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十月,安溥推出睽違十年的新作《9522》,同時也是以本名發表的首張錄音室專輯。
這張專輯共收錄了 16 首作品,多半是她 14 到 17 歲的詞曲創作,有些歌詞當年寫下後便原封不動保存至今,有些則是歷經了不同階段、多個版本的改寫才定稿。
由好友黃小楨和 ciacia 何欣穗擔任製作人,將 16 首歌集結成篇。為了不賦予名字過多的定義,導致聽眾對作品產生既定印象,專輯標題僅使用一串密碼般的符號,暗示著 1995 到 2022 年間二十七年的漫長歲月。
安溥在專訪中提過,不希望當年的這些歌被輕易地發表出來,成為少女標本般的存在,「如果在我 30 歲的時候,想要把這些東西發表出來,我認為那時的作法可能會更像是『號召』或是『宣傳』某種對於青春的回顧。在這樣的狀態下,它們會變成『青春的標本』。因此,每次想到要收這些歌,我都覺得找不到對的時代安放這張專輯。」
年輕的時候,近乎走火入魔般捕捉所有流過心中的感受,歡愉也寫、傷感也寫,當打開全身毛孔迎向世界的時候,所有情緒都變得巨大而銳利。後來再回頭望年輕時留下的痕跡,當年的感受依舊鮮明,但如果沒有一個契機去整理,那些片刻的自己就如同切片般,永遠留在歌裡了。
2020 年因疫情而改變的生活型態,讓安溥動念用此刻已成為女人的人生感悟,重新詮釋少女時期的作品,讓這些歌不再只是標本,而有機會跟著此刻的狀態一起向前走。「我們第一次感受到人與人之間不能擁抱、不能見面是什麼感覺,以及被迫獨處、渴望與人連結是什麼感覺。這些正好就是我成長歲月裡時常面對的一些主題,也是這些歌的基礎。」
談起歲月帶來的成長,安溥以一個心靈導師般的姿態,悠悠地說著,「我在成長中最大的體會,其實是 14 歲的我,依然在影響 40 歲的我,而漫威宇宙應該也都有告訴大家,這個世界上關於多重宇宙、量子理論的部分,你會發現此刻活在當下 40 歲的我,其實也正在影響當年 14 歲的我。於是,當一切都是當下的時候,你會很高興現在還能跟 14 歲的自己連結,你也會覺得 14 歲到 17 歲寫的東西,也可能是對未來的自己的一種召喚吧。」
這是一封跨越二十七年的情書,是 14 歲的安溥寫給 40 歲的自己,在對於世界運作的常理已然了解之際,重新看看涉世未深時對於人生的思考與理解。同時也是40 歲的安溥寫給 14 歲的自己,在經歷諸多轉折後蜿蜒至此,用更柔軟成熟的姿態回應當年的困惑與迷惘。
生命經驗就是在這樣不斷輪迴的過程中碰撞形成的,事件與事件間都在相互牽引、彼此影響。於是才了解,人的成長從來不是線性,而是每一個點之間的連結交織、纏繞而成緻密的網,才讓我們足夠堅韌以承接下一個事件的發生。
聆聽這張專輯的過程中,腦中憶起當年聽《My Life Will...》的情景。那個青澀的口吻中帶著倔強與執拗,卻仍然不放棄與世界溝通的女孩,重新出現在我面前,也悄悄喚醒了塵封在那些音樂中的自己。
一直在想為什麼總能在安溥年輕時的歌中得到共鳴呢?後來才明白,那樣的共感是來自於相似的成長經歷,原來佔據我青春最大部分的關鍵字,是「不理解」。我們都是一路在矛盾中長大的,被他人不理解、也不理解他人,感受著與人溝通的困難、同時卻深深需要與人之間的連結。
思路還不那麼清晰完整的階段,常需要以安溥的觀點作為起頭,讓我在一片渾沌中找到一個破口,開始整理出脈絡。荒蕪的青春歲月裡,在一首首視為人生解答的歌詞中找到了心靈的寄託,便逐漸學會了不求被理解,也開始明白該如何陪伴自己的孤獨感。
安溥說選擇在這個階段發行這張專輯,是送給和她一起長大的老聽眾的禮物,讓他們在歌裡能安頓與自己的回憶以及對此刻的盼望。老實說,第一次聽完整張專輯時並沒有像想像中驚豔,文字質地和嗓音是熟悉的安溥沒錯,但好像就是少了點什麼。
從十月中發行至今,十六首歌陪伴我無數的通勤與家事時光,聽著聽著,終於發現少了的那部分或許就是重疊的人生軌跡。那是在漫長時光中打磨、拋光,進而緩緩流瀉出的點點光澤。缺少了和這些歌一起長大的過去,當然就不能完整體會將長長的二十七年壓縮成一小時,當中所有熠熠生輝的回憶。
然而此刻聽著這張專輯,仍然是被歌裡一貫的深刻雋永理解著。跨越二十七年的文字如同時光膠囊般,從一個寧靜遙遠的時空,照看著為了凡塵俗世而苦惱的我,輕輕燙平被生活的粗糙蹂躪過後佈滿皺褶的心。
常常覺得自己是為了當下活著的,從來不會去想太過遙遠的以後,是聽到這樣的一張專輯,讓我第一次萌生對於未來有期待的念頭。我會想看到未來的自己如何看待此刻認為的圓滿,會用什麼樣的角度去回應曾經的自問自答、思索掙扎,那時的人生觀又會有多自在或多超然。
「希望有一天這些歌可以陪你們去更遠的地方」安溥在打狗祭唱〈最好的時光〉前這麼說著。我始終相信安溥的歌是可以陪伴一輩子的,我想,再讓這些歌陪我走過更多地方、遇見更多人和風景,它們會在不同階段讓我有不同的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