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回台灣有認真的去找財務規劃師討論存錢和資產配置,大方向上是按照經營公司的角度來去思考怎麼規劃。
以下是從受雇員工的角度來分析。
損益表:本業收入代表營收,課稅代表銷貨成本,浮動的開銷 (伙食、房貸、旅遊娛樂) 代表變動成本,全部加起來後就會知道淨利 (可以存錢或是投資的配額)。
外國人喜歡用 50/30/20 來配置現金流,50% Need,30% Want,20% Saving,但是亞洲人通常會想把 Saving 拉高,像我就想存 30%。
我的毛利是六成,淨利大概是三成 (可以存 30%)
資產負債表:流動資產像是現金,短期投資像是股票,長期負債像是房貸。全部加起來就會有一個 debt to asset ratio。
我的負債比是35 %,風險偏低,應該再拉高一點。
按照損益表的配速來決定 IRR 大概多少,然後去算未來的資產增幅。假設我用 VTI 追 S&P 500 的話年化報酬預計 7% ~ 10%。
按照資產負債表的方式來設定未來的終點,有點像是漫步華爾街一書提到的 portfolio management。
目前退休前是屬於風險偏好,希望能把 ETF 的配置至少拉到 50%,然後到退休的前十年再慢慢調整,調高房地產的比例。
一旦想好損益和未來資產配置,就可以開始考慮一年 244 萬 (合併 488 萬) 的贈與,避免資產過度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未來被課贈與或遺產稅。
剩下的細節就是每年要花多少在什麼地方,以及三五十年的財務目標 (買房、買車、教育基金、退休金等等) 定期追蹤然後再平衡。