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食物裡加了愛

我在食物裡加了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女兒回去後,我做飯給自己吃,感覺飯菜都變了味。

然後看到一張網路電繪圖片,圖片上是一個漂亮的女孩,是那種常見年輕精緻的OL,此刻正盤髮捲袖,在廚房專心洗手作羹湯,我開始神思聯想,腦裡浮現的是女兒小時放學回家,那種餓狠狠急著覓食的神態,我常笑她:妳是多久沒吃飯的小餓狼啊!

等到食物入口,她整個人放鬆下來,有一次她抬起頭來問:「馬麻,你加了什麼,怎麼這麼好吃?」

我看了一眼那再尋常不過的速成版肉醬麵,隨口答了一句:「加了馬麻愛心!」

她「噢」了一聲,繼續努力進食!

不知為什麼,後來那一幕一直留在我腦海中!

心有所感,就著圖片按照自己的心情畫了一張。

不管時代變遷,我永遠覺得女人作菜的樣子最美。脱掉辦公室幹練的外表,匆匆繫上圍裙、長髮隨意綰起夾上鯊魚夾、灑一點愛的私房調味,為家人作出一道道美味料理,這是外面任何高價餐廳也做不出來的味道。

隨手拿一張影印紙速寫網路圖片

隨手拿一張影印紙速寫網路圖片


avatar-img
思末的沙龍
31會員
116內容數
幾十年前剛學英文那種背單字、片語的填鴨方法讓我對英文深惡痛絕,但有個老師的出現忽然讓我覺得英文其實也沒有那麼面目可憎。現在我仍是知識浩瀚學海中一名小小的門徒,但我想用自己微薄的能力,儘量用說學逗唱的方式,讓你覺得:學英文,其實也可以很好玩!Chee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思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的本土魚,台灣人叫牠「肉鯽仔」,學名叫「刺鯧(Psenopsis anomala)」 這也是女兒的「愛魚」,每次回來都點名要吃小肉魚,我煎魚技術差,每次想要煎恰恰,結果都變成煎碎碎 關於這種魚還有個小故事,據說是古代有個皇帝愛吃,所以在牠鰓旁蓋個印,這個肉鯽特有的小黑斑日文稱作疣鯛(イボダイ)
女兒搬到新加坡以後,我擔心她孤身一人在陌生地方會孤單寂寞覺得冷,所以暗自決定以後每兩個月就飛去串串門子。 事實證明是我想太多了。 去的那天,她說:「馬麻我今天同事聚餐,你來時如果我不在家你等一下呦!」 除了時不時的實體工作會議及聚餐外,她們還有不定期的工作小旅行。 平常在家工作時間以外,每星
今天我家社區在做普渡,也許我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旁邊有一堆吃飽喝足的好兄弟在探頭探腦看我玩什麼把戲也說不定(不會說你們壞話啦!) 小時候沒有什麼娛樂,一聽大人要講鬼故事,立馬圍過來一堆又愛聽又害怕的小蘿蔔頭,人多壯膽,怕了大家抱在一起,好像也沒那麼害怕了! 記得那時好像「皇冠」還是什麼雜誌有一個專
我們的本土魚,台灣人叫牠「肉鯽仔」,學名叫「刺鯧(Psenopsis anomala)」 這也是女兒的「愛魚」,每次回來都點名要吃小肉魚,我煎魚技術差,每次想要煎恰恰,結果都變成煎碎碎 關於這種魚還有個小故事,據說是古代有個皇帝愛吃,所以在牠鰓旁蓋個印,這個肉鯽特有的小黑斑日文稱作疣鯛(イボダイ)
女兒搬到新加坡以後,我擔心她孤身一人在陌生地方會孤單寂寞覺得冷,所以暗自決定以後每兩個月就飛去串串門子。 事實證明是我想太多了。 去的那天,她說:「馬麻我今天同事聚餐,你來時如果我不在家你等一下呦!」 除了時不時的實體工作會議及聚餐外,她們還有不定期的工作小旅行。 平常在家工作時間以外,每星
今天我家社區在做普渡,也許我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旁邊有一堆吃飽喝足的好兄弟在探頭探腦看我玩什麼把戲也說不定(不會說你們壞話啦!) 小時候沒有什麼娛樂,一聽大人要講鬼故事,立馬圍過來一堆又愛聽又害怕的小蘿蔔頭,人多壯膽,怕了大家抱在一起,好像也沒那麼害怕了! 記得那時好像「皇冠」還是什麼雜誌有一個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