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骨內注射(IO):適應症與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骨內注射(Intraosseous, IO)是一種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技術,用於靜脈路徑困難或無法延遲治療的急症患者。IO技術操作簡便且高效,適合需要快速給予藥物、液體或血製品的情境,特別是在兒童和重症成人患者中。


1. 骨內注射的適應症

主要適應症

  1. 急救場景中的靜脈路徑失敗
    • CPR過程中無法快速建立靜脈通路。
    • 血管塌陷(如嚴重低血容量性休克)。
  2. 需要快速給予藥物或液體
    • 急性心肺復甦(如腎上腺素、抗心律不整藥物)。
    • 液體復甦(如生理鹽水、乳酸林格液)。
  3. 特殊人群
    • 嬰幼兒與兒童: 血管較細,靜脈穿刺困難。
    • 創傷患者: 外周血管損傷或重度水腫。

禁忌症

  1. 局部感染或骨折的部位。
  2. 過去48小時內同一部位進行過IO插管。
  3. 骨骼異常(如骨質疏鬆、骨腫瘤)。

2. 骨內注射的常用部位

成人常用部位

  1. 脛骨近端(Proximal Tibia)
    • 界標:髕骨下2~3公分,脛骨前脊偏內側。
  2. 肱骨近端(Proximal Humerus)
    • 界標:肱骨大結節處,手臂外展呈90度定位。
  3. 胸骨柄(Sternal Manubrium)
    • 特殊設備(如FAST1系統)可用於此部位,常見於軍事或高風險創傷環境。

兒童常用部位

  1. 脛骨近端(最常用部位)。
  2. 股骨遠端(Distal Femur)
    • 界標:髕骨下方約1~2公分處。

3. 骨內注射的操作步驟

準備階段

  1. 確認適應症與注射部位。
  2. 消毒皮膚,避免感染。
  3. 準備骨內針與注射設備(如EZ-IO系統)。

操作技術

  1. 定位與固定
    • 將目標部位固定,避免移動(特別是兒童)。
  2. 插入骨內針
    • 以45~90度角,輕壓進針器直到接觸骨皮質。
    • 穿刺時感覺到“落空感”後停止進針,表示針已穿透骨皮質進入骨髓腔。
  3. 確認位置
    • 進行沖洗測試(Flush Test):用生理鹽水推注,若阻力小且無滲漏,位置正確。
  4. 固定與連接
    • 用固定裝置穩定針頭,連接輸液管進行液體或藥物輸注。

注意事項

  • 插針時避免過深,以防損傷骨骼或周邊組織。
  • 每次使用前後需保持設備無菌,避免感染。

4. 優點與限制

優點

  1. 快速性: 適用於急救場景,通常在1分鐘內完成。
  2. 高效性: 骨髓腔血流豐富,能快速吸收藥物與液體。
  3. 廣泛適用性: 可用於成人、兒童甚至新生兒。

限制

  1. 部分患者可能因骨骼病變而無法使用。
  2. 若操作不當,可能導致骨折或周邊組織損傷。
  3. 長時間留置(超過24小時)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5. 案例分析:骨內注射的應用

案例1:CPR中的IO使用


一名45歲男性因心臟驟停接受CPR,嘗試多次靜脈穿刺失敗。


  • 處置:
    1. 在脛骨近端進行骨內注射,成功建立通路。
    2. 給予腎上腺素與液體復甦,後送至急診室。
    3. 患者成功恢復自主循環,無明顯併發症。

案例2:多發性創傷患者的IO應用


一名30歲男性因車禍受傷,出現重度低血壓(80/50 mmHg),靜脈難以觸及。


  • 處置:
    1. 使用EZ-IO系統在肱骨近端建立骨內通路。
    2. 輸注乳酸林格液1000 mL,穩定血壓後後送至創傷中心。

6. 結語

骨內注射是急救場景中不可或缺的技術,特別是在靜脈路徑困難或需即時干預的患者中。熟練掌握IO適應症、部位選擇與操作技巧,並結合正確的後送計劃,可顯著提高急重症患者的治療效率與預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 : 你的家庭健康守門員
10會員
190內容數
Sandwich-Care 是每個家庭的健康第一線,一旦家人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症狀不明、或有慢性病管理需求,它能即時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判斷 是需要立刻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還是可以在家先觀察或調整生活方式? 有它在,家庭健康不再靠猜!
2025/01/31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急診環境的變化,急救與急診團隊需要持續進修與學習,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臨床挑戰。永續的急救教育不僅能提升EMT與急診醫護的技術與判斷能力,還能強化團隊協作與決策效率,確保急救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1. 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1 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 疾病與創傷模式的變遷: 例
Thumbnail
2025/01/31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急診環境的變化,急救與急診團隊需要持續進修與學習,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臨床挑戰。永續的急救教育不僅能提升EMT與急診醫護的技術與判斷能力,還能強化團隊協作與決策效率,確保急救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1. 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1 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 疾病與創傷模式的變遷: 例
Thumbnail
2025/01/30
隨著急救和急診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提升急救效率成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種創新技術的出現,為改善急救處置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醫療質量,並克服現有系統中的障礙,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急救效率的挑戰 1. 醫療資源不足 人力資源短缺: 許多地區,尤其
Thumbnail
2025/01/30
隨著急救和急診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提升急救效率成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種創新技術的出現,為改善急救處置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醫療質量,並克服現有系統中的障礙,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急救效率的挑戰 1. 醫療資源不足 人力資源短缺: 許多地區,尤其
Thumbnail
2025/01/28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急救與急診醫療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人工智慧(AI)、電子病歷(EMR)和遠程指導等技術,正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後,並為急救人員提供新的支持工具。 1. 人工智慧(AI)在急救中的應用 1. 急救現場的AI輔助判斷 檢傷分類的自動化: 基於AI的應用程序能通過患
Thumbnail
2025/01/28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急救與急診醫療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人工智慧(AI)、電子病歷(EMR)和遠程指導等技術,正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後,並為急救人員提供新的支持工具。 1. 人工智慧(AI)在急救中的應用 1. 急救現場的AI輔助判斷 檢傷分類的自動化: 基於AI的應用程序能通過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抽血小知識,破解常見迷思!慣用手或非慣用手抽血都可以,關鍵在血管是否明顯、好下針。別擔心抽血後影響工作,只要短時間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即可。溝通與提前告知醫護人員,能讓抽血過程更順利安心。
Thumbnail
抽血小知識,破解常見迷思!慣用手或非慣用手抽血都可以,關鍵在血管是否明顯、好下針。別擔心抽血後影響工作,只要短時間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即可。溝通與提前告知醫護人員,能讓抽血過程更順利安心。
Thumbnail
骨內注射(Intraosseous, IO)是一種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技術,用於靜脈路徑困難或無法延遲治療的急症患者。IO技術操作簡便且高效,適合需要快速給予藥物、液體或血製品的情境,特別是在兒童和重症成人患者中。 1. 骨內注射的適應症 主要適應症 急救場景中的靜脈路徑失敗 CPR過程中無
Thumbnail
骨內注射(Intraosseous, IO)是一種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技術,用於靜脈路徑困難或無法延遲治療的急症患者。IO技術操作簡便且高效,適合需要快速給予藥物、液體或血製品的情境,特別是在兒童和重症成人患者中。 1. 骨內注射的適應症 主要適應症 急救場景中的靜脈路徑失敗 CPR過程中無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4、5、10、12、14、22、24、26、30、33、39、44、45、49、50、51、58、67、80。 4. (1) 對於繃帶包紮法之螺旋形包紮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①用於包紮粗細不一之部位 ②用於鼠蹊部、拇指處之包紮 ③用於頭部或截肢後殘肢的包紮
Thumbnail
[微心世界]解答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 4、5、10、12、14、22、24、26、30、33、39、44、45、49、50、51、58、67、80。 4. (1) 對於繃帶包紮法之螺旋形包紮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①用於包紮粗細不一之部位 ②用於鼠蹊部、拇指處之包紮 ③用於頭部或截肢後殘肢的包紮
Thumbnail
30歲的李先生是名職業軍人,卻因網球肘無法正常訓練。直到去年,李先生到三總的疼痛治療中心就醫,方知道導管微創治療,與醫師安排於門診時間進行手術後,他順利擺脫網球肘,終於可進行槍枝操練,也重拾職涯信心。
Thumbnail
30歲的李先生是名職業軍人,卻因網球肘無法正常訓練。直到去年,李先生到三總的疼痛治療中心就醫,方知道導管微創治療,與醫師安排於門診時間進行手術後,他順利擺脫網球肘,終於可進行槍枝操練,也重拾職涯信心。
Thumbnail
「洗腎廔管就是把動脈跟靜脈接在一起,讓動脈的血液直接進到靜脈裡面。」張兼華醫師說,「靜脈的位置較表層,而且在動脈血流的衝擊下,靜脈管徑會漸漸擴大,方便扎針進行血液透析。」
Thumbnail
「洗腎廔管就是把動脈跟靜脈接在一起,讓動脈的血液直接進到靜脈裡面。」張兼華醫師說,「靜脈的位置較表層,而且在動脈血流的衝擊下,靜脈管徑會漸漸擴大,方便扎針進行血液透析。」
Thumbnail
50多歲的黃太太已有20多年的血液透析經驗,長期使用人工血管洗腎,由於自身免疫力不好,人工血管經常出現感染而移除,後來只能仰賴長期性雙腔導管。 常見的血液透析通路分為三種:自體廔管、人工血管與雙腔導管。醫師會依據患者血管品質以及身體狀態,選擇適合的血管通路進行血液透析。
Thumbnail
50多歲的黃太太已有20多年的血液透析經驗,長期使用人工血管洗腎,由於自身免疫力不好,人工血管經常出現感染而移除,後來只能仰賴長期性雙腔導管。 常見的血液透析通路分為三種:自體廔管、人工血管與雙腔導管。醫師會依據患者血管品質以及身體狀態,選擇適合的血管通路進行血液透析。
Thumbnail
        這個東西已經在台灣流行一陣子了,其中有一項很多人都接觸過,而另一項稍微少了點,不過打過的你知道自己在打甚麼嗎? 從打下去到後續,需要注意甚麼,這篇一次帶你看完。本篇的主題是...
Thumbnail
        這個東西已經在台灣流行一陣子了,其中有一項很多人都接觸過,而另一項稍微少了點,不過打過的你知道自己在打甚麼嗎? 從打下去到後續,需要注意甚麼,這篇一次帶你看完。本篇的主題是...
Thumbnail
液麻氣麻怎麼麻?
Thumbnail
液麻氣麻怎麼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