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怕這個But,什麼時候應該《重啟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亞瑟.C.布魯克斯,曾經是個法國號演奏家,他加入過西班牙室內樂團,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十多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自己的技藝跟熱情都逐漸消散。他最後選擇回到校園,後來成為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並成為哈佛甘迺迪研究院與哈佛商學院教授。

他所寫的《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內容很豐富。總結起來有三點:

一、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

有天份而且肯學習的人,大概在工作十年之後,就會掌握解決抽象跟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叫做流體智力,你的智力跟能耐可以隨著問題的出現,處理得越來越好。但是(哎呀,人生就怕這個But),後浪很快就會追上你。然後,你可能會很懊惱自己怎麼越來越不靈光。甚至,開始重複自己熟悉的方法,卻無法面對新的問題。

教授用巴哈後來轉而開發賦格音樂,用自己本來的能力去另起爐灶來解釋,達爾文三十歲就發現「優勝劣敗」的原理,但此後餘生就只是重複已經發現的真理,懊惱不已的度過晚年。這種從既有能力提煉出自己的必殺技,但卻能主動開發新的領域的解決力,就是晶體智力。

二、所謂的成就,不是擁有很多東西。因為,人會希望得到更多,或者想要征服更多。你應該以擁有很好,卻不一定很多的東西為原則,來看待自己的現狀跟成就。所以,你的注意力跟期望值就是應該放在很根本的東西上面。例如,跟自己跟家人跟朋友好好相處。

三、人最害怕的事情有兩個:害怕死亡,害怕孤獨。愛情跟友情,是我們可以倚靠的支柱。愛情跟友情,都需要培養,需要練習。可怕的是,許多人熱愛的是,工作,以及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問題是,工作有時盡,生命還是需要友情與愛情才會完整--人躲不掉的。

其實,總結起來看,好的人際關係其實最關鍵。因為,愛情會退燒,好的伴侶最好的狀況就是成為好的家人。好的家人,最好也可以是你的好友。什麼意思呢?好朋友跟你之間應該有邊界感,讓彼此都被關注也都保留自己關注而不想被進入的世界。

這本書很妙的地方是,作者來過台灣,去過故宮博物院。他說人家的展品有限,這裡的展品全部展完卻要花上三十年。怎麼辦?

要接受一切的可能,還有一切的不可能。去找到朋友,珍惜朋友。有可能的話,去找到可以給你棒喝給你溫暖的老師。

什麼時候應該重啟人生?隨時。

一年挑戰100本書之3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立亨的李想世界的沙龍
23會員
171內容數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2024/11/29
美國歷史上第二個女性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1933-2020),畢生致力於法律事業並且推動男女平權工作不遺餘力。如果可以跟他學習如何健身,應該很不賴吧。
Thumbnail
2024/11/29
美國歷史上第二個女性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1933-2020),畢生致力於法律事業並且推動男女平權工作不遺餘力。如果可以跟他學習如何健身,應該很不賴吧。
Thumbnail
2024/11/28
1993年,我到紐約大學人類表演學研究所就讀。上課第一天,就被幾個學長姊的博士論文選題給驚呆了:有人以職業摔角選手的命名跟裝扮為題目,有人研究紐約聖派翠克教堂二戰期間做禮拜的女性頭飾變化為題目,有人研究猶太人做菜習慣的傳承與變化。
Thumbnail
2024/11/28
1993年,我到紐約大學人類表演學研究所就讀。上課第一天,就被幾個學長姊的博士論文選題給驚呆了:有人以職業摔角選手的命名跟裝扮為題目,有人研究紐約聖派翠克教堂二戰期間做禮拜的女性頭飾變化為題目,有人研究猶太人做菜習慣的傳承與變化。
Thumbnail
2024/11/26
舊詩的世界,背後有國恥辛酸,有生命滄桑,更有美好的想像與感受。更重要的是,其中有生生不已的生命感知力量。讀老師的眾多著作,都可以感受到溫情,敬意,還有豁然開朗之後的理解。
Thumbnail
2024/11/26
舊詩的世界,背後有國恥辛酸,有生命滄桑,更有美好的想像與感受。更重要的是,其中有生生不已的生命感知力量。讀老師的眾多著作,都可以感受到溫情,敬意,還有豁然開朗之後的理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從學習薩克斯風演奏到自行採譜、編譜,作者寫出心路歷程與學習建議,提供想學習編譜的人參考
Thumbnail
高中大學時代開始接觸薩克斯風,透過加入音樂協會和管樂團學習薩克斯風。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份學習之路錯綜複雜,卻充滿成長與收穫。
Thumbnail
高中大學時代開始接觸薩克斯風,透過加入音樂協會和管樂團學習薩克斯風。學習過程充滿挑戰與困難,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不斷進步。這份學習之路錯綜複雜,卻充滿成長與收穫。
Thumbnail
作者亞瑟.C.布魯克斯,曾經是個法國號演奏家,他加入過西班牙室內樂團,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十多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自己的技藝跟熱情都逐漸消散。他最後選擇回到校園,後來成為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並成為哈佛甘迺迪研究院與哈佛商學院教授。
Thumbnail
作者亞瑟.C.布魯克斯,曾經是個法國號演奏家,他加入過西班牙室內樂團,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十多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自己的技藝跟熱情都逐漸消散。他最後選擇回到校園,後來成為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並成為哈佛甘迺迪研究院與哈佛商學院教授。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離開音樂社團的心路歷程,遇到了老師的不公平對待和指導方式的問題,暢談了離開音樂社團後的學習過程和成長。他分享了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並推薦了一位知名YOUTUBER的樂理課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離開音樂社團的心路歷程,遇到了老師的不公平對待和指導方式的問題,暢談了離開音樂社團後的學習過程和成長。他分享了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並推薦了一位知名YOUTUBER的樂理課程。
Thumbnail
創作十年了,從一開始的烏克莉莉寫到吉他,最近開始嘗試加入Bass、鼓、還有其他好多好多有趣的音效來編曲;十年前,有音樂的我很幸福、十年後,我也想讓可愛的人們因為我的音樂感到幸福。 【故事換音樂】計畫申請表單 緣起| 如果說,我的人生前半段都是在無數壓力下度過的, 音樂就是一直以來承接我的軟墊,
Thumbnail
創作十年了,從一開始的烏克莉莉寫到吉他,最近開始嘗試加入Bass、鼓、還有其他好多好多有趣的音效來編曲;十年前,有音樂的我很幸福、十年後,我也想讓可愛的人們因為我的音樂感到幸福。 【故事換音樂】計畫申請表單 緣起| 如果說,我的人生前半段都是在無數壓力下度過的, 音樂就是一直以來承接我的軟墊,
Thumbnail
當命運選擇了你 你以無畏的眼神回應著 在偌大的世宇 舞動你生命的指揮棒 一任狂狷的髮 滴落你那盡情的汗水 當命運選擇給你一個寂靜深沉的世界 你雖隔離你所厭倦世間紛擾的雜音 卻也隔離你所熱愛天籟動人的樂音 在音樂聖殿中 你放下指揮棒 等待著滿堂賀采際 卻連一絲聲音都不曾 你感到世間的遺棄
Thumbnail
當命運選擇了你 你以無畏的眼神回應著 在偌大的世宇 舞動你生命的指揮棒 一任狂狷的髮 滴落你那盡情的汗水 當命運選擇給你一個寂靜深沉的世界 你雖隔離你所厭倦世間紛擾的雜音 卻也隔離你所熱愛天籟動人的樂音 在音樂聖殿中 你放下指揮棒 等待著滿堂賀采際 卻連一絲聲音都不曾 你感到世間的遺棄
Thumbnail
原先不懂古典音樂的我,在多年後重新欣賞莫札特的古典樂曲,居然能與作曲家所要傳達的細膩情感產生了共鳴,因而獲得關於人生時刻表的深度體悟。
Thumbnail
原先不懂古典音樂的我,在多年後重新欣賞莫札特的古典樂曲,居然能與作曲家所要傳達的細膩情感產生了共鳴,因而獲得關於人生時刻表的深度體悟。
Thumbnail
我們的人生在還未走到盡頭時都不能說是完美人生,自我療癒是一生通往美好的旅程。 在我的書桌底下,不起眼的角落裡,擺著一支麥克風,塵封已久的麥克風,因為這次地震的關係有些東西被震到了書桌底下,這才讓我又看見了它。 在很年輕很年輕的時候,我是一個手拿麥克風就能唱不停的人,手拿麥克風就能當主持人的人
Thumbnail
我們的人生在還未走到盡頭時都不能說是完美人生,自我療癒是一生通往美好的旅程。 在我的書桌底下,不起眼的角落裡,擺著一支麥克風,塵封已久的麥克風,因為這次地震的關係有些東西被震到了書桌底下,這才讓我又看見了它。 在很年輕很年輕的時候,我是一個手拿麥克風就能唱不停的人,手拿麥克風就能當主持人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主角在兒時被音樂老師霸凌的痛苦回憶,以及在京都與朋友相遇,開啟對爵士樂與Chet Baker的喜愛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逐漸接受並擁抱音樂,與音樂產生關聯的人、地點、以及逝去的回憶成為他心中永恆的存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主角在兒時被音樂老師霸凌的痛苦回憶,以及在京都與朋友相遇,開啟對爵士樂與Chet Baker的喜愛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逐漸接受並擁抱音樂,與音樂產生關聯的人、地點、以及逝去的回憶成為他心中永恆的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