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佛還是救贖?柴榮的政治抉擇與佛教精神的真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好我是慧行,今天要說的是顯德毀佛事件,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後周世宗滅佛的真實意圖。

在五代時期,後周世宗柴榮以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之姿,毅然走入歷史的洪流。他的治國決策中,最富有爭議的,便是那場關乎佛教存亡的改革——滅佛運動。

當時天下,國內有九十州,竟然佇立著三萬三千餘座寺廟,幾乎每片土地都被佛教的影響所覆蓋。寺院僧人依靠免稅特權,坐擁大片肥沃的土地,卻不事生產。而百姓卻因無地可耕,只能在貧窮與饑荒的邊緣苦苦掙扎。更有甚者,一些罪犯潛入寺廟,剃髮裝僧,躲避法律的制裁。這一切,讓柴榮深感危機。他明白,若不進行改革,國家的基礎將被蠶食殆盡。

於是,柴榮展現出他的魄力與智慧。他下令拆毀多餘的寺廟,將廟宇佔有的土地重新分配給無田可耕的百姓,讓農田恢復生機。他將那些供奉在佛殿中的銅像熔鑄成為銅錢,用以緩解錢荒。他規範僧人制度,篩選真正具修行之德的僧人,使佛教回歸其本來應有的精神價值。而多位僧人還俗,也解決了兵源不足的問題。

然而,改革必然伴隨著阻力。朝堂之上,有大臣對他進諫:「陛下,地獄之門不分貴賤,您如此作為,難道不怕遭到報應嗎?」柴榮的回答是:「佛尚能捨身救人,區區銅像又何足惜?若此舉能救萬民於疾苦,佛陀亦當歡喜。若因此下地獄,我也甘之如飴。」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映照出一位君主的果斷與勇敢。然而,柴榮在推行改革數年後英年早逝,僅僅三十多歲便離開了人世。這突如其來的死亡,令許多僧人與百姓視為「報應」的顯現。而這位為天下百姓廢佛修田的皇帝,最終未能親眼見證改革帶來的長久繁榮。

但細思之下,柴榮的作為,難道真的是對佛法的不敬嗎?佛教的核心價值究竟是什麼呢?若佛陀在世,他會如何看待柴榮的抉擇呢?

觸犯五逆重罪、出佛身血,與天下蒼生受苦,何者較嚴重?

柴榮究竟只是單純進行政治的抉擇及大型的國家變革,還是他心中也心懷慈悲,不忍百姓貧苦,因而不惜下地獄也要實踐佛教的真諦?這個問題的答案究竟是什麼呢?也許,柴榮本人最清楚。

不知道柴榮本人現在正在淨土中,或已經乘願再來,還是正在地獄當中呢?

這些問題我直到現在仍然在思索當中,也讓讀者們一起思索。

主要分享內容為佛法並且不拘泥形式,大致上會以蓮花生大士心咒作為法門,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普賢行作為個人的思想核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觀音山 全球供千僧道糧」福德功德力很大。供養有急迫性需要的比較小的寺廟,或在閉關的精舍。大的寺廟很有名的,資財比較具足一點,很多人都來供養護持,或有大的喇嘛、大的修行人在那裡,十方擁護不虞匱乏。有的寺廟就是沒有,或他們的住持、上師仁波切已經圓寂,其他的修行人都還投入修行
一直以來,我對日本佛教的歷史很感興趣,但是基於各種因素和讀書目的,我僅僅讀了通史或簡史之類的入門書,所以,對此領域依然是個門外漢,更談不上什麼深入的研究。不過,最近不知什麼原因,我又開始關注日本佛教寺院經濟生活的問題,瀏覽了好幾個影視頻道和專業網站,看能否得出新奇的觀點(或寫作靈感)來。   奇
Thumbnail
  最近看到大愛電視台高僧傳,剛好看到從諗禪師這一段,從諗禪師拜於百丈懷海禪師,寧中禪師等法脈之下,有這麼一段就是當時唐武宗滅佛,將出家僧還俗,拆寺廟,看起來好像是在滅佛,這是政治歷史的闡述,在佛教史上,根據從諗禪師說,他的師父早已預料之事,這一段朝廷滅佛是因果關係,為什麼從諗禪師會這麼說?因為他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1 除卻崑崙虛已被血祭陣法覆蓋之後,還剩下包括扶陵宗在內的八個節點。仙盟連同修真界所有家族、宗門、散修,分散勢力鎮守八個節點。爲求支援快捷,便修築了傳送橋。 大戰一觸即發,師父面容衰老得越發厲害,他也曾攬鏡自照,嘆息若有一日故人魂歸,大約再也認不出來他。 扶陵宗的事務基本上都已經由大師兄接管過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位於四川新都的中國大陸著名古剎寶光寺於九月二十九日,為雲高大法王上師的弟子王篤川居士舉行毗荼大典,火化後拾得二百二十五顆堅固子。
Thumbnail
多傑洛桑不是世俗空頭理論的佛法,只有真正的佛法才有這樣聖跡的展現。由此,我們不由再想一想,平時,我們大家都在說『佛法難求,正法難遇』,而現在,仰諤大法王的如來正法展现了,祂座下的弟子一個個都得到大成就,难道不應該想一想我们的了生脱死該如何面對嗎?
Thumbnail
南无羌佛座下生死自由往昇極樂殊勝成就者,一個接著一個,峨眉山十三代祖師開化寺方丈生死自由,肉身不壞,王靈澤老居士、王程娥芬居士、闕祥壽居士、趙賢雲居士、美國的聖召夫、馬爾克夫人及此次的唐謝樂慧居士等等諸多大法王弟子都無比吉祥地往昇極樂世界,徹底遠離了生死輪回的怖畏苦難,這些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眼前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觀音山 全球供千僧道糧」福德功德力很大。供養有急迫性需要的比較小的寺廟,或在閉關的精舍。大的寺廟很有名的,資財比較具足一點,很多人都來供養護持,或有大的喇嘛、大的修行人在那裡,十方擁護不虞匱乏。有的寺廟就是沒有,或他們的住持、上師仁波切已經圓寂,其他的修行人都還投入修行
一直以來,我對日本佛教的歷史很感興趣,但是基於各種因素和讀書目的,我僅僅讀了通史或簡史之類的入門書,所以,對此領域依然是個門外漢,更談不上什麼深入的研究。不過,最近不知什麼原因,我又開始關注日本佛教寺院經濟生活的問題,瀏覽了好幾個影視頻道和專業網站,看能否得出新奇的觀點(或寫作靈感)來。   奇
Thumbnail
  最近看到大愛電視台高僧傳,剛好看到從諗禪師這一段,從諗禪師拜於百丈懷海禪師,寧中禪師等法脈之下,有這麼一段就是當時唐武宗滅佛,將出家僧還俗,拆寺廟,看起來好像是在滅佛,這是政治歷史的闡述,在佛教史上,根據從諗禪師說,他的師父早已預料之事,這一段朝廷滅佛是因果關係,為什麼從諗禪師會這麼說?因為他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1 除卻崑崙虛已被血祭陣法覆蓋之後,還剩下包括扶陵宗在內的八個節點。仙盟連同修真界所有家族、宗門、散修,分散勢力鎮守八個節點。爲求支援快捷,便修築了傳送橋。 大戰一觸即發,師父面容衰老得越發厲害,他也曾攬鏡自照,嘆息若有一日故人魂歸,大約再也認不出來他。 扶陵宗的事務基本上都已經由大師兄接管過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位於四川新都的中國大陸著名古剎寶光寺於九月二十九日,為雲高大法王上師的弟子王篤川居士舉行毗荼大典,火化後拾得二百二十五顆堅固子。
Thumbnail
多傑洛桑不是世俗空頭理論的佛法,只有真正的佛法才有這樣聖跡的展現。由此,我們不由再想一想,平時,我們大家都在說『佛法難求,正法難遇』,而現在,仰諤大法王的如來正法展现了,祂座下的弟子一個個都得到大成就,难道不應該想一想我们的了生脱死該如何面對嗎?
Thumbnail
南无羌佛座下生死自由往昇極樂殊勝成就者,一個接著一個,峨眉山十三代祖師開化寺方丈生死自由,肉身不壞,王靈澤老居士、王程娥芬居士、闕祥壽居士、趙賢雲居士、美國的聖召夫、馬爾克夫人及此次的唐謝樂慧居士等等諸多大法王弟子都無比吉祥地往昇極樂世界,徹底遠離了生死輪回的怖畏苦難,這些實實在在發生在我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