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照相)行為,始終被傳統所詬病的原因與解套方法。

始力拼達人-avatar-img
發佈於給自己的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明明在進行思維的層次躍升,以便在抽象的層次接近神秘的生生不息時,現實始終會以現象的方式,出現聲音說: 「我需要! 你在這裡。」,其目的就是要表達-進化不能只是在腦子裡,還要經由實行,而神聖還要經由實踐,才能讓現在充滿美妙的奧妙。

於是用有別於人體的客觀工具,來記錄此時此刻的行為。 首先,就會成為浪費,浪費大腦的記憶功能,以及這一秒用來實現美好的最優選。 舉例來說,我對旅行的定義是:「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如果不照相,那個地方對我訴說的故事,要我看見的更美好未來的旅程,大可不必因此中斷。

既然攝影與照相,身為文明的里程碑而存在,本身卻會妨礙進化的進展。 那麼! 迄今為止,為什麼我們仍拼命的提高像素(Pixel)、優化角度(廣角)、擴大光圈,提升幀數(frame)?

因為人類的文明始終奠基在工具的發展之上,亦即文明的剛性與韌性,建立在用工業來產生工具的支撐層裡。 在可見的未來,地球可能因隕石而毀滅,太陽也會在核融合無法再進行時坍縮,名義上的太陽系,終將不符合實際。 於是現在想盡辦法實現接近永恆的任何一個可能,都將被具體實行,而其中之一,就是代表AI(人工智慧)眼睛的攝影(照相)功能。

即便對現在來說地球只有一個,人類在宇宙中可能是孤單的存在,但在無限永恆的未來裡,宇宙一旦出現其他生命,也會因為工具的存在,而讓文明顯得不孤單。 科學與科技始終在文明的下限,支撐著文明的繁衍,與個體生命體要進化的上限,並不衝突,只要擁抱著這一個思維或心思,我們就能呈現出更好的作品。



攝影(照相)行為,始終被傳統所詬病的原因與解套方法。

攝影(照相)行為,始終被傳統所詬病的原因與解套方法。


avatar-img
31會員
884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節哀順便」才是關鍵,也就是不用像莊子一樣這麼樂觀,卻可以主動停止讓自己的哀傷影響到環境,而「節哀順便」的「順便」二字,更是扼要地,講出自己做不了主,但願意提供動能給客觀環境,讓周遭環境來產生更好的影響。 才不會讓消弭的氣息帶來破壞的傷害,一方面是尊重,一方面是保護心中的美好。
高強度的競爭,隨時都在劇烈地提煉出精華,用來影響與改變現實,在尚未擁有足夠的蘊藏與修煉前,進入高強度的競爭,就只會有被掏空的感覺,而不是擁有著「任重而道遠」的承擔,去透過設身處地的尊重,來經由高速運轉的大腦,最後連接到充滿仁心的溫暖,而供給出在競爭必要的智慧給環境。
你想分享感受到的美好,同時對方也會認為並不是自己太過頑劣而感受不到,一定是物質層面上的差異問題,於是大家都寧願選擇保護防衛而失去對世界的熱情,生命就會更容易不溫暖。 所以高敏感的人,更需要「譬如平地,雖覆一簣。 進! 吾往也!」的恆心與毅力。 承擔起因精神有所差異,進而導致的誤會與野蠻。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萬物,都比人類更無私,一旦牠們選擇信任時,牠們就不認為自己眼前的是會迫害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是長得不一樣,而且需要幫助的自己。
好逸惡勞、趨利避害,甚至是離苦得樂,不都是人性中自帶的損失厭惡感,自然就能文明,為什麼還要扮演魔鬼或天使,人類自己就能很好地發展文明,不是嗎?
「節哀順便」才是關鍵,也就是不用像莊子一樣這麼樂觀,卻可以主動停止讓自己的哀傷影響到環境,而「節哀順便」的「順便」二字,更是扼要地,講出自己做不了主,但願意提供動能給客觀環境,讓周遭環境來產生更好的影響。 才不會讓消弭的氣息帶來破壞的傷害,一方面是尊重,一方面是保護心中的美好。
高強度的競爭,隨時都在劇烈地提煉出精華,用來影響與改變現實,在尚未擁有足夠的蘊藏與修煉前,進入高強度的競爭,就只會有被掏空的感覺,而不是擁有著「任重而道遠」的承擔,去透過設身處地的尊重,來經由高速運轉的大腦,最後連接到充滿仁心的溫暖,而供給出在競爭必要的智慧給環境。
你想分享感受到的美好,同時對方也會認為並不是自己太過頑劣而感受不到,一定是物質層面上的差異問題,於是大家都寧願選擇保護防衛而失去對世界的熱情,生命就會更容易不溫暖。 所以高敏感的人,更需要「譬如平地,雖覆一簣。 進! 吾往也!」的恆心與毅力。 承擔起因精神有所差異,進而導致的誤會與野蠻。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萬物,都比人類更無私,一旦牠們選擇信任時,牠們就不認為自己眼前的是會迫害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是長得不一樣,而且需要幫助的自己。
好逸惡勞、趨利避害,甚至是離苦得樂,不都是人性中自帶的損失厭惡感,自然就能文明,為什麼還要扮演魔鬼或天使,人類自己就能很好地發展文明,不是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原本我擅長的創作工具是攝影,用相機拍照和文字創作的「節奏」很不一樣。 攝影師是捕捉瞬間的專家,每張照片都是幾百分之一秒的事情,也是累積好幾年的事情。 攝影的創作節奏很快速、立即,憑著長期累積的經驗,判斷什麼是精彩、什麼是無聊,一股直覺必須憋在氣裡,觀察環境,耐心探索有潛力的畫面,在它的附近環繞,
Thumbnail
目前攝影的學習曲線,因為器材功能的進步,而變得迅速,就像手機自從有了拍照和錄影功能後,似乎,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這影響到兩個層面,第一是攝影工作的薪酬不再穩定,太卷了;第二是攝影藝術性再度受質疑,它變得如AI生圖一般爆發的原創性受到質疑。 目前單眼數位相機,不,應該說是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它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瞭解相機拍照原理,是學習攝影的第一步,有助於後續正確操控相機,當我們按下快門的當下,相機究竟做了哪些事呢? 1-將觀景器或手機螢幕上的影像,也就是你想記錄的目標,包掛焦點 光線與色彩等。 2-透過鏡頭將影像傳送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也就是早期的底片,而這個動作我們就叫做 曝光
Thumbnail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專業攝影師會什麼?從使用DSLR,後製,時間,地點,都可能讓自己的照片,在每年的上百上千萬中的照片中,讓自己脫穎而出。 那麼能夠變成錢的照片是哪些呢?華人中間最愛說的,什麼什麼東西,能夠吃嗎。就會發現,亞洲一帶對於藝術,就是個只能看的東西。我說“看”,不是“欣賞”哦。 怎麼“不完美”,成為驅動歷
Thumbnail
最近開始接觸攝影,發現有好多學問。 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人們說的-攝影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好像對於藝術或是欣賞有著不同以往的感觸。 攝影眼就像是隨時可以創作的一雙眼睛,透過外在世界的樣貌, 透過相機將其勾勒,在這限縮的小圖片中,呈現出迷人的樣子。 相當有趣,就像是利用現實世界的各個角落拼
Thumbnail
上篇介紹基礎名詞,這次要分享拍攝技巧概念,實際上操作相機和手機差異真的很大,手機相對來說更為直覺操作,即時能看到影像成果並快速後製,而相機具備的優秀性能、raw檔、相簿分類方式、專業感...,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一直戀戀不倦的因素,而且不同相機不同攝影器材,拍攝出風景都能呈現不同質感,真的讓人很容易陷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原本我擅長的創作工具是攝影,用相機拍照和文字創作的「節奏」很不一樣。 攝影師是捕捉瞬間的專家,每張照片都是幾百分之一秒的事情,也是累積好幾年的事情。 攝影的創作節奏很快速、立即,憑著長期累積的經驗,判斷什麼是精彩、什麼是無聊,一股直覺必須憋在氣裡,觀察環境,耐心探索有潛力的畫面,在它的附近環繞,
Thumbnail
目前攝影的學習曲線,因為器材功能的進步,而變得迅速,就像手機自從有了拍照和錄影功能後,似乎,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這影響到兩個層面,第一是攝影工作的薪酬不再穩定,太卷了;第二是攝影藝術性再度受質疑,它變得如AI生圖一般爆發的原創性受到質疑。 目前單眼數位相機,不,應該說是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它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瞭解相機拍照原理,是學習攝影的第一步,有助於後續正確操控相機,當我們按下快門的當下,相機究竟做了哪些事呢? 1-將觀景器或手機螢幕上的影像,也就是你想記錄的目標,包掛焦點 光線與色彩等。 2-透過鏡頭將影像傳送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也就是早期的底片,而這個動作我們就叫做 曝光
Thumbnail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專業攝影師會什麼?從使用DSLR,後製,時間,地點,都可能讓自己的照片,在每年的上百上千萬中的照片中,讓自己脫穎而出。 那麼能夠變成錢的照片是哪些呢?華人中間最愛說的,什麼什麼東西,能夠吃嗎。就會發現,亞洲一帶對於藝術,就是個只能看的東西。我說“看”,不是“欣賞”哦。 怎麼“不完美”,成為驅動歷
Thumbnail
最近開始接觸攝影,發現有好多學問。 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人們說的-攝影眼。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好像對於藝術或是欣賞有著不同以往的感觸。 攝影眼就像是隨時可以創作的一雙眼睛,透過外在世界的樣貌, 透過相機將其勾勒,在這限縮的小圖片中,呈現出迷人的樣子。 相當有趣,就像是利用現實世界的各個角落拼
Thumbnail
上篇介紹基礎名詞,這次要分享拍攝技巧概念,實際上操作相機和手機差異真的很大,手機相對來說更為直覺操作,即時能看到影像成果並快速後製,而相機具備的優秀性能、raw檔、相簿分類方式、專業感...,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一直戀戀不倦的因素,而且不同相機不同攝影器材,拍攝出風景都能呈現不同質感,真的讓人很容易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