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甚麼東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中國人是甚麼東西,會因為地點而改變。

中國人在台灣就是外來殖民政權統治者的優越感代稱,但中國人在中國就是被奴役千年的草民,那種優越感就沒了。跑來台灣的中國人最愛回中國,享受不是中國人的優越感,然後回來台灣又堅持保有殖民政權統治者的優越感。

中國人移民美國拿綠卡,也是這種模式,不過人家歐美可沒刺小你啥中國統治者的優越,所以馬英九去美國就是充滿挫折感。

那移民台灣的台灣人呢?大家都是移民者,大家都想逃離爛地方,大家都想保護自己的家園,所以自然以生存優先,強權面前低頭,但只要有辦法就要獨立。

中國人如果只是文化概念,怎麼會有人一直用血統論來說你是中國人?去美國日本台灣接受不同文化,那就不是中國人。中國人相信共產主義,也不是中國人了啊,中國文化哪有共產黨?中國人愛騙人真的是很糟的歷史傳統。

300年前渡海來台落地生根的,都沒有以為自己是中國人喔,他們是大明的人,或者大清的,或者是漢人。你說他們是中國人,就是中國人在騙人的手法。大明跟大清是敵人,漢人是被帝王統治或者外族統治,從來就沒有認同是一國人,認同是中國人的概念。說你們中國人愛騙人,馬上就一堆中國人跳出來證實。

中國人騙人三手法,先用血統騙,所以從漢人騙到五族都是中國人,現在一堆不是中國人的也是中國人,比如台灣原住民八炯。血統騙不過了就換文化,說你用漢字就是中國人,所以日本、韓國、越南都換掉漢字,因為人家就不是中國人。文化騙不過了,就用武力,只要我統治你,你就是中國人,更賤的是,連我被你統治,你也是中國人,看看蒙古人跟滿人,現在就差日本人跟美國人也是中國人了。

avatar-img
96會員
823內容數
用科學的方式,還原占星真正的樣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b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真正的大水庫理論是這個,不是貪汙犯在用的那個啦。 中央政府總預算是大水庫,地方政府是小水庫,小水庫之間無法互相流通,也無法逆流回大水庫,只有中央政府總預算大水庫可以流到地方政府小水庫。 今天中央滿庫,地方半滿,中央可以補助各縣市的建設規劃,跨縣市的重大交通、社福、教育體育預算,以及支付國防外交的
這次的三惡法大戰,跟太陽花不同的是,這次是在對抗台灣的多數民意,也就是藍白立委的政治授權。太陽花則是行政立法都在國民黨手上,台灣人對抗的是整個國家政府。 知道你的對手之後,要怎樣奮鬥保護台灣,才是要建立共識的東西。民主不是萬能,但沒有民主萬萬不能。民主的脆弱性,跟他的強韌性成正比,民主越強大的地方
2024年底台灣拿到海馬斯跟M1A2T兩種陸軍武器,同時也面對兩次國民黨藍白一起的國會擴權與強過三惡法,剛好可拿來對比一下。 海馬斯是戰略性武器,他擁有打擊幾百公里外目標的能力,但是本身很脆弱,所以要躲在後面不要被打到。M1A2T是戰術型武器,要面對面拚刺刀的廝殺,所以裝甲厚重、火力充足。 對海
2024版 中華民國立法院現有113席立法委員,而立法委員選舉之選舉區則包含73個區域立法委員選舉區、2個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區和1個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區。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34席,由政黨得票比例分配,須達到5%。各黨當選名單需1/2婦女保障名額。登記選民1954萬85
民主國家如果你完全執政,本來就會往全民政府走,因為在行政立法全面掌控下,當權者不可能強推所有東西,尤其是針對你的對手的。 所以蔡英文8年不可能全吃,光是年金改革、同婚、軍事發展、經濟建設、能源轉型,就不能全面打黨國到底,那是兩蔣時代獨裁才能硬幹的事。當數位中介法遇到藍白反彈,用言論自由掩護,蔡政府
台灣人的PTSD除了棒球會輸,還有就是老師報警抓學生,跟戒嚴。 打球就是有贏有輸,怎樣贏怎樣輸都會發生,一直強調先贏後輸,先輸後輸,那也只是幾場比賽發生的事,渲染成一定會這樣輸,那就是PTSD。 老師報警抓學生,是學生做了違反法律的事,老師判斷要報警才能處理,或者不報警也能處理,都是老師可以自行
真正的大水庫理論是這個,不是貪汙犯在用的那個啦。 中央政府總預算是大水庫,地方政府是小水庫,小水庫之間無法互相流通,也無法逆流回大水庫,只有中央政府總預算大水庫可以流到地方政府小水庫。 今天中央滿庫,地方半滿,中央可以補助各縣市的建設規劃,跨縣市的重大交通、社福、教育體育預算,以及支付國防外交的
這次的三惡法大戰,跟太陽花不同的是,這次是在對抗台灣的多數民意,也就是藍白立委的政治授權。太陽花則是行政立法都在國民黨手上,台灣人對抗的是整個國家政府。 知道你的對手之後,要怎樣奮鬥保護台灣,才是要建立共識的東西。民主不是萬能,但沒有民主萬萬不能。民主的脆弱性,跟他的強韌性成正比,民主越強大的地方
2024年底台灣拿到海馬斯跟M1A2T兩種陸軍武器,同時也面對兩次國民黨藍白一起的國會擴權與強過三惡法,剛好可拿來對比一下。 海馬斯是戰略性武器,他擁有打擊幾百公里外目標的能力,但是本身很脆弱,所以要躲在後面不要被打到。M1A2T是戰術型武器,要面對面拚刺刀的廝殺,所以裝甲厚重、火力充足。 對海
2024版 中華民國立法院現有113席立法委員,而立法委員選舉之選舉區則包含73個區域立法委員選舉區、2個原住民立法委員選舉區和1個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選舉區。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34席,由政黨得票比例分配,須達到5%。各黨當選名單需1/2婦女保障名額。登記選民1954萬85
民主國家如果你完全執政,本來就會往全民政府走,因為在行政立法全面掌控下,當權者不可能強推所有東西,尤其是針對你的對手的。 所以蔡英文8年不可能全吃,光是年金改革、同婚、軍事發展、經濟建設、能源轉型,就不能全面打黨國到底,那是兩蔣時代獨裁才能硬幹的事。當數位中介法遇到藍白反彈,用言論自由掩護,蔡政府
台灣人的PTSD除了棒球會輸,還有就是老師報警抓學生,跟戒嚴。 打球就是有贏有輸,怎樣贏怎樣輸都會發生,一直強調先贏後輸,先輸後輸,那也只是幾場比賽發生的事,渲染成一定會這樣輸,那就是PTSD。 老師報警抓學生,是學生做了違反法律的事,老師判斷要報警才能處理,或者不報警也能處理,都是老師可以自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台灣共和國》的台灣國民vs在台灣的《山寨版中國人》,應該有很明確的對比,《山寨版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中國護照。台灣獨立建國陣營的腳步、節奏,務必跟上國際腳步,才能及時做明確的決擇。台灣人沒有機會也不需要再討論是否廢棄中華民國體制獨立建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的法定位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探討移工、移工黑數、移工不為人知的下一代⋯⋯
Thumbnail
中國大陸在近三十年經濟崛起後,兩岸貿易、文教往來甚是密切,許多台灣人這二三十年來,在大陸落地生根、組建了家庭後,出現了一群在大陸出生長大的「台商二代」。
Thumbnail
繼上篇分享一些台灣職場文化與香港的差異,這篇繼續分享其他個人對台灣職場的相關觀察。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雖然都是用繁體字及華人社會,但在生活、職場及其他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還不一定是旅遊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๑´人`๑)
Thumbnail
相信有不少人除了投資移民到台灣,也是有到台灣工作的部分,特別是有些用字或習慣比較不一樣,所以這邊也分享一下個人在台灣職場感受與香港的差異:)
Thumbnail
隨著兩岸關係的漸趨緊張,越來越多的台灣居民選擇在大陸尋找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持有台胞證的台灣居民在大陸建立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些改變不僅影響了他們個人的成長,也對兩岸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探討台胞證持有人在大陸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所帶來的變化。
《台灣共和國》的台灣國民vs在台灣的《山寨版中國人》,應該有很明確的對比,《山寨版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中國護照。台灣獨立建國陣營的腳步、節奏,務必跟上國際腳步,才能及時做明確的決擇。台灣人沒有機會也不需要再討論是否廢棄中華民國體制獨立建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的法定位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探討移工、移工黑數、移工不為人知的下一代⋯⋯
Thumbnail
中國大陸在近三十年經濟崛起後,兩岸貿易、文教往來甚是密切,許多台灣人這二三十年來,在大陸落地生根、組建了家庭後,出現了一群在大陸出生長大的「台商二代」。
Thumbnail
繼上篇分享一些台灣職場文化與香港的差異,這篇繼續分享其他個人對台灣職場的相關觀察。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雖然都是用繁體字及華人社會,但在生活、職場及其他方面都會有一些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還不一定是旅遊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๑´人`๑)
Thumbnail
相信有不少人除了投資移民到台灣,也是有到台灣工作的部分,特別是有些用字或習慣比較不一樣,所以這邊也分享一下個人在台灣職場感受與香港的差異:)
Thumbnail
隨著兩岸關係的漸趨緊張,越來越多的台灣居民選擇在大陸尋找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持有台胞證的台灣居民在大陸建立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些改變不僅影響了他們個人的成長,也對兩岸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探討台胞證持有人在大陸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所帶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