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導演楊曜愷訪問自述:《從今以後》主旨並非講愛情,或幾個人之間的關係,而是想反映家人對lesbian couple的接納程度。
不承認Angie不代表恐同。異性戀也可能得不到承認——取決於親戚對兩個人關係的認知。怎樣才算是「家人」?若Pat始終當Angie外人,「血濃於水」的親人理應有權處置骨灰和遺產:「 Pat都會贊成我咁做! 」
所以,觀眾首先需要對兩個人關係有認識——非簡單同性戀標籤——而是具體關係,當然包括:Pat名下財產當初如何取得、兩人日常財政,並由此推測Pat的遺願。只有這樣,才能恰如其分代入親人角色去設想:當存在利益衝突時,是否值得讓Angie享有如配偶般的身份和權益。
電影中,Angie對胡家眾人說,房屋是她跟Pat「一齊買」的。這說法容易被解讀為Angie共同出資,但無寫名又顯然不合理;況且只要有份出錢,爭產極有機會取得部分業權。映後有觀眾詢問導演本意,答:「一齊買」意思是一齊做這件事,非指有份供樓。事實上,兩位演員也在開鏡前的熱身工作坊中,做過角色如何尋覓愛巢的即興演出。
房屋是Pat獨資購買。不妨發揮想象,猜測兩人可能的財政關係:
1.各自有獨立銀行戶口。
2. Pat支付日常開支。(花店)
3.Pat每月給Angie戶頭存入零用錢,可包括僱傭菲傭照顧Angie父母的花費。(影片交代Angie打官司得到生活費,申索獲法庭批准的常見理由是:死者生前向對方提供收入)
胡家了解Pat生前的財政分配,更借Victor之口言明Pat想「照顧Angie一生一世」。代入胡家去推測Pat對遺產的分配意圖,Angie至少不會無份。若她想分走部分,家人不應有異議。
從經濟層面,Angie敢於打官司的底氣在於,多年來無須住房開支,將自己早期收入和來自Pat的零用錢儲起,足夠支付律師費。
Pat離開後,她仍是不憂柴米的中產主婦。對Angie經濟條件的認同程度影響觀眾判斷遺產的合理分配。阿美將兄妹差距歸咎於運氣——胡家的財運在好命、要乜有乜的Pat身上,而阿成失敗是因為風水,因此一定要留住Pat的骨灰。假如觀眾是其他角色,你不迷信,但會否強力反對?「落咗海個身四圍飄,點會安樂?」 反對需要強力理由。
Pat有成功的特質,而阿成夫婦也有其之所以落魄的特質。Vic是Pat最愛錫的人,也是最接近理解Pat的人。他理解她的感情,跟她有共同愛好(跑車),但他仍不理解Pat為什麼成功。Pat是實幹家,Vic是空想家。
運氣對每個人都公平,眾角色演繹出一種荒謬:將經濟落差訴諸命運、然後全家人默默和應。Angie同胡家爭的不僅是Pat的生辰,更是她確信自己遠比他們更懂得Pat,珍視Pat。如沒有發自內心理解Pat何以成功——就不會理解Angie對Pat的知己之情。情感的親疏令Pat至少會將過半數財產留給Angie。所以,葬禮和遺產該由誰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