然對我寫作出版的內容沒有興趣,但覺得粉專的短文都很低能好笑。我們都做一樣的工作,但怎麼感覺我的生活特別有趣? ​ 我早就忘記當下的回答,
Thumbnail
我是一個沒有興趣的人,所以我超討厭別人問我這個問題的。 教書教著教著,碰到了一個法國人和一個德國人, 他們在介紹自己的興趣的時候讓我覺得他們在發光啊!! 因此開始了這趟遲來約莫三十年的尋找興趣之旅。
Thumbnail
我是一個沒有興趣的人,所以我超討厭別人問我這個問題的。 教書教著教著,碰到了一個法國人和一個德國人, 他們在介紹自己的興趣的時候讓我覺得他們在發光啊!! 因此開始了這趟遲來約莫三十年的尋找興趣之旅。
Thumbnail
即將畢業的日子裡,最常出現在腦海裡的疑問是:「我究竟最喜歡做些什麼?」 以前總覺得擁有很多的興趣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生活裡也能夠擁有無數填滿人生色彩的畫筆與選擇。 但久而久之,你會發現,找尋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命是很重要的。 這意味著,你開始會對你這份使命負責,會對你最嚮往的生活狀態而付諸行動,你未來
Thumbnail
即將畢業的日子裡,最常出現在腦海裡的疑問是:「我究竟最喜歡做些什麼?」 以前總覺得擁有很多的興趣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生活裡也能夠擁有無數填滿人生色彩的畫筆與選擇。 但久而久之,你會發現,找尋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命是很重要的。 這意味著,你開始會對你這份使命負責,會對你最嚮往的生活狀態而付諸行動,你未來
Thumbnail
今天中午在其他讀書會分享《一人創業》裡的5提問—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也分享給大家。 《一人創業》是一本談論創業的書籍,它最特別的地方是:作者本身是日本創業導師,他帶領學員去找到真正在想做的事,用這件事來創業,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把熱愛當成工作。 有些人會擔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的能够謀生嗎?
Thumbnail
今天中午在其他讀書會分享《一人創業》裡的5提問—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也分享給大家。 《一人創業》是一本談論創業的書籍,它最特別的地方是:作者本身是日本創業導師,他帶領學員去找到真正在想做的事,用這件事來創業,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把熱愛當成工作。 有些人會擔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的能够謀生嗎?
Thumbnail
『挖掘天賦,是創造獨特價值的起點。』 深刻探索自己喜歡事物的程度,是挖掘天賦的第一步,並能夠逐步定位出自己的獨特性: 接下來,邀請你,將你想到的事物都列下來,運用以下的五大提問,檢視每一項你寫出來的事物。祝福我們,能夠了解自己的天賦,並賺取專屬於自己的財富:
Thumbnail
『挖掘天賦,是創造獨特價值的起點。』 深刻探索自己喜歡事物的程度,是挖掘天賦的第一步,並能夠逐步定位出自己的獨特性: 接下來,邀請你,將你想到的事物都列下來,運用以下的五大提問,檢視每一項你寫出來的事物。祝福我們,能夠了解自己的天賦,並賺取專屬於自己的財富:
Thumbnail
剛開始休息的時候啊,有一次跟著朋友去提案「談生意」。一開始我還講得很清楚,我只是跟來玩的喔,萬一他們諮詢到我的職能專業時,我可是一句話都不會說的。 結果咧?因為不小心聊出對方的某個書法字的出處後,我覺得整個太酷了,所以接下來呢,就把他們品牌能夠做的創意概念跟方向通通講一遍。
Thumbnail
剛開始休息的時候啊,有一次跟著朋友去提案「談生意」。一開始我還講得很清楚,我只是跟來玩的喔,萬一他們諮詢到我的職能專業時,我可是一句話都不會說的。 結果咧?因為不小心聊出對方的某個書法字的出處後,我覺得整個太酷了,所以接下來呢,就把他們品牌能夠做的創意概念跟方向通通講一遍。
Thumbnail
使用說明書   先聲明這絕對不是什麼教英文的頻道,不要看到標題是英文就覺得好像發現了什麼新世界。 (本人是日文不好的日文系,更別說是英文了)
Thumbnail
使用說明書   先聲明這絕對不是什麼教英文的頻道,不要看到標題是英文就覺得好像發現了什麼新世界。 (本人是日文不好的日文系,更別說是英文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