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照相)行為,始終被傳統所詬病的原因與解套方法。

攝影(照相)行為,始終被傳統所詬病的原因與解套方法。

始力拼達人-avatar-img
發佈於給自己的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明明在進行思維的層次躍升,以便在抽象的層次接近神秘的生生不息時,現實始終會以現象的方式,出現聲音說: 「我需要! 你在這裡。」,其目的就是要表達-進化不能只是在腦子裡,還要經由實行,而神聖還要經由實踐,才能讓現在充滿美妙的奧妙。

於是用有別於人體的客觀工具,來記錄此時此刻的行為。 首先,就會成為浪費,浪費大腦的記憶功能,以及這一秒用來實現美好的最優選。 舉例來說,我對旅行的定義是:「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如果不照相,那個地方對我訴說的故事,要我看見的更美好未來的旅程,大可不必因此中斷。

既然攝影與照相,身為文明的里程碑而存在,本身卻會妨礙進化的進展。 那麼! 迄今為止,為什麼我們仍拼命的提高像素(Pixel)、優化角度(廣角)、擴大光圈,提升幀數(frame)?

因為人類的文明始終奠基在工具的發展之上,亦即文明的剛性與韌性,建立在用工業來產生工具的支撐層裡。 在可見的未來,地球可能因隕石而毀滅,太陽也會在核融合無法再進行時坍縮,名義上的太陽系,終將不符合實際。 於是現在想盡辦法實現接近永恆的任何一個可能,都將被具體實行,而其中之一,就是代表AI(人工智慧)眼睛的攝影(照相)功能。

即便對現在來說地球只有一個,人類在宇宙中可能是孤單的存在,但在無限永恆的未來裡,宇宙一旦出現其他生命,也會因為工具的存在,而讓文明顯得不孤單。 科學與科技始終在文明的下限,支撐著文明的繁衍,與個體生命體要進化的上限,並不衝突,只要擁抱著這一個思維或心思,我們就能呈現出更好的作品。



攝影(照相)行為,始終被傳統所詬病的原因與解套方法。

攝影(照相)行為,始終被傳統所詬病的原因與解套方法。


avatar-img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32會員
946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節哀順便」才是關鍵,也就是不用像莊子一樣這麼樂觀,卻可以主動停止讓自己的哀傷影響到環境,而「節哀順便」的「順便」二字,更是扼要地,講出自己做不了主,但願意提供動能給客觀環境,讓周遭環境來產生更好的影響。 才不會讓消弭的氣息帶來破壞的傷害,一方面是尊重,一方面是保護心中的美好。
高強度的競爭,隨時都在劇烈地提煉出精華,用來影響與改變現實,在尚未擁有足夠的蘊藏與修煉前,進入高強度的競爭,就只會有被掏空的感覺,而不是擁有著「任重而道遠」的承擔,去透過設身處地的尊重,來經由高速運轉的大腦,最後連接到充滿仁心的溫暖,而供給出在競爭必要的智慧給環境。
你想分享感受到的美好,同時對方也會認為並不是自己太過頑劣而感受不到,一定是物質層面上的差異問題,於是大家都寧願選擇保護防衛而失去對世界的熱情,生命就會更容易不溫暖。 所以高敏感的人,更需要「譬如平地,雖覆一簣。 進! 吾往也!」的恆心與毅力。 承擔起因精神有所差異,進而導致的誤會與野蠻。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萬物,都比人類更無私,一旦牠們選擇信任時,牠們就不認為自己眼前的是會迫害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是長得不一樣,而且需要幫助的自己。
好逸惡勞、趨利避害,甚至是離苦得樂,不都是人性中自帶的損失厭惡感,自然就能文明,為什麼還要扮演魔鬼或天使,人類自己就能很好地發展文明,不是嗎?
「節哀順便」才是關鍵,也就是不用像莊子一樣這麼樂觀,卻可以主動停止讓自己的哀傷影響到環境,而「節哀順便」的「順便」二字,更是扼要地,講出自己做不了主,但願意提供動能給客觀環境,讓周遭環境來產生更好的影響。 才不會讓消弭的氣息帶來破壞的傷害,一方面是尊重,一方面是保護心中的美好。
高強度的競爭,隨時都在劇烈地提煉出精華,用來影響與改變現實,在尚未擁有足夠的蘊藏與修煉前,進入高強度的競爭,就只會有被掏空的感覺,而不是擁有著「任重而道遠」的承擔,去透過設身處地的尊重,來經由高速運轉的大腦,最後連接到充滿仁心的溫暖,而供給出在競爭必要的智慧給環境。
你想分享感受到的美好,同時對方也會認為並不是自己太過頑劣而感受不到,一定是物質層面上的差異問題,於是大家都寧願選擇保護防衛而失去對世界的熱情,生命就會更容易不溫暖。 所以高敏感的人,更需要「譬如平地,雖覆一簣。 進! 吾往也!」的恆心與毅力。 承擔起因精神有所差異,進而導致的誤會與野蠻。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萬物,都比人類更無私,一旦牠們選擇信任時,牠們就不認為自己眼前的是會迫害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是長得不一樣,而且需要幫助的自己。
好逸惡勞、趨利避害,甚至是離苦得樂,不都是人性中自帶的損失厭惡感,自然就能文明,為什麼還要扮演魔鬼或天使,人類自己就能很好地發展文明,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