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劇 - 踏入配音創作最快的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我推薦想當配音員的萌新,可以把錄有聲劇當作一個優先達到的目標?

為何推薦你練有聲劇

有以下理由:

  1. 創作速度快,且作品完整
  2. 一本書大約是4萬 - 8萬字,能把一本書穩穩錄下來,聲音表現的穩定度很快提昇
  3. 在一本小說中,可以大量體驗不同角色在不同時期的變化
  4. 在錄製過程中,同時提昇自己的軟體操作熟練度


在這裡說的有聲劇,指的是「有聲小說」

相較於錄30秒的廣告,在一本書中可以用上的技巧會更加多變與豐富,與廣播劇相比,小說是現成的,幾乎不需要花時間改劇本。新手也可以在錄書的過程中,慢慢進步,自己可以觀察,錄製的時間慢慢變短,也表示自己越來越能掌握文本,與控制自己的表演,同時軟體操作也漸漸熟練,這也是想要宅錄接單時,必備的技能。

有些人練習配音,喜歡拿碎片式的影片素材來練習,但那樣的練習,只能練到短短幾秒,為哭而哭為吼而吼,缺乏理解角色的性格塑造與動機理,而想錄好有聲小說,熟讀故事內容與理解角色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的變化是很重要的,錄完有一本有聲小說,就仿彿演了一齣電視劇一樣。

也因為有這些優點,所以在中國,一些錄音室在招新人時,有大量錄有聲劇的CV,往往更容易在一堆聲音中突顯出來,為什麼?因為他穩啊!因為他演過太多角色啦!就算角色形象塑造得刻板了點,都比那些沒什麼錄音經驗的人強啊,不信,看下面,直接看錄音室招新時,

配音員老師如何選人

(直接聽7分25秒,有沒有練過,練功累積了多少,一聽就知道)


想要錄有聲劇,需要什麼條件呢?

最重要的:氣息控制的基本功、口腔控制的基本功、講好標準國語!

第二重要的:錄音環境、錄音設備

不限定在家啦,如果覺得家裡環境真的不適合錄音,也可以去租錄音室,或是錄podcast的空間,1個小時大概500元。新手錄書,1本8萬字的書,大概會錄15小時,自己看成本怎樣,自己抓就好了。也可以去租專門的錄音室,享受錄音師專業的服務,一個小時大概1200起。


我怎麼知道我達標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咬字發音ok,可以挑戰一下視障有聲書的錄音。視障有聲書平台的審聽要求都往嚴格的方向靠,如果對自己的信心,不妨試試看能不能在1個月結案一本書(約8萬字)

那就到「及格」線了。但到了及格線,距離演繹作品,其實還有一段路。我自己的觀察,如果能在半年內,累積10小時的乾音量,且是穩定做到基本功的要求,那基本功算是穩定下來了。

你也想創作自己的有聲劇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1/04
謝謝您的分享❤️
avatar-img
憶裳思思的沙龍
47會員
108內容數
有聲書、有聲劇、廣播劇....有什麼差別?一本書化成有聲書的過程中,一個演播人員是如何參與其中?在版權的面前,是作者、愛好者、市場…共贏成長的鎧甲?還是揮向誰的武器?在這個行業中的每個角色,又能從中學到什麼……除了有聲書,演播人員還能參與到哪些作品中?本專題將由演播人員的視角出發,觀察有聲市場的變化與需求
憶裳思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4
我覺得在配音教學中,新人最容易被誤導的兩句話: 1. 沒有天賦做不了配音 2. 要練基本功就是每天念報紙 沒有天賦做不了配音為什麼是「誤導」? 因為,的確,任何藝術表演,「練」到了一個程度,藝術的天賦會決定了你的高度到哪裡。這是所有藝術表演者都會遇到的問題。練習量一樣的兩位鋼琴家,最後會
2025/03/14
我覺得在配音教學中,新人最容易被誤導的兩句話: 1. 沒有天賦做不了配音 2. 要練基本功就是每天念報紙 沒有天賦做不了配音為什麼是「誤導」? 因為,的確,任何藝術表演,「練」到了一個程度,藝術的天賦會決定了你的高度到哪裡。這是所有藝術表演者都會遇到的問題。練習量一樣的兩位鋼琴家,最後會
2025/02/19
因為meta等制度鬆散不負責任的社交媒體,助長了各種網路詐騙。其中對於聲音表演有興趣的人,也常常看到標題上這類主題的以招募為劇本的騙術。講在更多之前,先教大家如何防騙。 在台灣要做有聲書的現況是: 在台灣當配音員,錄有聲書作品是「耗時很多,錢也沒有比較多」的一種工作類別。所以如果你想賺錢,請不要
2025/02/19
因為meta等制度鬆散不負責任的社交媒體,助長了各種網路詐騙。其中對於聲音表演有興趣的人,也常常看到標題上這類主題的以招募為劇本的騙術。講在更多之前,先教大家如何防騙。 在台灣要做有聲書的現況是: 在台灣當配音員,錄有聲書作品是「耗時很多,錢也沒有比較多」的一種工作類別。所以如果你想賺錢,請不要
2025/02/07
很多有聲書新手,初次拿到厚厚的一本書時,難免會覺得緊張,這麼厚一本,多久才能錄完啊?! 能力檢查表 是否有能力參與錄音志工,可以先問自己以下問題 (1) 自己的發聲共鳴、咬字發音、重音節奏等能力是否標準? (2) 平常有每天練習的習慣嗎? (3) 知道自己錄完2500字、5000字的文章大
2025/02/07
很多有聲書新手,初次拿到厚厚的一本書時,難免會覺得緊張,這麼厚一本,多久才能錄完啊?! 能力檢查表 是否有能力參與錄音志工,可以先問自己以下問題 (1) 自己的發聲共鳴、咬字發音、重音節奏等能力是否標準? (2) 平常有每天練習的習慣嗎? (3) 知道自己錄完2500字、5000字的文章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參加過「配音班」嗎?在完成培訓後,你是否還堅持在聲音創作與聲音表演的路上?還是在結業後,沒有機會走上職業的道路,就只能放棄聲音表演的夢想?但隨著網路服務的發展,想要做聲音表演,已經不再侷限在錄音室,購買一組好設備,好好布置一下自己進行錄音創作的角落,也能開啟錄製聲音創作的世界。 如果你想要開始
Thumbnail
你參加過「配音班」嗎?在完成培訓後,你是否還堅持在聲音創作與聲音表演的路上?還是在結業後,沒有機會走上職業的道路,就只能放棄聲音表演的夢想?但隨著網路服務的發展,想要做聲音表演,已經不再侷限在錄音室,購買一組好設備,好好布置一下自己進行錄音創作的角落,也能開啟錄製聲音創作的世界。 如果你想要開始
Thumbnail
「有聲作品」是小說/文學/漫畫創作者的一項發行選擇型式 眼睛總是在忙,耳朵永遠有空 連續幾年,大家都在說台灣的有聲市場起飛,台灣的收聽群眾的確一直在增加,小說/故事演播、廣播劇改編,是圖文創作者在實體書本、電子書、電視劇、電影以外的的發行型式。在許多國家,因為有聲劇帶起了收聽數,促成電視劇電影爭取改
Thumbnail
「有聲作品」是小說/文學/漫畫創作者的一項發行選擇型式 眼睛總是在忙,耳朵永遠有空 連續幾年,大家都在說台灣的有聲市場起飛,台灣的收聽群眾的確一直在增加,小說/故事演播、廣播劇改編,是圖文創作者在實體書本、電子書、電視劇、電影以外的的發行型式。在許多國家,因為有聲劇帶起了收聽數,促成電視劇電影爭取改
Thumbnail
找工作要寫履歷,當模特兒要做模卡,演員爭取試鏡也需要履歷和作品集,那麼作為一個聲音工作者,想要爭取聲音相關的工作時,應該要準備些什麼? 大家好,我是超久沒有更音聲音展示的憶裳思思,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所知道的聲音展示,應該要怎麼製作。 聲音展示的目的是要展示個人的聲音特點、聲音表達、演繹能力,让製
Thumbnail
找工作要寫履歷,當模特兒要做模卡,演員爭取試鏡也需要履歷和作品集,那麼作為一個聲音工作者,想要爭取聲音相關的工作時,應該要準備些什麼? 大家好,我是超久沒有更音聲音展示的憶裳思思,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所知道的聲音展示,應該要怎麼製作。 聲音展示的目的是要展示個人的聲音特點、聲音表達、演繹能力,让製
Thumbnail
開始踏入有聲市場時時,常常看到這三個詞,有聲書、有聲劇、廣播劇,有什麼差別呢? 先說說有聲書,故名思義,就是一本「書」的聲音化作品,「書」指嚴格意義上有書號、有紙本印刷出版的實體。 有聲劇,以演員以旁白、獨白、對白、聲音來表演劇情的戲劇型式,搭配音樂、音效搭建場景。 廣播劇,嚴格意義來說,是在廣播電
Thumbnail
開始踏入有聲市場時時,常常看到這三個詞,有聲書、有聲劇、廣播劇,有什麼差別呢? 先說說有聲書,故名思義,就是一本「書」的聲音化作品,「書」指嚴格意義上有書號、有紙本印刷出版的實體。 有聲劇,以演員以旁白、獨白、對白、聲音來表演劇情的戲劇型式,搭配音樂、音效搭建場景。 廣播劇,嚴格意義來說,是在廣播電
Thumbnail
在有聲書演播行業裡,還有什麼職稱、基本能力要求的行話呢?本文繼續揭曉
Thumbnail
在有聲書演播行業裡,還有什麼職稱、基本能力要求的行話呢?本文繼續揭曉
Thumbnail
在學習演播和試音過程中,會自然接觸到各種「行話」,本來不覺得有啥高深的啦,但在一些單純有聲書討論的或是想要自製有聲書討論中發現,這些話,還真的是行內話,所以就來說說我所知道的行話吧~
Thumbnail
在學習演播和試音過程中,會自然接觸到各種「行話」,本來不覺得有啥高深的啦,但在一些單純有聲書討論的或是想要自製有聲書討論中發現,這些話,還真的是行內話,所以就來說說我所知道的行話吧~
Thumbnail
人為什麼要「聽有聲書」,我想除了想用另外一種感官來了解一本書的內容外,還有「人類本身就是喜歡聽故事」的動物,而聽有聲書除了聽故事這一層需求外,還有就是原本這本書的讀者(書迷),希望用更多不同感官的體驗,重現閱讀過程的美好。
Thumbnail
人為什麼要「聽有聲書」,我想除了想用另外一種感官來了解一本書的內容外,還有「人類本身就是喜歡聽故事」的動物,而聽有聲書除了聽故事這一層需求外,還有就是原本這本書的讀者(書迷),希望用更多不同感官的體驗,重現閱讀過程的美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