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美術館二館《吾妄之境》展覽:每日青菜老師簽名會暨展覽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座標:台南美術館二館

日期:2025/01/18(六)

作家:每日青菜老師

#吾妄之境

三樓的最大的虛妄之境圖

三樓的最大的虛妄之境圖

#每日青菜簽名會

哥哥和小實繞了一圈終於找到簽名會場所!

哥哥和小實繞了一圈終於找到簽名會場所!

#快速筆記

心情:看到每日青菜老師真的超開心。

策展人:策展角度是平面作品+空間進行調整,可以進行互動。策展的議題是以女性的視角來看男性的互動,同時也是理想的男性。

老師說:自己的作品是清水BL漫,很適合推薦給入門。創作動機是從自己想看開始,想要看什麼,就自己創造想要看到的世界,畫讓自己愉快的內容,因為現實職場,很難遇到讓人愉快的同事們。老師很意外收到美術館的邀約進行展覽,老師也因此畫了很多新的作品,有趣的藝術品是要讓人看得懂,尤其是一眼看得懂的作品,原本比較繁複更改成現在大家看到的內容,平面和立體去呈現作品。漫畫展常常是單面輸出,所以美術館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突破,原本是一個分鏡牆,後來閱讀性和路線不容易,所以進行調整。


#紙飛機#電話線

  老師表示想要把愛用一個簡單的方式展示出來,從紙飛機才到電話線,原本是部長和小飛綁紅線,後來才改成紙飛機。

#老師分享布展趣事

老師說來布展前吃無名米糕結果車被拖吊,布展的物品都在車上,感到很錯愕。布展前,不知道現場是什麼狀況,到布店去試線,多準備很多線,總編輯覺得滿出來的紙飛機很棒,現場蹦出很多新的點子,幸好師傅們很厲害,所以沒有其他問題。老師很擔心自己的展跟別人碰撞,所以也有感到壓力很大,但是佈置好也有去看其他老師的作品,感到很感動和精彩。

#展場現場趣事

  很多人認為展場作品大受歡迎,以為滿出來的紙飛機是到場欣賞的人們折的。


#ABO

  老師表示當初畫就是想要看男生懷孕,也希望雙方都可以被溫柔對待。

#ABO五月出本本......

#第三季預備中......

  老師:接觸BL就是打開了就再也關不回去了,因為再回去看男女的漫畫就是少一個味道。老師提到自己曾經逃避,把BL漫畫全部丟掉,但後來還是把它拾回,覺得現在很幸運,自己的作品可以受大家的喜歡。 策展人:只要創作者從自己心裡把作品繪製出來,把創作者特別的部分挖掘出來。


#快問快答每日青菜老師:

×喜歡玉米筍。

×想到要畫什麼的時候,就會很快樂。

×明年不要再忘記部長的生日了

×咖哩飯不能拌在一起。

×香菜可接受但不主動吃。

×雷:以為是受但是是攻。

×靈感來源:觀察路人或是看影片中情侶相處模式,記錄下來。

×2025書展有新週邊。

×最好畫的是小飛,最難畫的是小實,還有一個是很隨便畫的阿強。

×未來挑戰:目前沒有想法,想要畫出讓大家共情、感動的故事。

×減壓方式是碎碎念,從椅子跳起來,走來走去放空後再想。

×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沒看書。

×小飛粉色,冬雲淺藍,小實綠色,春雲藍色。

×部長是刺蝟是認為遇到小飛前武裝自己,肚子其實很軟,也很可愛。

×幾何形狀是搭配,各自的元素是互相穿插的,符號化的方式去做。

×老師提到會畫肉的台漫作家都很敬佩。

×ABO哥哥應該是剖腹產。

×小飛部長應該會去海島。

×老師分享自己的手稿,提到會用類似心智圖(?)連連看的方式,把自己的靈感記下來,同時進行梳理脈絡的方式,或是碰撞看看有沒有新靈感,這是過往經驗的紀錄方式。有提到新的篇章,關鍵字是什麼,不能太發散,要讓人明確知道故事的目的是什麼,以前畫的很隨性,沒有終點和目的,但這樣會畫到很迷失,所以要有比較明確的結果,再去想中間發生的故事。


🌟 「馨的日常 Sin's Tea Time」是一個溫暖的小天地,讓我們一起品味生活的細節與智慧的分享。在這裡,馨將與大家分享她的日常點滴,包括學習與成長的故事、參與各種研習的心得、以及閱讀書籍中的啟發與感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文章提供黃國珍老師的文本解壓縮教學方法,透過建構圖式分析,將平面文本轉化為立體結構,提升閱讀理解力。文章深入探討文本分析的步驟,包括:由點、線、面、體的結構,到概念化與上位概念的理解,並結合建築學與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原理,使讀者能更全面地掌握文本的內涵。
本文探討如何從多角度分析文本,瞭解其結構與脈絡。透過點、線、面和體的四個元素,深入拆解文章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思考能力。舉例解析信仰與蘇格拉底的關聯,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並鼓勵學生以更高的層次進行文章剖析。本文適合教育工作者及學生,助力於提升文字表達與邏輯思考能力。
本篇文章探討如何利用桌遊,透過感官體驗幫助學生學習寫作。文章介紹了卡牌寫作的底層邏輯,並提出遊戲化學習的方式,包括從自信到成功的組裝過程、從玩中學習的探索過程,以及從讀到寫的輸出導向。強調遊戲行為和學習目標結合,以及多種寫作手法的應用,讓學生在輕鬆中吸取知識,真正做到遊戲與學習的融合。
這篇文章探討雙閱讀素養在教學中的應用,特別是如何將文本中客觀事實和個人觀點進行有效區分。透過對「田園之秋選」和「鳥」的分析,作者揭示了大自然乃至人類情感的深層意義。文章重點在於幫助學生理解文本背後的核心概念和作者的情感表達,從而提升閱讀素養。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三層次提問方法來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並分析各種提問類型及其目的。文章以講師的課堂實踐為例,包括如何設計基礎題、挑戰題及其關聯性,並提出創新的方法來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與思考。此外,強調教師在文本分析、設定教學目標及學生互動中的角色,藉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本篇文章提供黃國珍老師的文本解壓縮教學方法,透過建構圖式分析,將平面文本轉化為立體結構,提升閱讀理解力。文章深入探討文本分析的步驟,包括:由點、線、面、體的結構,到概念化與上位概念的理解,並結合建築學與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原理,使讀者能更全面地掌握文本的內涵。
本文探討如何從多角度分析文本,瞭解其結構與脈絡。透過點、線、面和體的四個元素,深入拆解文章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與思考能力。舉例解析信仰與蘇格拉底的關聯,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並鼓勵學生以更高的層次進行文章剖析。本文適合教育工作者及學生,助力於提升文字表達與邏輯思考能力。
本篇文章探討如何利用桌遊,透過感官體驗幫助學生學習寫作。文章介紹了卡牌寫作的底層邏輯,並提出遊戲化學習的方式,包括從自信到成功的組裝過程、從玩中學習的探索過程,以及從讀到寫的輸出導向。強調遊戲行為和學習目標結合,以及多種寫作手法的應用,讓學生在輕鬆中吸取知識,真正做到遊戲與學習的融合。
這篇文章探討雙閱讀素養在教學中的應用,特別是如何將文本中客觀事實和個人觀點進行有效區分。透過對「田園之秋選」和「鳥」的分析,作者揭示了大自然乃至人類情感的深層意義。文章重點在於幫助學生理解文本背後的核心概念和作者的情感表達,從而提升閱讀素養。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三層次提問方法來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並分析各種提問類型及其目的。文章以講師的課堂實踐為例,包括如何設計基礎題、挑戰題及其關聯性,並提出創新的方法來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與思考。此外,強調教師在文本分析、設定教學目標及學生互動中的角色,藉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說實在的,我對這位畫家的研究並不深入,只能依據平常的感受與想像,向大家分享我的觀點。能夠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舉辦回顧展的畫家,通常都是非常有名且具備一定分量的藝術家。 從佳里到台北,從台北到紐約 1972-1975年:藝專時期:許雨仁在藝術專科學校學習的階段。 1979年:首度個展發表:他在台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物件悠遊・丁冠云創作個展】 以「物件悠遊」為題,藝術家丁冠云,透過母親的視角,重塑小男孩的物件宇宙觀。 展覽以織品工藝為創作基底,結合手繪、電腦和刺繡的立體雕塑,即日起至2024年6月23日,假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展出中。
Thumbnail
這次展出的是兩位當代藝術家梁亦穠(Yi-Nong Liang)與陳相如(Amy Chen)的作品,作品於晶華酒店麗晶精品的B2公共空間中山藝廊展出,旁邊還有小小咖啡廳,可以邊喝咖啡邊欣賞藝術作品,因為是在公共空間展出,所以是免票觀看喔~
Thumbnail
江賢二是一位充滿藝術與音樂性的畫家,他的個展將帶給觀眾一場心靈的探索旅程。無論是畫作的色彩、特殊的媒材運用,還是對於大自然的感悟,都將觀眾帶入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宣傳也聚焦在江賢二回到臺灣後的創作歷程,讓觀眾更瞭解藝術家的內心與成長。喜歡藝術和音樂的人,絕對不能錯過這場展覽。
Thumbnail
★這是2021年3月份去的展覽 「微縮人生」特展是由山田卓司及鄭鴻展兩位大師合作,把真實場景依照比例做成模型,並在日常場景中加入故事及想像,創作出具有生活及歷史的故事背景,賦予作品生命力
Thumbnail
我雖然不會作畫,但很喜歡看畫展。以色彩顔料等媒材,形象性地表達個人創意 ,一向非常之仰慕。〔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自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1月7日展出的〔行藝半世紀—楊嚴囊繪畫創作展〕,當然不能錯過。我是展出裁止前兩天(元月5日)才去參觀,承蒙中心主任林仁昱教授親自導覽非常感謝。
Thumbnail
說實在的,我對這位畫家的研究並不深入,只能依據平常的感受與想像,向大家分享我的觀點。能夠在台北市立美術館二樓舉辦回顧展的畫家,通常都是非常有名且具備一定分量的藝術家。 從佳里到台北,從台北到紐約 1972-1975年:藝專時期:許雨仁在藝術專科學校學習的階段。 1979年:首度個展發表:他在台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物件悠遊・丁冠云創作個展】 以「物件悠遊」為題,藝術家丁冠云,透過母親的視角,重塑小男孩的物件宇宙觀。 展覽以織品工藝為創作基底,結合手繪、電腦和刺繡的立體雕塑,即日起至2024年6月23日,假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展出中。
Thumbnail
這次展出的是兩位當代藝術家梁亦穠(Yi-Nong Liang)與陳相如(Amy Chen)的作品,作品於晶華酒店麗晶精品的B2公共空間中山藝廊展出,旁邊還有小小咖啡廳,可以邊喝咖啡邊欣賞藝術作品,因為是在公共空間展出,所以是免票觀看喔~
Thumbnail
江賢二是一位充滿藝術與音樂性的畫家,他的個展將帶給觀眾一場心靈的探索旅程。無論是畫作的色彩、特殊的媒材運用,還是對於大自然的感悟,都將觀眾帶入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的宣傳也聚焦在江賢二回到臺灣後的創作歷程,讓觀眾更瞭解藝術家的內心與成長。喜歡藝術和音樂的人,絕對不能錯過這場展覽。
Thumbnail
★這是2021年3月份去的展覽 「微縮人生」特展是由山田卓司及鄭鴻展兩位大師合作,把真實場景依照比例做成模型,並在日常場景中加入故事及想像,創作出具有生活及歷史的故事背景,賦予作品生命力
Thumbnail
我雖然不會作畫,但很喜歡看畫展。以色彩顔料等媒材,形象性地表達個人創意 ,一向非常之仰慕。〔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自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1月7日展出的〔行藝半世紀—楊嚴囊繪畫創作展〕,當然不能錯過。我是展出裁止前兩天(元月5日)才去參觀,承蒙中心主任林仁昱教授親自導覽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