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能給小孩錢,真的要等小孩老後才給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們可能曾經在某個家庭聚會上聽過父母或長輩說:「等我們老了,這些錢就留給你們。

當時的我們或許沒多想,覺得這樣挺合理

但如果你靜下心來,想一想,等到父母真的把錢給你的時候,可能是你已經四五十歲了。那時候,這筆錢對你的影響可能遠遠比不上如果早一點給你的效果。

為什麼?關鍵就在於理財的黃金期和複利的威力

【用兩種情況比較:25歲給 vs. 45歲給】

假設父母有一筆100萬元要給你,情況一是25歲時給,情況二是45歲時給。用6%的年化報酬率來計算,並以每12年為一個周期(可參考72法則,72/6=12,代表資產每隔12年會翻倍):

情況一:25歲時給

  • 如果你在25歲時拿到這筆錢,並全用來投資,每年獲得6%的報酬:
  • 到了37歲(12年後),這筆錢會增長到200萬元。
  • 到49歲(再過12年),這筆錢會進一步增長到400萬元。
  • 到61歲(又過12年),這筆錢將增長到800萬元。

情況二:45歲時給

  • 如果你到45歲才拿到這筆錢,並全用來投資,每年獲得6%的報酬:
  • 到了57歲(12年後),這筆錢會增長到200萬元。
  • 到69歲(再過12年),這筆錢會進一步增長到400萬元。

比較下來,25歲時給的效果明顯更好,因為有更多的時間讓複利發揮作用。同樣的100萬元,因為提早20年投入,到了61歲時的結果是情況二的兩倍,達到800萬元


【年輕時賺錢難,錢的價值更高】

除了複利的效果,還有一個現實:年輕時候賺到大筆錢的機會和能力有限

在20多歲或30歲時,我們大多薪資可能不高,生活開銷卻不少,陷入本金不多的情況。此時,能拿到一筆資金用於投資,這筆金錢是巨大的

相較之下,40多歲時,我們的收入可能已經提高,拿到一筆錢的感受就不會那麼強烈

試想:

  • 25歲時拿到100萬元,可能是你存款1倍以上,這筆錢能大幅提升你的財務安全感和投資能力。
  • 45歲時拿到100萬元,可能只相當於你年收入的一部分,對你的生活影響不如早年那麼明顯。
raw-image


【錢拿到手,別亂花】

當然,早一點拿到錢並不是用來隨便花掉或賭掉,應該用來創造長期價值,思考讓這些金錢發揮最大效益的方式

這部,分就需要確保自己有足夠且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如果還沒有足夠觀念,可以先去學習

雖然説是給錢,但實際上也能用個做法,例如幫小孩開一個帳戶,然後這筆帳戶錢是不能隨意動的,就專門用於投資,如果要主動投資,可拿個一小部分錢主動操作看看

【理財的黃金期:年輕時開始越早越好】

理財就像種樹,越早種下去,越有時間讓它成長茁壯

如果在20歲初期時就開始投資,時間和複利的魔力會讓你的財富成長得更快。

假設你每月投資1萬元在年報酬率6%的市值型ETF上,持續30年,你的本金只投入了360萬元,但因為複利效果,最終可能累積到近1,000萬元。

反過來,如果你40歲才開始做這件事,投入的時間只有20年,最終的金額可能少一半以上。

【複利的魔力: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

複利的概念就是「利滾利」,但真正體會它的威力,得靠時間來讓他發揮效果,時間越長,複利的效果越驚人。

這也是為什麼,父母太晚給錢,其實是少了時間發揮的機會成本。如果你早十年、二十年拿到這筆錢,用來投資,對你的人生影響會更大。

avatar-img
129會員
374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金-avatar-img
2025/01/21
2
要做什麼或說什麼,父母才會放心地託付這麼多現金給子女呢
2
小豆pik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1
1
阿金 通常是有足夠的理財投資觀念和知識,所以文章才會提到說如果還沒有的話可以先開設一個投資帳戶 另外其實分批給予也是一種方法,例如100萬,小孩18歲先給10萬測試,如果沒有什麼賠錢行為,後面就慢慢繼續開放更多金額,我現在也是類似這樣 還有一個方式,就是如果父母如果沒有在投資的,我會先說說一些年化報酬率、現金被通貨膨脹吃掉、長期投資、複利效應等概念 或者是設立準則,例如給的錢90%用來指數投資,10%才主動操作 以及一個就是關於生活變好,應該沒有父母生小孩是為了讓小孩痛苦的,有足夠的錢至少能將生活的痛苦減少,像是我就常跟我媽說我覺得錢用來豐富體驗的這部份(例如出國旅行或聚餐等等)我覺得沒有到很重要,但至少能讓我遠離討厭的事情(例如不適合自己的工作) 每個人家裡的財務情況可能不同,上面這些方法提供參考 https://vocus.cc/article/67615b86fd89780001d7f9bb
1
有些父母怕給了 小孩會敗光...
1
小豆pik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8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對,這也是建議說要有足夠理財投資知識再來給,或者先去開個投資帳號,等有在學習後漸進的給
1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一些FIRE筆記】 嗨嗨大家 因為我最近剛好看了一些關於FIRE提早退休的資源,想把裡面學到的東西進行筆記的整理一下,後面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當你買東西時,會覺得越貴就越好嗎? 這是我們大腦的一種自動反應,叫做「價格-品質捷思」。 但,真的是這樣嗎?有時候,便宜的選擇可能更符合我們的需求。 讓我們來想想,真正值得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常常以為價格高的東西一定比較好。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學現象,叫做「價格-品質 捷思」(Pr
這幾個月來,有看了一些投資理財的文章和書 都發現裡面提到投資的重要性,常常都會談到說ETF 例如YP的一年投資五分鐘和他的網站、理財館長和狂徒的通膨時代,我選擇穩定致富、清流君 等等 以前有段時間,我覺得把錢存進銀行裡面就好了
談錢談理財,會讓我們變成討厭的大人嗎? 先說結論,不會 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過去到現在,對於理財和金錢觀念的思維轉變
之前有跟一些群組的好友聊到送禮 後來就想寫寫這篇文章 送禮確實是一種心意,但可能會讓人陷入「你送我、我送你」的循環,讓人花很多錢和時間
因為自己會做飯給自己吃,主要考慮到省錢、快速、健康等方面,就想要分享一些家樂福常買的食材
【一些FIRE筆記】 嗨嗨大家 因為我最近剛好看了一些關於FIRE提早退休的資源,想把裡面學到的東西進行筆記的整理一下,後面說說自己的一些想法
當你買東西時,會覺得越貴就越好嗎? 這是我們大腦的一種自動反應,叫做「價格-品質捷思」。 但,真的是這樣嗎?有時候,便宜的選擇可能更符合我們的需求。 讓我們來想想,真正值得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常常以為價格高的東西一定比較好。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學現象,叫做「價格-品質 捷思」(Pr
這幾個月來,有看了一些投資理財的文章和書 都發現裡面提到投資的重要性,常常都會談到說ETF 例如YP的一年投資五分鐘和他的網站、理財館長和狂徒的通膨時代,我選擇穩定致富、清流君 等等 以前有段時間,我覺得把錢存進銀行裡面就好了
談錢談理財,會讓我們變成討厭的大人嗎? 先說結論,不會 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我從過去到現在,對於理財和金錢觀念的思維轉變
之前有跟一些群組的好友聊到送禮 後來就想寫寫這篇文章 送禮確實是一種心意,但可能會讓人陷入「你送我、我送你」的循環,讓人花很多錢和時間
因為自己會做飯給自己吃,主要考慮到省錢、快速、健康等方面,就想要分享一些家樂福常買的食材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最近一週大概全球的企業和金融股市等都大亂了,在這麼肅殺的氣氛下。有沒有什麼族群是相對有「希望」的呢?今天我們也來談談在後「對等關稅」時期,台股的可能操作方式。 台股跌勢中止的時間點預測 下圖是台股的走勢,我們可以條列一下前波的低點,前波的空頭市場是從 2022 年的 1 月,跌了 9 個月,一路
本文探討臺灣股市ETF投資策略,針對新手與老手,分析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00919)的優缺點,並提出兼顧成長與收益的MVP組合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收益#市值型
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最重要的是保留足夠的現金應對市場波動,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投資組合(如股債配置ETF),並建立長期投資信念,避免市場恐慌時賣出資產。本文探討退休前與退休後的財務模式差異,比較高股息ETF與股債配置ETF的優缺點,並分享作者的退休財務策略與操作。
日前在演講結束後,有一聽眾問我:「是不是該買含台積電比較多的ETF?」我說去年該這麼做,但今年如果還這麼做,現在看來是很慘的。其實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難道這是買ETF應有的考慮嗎?  
隨著高息低波ETF的迅速成長,「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成為擁護方的主要論點之一,而這個論述一直爭論不休,反對方主要以「配息只是左手換右手」、「報酬率與0050高度相關」為說詞。因此本文旨在以量化投資、因子投資的客觀角度討論高息低波ETF是否具有分散效果。
最近一週大概全球的企業和金融股市等都大亂了,在這麼肅殺的氣氛下。有沒有什麼族群是相對有「希望」的呢?今天我們也來談談在後「對等關稅」時期,台股的可能操作方式。 台股跌勢中止的時間點預測 下圖是台股的走勢,我們可以條列一下前波的低點,前波的空頭市場是從 2022 年的 1 月,跌了 9 個月,一路
本文探討臺灣股市ETF投資策略,針對新手與老手,分析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與高股息ETF(如0056、00878、00919)的優缺點,並提出兼顧成長與收益的MVP組合建議。
含 AI 應用內容
#ETF#收益#市值型
退休後的財務規劃,最重要的是保留足夠的現金應對市場波動,選擇低風險低波動的投資組合(如股債配置ETF),並建立長期投資信念,避免市場恐慌時賣出資產。本文探討退休前與退休後的財務模式差異,比較高股息ETF與股債配置ETF的優缺點,並分享作者的退休財務策略與操作。
日前在演講結束後,有一聽眾問我:「是不是該買含台積電比較多的ETF?」我說去年該這麼做,但今年如果還這麼做,現在看來是很慘的。其實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難道這是買ETF應有的考慮嗎?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src
隨著高息低波ETF的迅速成長,「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成為擁護方的主要論點之一,而這個論述一直爭論不休,反對方主要以「配息只是左手換右手」、「報酬率與0050高度相關」為說詞。因此本文旨在以量化投資、因子投資的客觀角度討論高息低波ETF是否具有分散效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小時候,小孩總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對於禁錮自己的諸多思想,諸多排斥 總是大言不慚的以為世界就該蝦米款 成長後,自己大了,卻忘了父母老了 總以為父母仍該是記憶中的堅強模樣 生老病死苦,是人都得面對的生死觀 未對死亡做好建設的人,難輕易放手 對什麼有執念,對什麼就越緊抓不放 宛若翻舟即將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步入40歲後,大概會開始想關於退休的事情,第一個念頭大概就是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然而,屆退年齡要煩惱的事情,可遠不只有退休金這件事而已。 除了錢,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是另一個重點,再來是長輩的健康與遺產爭議,可能還有小孩的養育與未來發展煩惱,都可能是在邁入50歲後會陸續需要面對。
Thumbnail
不要再老是說:「妳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這句話了 我知道我不是小孩子很久了...
Thumbnail
您是不是也曾有同樣的遭遇? 你沒有一份拿得出的履歷表,沒有光彩耀眼的學歷、沒有好的家世背景、沒有一個可以給你金山銀山供你揮霍的富爸爸,你每一份工作都作不久,可能了不起一個工作作半年,如果作滿一年那叫祖上積德、然後街頭巷尾都會為你放鞭炮。你是不是一直活在父母、配偶、同事、家人、甚至是整個社會的異樣眼光
如果我已三十歲了……
Thumbnail
如果還能許願,今年我想許一些不切實際的。反正願望不用錢,花錢了也不一定實現。 它如果這麼事與願違,那我也不按牌理出牌一切才會夠合理,對嗎?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小時候,小孩總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 對於禁錮自己的諸多思想,諸多排斥 總是大言不慚的以為世界就該蝦米款 成長後,自己大了,卻忘了父母老了 總以為父母仍該是記憶中的堅強模樣 生老病死苦,是人都得面對的生死觀 未對死亡做好建設的人,難輕易放手 對什麼有執念,對什麼就越緊抓不放 宛若翻舟即將
Thumbnail
隨著時間流逝,年歲不斷增長、父母也漸漸老去…。此時,除了要好好鍛鍊自己的身心健康、為即將到來的老年做預備之外,學習如何在忙碌、壓力等因素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平衡,也是人生下半場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準備照顧父母的心態 看到父母體力衰退、變老的樣子,難免會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開。「變老的勇氣」一書作者岸見
Thumbnail
就要三十年過去,你們做父母的議題是不是來到死當的臨界點了。
Thumbnail
步入40歲後,大概會開始想關於退休的事情,第一個念頭大概就是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然而,屆退年齡要煩惱的事情,可遠不只有退休金這件事而已。 除了錢,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是另一個重點,再來是長輩的健康與遺產爭議,可能還有小孩的養育與未來發展煩惱,都可能是在邁入50歲後會陸續需要面對。
Thumbnail
不要再老是說:「妳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這句話了 我知道我不是小孩子很久了...
Thumbnail
您是不是也曾有同樣的遭遇? 你沒有一份拿得出的履歷表,沒有光彩耀眼的學歷、沒有好的家世背景、沒有一個可以給你金山銀山供你揮霍的富爸爸,你每一份工作都作不久,可能了不起一個工作作半年,如果作滿一年那叫祖上積德、然後街頭巷尾都會為你放鞭炮。你是不是一直活在父母、配偶、同事、家人、甚至是整個社會的異樣眼光
如果我已三十歲了……
Thumbnail
如果還能許願,今年我想許一些不切實際的。反正願望不用錢,花錢了也不一定實現。 它如果這麼事與願違,那我也不按牌理出牌一切才會夠合理,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