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好日| 週日出沒的搖滾族 - ローラー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週末在涉谷閒逛,心血來潮想徒步回下榻處,經過原宿旁的代代木公園,依稀聽到遠處傳來復古的美式音樂,而聞聲被吸引過去,遠遠地就看到一群在公園熱舞的老少,「咦?!這不是曾在媒體上看過的跳舞暴走族嗎!?」心裡充滿驚喜,沒想到自己就這樣誤打誤撞的碰著了,站在一旁欣賞搖滾族舞動,內心的雀躍難以言喻,似乎又更加深入日本這個多彩的國度。

於是有了這篇,旨在記錄日本見聞以及喜悅!實在是太有趣了~


何謂搖滾族(ローラー族)?

簡介

「搖滾族(ローラー族)」是指一群受50年代搖滾文化和日本“暴走”文化影響的群體,他們穿著具有50年代搖滾風格的服裝,如黑色皮夾克、膠鞋,且十分熱衷於模仿當時的搖滾音樂和舞蹈風格,特別是在東京的代代木公園等公共場所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由來

一九七〇年代中期,來自鄉下地方的暴走族團體每週末會駛入東京,騎著摩托車在原宿街頭來回穿梭,當時的日本政府為了阻止幫派集結、行動,而實施了封路政策,然而在不能騎車的限制下,暴走族團體仍自行發展出另一項「團體活動」,便是在管制區域熱舞起來,又稱他們為搖滾族。


這種情況並非警方樂見的,於是很快就將搖滾族趕出表參道,迫使他們得移駕至附近的代代木公園另立組織據點,並規律性的一週開一次「派對」,給予成員一個表達自我、反抗社會規範的空間。在當時時空背景相對保守的日本,人們因著社會風氣、家庭背景亦或者學業備感壓力,東山再起的搖滾族有這種一週一次的「派對」無疑對人們來說,存在著巨大的吸引力。


直至1980年代初期,暴走族和搖滾族的文化風潮逐漸衰退,政府對飆車行為的打壓加重,暴走族的成員數量大幅下降。最終,這些文化進入了日本的主流時尚,並開始影響全球時尚趨勢,在不斷演變的日本時尚中仍占據了一席之地。


照片分享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參考資料

Reviving the 1950s - Exploring Tokyo’s Rockabilly Culture

暴走族、搖滾族和竹之子族,日本不良少年穿著風格興衰

風靡數十年的日本搖滾族 Style

东京亚文化:Rockabilly俱乐部

搖滾部落繼續住在茨城的原因

竹之子族


讀者們在旅遊時,是否也有印象深刻的見聞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這裡是日好日,祝大家日日都是好日,我們下回見!

avatar-img
11會員
18內容數
在心之所向的日本日日『好』日,且日日『好日』 運用文字及圖像,記錄心情、生活、興趣與他的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沒有想過自己會喜歡看街舞,看了一檔很好的街舞節目,學到很多,不斷有驚喜。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在這裡速寫的時候,剛好廣場上許多的人在做排練,還有人在旁邊觀察。 當廣場上充滿了表演的熱情,整個空氣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人群中穿梭著各式各樣的人,他們或是正在表演者,或是在旁邊觀看者,彷彿每一個人都被這份活力所吸引,彷彿與這個瞬間融為一體。 在廣場上,每個表演者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有的人在展示
Thumbnail
當我靠近、盯著伴時,我聯想到看過的舞蹈片段:舞者模仿動物、模仿海流樹木、模仿大自然、模仿情緒、演出情緒、表達情緒。我覺得我像雙人舞中的一半,透過身體傳達情緒給玩伴,讓她接續著表演,如此輪替、交織,形成一個整體。
Thumbnail
當前的社會生活節奏普遍緊張,工作壓力都不小,生活調濟,舒減壓力成為必要之舉。幾乎每個公園都有舞蹈社團,活動時間不論是白天晚上,常常吸引民眾參加。白天的參與者大半是退休或自由行業族群,晚間就不只是退休人員,還不乏在職社青及各種年齡層的夫妻檔。
Thumbnail
今天想來和大家分享之前曾蹲點做研究的廣場舞小故事。 那時我大四剛畢業,一個人到陌生的城鎮,租了簡單的小套房,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陪著一群陌生的長輩們跳廣場舞。短短兩個月我結識許多很棒的媽媽們,也讓我深深體悟到「退休後,找到一個讓自己有歸屬感的社群是多麼重要!」 在這個廣場舞社群中,他們除
Thumbnail
下個月要帶小孩去兩廳院聽交響樂,記得第一次我們在戶外看表演,他才四歲,全程都非常專注,飛機一直飛過上空,我不太知道爲什麼主辦單位會選擇辦在這個場合。但也讓我見識到孩子對藝文表演的熱衷。 我們去花蓮鯉魚潭,也有鯉魚潭fun暑假活動,很多原住民輪流上台展現該族的舞蹈,漫天飛蚊,小孩仍是目不轉睛⋯⋯
Thumbnail
只見約莫20來個精心打扮的人物,一個公主扮相,一個王子扮相,其他則穿戴著華麗的服飾與鬼面,再加上幾個身著白衣的喇叭手,在馬路上被群眾團團圍住,一大群人浩浩蕩蕩地伴隨著音樂聲往前行。
沒有想過自己會喜歡看街舞,看了一檔很好的街舞節目,學到很多,不斷有驚喜。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在這裡速寫的時候,剛好廣場上許多的人在做排練,還有人在旁邊觀察。 當廣場上充滿了表演的熱情,整個空氣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人群中穿梭著各式各樣的人,他們或是正在表演者,或是在旁邊觀看者,彷彿每一個人都被這份活力所吸引,彷彿與這個瞬間融為一體。 在廣場上,每個表演者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有的人在展示
Thumbnail
當我靠近、盯著伴時,我聯想到看過的舞蹈片段:舞者模仿動物、模仿海流樹木、模仿大自然、模仿情緒、演出情緒、表達情緒。我覺得我像雙人舞中的一半,透過身體傳達情緒給玩伴,讓她接續著表演,如此輪替、交織,形成一個整體。
Thumbnail
當前的社會生活節奏普遍緊張,工作壓力都不小,生活調濟,舒減壓力成為必要之舉。幾乎每個公園都有舞蹈社團,活動時間不論是白天晚上,常常吸引民眾參加。白天的參與者大半是退休或自由行業族群,晚間就不只是退休人員,還不乏在職社青及各種年齡層的夫妻檔。
Thumbnail
今天想來和大家分享之前曾蹲點做研究的廣場舞小故事。 那時我大四剛畢業,一個人到陌生的城鎮,租了簡單的小套房,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陪著一群陌生的長輩們跳廣場舞。短短兩個月我結識許多很棒的媽媽們,也讓我深深體悟到「退休後,找到一個讓自己有歸屬感的社群是多麼重要!」 在這個廣場舞社群中,他們除
Thumbnail
下個月要帶小孩去兩廳院聽交響樂,記得第一次我們在戶外看表演,他才四歲,全程都非常專注,飛機一直飛過上空,我不太知道爲什麼主辦單位會選擇辦在這個場合。但也讓我見識到孩子對藝文表演的熱衷。 我們去花蓮鯉魚潭,也有鯉魚潭fun暑假活動,很多原住民輪流上台展現該族的舞蹈,漫天飛蚊,小孩仍是目不轉睛⋯⋯
Thumbnail
只見約莫20來個精心打扮的人物,一個公主扮相,一個王子扮相,其他則穿戴著華麗的服飾與鬼面,再加上幾個身著白衣的喇叭手,在馬路上被群眾團團圍住,一大群人浩浩蕩蕩地伴隨著音樂聲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