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塞在口袋的歌單翻出來,居家旅行,殺人滅口,必備良藥,嚴防生活索然無味。
簡單來說這是個防止拖延症末期患者無限拖稿的地方,有時候為了力求篇幅夠長,或是每個字句都要精準,反而變成穩定產出的最大阻力,甚至很多文寫到一半就被閹割在自己手上。新年新計畫,決定乾脆找個空間堆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選曲標準毫無根據,全憑個人喜好。這篇雖然寫在一月,但幾乎都是去年十二月發片潮那陣子的作品,那時候的新歌到現在都還沒聽完(苦笑)
...
2024 年聽到最驚喜的聲音,LAWA 在《一起聽團吧》舞台上以一首不插電的〈BYE〉初登場,被魏如萱形容是「溫柔優雅的 bullshit」,木吉他和木箱鼓襯托著嗓音的質感,簡單純粹卻意外抓耳。
〈Get Over You〉是她的首張錄音室單曲,游絲的氣音牽引著慵懶鬆軟的唱腔,微妙地遊走在走音邊緣,像是若有似無地勾住某個令人在意的糾結,火力全開時又有著充滿狠勁的爆發力。
LAWA 去年底不只發行單曲,也在女巫店舉辦了首場專場,加場依然火速完售,很久沒有這種看著初生幼苗緩緩成長茁壯的期待感,希望今年有機會聽到更多新作。
同場加映:〈BYE〉(Demo)
林以樂過去最為人所知的身分是雀斑樂團的主唱斑斑,後來也經歷 SKIP SKIP BEN BEN、BOYZ&GIRL 等 side project,終於在去年將累積多年的音樂養分,淬鍊成以個人名義發表的第一張專輯《素顏的樣子》。
同名歌曲是一首在生命低谷孕育出來的作品,靈動的歌聲中卻帶著一份無所畏懼的自在,用孩子般的清澈眼光,舉重若輕唱出願意坦然接受自己的勇氣。剝開一切華麗的妝點,回歸生命最真實的姿態,「這是我們的靈魂素顏的樣子」。
同場加映:〈地板內早餐〉
由吉他手嘟嘟和鼓手 AJ 組成的雙人樂團 JADE,早期以濃厚的英式搖滾曲風見長,近年將音樂風格的觸手向外延伸,有了更多溫暖明媚的木吉他音色,《Creeper》是樂團的第三張專輯,打破過去慣性,編曲走向更加簡練精巧。
他們在我心目中一直是高級感的代名詞,從聲響設計、專輯裝幀到穿衣品味,如同團名纖細如玉,同時有著堅實的核心。專輯開場曲一如往常以細膩音色拋光,首度邀請葛大為作詞,把他通常充滿人味的歌詞,唱出了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疏離,很反差,很喜歡。
同場加映:〈苦力怕〉
一開始注意到林家謙,是因為好幾首第一次聽就唱進心裡的歌,林宥嘉〈飛〉、田馥甄〈皆可〉、岑寧兒〈風的形狀〉,翻開作曲人欄位不約而同地看到同一個名字,才發現對他作品的無條件偏愛。喜歡他的曲子獨有的氣質,清冷沉靜卻如此透明,在幽暗中折射出一道光。
過去幾年他從創作人的身分轉為螢光幕前的歌手,發過幾張粵語專輯,《隱形色》是他的第一張華語專輯。〈有色眼鏡〉由林夕作詞,寫人與人之間的若即若離,寫活在世上必然的保護色。戴上眼鏡過濾掉龐雜的情感,用銳利的眼神俯瞰塵世,看似冷靜得體,其實面具背後的我們都只是害怕受傷。
同場加映:〈無人之鏡〉
來自專輯《Type The Way You Talk》,這是 Blueburn 繼同名 EP《Blueburn》後,時隔三年推出的新作,用九首歌的篇幅道盡種種網路世代的人際互動。人們願意在交友軟體上對從沒見過面的陌生人吐露心事,卻不願意在與朋友面對面共進晚餐時,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
〈Mr. Peanutbutter〉的靈感來自美國成人動畫喜劇《BoJack Horseman》,同時也呼應了舊作〈Diane〉的世界觀,輕快節奏中不經意流露的謎因感和惡趣味,聽來卻是像是某種寂寞的吶喊。
整張專輯大概被我當成工作 BGM 輪播了七七四十九次,還是很耐聽。
同場加映:〈Supervillain〉
曾入圍金曲獎最佳製作人獎的 Everydaze,把對於生活的困惑徬徨、試圖理解與不斷失敗的現況譜成第一張專輯,名稱《DAZE》是 Everydaze 的延伸,忠實記錄拋出疑惑、思索掙扎,到追尋內心平靜的過程。
社群、短影音在現代人生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種種荒謬現況似乎成為創作者們的靈感沃土。〈Serious Addiction〉反思人類無意識填滿空白的成癮行為,在這個被多巴胺集體制約的世代,專注力或許是僅次於真心的珍貴資產。
同場加映:〈Donut〉
有些渾然天成的好聲音,就是能讓人無條件甘願為之臣服,柯智棠對我來說是其中一個。他在 2018 年發行專輯《吟遊》後,經歷創作瓶頸而暫時消失於大眾的視野中。蟄伏近七年,積攢的能量如新星爆發,終於再次推出第三張專輯《My Nova》。
他的歌聲一直是我心目中如亂世中的烏托邦一樣的存在,獨有的煙嗓質感劃開凌亂與喧囂,流淌出一股寧靜祥和,無論何時聽起,總能還給內心純粹的遼闊。回來真好,謝謝他還願意出新作品。
同場加映:〈For Me〉
來自 6500 萬年前的兩隻恐龍,持續入侵人類社會!地球上最後兩隻恐龍組成的雙人組合 The Dinosaur's Skin,由 Crispy 脆樂團的 Skippy 擔任製作人,融合 Dream Pop、Lo-fi 等元素,創造出朦朧夢幻的 Jurassic Pop。
自 2021 年以首張 EP《Millions of Years Apart》面世,持續以恐龍的視角描寫失去同類後生活在人類社會的所感,也和很多人類朋展開跨越物種的合作。新專輯《I Dig You》的同名曲 Q 彈扎實的 bassline,身為貝斯控真的喜歡到無法無天......
同場加映:〈Meteor Shower〉
去年底看到 Andr 的名字不約而同出現在各大樂評的推薦榜單上,不禁好奇究竟是何方神聖能讓這麼多人讚譽有加,後來一查才發現,原來去年上半年就偶然聽過她的一段 Live Session,當時沒有刻意記得名字,但很是喜歡。
古靈精怪的 Z 世代少女,將五顏六色的腦內綺想化作專輯《shhh, it's under my bed》,初聽覺得鮮活的朝氣在呢喃的唱腔中流竄,卻始終找不到一個統一的形容來概括。同為 Z 世出身,好像更能懂得在各式養分雜揉下成長,成為不願被定義的樣子。
同場加映:〈毛線球少女 Yarn〉
和很多人一樣,第一次認識他是因為那首〈那些勸我別抽菸的人都死了〉,娓娓道來生活中無以名狀的潰爛,直擊心靈。聽他的第一張專輯《愚公》過程中,洪佩瑜清亮的嗓音倏然在耳邊響起,著實神來一筆。
在剛硬武裝為主導的饒舌圈中,someshiit 山姆像是那種有點不自信的天才型選手,窩在角落和你挖心掏肺。低吟中少了狂躁,多了一點無可奈何的厭世,聽久了讓人不小心嗅到與自己身上相同的氣息,於是在留言區大聲嚷嚷破防勸刪,一邊又忍不住戴上耳機再重播一遍。
同場加映:〈在台北生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