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動產御三家:三菱地所、三井不動產與住友房地產的營收表現剖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資產規模背後的產業格局

日本不動產市場以其穩健的發展聞名於世,其中「御三家」三菱地所、三井不動產與住友房地產,長期以來占據市場的重要地位。不僅因為他們資產規模龐大,更因其在商業、住宅與綜合開發領域的全面佈局,成為不動產市場中不容忽視的力量。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這些企業的資產規模動輒超過數兆日圓,在全球資本市場中更具競爭力。本文將以營業收入為切入點,分析這三家公司在近年來的成長軌跡與表現分野。

延伸閱讀:日本不動產御三家資產規模


營業收入趨勢:穩步成長中的市場競逐

御三家營收表現

御三家營收表現

根據圖表顯示,三菱地所、三井不動產與住友房地產從2017年至2024年的營業收入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以下為詳細觀察與分析:

  1. 三菱地所:穩健成長的領頭羊

三菱地所的營業收入自2017年的1.13兆日圓逐步增長至2024年的1.50兆日圓。儘管增速並非最高,但其收入的穩定性顯示其在核心業務中的領先地位。這得益於其在高端辦公室租賃市場的長期深耕,以及對國際市場的適度擴張。

  1. 三井不動產:領跑的高速成長者

三井不動產在營收表現上持續領先,2024年達到2.38兆日圓,較2017年的1.70兆日圓增長了約40%。這一成長可歸因於其在住宅開發與綜合型城市開發上的市場突破,如東京灣區的大型開發計畫。此外,三井的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業務也為其帶來穩定收入來源。

  1. 住友房地產:謹慎中求穩的挑戰者

住友房地產的營收表現雖不及前兩者,但仍展現穩定增長的特徵,從2017年的0.93兆日圓增至2024年的0.97兆日圓。住友以住宅開發為核心,對大型商業地產的投入相對保守,但憑藉其品牌影響力,仍能在高競爭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市場分化與競爭態勢

上述數據凸顯了日本不動產市場的分化特徵:三井不動產藉由多元化佈局取得收入增長的優勢;三菱地所則以穩健的策略保持市場份額;而住友房地產專注核心業務,選擇低風險策略應對市場波動。未來,隨著東京、大阪等都市圈的發展潛力釋放,這三家公司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穩中求變,御三家的下一步?

日本不動產御三家的營業收入數據顯示,市場雖穩定成長,但挑戰依舊不容忽視。高昂的土地成本與逐漸萎縮的人口結構為市場增長帶來了限制。然而,若能善用智慧城市、環保建築等新技術趨勢,並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這些不動產巨頭或許能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長期優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4/12/22
謝謝您的分享❤️
Blitz Voyager-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3
旅人小萌 ^^
avatar-img
JAPAN REIMAGINED 旅行×投資日本
3會員
50內容數
JAPAN REIMAGINED|旅行×投資的全新視角 這不只是一次日本旅行分享,而是用投資眼光重新看待這個熟悉國度的機會地圖。從日股趨勢、地區創生,到房地產與品牌觀察,我們邊走邊看、邊玩邊判斷,把旅行變成實地偵查。這場沙龍,獻給熱愛日本、也在尋找投資靈感的你,一起重啟對「日本」的想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海悅(2348)一直是房屋代銷的產業龍頭,過往最主要的經營獲利來自於房產代銷,當中以預售屋市場為大宗。近年開始和建商合資開發建案,近期甚至有獨資開發的建案開始推動, 連續四個月收到
Thumbnail
海悅(2348)一直是房屋代銷的產業龍頭,過往最主要的經營獲利來自於房產代銷,當中以預售屋市場為大宗。近年開始和建商合資開發建案,近期甚至有獨資開發的建案開始推動, 連續四個月收到
Thumbnail
日本樓市利好,新加坡投資者對日本物業投資更為積極,今年四月份新加坡企業對日投資(企業合併與收購)收購日企金額已達3500億日圓(約188億港元),以打破過去最高紀錄。而且對日本的投資年總額已連續3年超過10億美元。今年更是繼1992年以來第三次總額超過20億美元。
Thumbnail
日本樓市利好,新加坡投資者對日本物業投資更為積極,今年四月份新加坡企業對日投資(企業合併與收購)收購日企金額已達3500億日圓(約188億港元),以打破過去最高紀錄。而且對日本的投資年總額已連續3年超過10億美元。今年更是繼1992年以來第三次總額超過20億美元。
Thumbnail
這次分析使用的資料來自2023/5/11發布的2023Q1業績報告
Thumbnail
這次分析使用的資料來自2023/5/11發布的2023Q1業績報告
Thumbnail
日本樓市隨着各地防疫解封,各國旅客前往日本頻繁,日本股市創下33年新高,同時亦有不少機構投資者積極進駐日本市場。近日日本各地區的億元豪宅數目更是不斷上升,加上日本不同地區陸續恢復疫情的進度,大型豪宅項目相繼落成,吸引外資投資日本房地產,更令東京房地產投資升至世界第二。
Thumbnail
日本樓市隨着各地防疫解封,各國旅客前往日本頻繁,日本股市創下33年新高,同時亦有不少機構投資者積極進駐日本市場。近日日本各地區的億元豪宅數目更是不斷上升,加上日本不同地區陸續恢復疫情的進度,大型豪宅項目相繼落成,吸引外資投資日本房地產,更令東京房地產投資升至世界第二。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了解了中租ky的歷史沿革,還有其主要經營的業務以及整體租賃產業的狀況。這篇讓我們接著來看看中租的財報數據。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了解了中租ky的歷史沿革,還有其主要經營的業務以及整體租賃產業的狀況。這篇讓我們接著來看看中租的財報數據。
Thumbnail
租賃三雄第三季的業績全數出來,在前三季累計EPS的部份,中租為13.31元,裕融為9.53元,和潤為5.24元,年增則分別為,27.85%、18.24%及20.74%。詳如下表。 如果有在關注中租消息的投資人,就會知道上週五的法說會過程,公司放出滿滿的消息,以下節錄yahoo財經新聞重點。
Thumbnail
租賃三雄第三季的業績全數出來,在前三季累計EPS的部份,中租為13.31元,裕融為9.53元,和潤為5.24元,年增則分別為,27.85%、18.24%及20.74%。詳如下表。 如果有在關注中租消息的投資人,就會知道上週五的法說會過程,公司放出滿滿的消息,以下節錄yahoo財經新聞重點。
Thumbnail
日圓持續低水 港資私募基金都斥資約300億收購日本物業?
Thumbnail
日圓持續低水 港資私募基金都斥資約300億收購日本物業?
Thumbnail
根據東日本不動產流通機構(東日本REINS)統計,2021年東京都中古大廈平均每月交易件數超過1,700件,也較2020年增加10%。根據東日本不動產流通機構(東日本REINS)最新統計,東京都中古大廈每平方公尺的成交價格近兩年來上漲約15%。
Thumbnail
根據東日本不動產流通機構(東日本REINS)統計,2021年東京都中古大廈平均每月交易件數超過1,700件,也較2020年增加10%。根據東日本不動產流通機構(東日本REINS)最新統計,東京都中古大廈每平方公尺的成交價格近兩年來上漲約15%。
Thumbnail
在歷經2020年的疫情高峰後的日本,目前房市呈現穩健上升的狀態,去年價量成長約1成。專家預估2022年日本房市價量會續揚,原因有各種東京奧運重大建設,以及通膨影響下,高資產顧客避險需求等利多,但也有台灣的買方在2021年就看到趨勢搶先入場,有高達7成以上的買方即便僅視訊看屋,就出手購屋。
Thumbnail
在歷經2020年的疫情高峰後的日本,目前房市呈現穩健上升的狀態,去年價量成長約1成。專家預估2022年日本房市價量會續揚,原因有各種東京奧運重大建設,以及通膨影響下,高資產顧客避險需求等利多,但也有台灣的買方在2021年就看到趨勢搶先入場,有高達7成以上的買方即便僅視訊看屋,就出手購屋。
Thumbnail
您知道日本的就業人數在2020年成長最多是哪個產業嗎?答案就是房地產業。相較於前一年同一月份,2020年10月房地產業的就業人數成長了6.9%。其成長率比起排名第二的金融及保險業的4.2%,以及資訊通信業的3.1%高出不少。順帶一提,排名墊底的是住宿及餐飲業,成長率為負9.5%。
Thumbnail
您知道日本的就業人數在2020年成長最多是哪個產業嗎?答案就是房地產業。相較於前一年同一月份,2020年10月房地產業的就業人數成長了6.9%。其成長率比起排名第二的金融及保險業的4.2%,以及資訊通信業的3.1%高出不少。順帶一提,排名墊底的是住宿及餐飲業,成長率為負9.5%。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