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學(phenology)這個名詞可能聽起來很無聊,但是也包括了如每年三四月的「櫻前線」這種會讓人買機票直奔日本的資訊。從古代,人們就嘗試著藉由觀察自然來預測季節的到來。像觀察土撥鼠(groundhog)會不會出窩的傳統,其實也可以說是物候學觀察的一種。
但是,隨著全球暖化,大家發現花開的時間提早了。於是,有些科學家就想提供更精確的數據,讓大家警覺到地球正在急遽的變化(今天還有一則新聞:暖化的速度超過模型預測),藉以提昇大家對氣候變遷的關注。
但是,在計算這些植物變化的數據時,卻總是有一些無法解釋的數據!這些數據讓人困惑,也讓所謂的「氣候變遷否定論者」更振振有詞:你們自己的數據都亂糟糟地,還想要我相信?
那麼,到底數據有什麼問題呢?科學家們檢驗那些數據,最常發現的就是「同緯度不同地區的植物反應不一樣」以及「有時晚開花的植物反而比早開花的植物更早開花」。不過,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原來他們一直都少列入了一個數據:升溫速度。
原來,過去在計算氣候對植物的影響時,都是以「植物位置」(緯度與海拔)以及「物種熱能需求」(GDD,Growing Degree Days)來計算的。
最近,佛羅里達自然博物館找到了一大本記錄,所記載的是1850年代的許多物種的季節變化。這些記錄非常詳細,包含了物種的地理位置。
他們將植物的部分整理出來,與最近這些年的紀錄進行比較。但是,他們還是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同緯度不同地區的植物反應不一樣」以及「有時晚開花的植物反而比早開花的植物更早開花」。而這些不一致的數據,讓他們在嘗試建立一個預測模型時,總是不夠準確。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研究團隊仔細檢查了以後發現,出現不一致數據的地點,附近都有水體(湖、河)。於是他們仔細地檢查了一下這些地方,發現只要附近有水體出現,這個區域冬天會比較溫暖,但是春天到的時候,溫度上升的速度卻比較慢。
當然,會有這些現象是因為水的比熱比較高,所以只要有水體存在,附近的微氣候就會比較穩定。但是,研究團隊想到:會不會就是因為溫度上升的速度比較慢,造成在水體附近的植物的反應與其他地方的植物不一樣呢?如果是這樣,是不是應該要把「升溫速度」這個值給放進模型裡?
於是他們畫了草圖、討論,然後建立新的模型,再把數據放進去。結果...BINGO!納入「升溫速度」的新模型,不但可以解釋之前無法解釋的不一致,建立的預測也變得更準確。
以紅楓(Acer rubrum)和杜鵑花(Rhododendron periclymenoides)來說好了,通常紅楓會比較早開花,但是如果杜鵑花所在地區春季升溫速度較快,可能反而比紅楓更早開花;或者說,如果紅楓附近有河流或湖泊,這時候紅楓就會比較晚開花了。這些原本無法解釋的現象,當它們把「升溫速度」納入以後,就都說得通了。
研究團隊利用新模型模擬後發現,從1850年代到2010年代,物候時序平均提前了24.37天。而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暖化程度高約2°C,這使得北方地區整體物候改變幅度最大。另外,溫暖地區春季升溫速度慢的物種對氣候變化反應最強烈,而早春開花與展葉的物種比晚春物種對氣候變化更敏感。
所以,透過納入「升溫速度」,我們可以更準確地預測植物的變化。這個新技術不僅可以用來測量氣候變遷對植物的影響,也可以用來預測日本的櫻花什麼時候開?聽說日本的櫻花預測已經非常厲害了,但是如果把「升溫速度」導入,或許可以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呢!
所以,水因為具有高比熱,對周圍的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真的是超大的!或許對水中的生物來說,水的高比熱是好處,但是對於水體旁邊的植物來說,卻讓它們覺得「春來何遲遲」呢!
參考文獻:
Robert Guralnick, Theresa Crimmins, Erin Grady, Lindsay Campbell. Phenological response to climatic change depends on spring warming velocity. 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2024; 5 (1) DOI: 10.1038/s43247-024-018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