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這本書的最後,作者Morgan Housel總結出一個非常重要但常被忽略的觀念:成功的成本。許多人在追求財務自由或其他目標時,往往只聚焦於結果,卻忽視了過程中需要付出的代價。這些成本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投入,還包括心理上的不確定性、質疑與後悔。Housel提醒我們,這些成本並非懲罰,而是我們為了獲得成功必須付出的「費用」。了解並接受這些成本,是達成長期財務目標的關鍵。
Housel在書中引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案例,來說明人們在做決策時如何面對成本問題。他提到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醫學院教授Ken Murray於2011年寫的一篇文章〈醫師的死亡方式〉(How Doctors Die)。這篇文章揭露了醫師在面對自己生命終點時,往往選擇的療法與他們建議病患採用的療法截然不同。醫師通常更傾向於選擇安寧療護,而非積極治療,因為他們深知每種選擇背後的代價。他們了解,過度治療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痛苦,而非真正延長有品質的生命。因此,他們為自己選擇了一條更平靜的道路。這個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當決策涉及到自己或家人時,並沒有單一的正確答案,只有最適合的選擇。
這種「沒有普遍真理,只有個人選擇」的理念,也適用於財務領域。Housel提到,根據晨星(Morningstar)的研究,美國共同基金經理人中有一半的人並未將自己的資金投資於他們管理的基金。這聽起來或許令人驚訝,甚至讓人懷疑這些經理人的誠信,但Housel認為,這其實反映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財務目標與風險偏好。當你在處理與自己或家人相關的複雜議題時,適合自己的決策才是最重要的。
Housel進一步討論了「預留犯錯空間」的重要性。他認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們在財務規劃中應該為此預留足夠的空間。這種做法可能看起來像是一種保守的避險策略,但它能讓我們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不至於被迫退出市場。Housel以自己的例子說明,他在資產配置中保持了約20%的現金比例,遠高於一般財務顧問的建議。這樣的做法雖然在帳面上看起來不合理,但對他來說,這是一種保險,可以避免在面臨突如其來的大額開銷時被迫賣出股票。這種策略讓他能夠在市場中長期存活,並讓複利效應得以發揮最大作用。
對於「避免極端決策」,Housel也提出了他的見解。他認為,極端的財務決策可能會讓我們在未來感到後悔,因為每個人的目標與欲望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他舉例說明,他與家人在購買房屋時選擇全額付款,而非申請低利率的房貸。這在財務顧問眼中可能是個糟糕的決定,因為他放棄了將資金投入高回報投資的機會。但對他來說,這是一個讓他感到安心的選擇,因為他不需要擔心房貸壓力。同樣地,他也選擇了簡單的投資策略——定期定額投入低成本指數基金,並長期持有。這種策略不需要過多的市場預測,卻能帶來穩定的回報。
然而,我認為,這些觀點雖然適用於大多數人,但並非完全沒有挑戰。例如,「預留犯錯空間」的做法可能會讓人過於保守,從而錯失潛在的高回報機會。而「避免極端決策」的建議,也可能在某些情況下限制了我們追求更高目標的可能性。因此,我認為,我們在應用這些理念時,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長期目標進行調整,而非盲目遵循。
Morgan Housel在《致富心態》中提出的這些觀點,不僅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財務決策的核心,也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成功的背後總有成本,而這些成本是值得付出的。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目標與價值觀,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並接受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與風險。最終,財務自由並非一個單純的數字目標,而是一種能讓我們心安理得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