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書 《鳶山記-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三峽是我喜愛的地方,除了老街之外,還有東眼山的越嶺。

滿月圓的探勘,有木、插角、大板根森林遊樂區都帶給我許多美麗的回憶。

我小的時候住在烏來,現在看地圖。特別熟悉那一條,泰雅族進入森林,越過山嶺的路,也許我的靈命中也有泰雅族人的基因也說不定。親自小熟稔日文。與泰雅族婦女溝通毫無界線。屢次烏來的回訪就是想要回憶當初我出生的環境,之後我們移居谷關-和太魯閣族小學同學有了許多接觸,也曾走錐麓古道知道當初原民的艱辛。

最近一次,在大武鄉看到一群排灣族人,靠著信仰在台東建立家鄉-森永落落,正想研究他們遷居的路,走一浸水銀古道。

12月28日我在凱達格蘭大道參加了,閩、原、客、漢、新住民的”義起行”活動,震天的合唱中瞭解到推廣民族融合、共護臺灣的重要性。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有:

青、白兩姑娘互助,留下稚嫩的後代。

翁景新父子如何護佑族人逃亡,自己捐軀。

李梅樹修護祖師廟,同時建立教堂。

馬偕父子影響了淡水、三峽、臺東,他的追隨者無數。

對於同學寫作的筆法,我深深佩服,他能將軍這麼長久的歷史,用穿越式的手法,在假想的一部戲中交流,讓我們了解先人的遺憾、現在人的疑問。

作者換裝成多種角色,解說了三角湧的前世今生,透過他眼睛,我們跨越聆聽古老的神話,原民、閩臺客生活的艱辛。

我祈願下回走在三峽古街,大豹溪岸邊,再聽先人的呼喊、吟唱。

附:昨日元旦執政黨邀請立法院長喝咖啡,咖啡香中間有和解的味道。


The Three Gorges is my favorite place. In addition to the old streets, there is also the crossing of Dongyan Mountain.


Exploration under the full moon, wood, gusset, and big root forest recreation areas all brought me many beautiful memories. I lived in Wulai when I was a child, and now I look at the map.  I am particularly familiar with the road that the Atayal people use to enter the forest and cross the mountains. Maybe I also have Atayal people’s genes in my soul.  I am very familiar with Japanese.  There are no boundaries in communicating with Atayal women.  I visited Wulai many times because I wanted to recall the environment where I was born. After that, we moved to Guguan and had many contacts with Taroko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e also walked the Zhuilu Ancient Trail to learn about the hardships of the original people. Recently, I saw a group of Paiwan people in Dawu Township. They established their hometown in Taitung, Senyongluoluo, based on their faith. I was planning to study the path of their migration and take a walk on the ancient mercury trail. On December 28, I participated in the "Rising for Prosperity" event of Fujian, original, Hakka, Han, and new residents on Ketagalan Avenue. From the overwhelming chorus, I learned the importance of promoting ethnic integration and jointly protecting Taiwan. What impressed me most about this book are: The two girls, green and white, helped each other and left behind young children. How Weng Jingxin and his son protected their tribesmen from fleeing and sacrificed themselves. Li Meishu repaired the Patriarch Temple and built a church. Ma Kai and his son influenced Tamsui, Three Gorges, and Taitung, and he had countless followers. I deeply admire the writing skills of my classmate. He can summarize such a long history and use time-traveling techniques to communicate in an imaginary drama, allowing us to understand the regrets of our ancestors and the questions of today's people. The author dresses up in various characters and explains the past and present life of Sanjiangyong. Through his eyes, we listen to the ancient myths and the hardships of life of aborigines and Fujian and Taiwanese. I pray that next time I will walk on the Three Gorges Ancient Street and on the bank of Dabao River, I can listen to the shouts and chants of my ancestors. Attachment: Yesterday, on New Year's Day, the ruling party invited the Legislative Yuan to drink coffee. The aroma of the coffee smelled of reconciliation.


avatar-img
24會員
66內容數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感謝遇到的貴人,有你-生命更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任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六年來每一次文湖線從中山國中往中山機場走的時候,尚末進地底下前,明明看到松山機場和基隆河對面的美麗華摩天輪、美福飯店,卻一直搞不懂,等一下捷運怎麼經過那一帶的,列車向左?向右?道兩
移居竹北   郎雄每天上班需要通車5個小時   郎雄和我曾經在竹北住了兩年,那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日子,那純是因為孫子需要照顧。2016年12月,陸續住幾次民宿之後,剛開始衹是試試看,沒想到竹北非常寬闊,曾經在竹北莊敬路,遇到一位外國人,他說喜歡竹北勝過天母,也許餐廳停車方便,很多新竹的
Steven有兩顆兔牙,一大早,附小五年級的他,跑到教室,興沖沖的給我看他前一晚搜集的自然新知,我看了一下他寫在自然科作業簿上半欄的字,字很整齊,內容是Steven從科學雜誌抄下來的,我給他蓋了一個特製的籤章。 Steven的父親是我讀屏師專時的校長,三個孩子都是附小的學生
讀師專那些年,有次秋收之後,我和最要好的師專同學-秀容一起騎著腳踏車回家,要吃”完福”,這是客家鄉民感謝上蒼各地輪流祭天,互請鄉民的習俗;我一時糊塗記錯日子,家裡沒人、冷鍋冷灶,秀容還是很高興,傍晚趕回到屏東師專餐廳
牆上的父親放大的黑白照微笑著,那是他曾經在電力公司服務的證件照翻拍的,這張照片掛在店面兼客廳的正中央,從任何一個方向都可以看到,我覺得父親還在我們家。 我如果有得意的事,看看他,他笑的更開了,如果我想做又有一點猶豫的事,他似乎沉默不語。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生大事大事。 我回想過去品嚐過的美味,中外美食、各國料理。 可是,當我自己下廚,為家人做羮湯,看到他們愛吃的歡喜樣子,那廚娘的喜悅,遠比自己享用美食還更快樂千百倍。我印象中,就有三道平民料理,最難忘,稱得上是咱們家的傳家菜了。
六年來每一次文湖線從中山國中往中山機場走的時候,尚末進地底下前,明明看到松山機場和基隆河對面的美麗華摩天輪、美福飯店,卻一直搞不懂,等一下捷運怎麼經過那一帶的,列車向左?向右?道兩
移居竹北   郎雄每天上班需要通車5個小時   郎雄和我曾經在竹北住了兩年,那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日子,那純是因為孫子需要照顧。2016年12月,陸續住幾次民宿之後,剛開始衹是試試看,沒想到竹北非常寬闊,曾經在竹北莊敬路,遇到一位外國人,他說喜歡竹北勝過天母,也許餐廳停車方便,很多新竹的
Steven有兩顆兔牙,一大早,附小五年級的他,跑到教室,興沖沖的給我看他前一晚搜集的自然新知,我看了一下他寫在自然科作業簿上半欄的字,字很整齊,內容是Steven從科學雜誌抄下來的,我給他蓋了一個特製的籤章。 Steven的父親是我讀屏師專時的校長,三個孩子都是附小的學生
讀師專那些年,有次秋收之後,我和最要好的師專同學-秀容一起騎著腳踏車回家,要吃”完福”,這是客家鄉民感謝上蒼各地輪流祭天,互請鄉民的習俗;我一時糊塗記錯日子,家裡沒人、冷鍋冷灶,秀容還是很高興,傍晚趕回到屏東師專餐廳
牆上的父親放大的黑白照微笑著,那是他曾經在電力公司服務的證件照翻拍的,這張照片掛在店面兼客廳的正中央,從任何一個方向都可以看到,我覺得父親還在我們家。 我如果有得意的事,看看他,他笑的更開了,如果我想做又有一點猶豫的事,他似乎沉默不語。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生大事大事。 我回想過去品嚐過的美味,中外美食、各國料理。 可是,當我自己下廚,為家人做羮湯,看到他們愛吃的歡喜樣子,那廚娘的喜悅,遠比自己享用美食還更快樂千百倍。我印象中,就有三道平民料理,最難忘,稱得上是咱們家的傳家菜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天去高士神社看鳥居,旭海草原找新基石,10多年前走阿朗壹後就沒來過旭海,現在旭海草原經整理多了些原住民圖騰和海洋意象擺設。領隊說還是要爬山,先走一圈石板屋遺址熱身後去旭海,收尾走座高士佛山,號稱恆春二佛之一,來回5K左右,全程都有步道規劃,雖落差300M,但算是觀光等級路線(但冷門),拜佛簡單啦!
Thumbnail
其實,不知是啥阻擋了我到山林中去? 老實說,在台灣 "沒有那麼難" 把自己置身於樹林之中。 以在台北來說,三峽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都很讚的! 再怎麼不濟~榮星花園、新生公園的樹也挺迷人。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小百岳043 之前小百岳幾乎都是自己一個人抽空去爬的,現在要找到一群人同時有空的時間,或是去協調出遊的行程,有時候都覺得挺麻煩的。 這次抓準了228連假,揪了一波以前社團的人來爬小百岳,是第一座一群人一起爬完的小百岳。 三汀山不算難走,只有少數路段必較陡峭,和之前爬聚興山的感覺滿像的。這座山
#小百岳 058 這是蒐集小百岳的第一站,一切的開端是多麼地突然,但又多麼地理所當然。 隨著閱歷的增長,不知不覺漸漸地開始喜歡踏青之類的大自然行程,從小時候覺得山區樹林間的單調乏味,到現在的悠閒自在,越來越喜歡大自然的懷抱。 一切的開端,從當天突然一個心血來潮,決定夜衝阿里山看日出開始,凌晨兩
Thumbnail
三貂嶺,這個名字彷彿就帶著一股神秘的韻味,仿佛是一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寶藏,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和探索。這個地方雖然偏僻,但卻有著獨特的景色和氛圍,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身去體驗。 這裡是台灣鐵路從西部翻山越嶺到東部的一個主要分叉點,一條穿山後直往台灣東部,一條則是平溪支線,底下是基隆河,進入隧道後另一側是華
Thumbnail
如今不為追蹤獵物來這裡 走過砂卡礑找個地方小憩 聽說上臺地山月村超精采 我們住天祥郵館就很滿意
Thumbnail
20210514 山行-塔塔加 從太陽多到滿出來的月光山腳下 直奔塔塔加停車場迎接夥伴們歸來 蜿蜒的阿里山公路是午後雲霧的遊戲場 而猴群跟帝雉如常在路邊晃蕩
淡水河面波浪逆流 東北季風撫慰著臉龐 大屯山說你行乞也是朋友 七星山說你活著或死了都不會離開 小觀音山說對的事情害怕也要做 紗帽山說沒有什麼退無可退一無所有 獵鳶背貼著白色雲層盤旋 白鷺鷥佇立水湄任憑波流洗腳 喜鵲起落於一大叢鮮綠色水筆仔 黑領椋鳥鳴唱在榕樹龐大樹冠裡 河堤上野鴿
Thumbnail
一路向上再向上,階梯過後進入岩石與樹根交錯的步道迷宮,在迷霧中找到了桃花源。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卻都在同一塊土地上,背負著傳承的使命、守護著自然之母。
Thumbnail
這天去高士神社看鳥居,旭海草原找新基石,10多年前走阿朗壹後就沒來過旭海,現在旭海草原經整理多了些原住民圖騰和海洋意象擺設。領隊說還是要爬山,先走一圈石板屋遺址熱身後去旭海,收尾走座高士佛山,號稱恆春二佛之一,來回5K左右,全程都有步道規劃,雖落差300M,但算是觀光等級路線(但冷門),拜佛簡單啦!
Thumbnail
其實,不知是啥阻擋了我到山林中去? 老實說,在台灣 "沒有那麼難" 把自己置身於樹林之中。 以在台北來說,三峽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都很讚的! 再怎麼不濟~榮星花園、新生公園的樹也挺迷人。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小百岳043 之前小百岳幾乎都是自己一個人抽空去爬的,現在要找到一群人同時有空的時間,或是去協調出遊的行程,有時候都覺得挺麻煩的。 這次抓準了228連假,揪了一波以前社團的人來爬小百岳,是第一座一群人一起爬完的小百岳。 三汀山不算難走,只有少數路段必較陡峭,和之前爬聚興山的感覺滿像的。這座山
#小百岳 058 這是蒐集小百岳的第一站,一切的開端是多麼地突然,但又多麼地理所當然。 隨著閱歷的增長,不知不覺漸漸地開始喜歡踏青之類的大自然行程,從小時候覺得山區樹林間的單調乏味,到現在的悠閒自在,越來越喜歡大自然的懷抱。 一切的開端,從當天突然一個心血來潮,決定夜衝阿里山看日出開始,凌晨兩
Thumbnail
三貂嶺,這個名字彷彿就帶著一股神秘的韻味,仿佛是一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寶藏,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和探索。這個地方雖然偏僻,但卻有著獨特的景色和氛圍,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身去體驗。 這裡是台灣鐵路從西部翻山越嶺到東部的一個主要分叉點,一條穿山後直往台灣東部,一條則是平溪支線,底下是基隆河,進入隧道後另一側是華
Thumbnail
如今不為追蹤獵物來這裡 走過砂卡礑找個地方小憩 聽說上臺地山月村超精采 我們住天祥郵館就很滿意
Thumbnail
20210514 山行-塔塔加 從太陽多到滿出來的月光山腳下 直奔塔塔加停車場迎接夥伴們歸來 蜿蜒的阿里山公路是午後雲霧的遊戲場 而猴群跟帝雉如常在路邊晃蕩
淡水河面波浪逆流 東北季風撫慰著臉龐 大屯山說你行乞也是朋友 七星山說你活著或死了都不會離開 小觀音山說對的事情害怕也要做 紗帽山說沒有什麼退無可退一無所有 獵鳶背貼著白色雲層盤旋 白鷺鷥佇立水湄任憑波流洗腳 喜鵲起落於一大叢鮮綠色水筆仔 黑領椋鳥鳴唱在榕樹龐大樹冠裡 河堤上野鴿
Thumbnail
一路向上再向上,階梯過後進入岩石與樹根交錯的步道迷宮,在迷霧中找到了桃花源。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卻都在同一塊土地上,背負著傳承的使命、守護著自然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