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跟魯凱兩族文化中,琉璃珠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是族人表達身分階級的飾品、也可以做為交易籌碼,嫁娶重要的禮物、當然也是傳家的寶貴信物。
然而、台灣本島過去是沒有琉璃製作工藝的。
目前已知八里有史前鐵器文化(十三行遺址),除了石器、鐵器、陶器,該處出土過很多瑪瑙珠、玻璃珠、玻璃手環跟耳玦,而產玉的東部山脈就出土許多玉器,甚至有大型的玉器作坊,就是沒有燒製琉璃的工藝。過去排灣族人不相信琉璃珠可以被製造。
部落中亦有多種關於琉璃珠的傳說,比如孔雀之珠。傳說天上的孔雀王子來人間遊玩,喜歡上了大頭目的女兒,提親卻被大頭目拒絕,傷心的孔雀王子離去的時候,羽毛間落下了許多燦爛多彩的琉璃珠。大頭目看了不忍心,還是答應了這門婚事,孔雀王子就拿這些琉璃珠做為聘禮,而大頭目的女兒在新婚之夜跟著孔雀王子一起消失在彩虹彼端。這些留下來的琉璃珠,就是孔雀之珠。是個「鳳皇于飛,翽翽其羽。」的浪漫故事。
撇開傳說,那些漂亮的琉璃珠哪裡來的?學界的分析是貿易而來。
那麼又是誰、從哪裡帶來的?分析排灣族人持有的古琉璃珠的成分含鉛率高,而沒有鋇的成分,學者陳奇祿推測應屬於東南亞地區流入台灣。也有可能是在13~15世紀時,歐洲與南洋間的貿易交流,琉璃珠被做為以物易物的交易籌碼,荷蘭亦有紀載北部平埔族人把歐洲銀幣打薄作為飾品鑲綴,不作為錢幣流通,而琉璃珠則可以在東部用以交易貨品。再最後,就是從中國本土的漢人手中流入本島原住民聚落裡了。
今天來到三地門鄉拜訪施秀菊老師,這個小小的作坊是1982年成立,其實一開始是70年代排灣族人巫瑪斯(umas)追尋排灣族琉璃珠的製作方式,在新竹學習燒製飾品的方法後,改制燒成琉璃珠而重新發展出來的。施老師就是其中一位學生,現今已是大師級的人物了。
作坊裡三張工作檯,入場需要付50元門票,工藝師們為我們展示如何在高溫中把玻璃棒做成底坯的珠子,或是拉成細棒,待冷卻後作為作畫的彩筆。二樓則展示著排灣族人的傳統文物,還有施老師母親親手為她縫製的嫁衣。
那可是部落的公主啊!
她的嫁衣可不能讓任何人有閒語的空間。
那雙臂上繡著的可是蝴蝶的圖騰?
啊!肯定是個織工巧婕而且出身高貴的女孩!
然而本該最豐盛的琉璃古珠卻消失了...往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一串串的琉璃珠被族人陸續變賣,曾經是施老師的母親買下,「我們不能幫助族人不喝酒,但是可以幫助族人把傳家寶留下來,至少有一天,他們還能有機會買回去。」但那套嫁衣最重要的琉璃古珠後來卻也為了母親高昂的醫療費用,被陸續變賣,老師說著、說著就掉了淚。那是多麼傷心的一件事,本來是要替族人保留最重要的傳家之物,後來卻自己親手變賣它們,世世代代的祖先會不會原諒她?但施老師也說了,任何願意為這小小的作坊付出一點點金錢的都是她的貴客,「玉器、陶器、瓷器,碎了就是碎了,琉璃是唯一一個摔碎了、還能在火裡煉回圓滿的飾品。」這一燒,40多年就過去了...作坊裡燒製琉璃珠的匠人,都是母親、也都是單親,各有各的故事,她得把工作的機會留在部落裡,把孩子們留在身邊,小心翼翼看顧著他們長大。
可不是嗎?就像在高溫的火焰前,屏氣凝神燒著素坯,只知道一開始的顏色,
人生所有的挫折跟不如意,就像那些在加在素胚上的線條跟彩點,只能在烈火中融合,
卻得要慢慢冷卻了,才看得出它最後燦爛奪目的樣子。
來吧、來親手燒一個琉璃珠,不管祈願什麼,美好的希望都能夠繼續代代相傳,
每一顆古珠,一開始也都是新珠,通過烈火、經過歲月,然後才會是燦爛的傳家之物。
蜻蜓雅築官方FB:作坊有餐廳、文物館、亦有燒製琉璃的體驗活動,需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