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意想不到的聖誕冷知識&傳說故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聖誕節
#冷知識

聖誕節除了聚餐、佈置聖誕樹、玩交換禮物之外
其實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和冷知識!

1️⃣ 第一張聖誕卡的誕生跟博物館有關

1843 年,V&A 館長亨利・柯爾因為要回大量的聖誕卡覺得心累,他靈機一動,決定設計了一批統一的聖誕卡來幫快速回信,同時還公開販售

雖然卡片圖案一開始因為出現一家人舉杯喝酒畫面,被調侃是「提倡酗酒」,但也因為這樣開始出現了商業化的聖誕卡!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2️⃣ 臺灣曾經是全球聖誕燈泡最大的產地

你知道臺灣(特別是新竹)曾經是「聖誕燈泡王國」aka世界最大的聖誕燈泡產地嗎?

1970到1980年代,全球一度曾有高達九成的聖誕燈泡都來自臺灣!這些五彩繽紛的燈串背後,不僅是無數家庭日夜趕工的辛勞成果,也是許多家庭養育孩子的經濟支柱之一


3️⃣ 聖誕樹最早的裝飾品是...

聖誕樹的裝飾據說最早出現在16世紀的德國,過去沒有像現在有許多bling bling的裝飾。當時的人們大多用蘋果、堅果和松果來裝飾聖誕樹。後來糖果、蠟燭和紙卡才慢慢加入,讓聖誕樹越來越閃亮和華麗


4️⃣ 東歐的聖誕蜘蛛傳說

東歐有傳說,據說某個平安夜,有位寡婦因為沒錢裝飾聖誕樹,她的孩子很難過。結果隔天早上醒來,發現蜘蛛在聖誕樹上織滿了銀亮的網子,陽光一照就閃閃發光非常美麗

這故事也讓一些德國、波蘭和烏克蘭地區的人,到現在都還會用蜘蛛或蜘蛛網造型的裝飾來佈置聖誕樹,象徵著幸運和富裕!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5️⃣ 聖誕樹的蠟燭曾經造成火燒厝悲劇

歐美家庭習慣購買真的聖誕樹來過聖誕節,過去曾經一度流行用蠟燭來裝飾聖誕樹;但是因為常常出現蠟燭燒到乾燥的樹枝而導致整棵樹燒掉,進而演變成房子陷入火海的悲劇。

由於蠟燭裝飾聖誕樹太容易演變成火燒厝,後來就沒什麼人會用蠟燭來裝飾聖誕樹了(不要把命拼的概念)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6️⃣ 義大利的聖誕老婆婆

「聖誕老人」不是唯一會帶著禮物出現的人,其他地方也有許多會送禮物的佛心角色,例如義大利的「聖誕老婆婆」,她是會騎著掃把、在空中飛來飛去送禮物的巫婆La Befana!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7️⃣ 冰島的聖誕老人團

冰島「聖誕老人團」Yule Lads,他們各有自己的特點與癖好,像是偷牛奶、舔餐具、愛摔門等等(名字都很搞笑,像是 Spoon-Licker、Door-Slammer等),一共有13個聖誕老人

這代表一天會有一個聖誕老人送禮物,冰島的小孩子可以連續13天拿到禮物(冰島小孩到底誰不愛聖誕節!!!),他們會在窗戶前擺上鞋子,乖小孩的鞋子會收到糖果,但如果是壞小孩,就只會拿到馬鈴薯(感覺也是很食用的禮物?!)

圖片來源:National Museum of Iceland

圖片來源:National Museum of Iceland


8️⃣ 冰島的聖誕貓貓傳說

冰島的民間故事裡,還有一隻巨型聖誕貓貓Yule Cat。傳說中牠會在聖誕節期間四處遊蕩,吃掉那些沒有收到新衣服的人!

這個傳說的作用是為了鼓勵人們在聖誕節前完成羊毛加工的工作,確保大家都有新衣穿。以前的冰島人認為,新衣服是辛勤工作的象徵,如果你有新衣服,代表認真工作;但如果沒有新衣服,可能是你很偷懶,會被貓貓盯上!(或是想看大貓貓就不要穿新衣服?!)

圖片來源:PBS/ National Nordic Museum

圖片來源:PBS/ National Nordic Museum


9️⃣ 冰島的聖誕貓與聖誕老人團其實是一家人

其實在冰島的聖誕傳說中,聖誕貓(Yule Cat)與聖誕老人團(Yule Lads)是一家人,他們構成了冰島節慶文化裡奇特又略帶恐怖的傳說

他們的頭頭(?)是Grýla,她不僅是聖誕巨貓的主人,也是聖誕老人團的媽媽,她是著名的食人女妖,她最愛吃的食物是「用不聽話小孩燉的湯」。據說她每年都會下山尋找壞小孩,然後把他們抓回家當聖誕大餐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我個人還蠻喜歡冰島的民間故事系列

只是說,嗯...Grýla抓壞小孩煮湯,Yule Cat吃沒有穿新衣服的人
Yule Lads只是給壞小孩馬鈴薯
聽起來Yule Lads好像比較善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的沙龍
328會員
552內容數
2025/04/27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Thumbnail
2025/04/27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Thumbnail
2025/04/26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Thumbnail
2025/04/26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Thumbnail
2025/04/20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2025/04/20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中秋節是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就連周遭非華人的國家,都有紀念中秋節的活動。 而中秋節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之一就是吃月餅。但是在台灣「烤肉」卻成為最重要的慶祝活動。 很多人以為是當初一則醬油廣告造成,不過本文將告訴你真正的原因。 台灣的「中秋節」是如何演變成「烤肉節」的各種原因。
Thumbnail
中秋節是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就連周遭非華人的國家,都有紀念中秋節的活動。 而中秋節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之一就是吃月餅。但是在台灣「烤肉」卻成為最重要的慶祝活動。 很多人以為是當初一則醬油廣告造成,不過本文將告訴你真正的原因。 台灣的「中秋節」是如何演變成「烤肉節」的各種原因。
Thumbnail
在台灣,中秋到來意味著「三節獎金、烤肉、連假」三個願望都能一次滿足。反觀馬來西亞,除了華人三大節日中的農曆新年被列為國定假日以外,端午和中秋都不會放公假,公司也不會額外發放三節獎金(哭.jpg)。
Thumbnail
在台灣,中秋到來意味著「三節獎金、烤肉、連假」三個願望都能一次滿足。反觀馬來西亞,除了華人三大節日中的農曆新年被列為國定假日以外,端午和中秋都不會放公假,公司也不會額外發放三節獎金(哭.jpg)。
Thumbnail
中秋節一向是大家很期待的大節慶 2023的中秋節是9/29,從29號開始有三天的連假!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最早的由來是《禮記》! 中秋節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八月就是秋天的第二個月 原本稱作「仲秋」,後改為「中秋」 而中秋一詞最早的文獻紀載是出現在《禮記》: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
Thumbnail
中秋節一向是大家很期待的大節慶 2023的中秋節是9/29,從29號開始有三天的連假!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最早的由來是《禮記》! 中秋節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八月就是秋天的第二個月 原本稱作「仲秋」,後改為「中秋」 而中秋一詞最早的文獻紀載是出現在《禮記》: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
Thumbnail
說起豪達這個古城小鎮, 除了大家熟知的豪達起司、還有人人喜愛的楓糖餅, 很多人卻不知道蠟燭也是本地特產。 再深入一點的豪達迷,就要一定要看看陶製菸斗、和各式各樣的豪達啤酒喔!
Thumbnail
說起豪達這個古城小鎮, 除了大家熟知的豪達起司、還有人人喜愛的楓糖餅, 很多人卻不知道蠟燭也是本地特產。 再深入一點的豪達迷,就要一定要看看陶製菸斗、和各式各樣的豪達啤酒喔!
Thumbnail
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會怎麼度過2022年呢? 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 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歲時祭儀,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三百年前的除夕 三百年前的臺灣沒有做臘肉的習俗,倒是除夕之前會開始醃泡菜。等到除夕那天打開,叫做「來年菜」。
Thumbnail
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會怎麼度過2022年呢? 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 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歲時祭儀,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三百年前的除夕 三百年前的臺灣沒有做臘肉的習俗,倒是除夕之前會開始醃泡菜。等到除夕那天打開,叫做「來年菜」。
Thumbnail
2022年是壬寅虎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Thumbnail
2022年是壬寅虎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